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能力建设

搜索文档
重塑资管机构竞争力:六大趋势和突围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9:01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资管行业始于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发展20余年,以"资管新规"为节点进入全面净值化新阶段 [1] - 相比海外市场,中国大资管仍处于成长初期,近8年"后新规"时代面临能力重塑和竞争力再造问题 [1] 产品表现特征 - 中小理财公司凭借固收类产品异军突起,近三年收益前十中7家为城商行/农商行理财公司(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但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短板突出 [2] - 部分中小公募基金(如国海富兰克林、中航基金、蜂巢基金)纯债型基金表现佳,但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弱 [2] - 头部基金公司(如易方达、景顺长城)在主动权益类和纯债类产品上表现均衡 [2] 机构经营格局 - 保险资管三大巨头(国寿资产37.8亿、泰康资产28.35亿、平安资管24.16亿)2024年净利润占行业50.74% [3] - 券商资管3家头部公司(华泰8.82亿、财通5.2亿、中信4.09亿)2024年净利润占行业50.31% [3] - 公募基金4家头部公司2024年净利润超20亿,10家公司亏损,亏损公司普遍规模不足500亿 [3] - 信托行业2024年利润230.87亿同比下跌45.52%,27家公司净利润下滑 [3] 合规监管动态 - 信托公司2024年负面舆情1564条(55家机构),15家公司领20张罚单,涉及违规通道业务、刚性兑付等 [6] - 券商资管负面舆情907条(30家机构),6家机构领29张罚单,处罚频次高于其他类型 [6] - 银行理财8家公司被罚(主要因底层资产穿透不足),保险资管仅2家被罚 [6] 投研能力建设 - 头部机构通过投研能力+人才积累+科技赋能形成核心壁垒,能前瞻性把握行业分化与个券差异 [8] - 理财公司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通过多元化配置或衍生工具对冲净值波动风险 [9] 科技应用场景 - 投研环节运用网络爬虫/智能文本分析整合非结构化数据 [10] - 投资环节AI量化模型实现策略生成与组合优化 [10] - 风控环节大数据+AI实现实时风险监测与阈值预警 [11] 产品创新趋势 - 主题创新:养老/ESG/科技主题基金涌现 [12] - 结构创新:理财产品短期化(日开/周开现金管理类),ETF-FOF工具受追捧 [12] - 资产创新:REITs/黄金ETF配置增加,2025年6月"固收+"产品规模占比近60% [13] 竞争力提升建议 - 投研体系构建"三梁三柱":组合管理+策略研发+工具加载为核心,数字化+风控+运营为支撑 [14] - 资管与财富管理融合,银行理财需打造收益高于存款但波动小的净值产品 [15] - 数智化赋能全流程,培养AI投顾提供定制化服务 [16] - 多资产配置需关注全球对冲机会与资产轮动规律 [17][18] - 建立敏捷机制快速响应市场机会,避免流程延误 [20]
易方达张坤卸任副总,越来越多知名基金经理“逆流“变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1:04
易方达张坤卸任副总 - 张坤不再担任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 但继续任职基金经理 [1][3] - 离任原因为工作调整 离任日期为2025年5月15日 转任后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张坤在管4只基金累计规模约608亿元 [4] 张坤职业背景与投资风格 - 张坤2008年加入易方达基金 从事投研工作近17年 是公司自主培养的"双十"基金经理(管理超10年 年化回报超10%) [4] - 主要重仓白酒行业 近年因板块调整引发持仓争议 但投资理念和持仓风格保持较高一致性 [4][5] - 2020年6月升任易方达副总经理 同期冯波、陈皓、张清华等知名基金经理也获晋升 [6] 公募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2024年以来行业出现反向潮流 多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管理职务专注投资 包括万家基金黄海、乔亮 安信基金张翼飞 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 诺安基金杨谷等 [8] - 2025年3月易方达陈皓、萧楠已卸任副总经理 与张坤类似转向专注投资工作 [2][7] - 行业早年普遍采用"投而优则仕"的激励方式 但近年更强调投研专注度 [8] 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 高管级基金经理回归投研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投研能力 为行业树立专注标杆 [9]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强化投研能力建设 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促进一流投资机构涌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