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勤俭节约
icon
搜索文档
日子好好过,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人民日报· 2025-07-27 13:46
倡导节俭与鼓励消费的关系 - 倡导节俭和鼓励消费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1]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为了精打细算省下来的钱更多用在社会民生领域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1] 提振消费的重要性 -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上半年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2]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提振消费的空间依然较大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 [2] - 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推出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举措引导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理念提高消费品质 [2] 节俭与消费的相互促进 - 勤俭节约推动经济良性发展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 - 提振消费带动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2] - 倡导节俭和提振消费让百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为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3] 个人层面的消费观 - 勤俭节约不是主张少消费不消费而是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 [3] - 鼓励消费不是鼓励乱花钱而是鼓励适度消费合理消费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 [3] - 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反对"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浪费也反对"变质豆浆舍不得扔"的过度节俭 [3]
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好日子”
经济日报· 2025-07-02 08:47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化制度约束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民生和发展领域[1] - 政策明确要求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将节约资金精准投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3][5] - 202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同比降低3.32%,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8.4%以保障基层民生支出[5] 艰苦奋斗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实践 -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2] - 2013年首次出台《条例》后,通过规范经费管理、差旅接待等遏制"舌尖浪费""车轮铺张"等现象[2] - 新时代需结合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治理效能[4] 制度体系建设与执行强化 - 要求完善经费管理、办公用房等配套细则,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6] - 纪检监察机关将加强监督执纪,重点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6] - 通过制度刚性解决作风问题,确保节约政策长效化[5][6] 经济发展与民生投入平衡 -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需长期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4] - 节约不等于降低服务质量,而是转变拼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4] - 政策导向强调通过节用裕民增强群众获得感,重点保障教育、就业、环保等民生领域[5]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 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动真碰硬推进学习教育整改整治
镇江日报· 2025-06-27 07:22
政府会议核心议题 - 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要求保持优良作风深化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1] - 提出严格带头过紧日子 腾出资金用于发展和民生 以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向上 [1] 教育发展部署 -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2] - 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 [2] 安全生产管理 - 重点排查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领域风险隐患 强化源头管控和审批安全红线 [3] - 要求完善企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 整改整治工作 - 强调整改整治需结合学习教育 通过开门整改让群众看到实效 并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2]
“能为老百姓冲锋在前,我特别骄傲”(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抗战老兵的革命经历和家风传承,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文档内容聚焦于个人历史回忆和家庭故事,属于人物纪实类报道[1][3][4][5][6][7][8]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政策解读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化制度约束以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1] - 政策核心逻辑为通过压缩行政开支将财政资源倾斜至民生领域,实现"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统一 [1][3] 财政资金调配案例 - 象山县2024年GDP达942.99亿元、财政总收入116.42亿元,但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养老而非政府形象工程 [3] - 四川大凉山将节省经费用于改善群众居住出行条件,甘肃定西实施15项农村供水项目惠及122万人 [4] - 脱贫攻坚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1.6万亿元(2016-2024年) [4] 政策实施成效 - 宁波象山县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3位,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3]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推动反"四风"与民生投入形成"政府开支减、民生福祉增"的良性循环 [4] (注:原文未涉及企业或行业数据,故未提取相关内容)
习言道丨习近平拦下的半碗剩饭
中国新闻网· 2025-05-25 20:3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勤俭节约精神和作风建设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关键因素,铺张浪费会损害党风政风和党群联系[1] - 奢靡之风与腐败密切相关,具有顽固性和复杂性,需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整治[1] - 历史经验表明勤俭兴国、奢靡败家,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并赋予新时代内涵[1] 中央八项规定的成效与影响 - 党中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从"小切口"入手,刹住奢靡之风,攻克顽瘴痼疾,形成全党全社会尚俭戒奢风尚[2] - 奢靡享乐与家道国运相关,奢侈浪费是贪欲之始和腐化温床,许多干部腐化始于攀比享乐问题[2] - 奢靡之风常与贪污腐败交织,从小节失守发展为"舌尖浪费、车轮腐败、会所歪风",最终导致贪赃枉法[2] 当前阶段的政策导向与要求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时期仍需坚持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未变[3]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紧日子"要求,体现党中央发扬优良作风的决心[3] - 需以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为抓手,压缩奢靡之风空间,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善[3] 具体实施措施 - 善教善学:将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作为政治任务,领导干部带头"过紧日子"并示范节约[4] - 严查严管:紧盯隐形变异铺张浪费,强化制度执行,奢靡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查同治[4] - 立行立改:对社会突出问题即知即改,狠刹奢靡之风作为"三不腐"基础工作抓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