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河航运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动真格了?江苏“十三妹”想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3:01
常州足球发展 - 常州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包括青少年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普及、专业队伍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及体育与文旅融合 [1] - 常州在"苏超"联赛中表现不佳(前五轮零分零进球),但通过创意营销(如9.9元门票套餐、A级景区免票、恐龙文创等)获得网络热度 [1] - 常州此前已有多项足球发展政策: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校园足球布局和专项资金投入,2023年《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足球产业布局和赛事引进 [2] - 常州足球面临职业俱乐部缺失、球员外流、青训薄弱等问题,计划借鉴南通经验(构建"特色学校+训练营+职业队"体系)实现"逆袭" [2][3][4] 四川文旅产业 - 四川省委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文旅产业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800亿元、旅游总花费2万亿元,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 - 计划引育文旅链主企业,打造特色文旅业态,到2030年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5] 低空经济 - 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实现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等服务 [6] 水利工程 - 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拟选址宁夏中卫,总用地119.1494公顷(农用地99.020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等 [7][8] 能源基建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运,初期送电能力400万千瓦,9月将达800万千瓦,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 [9] 轨道交通 - 长三角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开工,全长132公里,连接沪苏浙(上海水乡客厅站-杭州萧山机场),被称"超级地铁" [10] 旅游产业 -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榜单显示:2024年县域平均接待游客580.79万人次(+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44个县域收入超200亿元 [13] - 浙江(34席)、四川(11席)、江苏(7席)领跑百强县,新疆90个县域实现旅游指标双增长,阿勒泰市首次入围百强 [13][15] - 内河航运发展显著:2024年我国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2012年的2.3倍),货运量49.5亿吨(2012年的2.2倍) [12]
内河航运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2:27
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 - 河南省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明确要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 [1] - 河南将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并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 [3] 河南内河航运现状与目标 - 20世纪60年代河南通航里程达6100多公里,水运运量占全社会总运量的48%,但后来因高铁/高速公路发展而沉寂 [3] - 周口港2025年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河南水运复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旨在补齐"空铁水公"综合交通体系短板,并为豫货出海提供新通道 [5] 内河航运的经济效益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5,浙江测算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可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900亿元 [7] - 湖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排名全国内河港口第八位,非长江干线内河港第一位 [9] - 浙赣运河工程若贯通常山江与信江,将打通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通道,对跨省物流意义重大 [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河南通过内河航运融入长三角,连云港至周口中心港的巴西大豆运输链已实现"离港即入厂"的物流效率 [5] - 浙江湖州企业通过内河港口直接向美国、泰国、欧洲等地出口家居、家电等商品 [8] - 经济大省内河航运建设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9]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