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富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杭州“侨助共富”聚侨力 绘就城乡共富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1:12
过去一年,该市侨联系统以"之江同心·侨助共富"为统领,推动侨资、侨智、侨力如活水奔涌,在乡村 振兴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118个侨企结对109个乡村,注入帮扶资金16.73亿元;219家"侨助工 坊"带动7000余位村民实现就业、促进增收;46家"新侨美宿"点亮山乡,9家跻身浙江省级精品民宿。 活动现场,杭州市"新侨美宿"代表、"侨青入乡"代表以及"侨助共富"代表分别分享实践经验,以鲜活故 事诠释侨界与乡村共荣共生的生动实践。同期举办的"侨助共富"乡村振兴产品市集展销活动,集中展示 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成为连通城乡、赋能增收的重要窗口。 杭州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杭州市侨联将凝聚思想共识,发挥带动引领"号召力";深化协作 联动,增强双向奔赴"驱动力";创新发展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力"。深耕资源对接、做优助富品 牌、激活内生动力,推动"侨"与"乡村"双向赋能,为杭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更多侨界力 量。(完) 会议现场。杭州市侨联供图 中新网杭州7月10日电 (钱晨菲)10日,浙江省杭州市侨联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工作交流会暨"侨助共 富"乡村振兴产品市集展销活动在该市举行,旨在 ...
巴格其村的“浙江基因”与“新农人”破圈之路
每日商报· 2025-07-11 06:18
商报讯(见习记者生晓静)一排排白杨掩映着整洁的农家院落,文化墙绘讲述着丝路的故事,这里是新疆 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巴格其村。走进村落,果园深处热情洋溢的直播带货吆喝声便悠悠传来。7月7日,钱 塘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代表团走进这个镶嵌在南疆的"明星村",亲眼见证了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携浙 江"千万工程"经验在此结出的硕果——一个"产业打底、生态塑形、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样板正焕发勃 勃生机。 三链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范式 近年来,浙江援疆工作不断深入,巴格其村处处可见"浙江基因"的生动实践。产业链、生态链、文化链 的深度融合,让巴格其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这里的智慧果园有2000亩,采用浙江现代农业技术后,红枣优果率能足足提升30%。"小泽是当地 最早学习并引入浙江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户,谈起这些他喜上眉梢。 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巴格其村不仅建成了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设施,还大力推广绿色生产 方式,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里深入挖掘"西域36国"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民宿集 群和文创市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 的快速增长,还实 ...
“在家门口月入过万”,惠州“共富联盟”带领乡村工匠增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4
乡村建设工匠培育与管理 - 惠州通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和管理,2023年成立市级乡村建设工匠协会,并在龙门县、博罗县建立县级协会 [1] - 2024年5月成立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乡村建设工匠共富联盟,由市县镇村四级共5家协会组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 [1] - 共富联盟通过"培训+实践"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培训3440名乡村建设工匠,其中2867名取得《广东省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 [2] 工匠就业与收入提升 - 联盟推动博罗县、龙门县乡村建设工匠协会成立劳务公司,对接项目参建单位,通过清单制组织工匠承接项目 [2] - 乡村建设工匠平均月收入稳定在7000元,技术骨干月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较之前零散务工收入提高约35% [3] - 联盟梳理出20个项目,可承接劳务分包合同金额约1137万元,预计参与建设的乡村建设工匠人数可达470余人 [3] 工匠参与项目建设 - 联盟组织6258人次参与"小披檐"改造项目,实现工匠队伍培育与就业增收"双赢" [2] - 惠州将继续举办技能竞赛和培训,引导政府投资项目、国企承建项目优先选用乡村建设工匠 [3] - 计划推动其他县区成立乡村建设工匠协会或依托建筑业协会成立分会,并成立工匠劳务公司吸纳更多工匠 [4] 工匠技能提升与竞赛 - 共富联盟举办技能竞赛及示范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并搭建模拟工地开展实操演练 [2] - 2025年惠州市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竞赛在博罗县举行,72名选手参赛 [1] - 传统乡村工匠从非正式组织转向接受系统性培训和企业化管理 [2]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浙江海宁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委:群众需要什么 我们就干什么
