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河航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发力下半年,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47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8月5日,2025年湖北省交通运输投资暨项目建设半年调度会召开。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同比增长 1.8%,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汉湘桂大通道实现新突破。汉江三船闸一航道前期工作提速,兴隆至蔡甸2000吨级航道整治、兴隆枢纽2000吨 级二线船闸等项目进展顺利。 下半年,湖北省将锚定全年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运输投资目标,以重大交通项目为支撑,做实大通道、大枢纽、大联运三篇文章;以汉湘桂 通道建设为重点,推进水运发展格局更加优化;以多式联运为抓手,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 生产力,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当好开路先锋。 解读: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全长约3200公里,规划起点位于陕西安康,终点位于广西钦州,沿线途经陕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多个省份。湖北段涉及 汉江、唐白河、汉北河、松西河、江汉运河等航道,占比接近通道总长的一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以代表团的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湖北段工程建设的建议",得到 ...
河南高速公路年内将突破1万公里!新增充电位3004个
7月29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 理"新闻发布会。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芮华出席 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介绍了河南交投集团在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方面取得的 工作成效。 刘芮华介绍,河南交投集团始终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以高质 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高效能治理。 一是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突出政治统领把方向。河南交投集团形成"学、研、办、督"机制,提升党委 班子把舵定向能力,建立"四级宣讲体系",72支宣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679次,推动理论入心、思想紧 跟。加强重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环节。实行党建与业务考核"双排名、双印 证",推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打造"除雪保通""开路先锋"等50余个党建品牌和百余个党建案例。在今 年省管企业考核中,河南交投集团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全省"双第一"。 二是始终聚焦"省之要者",围绕高质量发展管大局。河南交投集团主动融入服务全省重大战略,着力发 挥好"主力军""顶梁柱"作用。加快建设" ...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
旱情持续 德国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响航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10:48
气候与水文变化 - 德国境内多条河流水位明显下降,易北河部分河段水位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德累斯顿附近水位仅约60厘米 [1] - 截至7月9日的30天内,德国气温比1961-1990年同期平均高3.5摄氏度 [1] - 自2018年起德国夏季持续干燥炎热,干旱频率上升,低水位问题或成长期挑战 [9] 农业与林业影响 - 农作物因缺水导致产量减少,损失达数十亿欧元 [1] - 森林火灾频发,林木产量下降 [1] - 草地干枯、树木枯死,农作物收获难度增加 [5] 航运与物流 - 易北河渡轮和货船运输受严重影响,11艘渡轮中仅2艘仍在运营 [5] - 莱茵河部分航段船舶装载量降至原计划的30%-50%,部分货物转铁路或公路运输 [9] - 内河航运受阻导致货物运输方式转向铁路和公路,成本增加 [7][9] 生态与社会反馈 - 水生动物栖息地因水位下降面临丧失风险 [3] - 当地居民认为干旱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降水模式异常(长期干旱后突发降雨) [3][5]
城市24小时 | 动真格了?江苏“十三妹”想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3:01
常州足球发展 - 常州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包括青少年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普及、专业队伍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及体育与文旅融合 [1] - 常州在"苏超"联赛中表现不佳(前五轮零分零进球),但通过创意营销(如9.9元门票套餐、A级景区免票、恐龙文创等)获得网络热度 [1] - 常州此前已有多项足球发展政策: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校园足球布局和专项资金投入,2023年《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足球产业布局和赛事引进 [2] - 常州足球面临职业俱乐部缺失、球员外流、青训薄弱等问题,计划借鉴南通经验(构建"特色学校+训练营+职业队"体系)实现"逆袭" [2][3][4] 四川文旅产业 - 四川省委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文旅产业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800亿元、旅游总花费2万亿元,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 - 计划引育文旅链主企业,打造特色文旅业态,到2030年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5] 低空经济 - 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实现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等服务 [6] 水利工程 - 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拟选址宁夏中卫,总用地119.1494公顷(农用地99.020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等 [7][8] 能源基建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运,初期送电能力400万千瓦,9月将达800万千瓦,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 [9] 轨道交通 - 长三角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开工,全长132公里,连接沪苏浙(上海水乡客厅站-杭州萧山机场),被称"超级地铁" [10] 旅游产业 -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榜单显示:2024年县域平均接待游客580.79万人次(+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44个县域收入超200亿元 [13] - 浙江(34席)、四川(11席)、江苏(7席)领跑百强县,新疆90个县域实现旅游指标双增长,阿勒泰市首次入围百强 [13][15] - 内河航运发展显著:2024年我国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2012年的2.3倍),货运量49.5亿吨(2012年的2.2倍) [12]
