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服务

搜索文档
55米级货船首“穿”蜀山船闸,杭甬运河宁波段通航实现新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23 17:15
9月23日,千吨级货船"浙余杭货03102"平稳驶过杭甬运河蜀山船闸,其总长54.5米、总宽10.79米的尺 寸,刷新了该船闸自建成以来过闸船舶的最大通航纪录。此举标志着蜀山船闸对过闸船舶的尺度限制正 式放宽,杭甬运河宁波段通航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图 据了解,本次通航的"浙余杭货03102"货船从杭州富阳出发,运载水泥驶往位于宁波海曙区的必利盛码 头。当天上午,该船自蜀山船闸上游锚地启程,顺利完成整个过闸流程,过程平稳有序。 图 片来源:宁波港航管理中心 蜀 山船闸地理位置图,图片来源:宁波港航管理中心 此次通航能力的突破,源于船舶通行尺度的政策调整。根据2016年发布的《关于杭甬运河宁波段通航的 通告》,蜀山船闸原通航船舶尺度为总长≤45米、型宽≤10.8米、最大吃水≤2.2米。而此次调整后,尺度 放宽至总长≤55米、型宽≤10.8米、最大吃水≤2.4米,为更大吨位船舶通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一调整并非一蹴而就。随着内河航运需求持续增长,杭甬运河沿线企业对提升通航能力的呼声日益高 涨。宁波交通港航部门联合海事、船闸运营等多方单位,经过深入技术论证与实船试验,最终完成蜀山 船闸运行方案的优化。 今年6月23 ...
济宁: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今年港口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
大众日报· 2025-08-22 10:46
行业地位与基础设施 - 济宁港是山东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内河通航总里程621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二,主航道210公里和船舶运力711万载重吨均居京杭大运河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2023年全市港口吞吐量预计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目标45万标箱以上,1-7月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6533.7万吨(同比+11.2%)和集装箱25.5万标箱(同比+22%)稳居省内河港口第一 [1] - 物流贸易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形成辐射全国的运输体系 [1] 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 - 省委省政府赋予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重大使命,实施"五大工程"(高等级航道畅通/临港产业突破/物流贸易跃升/绿色智能转型/运河文化创新)和"三个亿吨级港口群"建设 [2] - 高规格成立市港航物流贸易与港产城融合发展指挥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三大目标定位 [2] - 编制《济宁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和《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优化"一港八区23个作业区"布局 [3] 航运体系升级举措 - 计划至"十五五"末高等级航道突破500公里,推进湖西航道(上级湖段)、微山三线船闸等在建项目,超前谋划京杭大运河梁济运河段扩建工程 [3] - 高标准规划建设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实施港口"散改集"策略提供"门到门"服务,推动港口由装卸功能向物流贸易功能转型 [3] - 加快航道数字化和"济港通"智能化升级,打造梁山港、龙拱港自动化码头标杆,推动京杭运河与长江水系信息化互联互通 [4] 临港产业与绿色发展 -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九大核心产业,建设七大百亿级特色临港园区,目标形成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4] - 依托融汇数易平台拓展大宗商品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建设全国性数字化大宗商品交易枢纽 [4] - 建成6个绿色港口和14个"济舟港湾"环保驿站,多式联运绿色低碳试点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编制山东省内首部《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等标准规范 [4] 文化资源整合开发 - 创新培育"内河+"文旅业态,提升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整合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河道总督署考古遗址公园等资源 [5] - 延长济宁城区至南阳古镇水上旅游线路,通过港航经济政策研讨会提升"运河之都"品牌影响力 [5]
济宁加速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5:51
核心观点 - 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 正加速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通过港口智慧化、多式联运网络和港产城融合实现航运量高速增长和产业升级 [1][4][5][9] 港口运营表现 - 龙拱港7月集装箱吞吐量达35800标箱创单月历史新高 主要得益于铁路干线+内水联运创新模式及冷链、期货交割等新业务突破 [2] - 济宁市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9600万吨且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同比增长138.7%并连续三年翻番 [4] - 2024年上半年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集装箱吞吐量20.9万标箱同比增长20.1%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4] 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龙拱港开发专项TOS和"云上龙拱"海关系统 实现报关查验全程数字化 落箱时长缩短30%且装船效率提升50% [2] - 海关监管场所实现属地申报放行和现场查验 进出口货物可在港口完成一体化清关 国际航线已拓展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 山东省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作为省级重大战略 提出"一主四辅多点"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航道网布局规划 [6] - 济宁入选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 