央广网· 2025-07-06 11:25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 西山社区探索出"有呼必应、一呼百应、未呼先应"的基层治理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群体需求 [1] - 社区创建"共富工坊"就业平台,承接4万双袜子订单,居民日收入可达100元以上 [1][2] - 工坊采用灵活工作制,允许居民根据接送孩子、做饭等需求自由安排时间 [1] 社区就业服务 - 共富工坊通过流程优化实现效率提升,按年龄段科学分工 [1] - 社区与海宁市新居民发展联合会合作,解决过万常住人口的灵活就业需求 [2] - 项目帮助退休居民获得额外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2][3] 社区教育服务 - 社区创办爱心教室,累计服务新居民子女超4000人次 [3] - 针对暑假托管需求,提前开展课程安排、学生筛选和志愿者招募工作 [3][4] - 联合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服务项目 [3] 社区工作理念 - 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干什么"的服务导向 [4] - 强调基层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居民共建温馨社区 [4] - 以满足居民需求作为社区工作的核心价值 [4]
跨村联建整合资源,嘉祥县探索共富公司模式助乡村连片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7:2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从伟通讯员李超潘笛欢 搭平台,闲置校舍成"共富工坊" 盛夏时节,嘉祥县万张街道万福村共富工坊里,近百名女工神情专注,灵巧的双手在机针和布料间翻飞,伴着"哒哒哒"的机声,一副副 滑雪手套呈现眼前。 "这拇指弯处的裁剪最讲究,得留出活动量,就像给小麦留出分蘖的空间。"56岁的王小娇在田间地头忙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又在家门口 的共富工坊就了业,"手套加工的每道工序都会干,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上班不耽误照顾家里,这活干得舒 坦!" "村里有了产业,鼓了村民腰包,还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心里舒坦的还有村党支部书记张殿斌。他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 村里的小学,由于当地生源整合,2017年就闲置了下来。碍于村集体经济账面单薄,再加上缺乏招商资源,盘活用好这处校舍成了他心 心念念的一块心病。 转机出现在2023年7月。为破解辖区村庄发展"根基弱、路子窄、力量单"的难题,探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新路 径,嘉祥县万张街道指导辖区地理位置相近、资源互通的马海村、向阳村、万福村等17个行政村跨村联建,共同出资成立共富公司—— 嘉祥县万兴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各村跨越村 ...
桐庐分水:妙笔生“富美” 古城焕新颜
杭州日报· 2025-07-02 11:14
制笔产业升级 - 分水镇制笔产业年产量占全国40%,年产值超80亿元,拥有84家笔类自营出口资质企业[12][14] - 盛烨特邦公司引入全自动高分子笔头生产线,日产量达200万支,技术突破解决传统纤维笔头污染问题[12][13] - 鼎申科技真空烧结炉技术降低球珠进口成本40%,元素驱动研发生物基可降解笔杆,金马文具推出转转笔等创意产品[13] - 产学研合作深化,与温州大学等共建检测中心及微精密实验室,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13][14] 乡村共富模式 - 富源村红色研学年接待2万人次,创收140万元,"分江红"共富工坊带动18户农户年增收3.6万元[15] - 三溪村700亩生态茶园采用古法除草,桐庐西冲农业公司整合茶园、果园及油茶基地,村民年增收超4万元[16] - 大路村全季旅游业态带动民宿入住率超90%,油菜花海单日吸引2000人,滨水露营基地与水上运动中心在建[17] 古城复兴与文旅融合 - 武盛古街引入兰芳园等26家新业态,"马厩咖啡"等融合亚运元素,节假日客流爆满[18][19] - 状元文化IP开发状元鼓、状元茶等体验项目,2023年系列活动带动收入超百万元[19] - 沈家畈遗址保护启动,五云山公园24个文化典故项目规划中,联动瑶琳运动区等资源打造区域协作[20] 生态经济转化 - 分水镇通过"非农化"整治土地种植"院士米"、艾叶等,形成"红色旅游+工坊+农业"闭环[15] - 三槐村7家民宿依托天溪湖生态资源发展,配套亲子乐园等设施构建综合体验区[16] - 全域推进9村联动项目,包括呱呱叫景区、数智乡村生活馆等,实现"点上出彩"到"全域共美"[17]
秀出岭南“食”力!广东食品北上新疆收获满满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17:06
活动概况 - 广东食品走进新疆推广活动于6月26-30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举办,主题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 [4][5][52] - 活动展示荔枝、凤凰单丛、化橘红、龟苓膏、狮头鹅等岭南特色产品,吸引新疆市民及海内外客商 [5][6] - 活动由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主办,获粤新两省区多部门支持 [52][53] 参展企业与产品亮点 - **联饶荔枝**:广东省三大桂味荔枝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果大核小、肉厚汁多著称,首次参展旨在打响品牌 [12][13] - **化橘红**:通过深加工推出咖啡、爆珠、糖果等创新产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21][22][23] - **龟苓膏与甲鱼汤**:采用自热技术提升便捷性,现场试吃转化率高 [26][27][28] - **沙棘风味酸菜鱼**:融合新疆沙棘与广东六十日黄菜,预计7月中旬上市 [31][32][33] 市场拓展与合作 - 广东柔瑞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参展接触外国客商,促成荔枝订单 [47][48]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与潜在客户达成大宗合作意向,瞄准中亚市场 [49][50] - 新疆企业与广东茗皇茶业洽谈菊花深加工合作,拓展市场 [43][44][45] 活动意义与未来规划 - 活动促进粤新两地农业、商贸、文化交融,搭建乡村共富桥梁 [7][8][9] - 主办方计划以展会为契机,深化两地多领域合作,推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常态化 [54][55]
