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资管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近20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营收正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7:26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完毕,A股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成绩单"出炉。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有近20 家A股上市券商上半年资管业务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且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剖析具体投资策略, 券商资管业务谋求固收、权益"两条腿走路",在持续发力固收类产品的同时,积极开拓权益市场投资。 展望后市,提升主动管理及多元化投资能力是业务突围的关键,券商资管将持续推进公募化转型,并不 断锻造自身投研能力。 ...
固收筑基 权益突围 上半年近20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营收正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资管业务营收表现 - 近20家A股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资管业务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1][2]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营收60.17亿元位居第一 广发证券和国泰海通均超30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和中泰证券均超10亿元分列四至六名[2] - 华泰证券资管业务营收增幅达6487.85%居首 国泰海通增长44.77% 长城证券增长38.01% 兴业证券、长江证券和中信证券增幅均超20%[2] 资管业务规模结构 -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15562.42亿元为唯一超万亿券商 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规模均超6000亿元[2] - 券商资管业务存续产品规模净值11348.75亿元较年初增长7.53% 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79.06%[2] - 债券市场仍是主要投资标的 同时加大ABS、REITs等非传统固收资产布局[2][3] 产品策略转型 - 券商资管采取固收与权益双引擎策略 在巩固固收优势同时积极开拓权益市场[1][3] - 长城资管发行2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规模12.06亿元 财通资管ABS新发规模260亿元同比增长76%[3] - 华安资管持续发行增赢、慧赢系列权益产品 扩大定增投资覆盖面并加快混合型FOF发行节奏[3] 业务发展方向 -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多元化投资策略成为行业共识 光证资管将丰富多资产多期限多策略产品谱系[4] - 权益投资领域存在产品供给不足问题 指数化投资已成主流但受牌照限制难以布局[4][5] - 招商证券资管、广发证券资管、兴证资管和光证资管4家机构已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公募业务成为重要突破口[5]
广发资管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可营收竟为负3亿元 亏损近5亿排名垫底|券商半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9-03 18:36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42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42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211.95亿元 同比下降3.02% [1][5] 资管业务收入排名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收入54.44亿元位列第一 [1][5] - 红塔证券资管业务收入0.06亿元位列末位 [1][5] - 广发证券 国泰海通 中泰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均超10亿元 分别为36.69亿元 25.78亿元 10.78亿元 [5] 资管业务增速表现 - 长城证券资管收入增速达79.27%位列第一 [1] - 国金证券资管收入增速45%位列第二 [5] - 国泰海通资管收入增速34%位列第三 [5] - 华泰证券资管收入降幅达59.8% 为最大降幅 [1][5] 资管子公司经营情况 - 23家券商资管公司披露半年报数据 [5] - 华泰资管收入12.1亿元位列第一 [4][5][6] - 广发资管收入-3.05亿元位列末位 [4][5][6] - 广发资管净利润亏损4.86亿元 [4][6] 广发资管异常经营分析 - 广发资管营收由2024年同期0.53亿元转为-3.05亿元 [6] - 净利润由2024年同期-0.59亿元恶化至-4.85亿元 [6] -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净值规模1407.22亿元 较2024年末下降8.85% [9][11] - 合计资产管理规模2506.45亿元 较2024年末下降1.13% [9][11] - 营收为负可能源于业绩报酬冲回及管理规模缩水 [8] - 退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 [4][11] 广发证券关联业务表现 - 广发基金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17% 净利润同比增长43.54% [12] - 易方达基金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71% 净利润同比增长23.84% [12] 信披合规问题 - 广发证券因保荐北方长龙上市当年亏损被出具警示函 [13][15] - 未在半年报中披露被罚项目名称及保代全名 [13][15] - 信披方式与国泰海通 国金证券等同行存在差异 [17]