交通运输部: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打通内河航运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2:52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 较2012年增长62% [1] - 长江 西江 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 江汉运河 江淮运河建成通航 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1] - 2012年以来年均新增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 是2012年的2.3倍 [1]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 是2012年的2.2倍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 是2012年的2.9倍 [1] 船舶装备与运输服务 - 货船单船平均吨位从2012年不足700吨提升至1790吨 长江干线内河货船平均吨位达2207吨 [2]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 新建大型化 标准化 专业化 清洁化船舶 [2] - 2024年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量达15.6亿吨 占长江干线总运量40% [2] - 长三角集装箱河海直达运输时间平均缩短2天 单位集装箱物流成本降低约800元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4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改委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 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 [3] - 2024年6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7方面23项重点任务 [4] - 目标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 实现航道网络化 港口枢纽化 船舶标准化 [3][4] - 2030年目标包括全国内河机动货船平均净载重吨达1900吨 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85% 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100% [4] 现存挑战与未来方向 - 京杭运河 长江 西江等航道存在堵点卡点 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 运输组织化水平不高 [3] - 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中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 发展空间巨大 [3] - 重点任务包括优化主干线大通道 畅通高等级航道网 提升港口枢纽能级 [3] - 发展方向涵盖绿色低碳 智慧创新 经济产业融合 服务区域经济与园区 [4]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西江黄金水道 看亿吨大港如何做好“水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7:29
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状 - 梧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1 09亿吨同比激增36 18%[1] -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2024年过货量突破2 24亿吨同比增长22 06%创国内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纪录[2] - 梧州港已建成45个千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岸线规划从24公里扩展至32公里[1]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赤水作业区15个泊位已建成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后运力将跃升至1200万吨[2] - 塘源作业区计划新建6个泊位配套建设绿色运输廊道[2] - 平浪作业区谋划建设9个泊位及配套铁路专用线[2] 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 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达粤港澳大宗货物运输成本较陆路大幅降低[2] - 水运较陆路运输成本节省近三成时效有保障[2] - 西江黄金水道密切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西江航运干线(梧州段)航道提级港口专业化改造及多式联运体系建设[3] -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使西江航运干线直连北部湾国际门户港[3] - 梧州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平陆运河的战略支点地位将更加凸显[3] 产业集聚与区域协同 - 梧州吸引建材深加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企业沿江布局形成"以港聚产港产联动"格局[1] - 西江黄金水道为西江沿江产业带崛起提供支撑[3] - 梧州及西江沿岸城市有望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3]
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内河航运 驳船运输量大减
快讯· 2025-05-22 02:18
关税政策对美国内河航运的影响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内河航运受到冲击 [1] - 阿肯色河航运系统是美国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运输农产品、木材、石油和煤炭等资源 [1] - 今年前4个月阿肯色河沿线总货运量约为380万吨,同比减少15% [1] - 4月单月货运量同比降幅达21% [1] 内河航运行业现状 - 阿肯色河货运量下滑反映关税政策对资源运输行业的直接影响 [1] - 内河航运支撑流域经济发展,但当前运输量显著下降 [1]
水电第一大省,押注“港口航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00:38
四川港口整合与航运发展 - 四川正式成立港口集团实现五港融合(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1] - 五港涵盖全省2个主要港口和3个地区性重要港口 形成"两核四翼"布局[9] - 2024年一季度四川内河航运集装箱吞吐量9万TEU 同比增长31.2% 其中泸州宜宾两港占比89%[1] 四川航运现状与规划 - 全省通航里程1.05万公里(全国第四) 四级及以上航道1892公里[2] - 2020-2024年内河货物吞吐量从1360万吨增至4988万吨(增幅2.7倍) 集装箱从27万TEU增至36万TEU(增幅33%)[2] - 2024年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2.68亿元 连续3年超60亿元[7] - 2025年目标新增高等级航道50公里 力争完成投资60亿元[8] 区域竞争格局 - 一季度四川货物吞吐量0.15亿吨(全国第11) 仅为江苏的2.2% 湖北的8.3%[5][6] - 水路货运量占比仅2.95% 低于湖北(6.85%)和重庆(16.35%)[7] - "五一"假期五港货物吞吐量4.73万吨(+41.97%) 集装箱2463标箱(+17.29%)[11] 港口整合成效 - 泸州宜宾两港货物吞吐量占比从2020年89%降至2024年37% 显示资源分流[11] - 两港集装箱吞吐量占比长期超97% 但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航线重复问题[12][13] - 整合后将实现差异化分工 泸州定位商贸枢纽港 宜宾定位工业枢纽港[16]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 川渝联合投资39.6亿元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可通500-1000吨级船舶)[17] - 新田港二期工程采用川渝六方共建模式(重庆55% 四川45%)[17] - 2025年目标建成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17] 未来发展重点 - 加快嘉陵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推动航道提级至三级标准[18] - 推进岷江、金沙江等重点水运项目建设 强化多式联运配套[14][18] - 通过资源整合减少重复投资 优化集疏运体系[14][18]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