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主义

搜索文档
马斯克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虎嗅APP· 2025-06-01 11:00
科技工业复合体 - 科技工业复合体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驱动力,由白宫、国会和高科技企业组成新的权力铁三角,科技企业愿意为国家战略牺牲部分眼前利益[4] - 科技工业复合体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增强国家实力,而非依赖传统的地缘扩张或军事征服[4] - 科技工业复合体推动的项目如"大规模AI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巩固美国技术领先地位[4] - 科技工业复合体倾向于通过和平时期的技术竞争来实现对战略对手的压制[5] 军事工业复合体 - 军事工业复合体建立在庞大的国防预算和利益链条之上,军工企业通过游说和政治献金影响国会拨款[5] - 军事工业复合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倾向于鼓吹和夸大外部威胁以确保军费和武器订单[5] - 军事工业复合体通过输出战争与不稳定来维持霸权,形成制造危机—军火盈利—巩固霸权的恶性循环[5] 技术加速主义 - 技术加速主义主张通过私营部门与政府的合作提升美国在战略产业上的自给能力[8] - 马斯克试图在美国复制中国的"举国体制",通过政府效率部直接干预资源配置,增加对新兴尖端科技的支持和补贴[9] - 马斯克推动放松对科技产业的监管,为人工智能、太空、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提供政策优惠[9] - 马斯克倡导减少频繁政策更替带来的内耗,主张学习中国制定长期目标、持续投入的策略[10] 扩张性保守主义 - 扩张性保守主义向全球积极输出保守主义价值观,马斯克利用资本和社交媒体影响力扶植各国保守派力量[14] - 扩张性保守主义运用资本支持、舆论操控等方式影响别国政治走向,而非直接出兵干预[14] - 马斯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反"觉醒主义"的舆论以及反移民情绪,推动"民族保守主义"的共同信念[15] 对中国的影响 - 科技工业复合体对中国的挑战更具隐蔽性和制度性,表现为"三位一体的全链条封锁机制"[20] - 技术加速主义在美国坐大可能引发全球层面的规范竞争,如人工智能伦理和数字贸易规则方面的差异[21] - 扩张性保守主义可能削弱西方传统同盟对中国施压的凝聚力,但也需警惕技术脱钩等潜在风险[23]
马斯克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虎嗅· 2025-06-01 08:33
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关系演变 -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从蜜月期转向话不投机 马斯克公开抱怨联邦官僚机构效率低下 并批评税收与支出法案增加预算赤字 [1][2] - 马斯克在任期间推动科技创新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 引发对科技巨头政治角色的思考 [2] 科技工业复合体 - 科技工业复合体由白宫 国会和高科技企业组成 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驱动力 强调长期技术优势而非短期利润 [3] - 科技企业通过旋转门进入政府关键岗位 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和科技专长 [3] - 该模式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国家实力 而非地缘扩张 推动如大规模AI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3][5] 军事工业复合体 - 军事工业复合体依赖国防预算和利益链条 军工企业通过游说影响国会拨款 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4] - 该模式倾向于夸大外部威胁 制造地缘冲突以维持军费开支和武器订单 [5] - 通过军事干预巩固全球霸权 形成制造危机—军火盈利—巩固霸权的循环 [5] 技术加速主义 - 技术加速主义主张私营部门与政府合作 提升战略产业自给能力 激发全民创新 [9] - 马斯克推动引入AI和大数据技术精简政府机构 仿效中国高效治理模式 [10] - 借鉴中国举国体制 集中资源发展尖端科技 如人工智能 太空和清洁能源 [11] 扩张性保守主义 - 扩张性保守主义向全球输出保守主义价值观 通过资本和舆论影响他国政治 [17][18] - 马斯克推动跨国保守主义联盟 在德国 英国等国家扶植右翼力量 [19] - 该模式反对多边主义 主张各国维护传统文化和主权 削弱国际协作机制 [21][22] 对中国的影响 - 科技工业复合体对中国形成系统性挑战 涉及技术 产业和制度等多维度竞争 [24][25] - 技术加速主义可能引发全球规范竞争 如AI伦理和数字贸易规则 [26] - 扩张性保守主义可能削弱西方同盟对华压力 但也需警惕技术脱钩等风险 [29][30]
美国“加速主义”风头无两,但真正的危险还没来到
观察者网· 2025-05-22 14:47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如何有效管控人工智能出现了两大派别之争:"技术管控 派"和"资本加速派"。这一分歧也折射出了更深层的意识形态对立:前者倾向民主制度下的 分权管理,后者则与右翼保守主义结合,支持集权以提升效率。 在本文作者看来,AI发展 的核心问题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平衡平等与自由、权力与资本的关系,否则人类可能面 临比AI失控更严峻的内部分裂危机。本文根据作者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 与产业安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靖】 2023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Open AI的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把他的合伙人、CEO萨姆·奥特曼开除 了。然后奥特曼就领着整个团队加入微软,微软马上提供了资金,把他们都挖了过去。 第二天,Open AI的员工集体写信说,这是个重大灾难,又把萨姆·奥尔特曼从微软请回来,重新加入 Open AI。不久后,伊尔亚·苏茨克维就辞职了。这场事故当时在硅谷和华尔街引起了巨大震动,它揭示 了对待人工智能管理的根本性态度分歧。 "技术派"伊尔亚·苏茨克维,认为人工智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越研究越害怕,因为人工智能可以 渗透到人类的所有生活, ...