上市券商资管半年榜揭晓:头部券商强者恒强 中小券商突围细分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08: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211.95亿元 [1] - 行业头部券商资管业务持续扩容 9家上市券商资管净收入超6亿元 [1] - 券商资管转型加速 从规模驱动转向能力导向 [2]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54.44亿元同比增长10.77% 稳居行业第一且是唯一超50亿元的券商 [1][2] - 广发证券资管净收入36.69亿元排名行业第二 [2] - 国泰海通资管净收入25.7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 [2] - 中泰证券资管净收入10.78亿元 华泰证券8.93亿元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财通证券/东方证券均超6亿元 [2] - 头部券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 构建客户营销新体系 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2] 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 中小券商与头部券商存在较大差距 红塔证券资管净收入0.06亿元最低 华林证券0.07亿元 西南证券0.09亿元 [4] - 部分中小券商实现高增长 长城证券资管净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79.27% 国金证券0.62亿元同比增长45.16% [4] - 国海证券非纯债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5%和408% [4] - 中小券商深耕细分赛道 通过拓展代销渠道与委外业务构建增长模式 长城证券发行17只私募资管计划 [4][5] 业务发展战略 - 多家券商将提高投研水平 提升产品业绩和主动管理能力 [1] - 广发证券深化投研核心体系及主动管理能力建设 完善产品布局和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3] - 中信证券计划升级资产配置体系 加强策略研发布局 完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 推进公募牌照申请 [6] - 国海证券将深化精品投研建设 加强多资产多策略开发 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和交易策略 [6] - 光大证券围绕财富管理需求丰富多资产多期限多策略产品谱系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6]
上半年部分券商资管成绩单出炉,有机构规模增长23%,部分券商规模与利润“倒挂”
新浪财经· 2025-08-28 23:34
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约12.09万亿元 其中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总规模约5.52万亿元 同比下降4.8% 较2024年末增长1% [2] 资管规模变动情况 - 东证融汇资产管理总规模达767.01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0.74% [2] - 国元证券资产管理规模248.29亿元 较年初增长10.96% 其中集合资管规模163.55亿元增长1.7% 单一资管规模77.46亿元大幅增长38.47% 专项资管规模7.28亿元增长4% [2] - 西部证券资产管理总规模395.17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10.48%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3] - 第一创业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63.25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126.87亿元 增幅高达23.65% [3] - 山证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601.99亿元 同比降低57.31亿元 降幅9% 其中公募基金规模降低44.38亿元 [1][3] - 浙商资管存量资产管理规模966.6亿元 较年初提升1.42% 但相比去年同期1020.76亿元仍有所下降 [3] - 锦龙股份集合资管计划期末受托资金110.94亿元 同比减少27.86亿元 定向资管计划期末受托资金81.2亿元 较去年减少28.44亿元 [4] 经营业绩表现 - 东北证券资管业务营业总收入2.42亿元 同比减少22.34% 营业利润率44.49% 同比减少2.31% [5] - 东证融汇净利润0.4亿元 同比降低18.36% [6] - 国元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5495.45万元 同比下降28.32% 业务利润2228.68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60.94% [6] - 国盛资管营业总收入0.08亿元 同比下降46.92%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为-0.06亿元 [7] - 华林证券资管业务营业收入679.39万元 同比下降45.44% [7] - 东兴证券资管业务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比下降6.31% [7] - 山证资管净利润0.49亿元 同比增长0.02亿元 增幅4.25% [1][7] - 第一创业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营业总收入6.24亿元 同比增加9.55% [8] - 长城资管营业总收入0.34亿元 同比增加13.6% [8] - 东吴证券资管业务营业收入2.15亿元 同比增加7.06%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72% [8] 业务发展趋势 - 券商资管积极争取公募基金业务牌照 已获取公募资质的14家机构拓展差异化产品布局 [1][9] - 行业需要与市场存量机构形成差异化特色 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和投研水平 [9] - 渠道转型向私募与公募并重 积极融入集团整体战略和科技发展 [9] - 证监会增设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规模专项指标 从收入规模与权益投资比例两个维度考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