梁山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新能源船舶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备份基地 [6] 成本与竞争优势 - 京杭运河年货运量超9亿吨 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50%和公路的20% 凸显水运在低成本、大运量、低能耗方面的显著优势 [7] - 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形成三横一纵"丰"字形交通网络 与山东沿海港口群联动扩大航运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6] 发展目标与规划 - 济宁能源集团提出到202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7] - 2030年目标为港口货物吞吐量2.0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 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并全面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7] 产业融合与布局 - 形成梁山港煤炭物流园、龙拱港集装箱示范园等"七园联动"空间布局 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 [7] - 通过建设商贸物流、多式联运、临港产业、航运服务创新和绿色船舶制造五大中心 推动从区域节点向国家级航运资源配置中心跨越 [9]
济宁|济宁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大众日报· 2025-08-06 09:43
行业活动与战略规划 - 济宁召开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及绿色港口技术交流会 聚焦通江达海与链动八方主题 汇聚全国港航领域顶尖专家及企业代表[1] - 会议由中国港口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及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主办 现场发布建设视频并签署绿色港口倡议书[1] - 7位专家从发展方向 本地规划 金融要素及港航联动等维度分享见解 下午同步举行绿色智能船舶技术交流会[1] 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 -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210公里 支持5000吨级轮船及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1] - 物流贸易覆盖16个国家及150多个城市[1] 区域发展工程 - 济宁实施高等级航道畅通 临港产业突破 物流贸易跃升 绿色智能转型及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五大工程[1] - 加快建设七大百亿临港园区 推动北方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1]
城市24小时 | 发力下半年,湖北再提这条“黄金水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47
湖北省交通投资与汉湘桂通道建设 - 湖北省上半年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同比增长1.8%,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1] - 下半年锚定全年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交通运输投资目标,重点推进汉湘桂通道建设 [1] - 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全长约3200公里,湖北段占比接近一半,涉及汉江、唐白河等多条航道 [1] - 汉江"三船闸一航道"项目已有三个取得工可批复,计划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000万吨,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2300公里 [3] - 湖北代表团提交加快汉湘桂通道湖北段建设的建议,得到多省份和国家部委积极响应 [2] 水运与物流发展 - 水运是目前价格最低的运输方式,湖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中部六省中最低 [2] - 汉湘桂通道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 [2] - 湖北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速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 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以上,建设40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8] - 福建省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扩大新经济、新业态就业容量 [9] - 浙江省启动AI产业加速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 [7] 海洋经济与城区经济 - 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洋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 [11] - 深圳市南山区连续9年蝉联赛迪百强区榜首,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500.97亿元 [12][13] - 深圳市福田区经济密度最高,拥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金融保险企业 [13]
小清河成国家高等级航道,意味着什么
大众日报· 2025-08-04 17:27
小清河航道升级 - 小清河从山东普通内河航道升级为国家高等级航道 成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组成部分 [1] - 航道升级后在全国内河航运体系地位实现飞跃 显著提升在全国水运版图影响力 [1] 济南港定位提升 - 济南港从一般港口升级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承担地区物资集散 中转运输和临港产业发展职能 [2] - 港口功能从单一货物装卸转向多功能综合性发展 开展多式联运业务 打造公铁水空一体化综合运输枢纽 [2] 航道网络布局 - 山东省构建以京杭运河 小清河 新万福河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干的"一纵两横 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总里程达3100公里 [2] - 小清河与京杭运河连通工程成为关键 将打通南北水运通道 [2] 经济与运输效益 - 小清河连通京杭运河后可直达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大幅拓展货物运输范围和市场空间 [3] - 航道升级将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入驻 降低运输成本30%以上 提高运输效率 [3] - 沿线钢铁 铝业等企业运输成本优势明显 预计2030年货运量达650万吨 2035年达1600万吨 运能相当于再造胶济线 [3] 政策与投资支持 - 国家高等级航道定位使小清河在航道维护 升级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3] - 航道升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合作 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3]
