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下滑

搜索文档
中银消费金融狂甩60亿不良贷款背后:净利润节节败退,不良率再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01
不良资产转让 - 6月4日中银消费金融批量转让20期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13.02亿元,涉及20多个省市9400多名借款人 [1] - 5月公司已转让20期不良贷款项目,未偿本息总额19.04亿元,覆盖14个省份 [2] - 不良资产转让价格极低,例如第40期1.34亿元本息以531万元(0.4折)转让,第38期3.27亿元本息以624万元(0.19折)转让 [4] - 2025年至今公司已转让不良贷款超60亿元,2024年全年转让超100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税后利润仅0.6亿元,较2023年5.37亿元暴跌近90% [6][7]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3.06亿元,为行业同期唯一亏损企业 [6] - 2022-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6.32亿元→5.37亿元→0.595亿元 [7][10] - 2024年营业收入75.47亿元,较2023年78.56亿元下降3.9% [7][10] - 资本充足率从2022年13.68%降至2024年11.37% [7][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17.28亿元→2023年24.95亿元→2024年27.92亿元 [9][10] - 不良贷款率同步上升:2022年2.80%→2023年3.47%→2024年3.56% [9][10] - 拨备覆盖率逐年下降:2022年280.16%→2023年231.00%→2024年208.26% [10] 行业对比 - 2024年中邮消金净利润8.04亿元,宁银消金3.03亿元,增速均超50% [8] - 海尔消金、哈银消金、小米消金等同业公司2024年均实现增长 [8] 公司背景 - 注册资本15.14亿元,中国银行持股42.8%为第一大股东,百联集团持股22.08% [11] - 全国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2015-2017年净利润居行业首位 [6] - 2024年资产总额796.70亿元,贷款余额784.05亿元 [6][10] 监管处罚 - 2024年12月因催收不当、合作机构管理失职被罚款90万元 [13] - 2024年7月因员工行为管理违规被罚款50万元,相关责任人禁业5年 [13] - 2024年收到投诉503件,83.1%涉及协商还款与贷后管理问题 [15]
贵阳银行2024年净利润下滑7.16% 拟10派2.9元
犀牛财经· 2025-05-07 15:02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 31亿元 同比下降1 09%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 64亿元 同比下降7 16% [2] - 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 90元(含税)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 29亿元 同比下降16 91%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 43亿元 同比下降6 82% [3] - 营业利润54 21亿元 同比下降8 98% [3] - 利润总额54 31亿元 同比下降9 27%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 80亿元 同比下降6 84% [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末总资产7056 69亿元 较年初增长2 56% [4] - 贷款总额3391 42亿元 较年初增长4 66% [4] - 存款总额4192 08亿元 较年初增长4 74% [4] - 不良贷款率1 58% 较年初下降0 01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257 07% 较年初上升12 57个百分点 [4] - 金融投资2877 07亿元 较年初增长6 76% [4] - 债权投资1318亿元 较年初下降5 62% [4] -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较年初增加17 18亿元 [4] 业务结构变化 - 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减少65 44亿元 [4] - 公司表示主要系逐步压降非标资产规模所致 [4] - 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中存量不良资产风险质态有所劣化 [4] - 公司对该部分资产下调风险分类并加大减值计提力度 [4] 客户投诉情况 - 2024年受理客户投诉3882笔 同比下降19 07% [5] - 银行卡业务投诉2380笔 占比61 28% 同比下降21 4% [5] - 中间业务投诉257笔 占比6 62% 同比下降35 59% [5] - 贷款业务投诉301笔 占比7 75% 同比下降14 25% [5] - 储蓄、理财等其他投诉944笔 占比24 32% [5]
鲁 泰A(000726) - 000726鲁 泰A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5-06 16:5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长江证券 - 鲁泰 A2025 年一季报投资者交流电话会议 [2] - 时间:2025 年 4 月 30 日 10:30 - 11:15 [2] - 地点: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长江证券于旭辉、安邦资产钱怡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上市公司接待员:董事、总会计师张克明,董事会秘书郑卫印 [2] 业绩相关问题 - 扣非净利润下滑原因: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减少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2][3] -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原因: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报告期末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 [3] - 公允价值变动原因: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按季度末时点计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3] 市场相关问题 - 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公司海外基地部分产品出口美国且占比不高,出口地区处于 90 天缓冲期,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趋势并积极应对 [3] - 营业收入区域表现:一季度内销市场营收略降,欧美市场、日韩市场两位数增长,东南亚市场个位数增长 [3] 订单情况 - 面料订单:4 月份好于 5 月份,5 月份客户下单节奏放缓 [3] - 成衣订单:相对面料订单情况稍好 [3]
