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建共享

搜索文档
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0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 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阐明基本原 则。 共商共建共享,意味着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大家一起建设,由 此产生的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这一理念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全球视野和政治智慧,有利于强化各国的 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协商合作应对挑战。"国际人士如是评价。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 同体。"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 议。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 共产品。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全球治理倡议 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个时代课题,以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 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遵循,展现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
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解码全球治理倡议的世界意义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15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背景 - 习近平主席于9月1日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该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 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1] 倡议核心原则 - 聚焦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 行动导向五大方向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本遵循 [1][4] - 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即全球治理事务由各国共同商议 共同建设 成果共同分享 [2][3] - 明确回应全球治理"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三大命题 为改革提供方向原则和路径 [3] 国际社会响应 - 俄罗斯 马来西亚 斯洛伐克 尼加拉瓜 古巴 瑙鲁等国家及国际组织表示赞赏支持 [4]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认为倡议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塞方完全支持 [5]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肯定倡议兼具先进理念和切实解决方案 对提高全球治理水平作用显著 [5] 中国治理理念演进 -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倡议 形成系统化全球治理理念体系 [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思想与倡议核心理念高度契合 [9] - 强调创新完善而非另起炉灶 体现开放包容精神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 [10] 现实紧迫需求 - 全球经济增速预计2025年将放缓至2.4%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严重滞后 [14]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联合国权威受冲击 国际机制全球南方代表性不足 [3][11] - 气候变化 数字鸿沟 人工智能等新疆域治理缺位问题日益突出 [14][18] 中国实践行动 -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 执行25项维和行动 [15]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16] - 推动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 支持非盟加入G20 构建上合组织为最大区域性国际组织 [17] - 在人工智能 网络空间等领域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18] 未来推进方向 - 以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 加强全球治理合作 [19] - 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增强行动实效 扩大成果分享 构建公正合理治理体系 [19]
印尼中资企业荣获地方政府授予财税贡献卓越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30 12:29
公司表彰与认可 - 印度尼西亚穆拉埃宁县政府向华电(印尼)玻雅发电公司颁发表彰证书,表彰其严格遵守当地税收法规的突出表现 [1] - 穆拉埃宁县县长充分肯定玻雅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1] - 玻雅公司进一步提升中国华电在印尼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1] 项目地位与贡献 - 玻雅公司是印尼国家级战略项目和中国华电在印尼投资的最大电源项目 [1] - 公司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坚持高标准践行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1] - 公司依规缴纳相关费用,成为同行业中的标杆企业 [1] - 这些举措有效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投资与合作 - 玻雅公司由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与印尼国有煤炭公司联合投资建设 [1]
涉境外铁路工程争议等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外商事海事调解案例
央视网· 2025-07-10 19:45