河南高速公路年内将突破1万公里!新增充电位3004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2 07:07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公司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学、研、办、督"机制和"四级宣讲体系",72支宣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679次[1] - 实行党建与业务考核"双排名、双印证",打造50余个党建品牌和百余个党建案例,在省管企业考核中获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双第一"[1] - 党组织覆盖率保持100%,创新推行项目公司党支部差异化设置,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难点[3] 重大战略与投资布局 - 2024年内河航运投资16.53亿元,2025年将投资100亿元以上,建成河南省首个现代化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2] - 年内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37公里,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加快"三山一滩"高速公路建设和省际"断头路"打通[2] - 实施新能源"百千万工程",新增充电位3004个,推动高速公路进入"超充"时代[2] 业务创新与改革转型 - 实行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2024年覆盖1762公里、减免通行费9.44亿元,2025年扩大至1940公里[2] - 完成"一市一公司"改革,高速公路管理由"条状"改为"网状",重构经营板块形成"专业化子公司+区域化分公司"[3] - 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路、桥、隧、港航、新能源"五大领域国家级科创平台[3] 人才管理与组织优化 - 二级企业班子交流任职超60%,基层干部选任超65%,45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从6%提升至16%[3] - 引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博士共27人,实施"六定"改革激发人力潜能[3] 交旅融合与区域发展 - 建成"宋文化""隋唐文化"等主题交旅融合服务区,助力河南"文旅强省"建设[2] - 推进内河航运"投建运"一体化建设,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和现代化物流体系构建[2]
跻身全国水运大棋局,小清河新定位有何深意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11:1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内河港是城市对外的触角,也是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的"传送门"。 近日,《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出台,其中提到,将增加小清河、新万福河两 条国家高等级航道,提升济南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复航一年多,小清河这次的新定位有何深意?对济 南内河航运发展有何影响? 双定位加持 小清河与济南港迎来质的飞跃 在济南"四港三区"的规划图上,小清河和济南港的标注格外醒目。从济南出发,连接滨州、淄博、东 营、潍坊后入海,串联起山东中部工业走廊。2024年,小清河正式复航,一年多来,实现了从"0" 到"1"的跨越,河海直达运输趋于成熟。就在上月,在济南召开的小清河推介会把这条陆海新通道推向 了新的热度,合作机会打开,经济通道开始转向通道经济。 记者发现,《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提到的高等级航道、地区性重要港口两个 定位,是首次同时出现在省级规划中,这两个词代表什么意思?对小清河发展有哪些影响? "小清河成为国家高等级航道,标志着其在全国内河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实现质的飞跃。"山东大学齐鲁交 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在这之前 ...
小清河升级“国”字号,将牵手京杭大运河
齐鲁晚报· 2025-08-01 08:36
小清河航道升级与定位 - 小清河新增为国家高等级航道 成为全国内河航道网主骨架 具备大运量、高效率、低成本特征 实现从区域航道到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关键组成部分的质的飞跃 [1] - 济南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功能从单一货物装卸转向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承担地区物资集散、中转运输、临港产业发展等职能 [2] 运输成本与效率提升 - 航道升级后大型船舶可直接通航 减少中转环节 每吨货物运输成本预计降低10%-20% [2] - 高等级航道定位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入驻 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效率 [5] - 预测2030年小清河货运量达650万吨 2035年达1600万吨 运能相当于再造一条胶济铁路线 [5] 航道网络扩展与连通规划 - 山东省构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总里程约3100公里 以小清河、京杭运河、新万福河为骨干 [3][5] - 小清河规划向南延伸连通京杭大运河 打通南北水运通道 使货物可直达长江流域及南方市场 [3][4] - 连通工程正在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 包括航道连接和船闸建设改造 [4] 区域经济与产业影响 - 航道网推动内陆沿海化 青岛港、烟台港等海港功能通过小清河水网向内陆延伸 [5] - 济南港将吸引产业集聚形成临港产业集群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2] - 沿线覆盖钢铁、铝业、造纸等行业企业 运输成本优势明显 [5] 绿色转型与环保效益 - 水运碳排放仅为公路的五分之一 [6] - 小清河远期年运量若达4000万吨 年减碳量将超百万吨 相当于新增百万亩森林 [6] - 徒骇河复航工程启动论证 冀鲁豫交界区大宗货物可直通渤海 重塑区域物流格局 [6]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