增收不增利!宁沪高速Q1营收大增37.7%,归母净利润下滑2.9%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21:39
财务表现 - Q1实现营业收入47 82亿元 同比激增37 66% 主要源于路桥建设项目投入加大 若剔除建造收入影响 实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 72% [1] - 营业成本同比飙升70 49%至31 24亿元 增速远超收入增幅 归母净利润12 11亿元 同比下降2 88% 扣非净利润11 95亿元 同比增长0 63%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 13亿元 同比增长4 48% [1] 业务板块分析 - 收费公路业务收入23 27亿元 同比增长2 25% 沪宁高速日均流量12 2万辆 同比增长5 46% 日均收入1489 73万元 同比增长9 58% [2] - 配套业务收入4 21亿元 同比增1 15% 其中油品销售收入3 63亿元 同比下降2 87% 服务区租赁业务收入0 51亿元 同比大增52 65% [2] - 建造业务收入17 97亿元 同比暴增284 55% 电力销售收入1 72亿元 同比下降17 23% 地产业务收入0 18亿元 同比下滑76 02% [2] 重大项目进展 - 宁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作为国家高速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重要组成部分 串联沪宁 沪陕等多条重要高速公路 [3][5] - 宁扬北接线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2 17亿元 占总投资60 37% 预计2025年底前开通 [5] - 向控股子公司五峰山大桥公司现金增资1 09亿元 [5]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914 8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 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96 3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 68% [6] - 长期借款余额200 0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约6 5亿元 应付债券余额30 9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约21亿元 [6] - 短期借款和其他流动负债合计20 22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约25 1亿元 [6]
中钢天源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超三成,现金流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7 06:4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微降净利润大幅下滑,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虽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出色但面临多种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业务调整和风险应对举措评估未来发展潜力 [1][6]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10亿元,较2023年减少2.17%,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3.33%,服务业收入同比下降17.90%,部分基建领域市场需求下滑影响检验检测业务收入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亿元,较2023年减少37.27%,原因包括检验检测业务利润下降和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减少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6亿元,较2023年减少29.69%,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72元/股,较2023年下降37.63%,扣非每股收益较2023年也明显下降,表明扣非后盈利能力减弱 [2]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总费用为3.49亿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06%,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71%,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29%,财务费用负数绝对值减小 [3] - 销售费用下降可能得益于销售策略优化或市场推广效率提高,管理费用下降显示内部管理成本控制有效,财务费用变化源于利息收支变动 [3] - 研发费用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1.33亿元规模,研发投入强度为4.92%,公司在多个领域持续进行研发项目提升产品竞争力 [3] 现金流与投资筹资活动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50.26万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受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变化综合影响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42.47%,得益于加大应收账款清欠和增加银行票据贴现,资金回笼能力增强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903.48万元,较2023年减少137.58%,系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增加和上年收到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所致 [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1亿元,较2023年减少415.50%,主要是偿还银行贷款和开具应付票据支付保证金增加,注重债务偿还和资金稳健管理 [4] 管理层报酬情况 - 董事长毛海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8.98万元 [5] - 总经理吴刚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9.09万元 [5] - 多位副总经理报酬情况不同,如余进84.64万元,章超78.47万元等,报酬与职责和业绩挂钩 [5] - 财务总监唐静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83.12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