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6个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 展现中国法院创新多元解纷机制 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护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案例涉及新加坡 韩国 意大利 美国等6个国家当事人 彰显"互信共赢 和合共济"的核心价值 诠释"东方经验"在全球治理中的现代生命力 [1] 案例特点 护航"六廊六路" - 案例一涉及境外铁路工程质量争议 标的额巨大 人民法院通过逐笔核算欠款数额 形成分期履行方案 保障铁路关键枢纽畅通 [1] - 案例二涉及境外燃煤电站项目工程 纠纷标的额超亿元 人民法院引入技术鉴定机构 采用"技术+法律"双重论证裁判逻辑 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1] 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 案例三涉及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欧盟引发的百万美元索赔纠纷 人民法院通过"事实精度+情感温度+方案准度"三重递进解纷流程 调审接力完成处置方案 [2] - 案例四涉及中韩当事人在吉林延边投资大厦的不当得利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赴现场深入了解历史原因 圆满化解纠葛近20年的10余起关联诉讼 [2] 坚持内外资平等保护 - 案例五涉及美国公司与中国多家民营企业跨境贸易纠纷 人民法院通过"关联性审查+系统性化解"方式 一揽子解决境内外关联诉讼 为美国公司继续参与中国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3] - 案例六涉及新加坡投资公司与上海企业的股权转让纠纷 人民法院创造性地引入第三方带资参与调解 实现外商安全收回投资利益与国内企业维持正常运营的双赢局面 [3] 文化传承与司法创新 - 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凝聚成新时代"枫桥经验" 从"六尺巷"的谦和礼让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共商共建共享 展现涉外司法的"中国方案" [4] - 各级人民法院将弘扬"尚和合 求大同"文化精神 以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方式 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倾听尼山2025|英国学者夏添恩:“和而不同”的外交智慧为全球治理提供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7-02 12:48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与意义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旨在通过文明对话解决人类社会普遍问题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1] - 设置多项分议题 包括"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1] 夏添恩的核心观点 - 提出"和而不同"的外交哲学 强调多元共存与彼此适应 区别于西方规则输出模式 [2][7] - 认为文明是流动的建构 对话意义在于激发新理解路径而非优劣比较 [3][5] - 中国"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注重过程参与感 与西方模式形成对比 [11] 中国传统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 - "和而不同"理念可为多边主义困境提供突破口 尊重差异并寻求互补性合作 [7] - "天人合一"理念有助于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 需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态治理制度 [8] - 中国外交政策中体现的传统思想包括重视培养关系和讲求道德等原则 [6]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实践与贡献 -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民心相通"构建跨文化桥梁 未来需加强教育、卫生等软连接 [10] -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立足国情 其规模效应和适应性策略对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12] - 中国在中东推动沙特-伊朗关系缓和 展示"非西方调解模式"的现实潜力 [9] 全球文明对话的未来趋势 - "全球南方"崛起推动多极包容治理模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发挥关键作用 [13] - 中欧在绿色金融、数字治理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应聚焦共通点而非差异 [14] - 构建全球信任机制是增强治理体系韧性的关键 需补充现有体系的脆弱点 [19]
中国中亚合作“高光时刻”带给世人的五点启示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5 16:39
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 六国元首共同签署55份合作文件和31个合作倡议,奠定中国中亚合作基础[1] - 中国与中亚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全覆盖、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体全覆盖[1] - 中国—中亚机制已搭建13个部级合作平台,常设秘书处全面运营[2] 经贸合作进展 - 2024年中国与中亚贸易额达9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 中吉乌铁路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建设加快推进[3] - 中欧班列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合作持续深化,中亚成为欧亚大陆"黄金十字路口"[3] 基础设施与人文交流 - 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城突破100对,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相继落地[3] - 中国影视作品《山海情》《我的阿勒泰》在中亚走红[3] - 中方将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未来两年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3] 安全与治理合作 - 中国与中亚商定合力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实施平安城市项目[5] - 推进联合禁毒行动计划、山地可持续发展及打击网络犯罪等合作[5] - 3300多公里共同边界成为友谊纽带和合作桥梁[4]
蓝厅观察丨跨越山海 中拉十年合作跑出“加速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14:55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 - 会议在北京举行,恰逢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具有承上启下意义 [1] - 就基础设施、科技、农业等重点领域达成未来三年行动计划,提供详细合作路线图 [1] - 巴西、哥伦比亚、智利总统率重量级代表团出席,体现拉方对合作高度重视 [1] 中拉经贸合作进展 - 2024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40多倍 [2] - 共建"一带一路"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超过20个 [2] -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秘鲁钱凯港、牙买加南北高速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2] - 中国在拉美已有五个自贸伙伴,智利90%车厘子销往中国,厄瓜多尔37%汽车来自中国 [2] 合作机制与战略意义 - 打造20亿人口规模的跨太平洋超级大市场 [2] - 中国和巴西提出乌克兰危机"六点共识",发起"和平之友"小组 [3] - 巴拿马等五国近年与中国建交复交,一个中国原则成地区共识 [4]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政客近期抛出"中国掠夺论"和"中国威胁论",试图破坏中拉合作 [5] - 拉美国家在拉共体峰会上批驳美国单边主义,强调独立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5] - 拉美国家对外政策日益自主,倾向与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