杭州图书馆百场“阅读+”体验暑期开席
杭州日报· 2025-06-27 11:16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杭州图书馆推出"悦读一夏"暑期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包含百余场"阅读+"体验,涵盖经典诵读、非遗体验、科技探索、音乐欣赏、数字阅读等主题 [1] - 具体活动包括青少年古筝专场音乐会、智能无人机编程夏令营、小书虫市集、高尔夫运动科普课堂等多元化文化供给 [2] - 活动突破传统阅读推广单一模式,构建以"阅读+"为核心的立体化服务生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路径 [1]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 杭州已建成文化驿站95个、邻里阅读空间186个、城市书房和杭州书房41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884个,形成覆盖全域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2] - "一键借阅"平台整合14家公共图书馆超百万册图书资源,支持线上线下通借通还和送书到家服务 [3] - 社区及企业图书室、民间文创书店等被纳入邻里阅读空间,拓展服务半径,激活服务体系末端 [3] 创新举措与未来规划 - 杭州图书馆推出"杭城十二Yuè·四季阅行"主题研学计划、悦读快车流动图书馆、浙江省首个"银龄友好"阅读空间等创新服务 [3] - 杭州将启动新一轮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现代化标准建设,打造社会文化资源"共享矩阵",建立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库 [3] - 杭州图书馆计划深化数字化技术赋能智慧服务,完善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打造本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品牌 [4] 用户数据与影响 - 暑假期间杭州图书馆日均接待量预计超6000人次,周末突破1万人次 [4] - 活动旨在让青少年在书香浸润中度过充实假期,推动阅读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4]
省中医院与西站枢纽公司携手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6-27 11:16
战略合作签约 - 浙江省中医院与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富列车"为载体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2] - 合作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交通枢纽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高铁沿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2] - 浙江省中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浙江省首家省级公立医院,坚持"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的发展路径 [4] - 杭州西站枢纽是国内新一代高铁枢纽标杆,具备强大客流触达能力、多元场景空间及资源整合优势 [4]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包括《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 [4] - 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4] 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实现"医疗+交通"深度融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 [4] - 杭州西站枢纽北通廊举办"中医药市集"活动,设置中医体质辨识区、中药茶饮品鉴区、非遗技法展示区及节气养生互动区 [5] - 活动提供免费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传统疗法体验,以及"乌梅荷叶饮""健脾祛湿茶"等特色茶饮品鉴 [5] 未来规划 - 7月、9月、11月将沿浙江省中医院抗战时期"南迁路线",在温州、磐安、衢州等高铁沿线站点开展中医药主题特色活动 [6] - 活动涵盖下基层义诊、中药材种植指导、药膳食疗配方优化及健康产业帮扶等内容 [6] - 通过"站点联动+县域下沉"模式,将中医诊疗、文化科普与产业赋能延伸至长三角更多地区 [6]
文旅融合破题“三大差距”探新路
杭州日报· 2025-06-27 10:42
文旅融合实践 - 桐庐县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撬动山乡发展 促进城乡共富 形成"桐庐实践"模式 [1] - 富春江镇石舍村创新"民宿+"模式 盘活闲置资源 重塑乡村风貌并开辟村民增收与在地就业新渠道 [1] - 芦茨村将餐饮民宿 水上运动与土特产销售等业态串联成链 实现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整体活力跃升 [1] 城乡要素流动与产业升级 - 桐庐乡村民宿群成为城乡要素流动的"转换器"和生活美学的引领者 提升村民文化艺术修养并激活传统文化 [2] - 民宿经济需以文化为魂 产业为基 生态为翼 民生为本 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 [2] - 桐庐依托富春江黄金文旅带 通过"文化铸魂 生态塑形 产业赋能"融合之道 实现传统山村向文旅标杆转型 [2] 经验总结与推广 - 桐庐实践为杭州西部山乡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的鲜活样本 [2] - 需系统提炼桐庐文旅促共富等基层创新经验 形成可落地推广的研究成果 [2] - 通过"社科赋能行动"深化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 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注入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