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

搜索文档
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暨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9 08:01
8月27日,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暨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与会 人员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应用规模化、低空经济产业化进行了探讨。 北斗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实现全面组网并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而低空经济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赛道,正在加速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商用。与会专家表示,北 斗系统以其导航、通信、监测一体化的能力,为低空经济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全覆盖的"时空底 座",随着空域管理政策持续优化和技术不断突破,低空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产业集群。 本次交流活动由国家数据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测绘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通信工业 协会、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承办,系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交流活 动之一。(李奇松) 近年来,贵州立足"东数西算"枢纽优势,以"北斗+低空"双轮驱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夯实数字底 座、释放数据价值、拓展应用场景,在原有89座基准站基础上,加密升级至216座基准站,并推动与电 力、地震等领域站点共享应用。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线"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专区",制定地理信息时 ...
宜昌打造“算力之都”:产业链快速延伸,追逐千亿级产值
新浪财经· 2025-04-29 13:20
宜昌算力集群发展 - 宜昌2024年算力突破2000P,在建算力超过10000P,规模居湖北全省第一 [1] - 预计2024年可用算力突破3000P,力争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突破1000亿元 [1] - 宜昌被列为全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首批试点城市 [12] - 中科曙光、燧原科技、依迅北斗等数字经济企业在点军落户投产 [12] -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信息高铁华中枢纽站、点军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集中"点亮" [12] - 2025年力争全市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突破1000亿元 [15] 东土科技业务发展 - 东土科技自主研发智能交通边缘服务器,已应用于北京、广州、雄安新区等30多个城市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电网、工厂自动化、石油化工等领域 [3] - 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36项国家标准 [4] - 产品应用于高铁运行、煤矿开采、智能电网等多个工业场景 [4] - 与宜化集团合作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控 [5] 北斗产业园建设 - 北斗产业园主体建筑已封顶,预计2024年9月建成投用 [6] - 已签约待落户企业21家,计划投资26.6亿元 [6] - 初步形成AI云化学机器人中央实验室、北斗增强感知系统、智飞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等6大平台 [6] - AI云化学机器人平台计划部署50-100台AI智能实验机器人,单台日均实验通量可达200组 [8]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智能交通系统可实现全程绿灯通行,优化通行效率 [3] - 无人机物流已应用于秭归县脐橙运输,载重60公斤的农用无人机替代人工运输 [10][11] - 依托CIM地图对全市化工园区企业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 [14] - 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平台,为调优种植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14] 产业发展规划 - 点军区设立招商会客厅,开展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商 [5] - 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算力之都" [14][15] - 坚持"以电育算、以算育数、以数育产"发展路径 [14]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和北斗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1]
2025年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7 0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是融合多领域技术的综合性产业,正朝着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在政策支持、产业链完备、技术成熟及融合创新等因素推动下,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卫星导航行业概况 - 卫星导航是采用导航卫星对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等优势,全球主要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及一些区域卫星导航系统[3]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还规划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4] 卫星导航行业发展政策 - 卫星导航受国家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形成了以北斗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7] - 2022 - 2025 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涉及卫星导航条例、数字贸易、农业机械补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试点、中央企业采购、未来产业创新、数字中国建设等方面[8] 卫星导航行业发展现状 - 2023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 5362 亿元,同比增长 7.09%,预计 2025 年将达 6021 亿元[11] - 产业核心产值 1611 亿元,占比 30.04%,关联产值 3751 亿元,占比 69.96%[12] - 2023 年智能手机产值占比 31.88%,乘用车导航仪占比 26.29%等[15] - 2023 年国内高精度应用终端总销量 280 万台/套,预计 2025 年达 350 万套[16][18] -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总量 6.97 万家,2024 年注册量最高为 1.24 万家[19] - 中国卫星导航企业呈四层梯队竞争格局,各梯队代表企业及业务方向明确[22] 卫星导航行业重点企业 - 北斗星通业务涵盖卫星导航和无线通讯,2024 年营收 14.98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3.5 亿元[26] - 华测导航聚焦高精度导航定位,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22.68 亿元,净利润约 3.9 亿元[31] - 海格通信有北斗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2024 年营收 49.2 亿元,归母净利润 5313.58 万元[35] - 合众思壮聚焦三大业务领域,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9.05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6372.72 万元[38] - 中海达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2024 年营收 12.20 亿元,净亏损 1244.98 万元[44] 卫星导航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出台众多支持政策,鼓励推动北斗产业发展[48][50] -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完备,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技术不断成熟,可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51] - “北斗+”融合深入,与新兴技术融合创新,催生新业态,“行业+北斗”跨行业协同发展,创新应用场景涌现[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