光储产业
搜索文档
全球光储领袖聚蓉城 共破内卷筑就零碳新生态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金融界· 2025-11-20 09:36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前三的光储国际盛会,11月18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十一届、十二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大会并宣布开幕。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出席大会并致辞。重要领导、全球光储行业权威专家学者、领军企业家、光 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汇智聚力,持续助力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 领导嘉宾巡馆,了解光储产业发展 共话未来 凝聚各方力量 共促光储新发展 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致辞表示,"十五五"是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决胜期,中国光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循环水平的提 升,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在国际化、金融支持和生态培育上提供战略引领和制度保障,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系统调整产业生态,重构核 心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竞争,更要注重"竞合"。企业要在自身所精所强的方面做大,在别人所专所精的环节有效配合,理性地适当控制,营 造"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为我好、我为你好"的商业生态,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实现质量效益的跃升,进一步巩固光储行业作为中国新型能源体系"主力军"地 位。 启动仪式现场 嘉宾云集 汇聚全球合力 构建清洁 ...
光储产业如何穿越周期?全球盛会成都谋共识:反“内卷”、促“竞合”、稳出海
经济观察网· 2025-11-19 14:16
大会概况 -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于11月1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是中国乃至全球前三的光储国际盛会[1] - 大会主题为“光储同辉 融合赋能 智创未来”,旨在聚合产业动能,展示创新成果,促进投资合作,引领行业风向[9] - 重要领导、全球光储行业权威专家学者、领军企业家、光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汇智聚力,持续助力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1][3] 行业机遇与目标 - 中国宣布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意味着未来10年还需新增18亿千瓦装机,年均增长近2亿千瓦[13] - 成都被赋予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重要功能定位,为企业在蓉发展创造机遇[9] - 光储融合已演变成为决定未来的一场产业革命,是持续的风口而非短期现象[19] 行业挑战与应对 - 行业存在过度竞争和结构性过剩,新能源发电面临“发得出用不了”以及贸易壁垒增多等新挑战[11] - 通威集团刘汉元主席指出,当前产业正经历周期性波动,部分领域“内卷式”竞争损害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制约创新活力[24] - 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是行业脱困、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25] - 企业需从“规模领先”迈向“质量引领”,以技术深耕破局,并加强产业链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1][13] 企业发展策略 - 企业不仅要竞争,更要注重“竞合”,在自身所精所强的方面做大,在别人所专所精的环节有效配合[6] - 产业出海是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需深耕当地文化、构建互补共赢的供应链体系,以产品填补海外市场短板[23] - 推动多晶硅环节产能整合优化方案落地,将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破除当前“内卷式”竞争局面[25] - 需以创新驱动巩固领先优势,强化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1] 区域产业发展 - 乐山市将晶硅光伏产业作为全市“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首位产业,高纯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方阵,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16] - 眉山市大力发展以光储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认为其制造已崛起成为产业版图的一处战略高地[19] - 广元市虽为光伏储能领域新兵,但发展迅猛,凭借资源禀赋好、要素成本低等优势,目标共建全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21] 重要成果发布 - 大会面向全球隆重发布“2025中国光储品牌百强榜”,宁德时代、比亚迪、通威、阳光电源、隆基等100个优秀品牌上榜[29] - 正式发布《“破除内卷式竞争 筑牢全球能源安全基石”成都宣言》以及《2025中国与全球新能源发展白皮书》,多维度推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42][45][47] - 大会期间举行领袖对话,围绕“光伏出海2.0”、“光伏技术趋势”、“未来储能主流技术”等话题进行前沿探讨[42]
安徽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三
新华网· 2025-11-10 08:46
大会概况与产业定位 - 安徽省光储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8日在合肥举行,主题为“光储新能合作共赢”,现场签约26个项目,投资金额达92.83亿元 [1] - 大会展示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举行了合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暨生态资源中心揭牌仪式 [1] -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已跃居全国第三位 [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安徽省光储产业营收规模从2020年的800亿元,增长至去年底的4000多亿元,实现4年5倍的跨越式发展 [2] - 截至2025年9月,全省先进光伏装机规模达到5438万千瓦,新型储能达到373万千瓦,“十四五”以来分别增长了3倍和21倍 [2] - 全省已培育合肥、滁州、宣城等3个光储领域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 创新能力与企业生态 - 行业在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等产品性能全球领先,钙钛矿、固态电池等技术稳居行业第一梯队,E-POE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2] - 光储各环节全球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已有37家企业在安徽布局 [2] - 产业培育了10家百亿企业、4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及16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多层次企业生态 [2] 国际化进展 - “十四五”以来,安徽光储产品出口额从139亿元增至439亿元,4年增长超过2倍 [2]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全球第一,国轩高科在摩洛哥、斯洛伐克等海外地区建有生产基地,品牌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 [2]
通润装备:公司将继续深耕光储产业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7:0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当前储能系统产品线包括户用储能变流器、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户外电池柜、电池集装箱及能量管理系统等 [1] - 公司未来战略将继续深耕光储产业领域,并聚焦于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区域市场 [1] - 公司将致力于持续提升大型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1] 产业链与协同优势 - 公司与控股股东正泰电器及其下属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存在紧密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1] - 公司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品牌文化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具备协同优势 [1]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内部协同与能力整合,以支撑储能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1]
华为前业务总裁47岁创业,干出个全球第一
IPO日报· 2025-02-25 19:15
公司概况 - 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拟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法巴银行[1] - 公司成立仅不到三年即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达24.3%[15] - 截至2025年2月17日,公司已与超60个国家和地区的99家分销商建立合作网络,覆盖欧洲、亚太及非洲等主要市场[15]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许映童为华为前高管,1975年出生,24岁加入华为并工作23年,历任无线产品PDT经理、智能光伏业务总裁等职[5] - 许映童在华为期间接触光储产业并认识到其市场前景,于2022年5月47岁时创立思格新能源[6][7] - 目前许映童直接持股10.18%,通过控股实体间接持股39.1%,合计持股49.28%为公司控股股东[21] 产品与技术 - 旗舰产品SigenStor为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整合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等五大模块,采用模块化可堆叠设计[12] - SigenStor贡献公司总收入超90%,2023年3月获红点设计奖并于6月推出全球品牌[10][13] - 公司开发AI赋能移动app mySigen,支持全产品实时监控与故障排除,2023年11月上架[13]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2年完成种子轮融资500万元,A1-A3轮融资540万元;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再融资1.4亿元和3000万元[8][9][15] - 最大机构股东高瓴创投间接持股14.89%,华登国际持股8.18%,云晖资本与钟鼎资本各持股2.88%[14][20]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0.58亿元,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达7亿元同比暴增16倍[17][19] - 毛利率从2023年的31.3%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4.2%[18] - 2024年前九个月净亏损收窄至0.53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亿元)[17][19]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在上海临港和江苏南通设厂,逆变器年产能90000个,储能电池年产能1.8千兆瓦时,2024年前九个月利用率分别为73.6%和88.3%[21] - 销售网络覆盖超50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为最大收入来源[16] - 按年收入达1亿美元所需年数计,公司是中国储能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企业[19] 上市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研发团队扩张、全球营销网络强化、产能扩张、产品组合多元化及营运资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