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多元化

搜索文档
中国债市要火?瑞银:第三波外资正赶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2:43
全球货币多元化与中国债券市场 - 全球货币多元化趋势推动外国投资者可能加大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配置 [1] - 人民币债券市场可能迎来第三波流入浪潮 [1] - 美国预计9月降息,中美利差可能收窄,中国债券市场因与发达市场相关性低而具备分散化配置价值 [1]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与占比 - 外资持有中国境内债券规模从2018年3月的约20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月的6000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占比仅为2.3%,仍处于低配状态 [1] - 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时间较短,2016年推出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直接投资计划后才大规模进入 [2] 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与外资配置倾向 - 中国债券市场中利率债占比约62.3%,信用债占比约37.7% [2] - 利率债主要由中央、地方政府及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构成,信用债包括国企和非国企发行的信用债券 [2] - 外资当前主要配置利率债(如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银行大额存单),信用债配置仍有待发展 [2] 外资对银行NCD的配置趋势 - 近两年外资明显加大对银行大额存单(NCD)的配置力度 [2] - 利率水平下降后,银行存单相对于利率债在收益率上仍具一定优势 [2] - 外资正积极研究中国信用债市场,未来可能增加配置 [2]
多重因素加速美元“光环”褪色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9
美元指数表现 - 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连续下跌,跌幅近11%,创1973年以来上半年同期最大跌幅 [1] - 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后市场悲观预期加速释放,美元应声下跌 [1] - 美元指数短期反弹被市场视为利空出尽反应,下行根本性压力仍在增大 [1]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57.7%,支付占比降至48.46% [3] - 美元在"全球最受欢迎货币"排名跌至第七,预计2035年储备占比将降至52% [4] - 全球央行累计抛售美债480亿美元,美债外资持有比例降至30%左右 [3] 美国经济基本面 - 一季度美国GDP环比年率萎缩0.5%,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达3.5% [2] - 高盛与摩根大通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45%-60% [2] - "对等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混乱、进口成本激增、贸易摩擦加剧 [2] 财政与货币政策风险 - "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10年增加美国3.3万亿美元债务 [2] - 预计2025年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23% [2]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市场预期2026年前可能多次降息 [3] 信用评级变化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三大机构全部取消美国AAA评级 [4] - 标普和惠誉此前已分别将美国评级下调至AA+ [4] - 评级下调削弱美债作为"全球无风险资产"的地位 [4] 替代资产趋势 - 全球75家央行中三分之一计划未来1-2年增持黄金,40%央行计划10年内持续增持 [5] - 16%央行计划增持欧元,预计2035年欧元储备占比达22% [5] - 30%央行计划增持人民币,预计其全球储备占比将增长至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