能否终结数百年产业转移史,这是人工智能的一场“大考”
观察者网· 2025-04-28 09:19
编者按:回望过去六百年的制造业中心转移历史,由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的产业转移是每一个 制造立国的国家绕不开的梦魇。但是随着工业用人工智能从当初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 走深向实、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似乎正在为我国践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一论 断提供新的解决手段。 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 研究院)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报告。报告提出推进人 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技术路径。 在 人民大学和赛迪集团联合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会议上,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人工智能终结 制造业转移趋势并推动产业升级的设想,并对人工智能在治理领域的颠覆性潜力提出了一系 列设想。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经翟东升教授审定。 【文/ 翟东升,整理/ 唐晓甫】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这个话题,让我联想到了全球产业转移。众所周知,狭义上的"全球产业转移"是 指二战以来的产业转移现象,但广义上来看,全球生产与贸易中心的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存在,而 且这种产 ...
马斯克冲击波,到底怎么看?
虎嗅APP· 2025-03-03 18: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秦朔,头图来自:AI生成 我们先来看看, 政府效率部是什么? 特朗普上任后,签发行政命令,将奥巴马时代成立的美国数字服务局重组,更名为美国DOGE服务局 (USDS) ,直属于总统行政办公室;并要求联邦政府各机构负责人和该局协商,在机构内部建立一个至少 由4人组成的"DOGE团队",包括负责人、工程师、人力资源专家、律师。 这一团队要确保其工作符合总统的DOGE议程,并向各自机构的负责人提供实施DOGE议程的建议。 政府效率部是DOGE服务局的临时签约组织。马斯克在内阁会议上说,政府效率部的职能是"总统及各联邦 机构的支持部门",总体目标是"帮助解决巨大的财政赤字问题"。 当地时间2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召开首次内阁会议,商议了与乌克兰的谈判签约、关税、缩小政府规模、 卖"黄金签证"等问题。 看了相关报道,我对特朗普2.0的印象是: 对外:少担责,明算账,不吃亏; 对内:开源节流,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确实是商人本色。 作为特朗普的重要帮手,"世界首富"马斯克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他坐在角落里,身份是总统高级顾问和政府 效率部 (DOGE) 的 ...
晚点财经丨担心 AI 毁灭人类的科学家离开 OpenAI;抓住黄金;李斌的背水一战
晚点LatePost· 2024-05-16 22:10
关注《晚点财经》并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每日商业精华。 担心 AI 毁灭人类的科学家离开 OpenAI OpenAI CEO 萨姆·阿尔特曼发文回应,"伊尔亚要与 OpenAI 分道扬镳了,这让我很难过;伊尔亚无疑是 我们这一代最具才智的人物之一,是我们这个领域的指路明灯,也是一位亲爱的朋友。他的才华和远见 是众所周知的;他的热情和同情心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重要。没有他,OpenAl 就不会有今天。" OpenAI 总裁布洛克曼也发文感谢苏茨克维的付出,称其为一位艺术家:"尽管人们怀疑 AGI 是否在可预 见的未来出现,但我们会仔细思考并采取行动,坚信深度学习可以带我们到达那里。" 2015 年,当阿尔特曼与马斯克决定创办一个非营利性的 AI 研究实验室时,马斯克为了把苏茨克维从 Google 挖走,不惜与 DeepMind 的 CEO 哈萨比斯决裂。苏茨克维加入 OpenAI 后,凭借其在软件系统开 发方面的专业背景,领导了对 GPT 的研发。 OpenAI 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社交媒体宣布,已经离开工作十 多年的公司。他的继任者是 OpenAI 原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