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互联网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十五五”时期的“十大工程”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将实施的“十大工程”,这些工程的落地将推动“十五五”时期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文明、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建设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 产业创新工程 - 工程旨在通过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实施重点包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龙头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并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3]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工程系统推进网络、技术、应用、安全等多个维度,需夯实网络设施底座,加强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 [4] - 技术创新方面将发展工业模型与人工智能,推动工业大模型开发应用,并聚焦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场景打造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工业智能体,应用方面将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行业特色型及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设备及业务系统上云,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并推动“链网协同”以支持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 [4] 房屋品质提升工程 - 工程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维度,旨在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6] - 实施需确保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及数字化智慧化,并通过加强设计、施工、验收与交付的全流程管控,辅以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来确保品质,同时尊重地域特点,融合自然与人文环境 [6]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工程核心是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目标是到2027年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合理,设施条件改善,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 [7] - 实施需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并通过三大行动优化服务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提高县区医疗卫生数智化服务水平,并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7]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工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内容包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 [8] - 实施需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以提升生态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推进系统治理与多元共治,建立长效管护与考核机制,并推动“生态惠民”与价值转化,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8] 国防发展重大工程 - 工程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量,涵盖从载人航天发射港到智能化边防管控体系,从军事设施建设到高精尖武器装备研发 [9] - 技术突破与创新是关键支撑,需织密网络信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并升级武器装备以构建“空天地一体、多维度覆盖”的立体网络 [9] 军事理论现代化推进工程 - 工程需明确理论创新方向与路径,解析对手军事理论体系,前瞻设计反制概念,并建立从“战略—需求—规划—项目”的合理逻辑关系及转化链路 [11] - 实施要创新研究方法,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平台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理技融合”以结合理论引领与技术实现,并打通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链路,加强实践检验以形成螺旋式上升路径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工程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经典著作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12] - 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打造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队伍,加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建设约200种精品教材,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 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13] - 实施需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并创新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 工程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忠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使命 [14] - 实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具体包括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育人路径,统筹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4]
东方国信股价涨5.02%,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32.83万股浮盈赚取424.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58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31日公司股价上涨5.02% 报收10.66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82亿元 换手率2.98% [1] - 公司总市值达121.3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 于2011年1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提供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 系统集成业务16.14% 云计算业务5.60% 软件产品1.68%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三季度减持8.92万股 [2] - 该基金当前持有公司832.83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2% [2] - 基于10月31日股价表现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24.74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最新规模为766.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12% [2] -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25.9%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2.5% [2] - 该基金经理崔蕾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22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82.39% [3]
东方国信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4.31亿行业排35,净利润 -1.1亿排名靠后,业务扩张野心初显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于2011年1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大数据、云计算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1] - 主营业务为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31亿元,在行业131家企业中排名第35位,行业平均营收为28.3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21亿元占比76.59%,系统集成业务1.52亿元占比16.14%,云计算业务5267.57万元占比5.60%,软件产品1579.91万元占比1.6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1亿元,行业排名第116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2596.07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8.11%,略低于行业平均的38.9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2.50%,高于行业平均的29.96% [3] 股权与股东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万,较上期减少6.6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3万,较上期增加7.14%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3.7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38.82万股 [5] 战略发展与分析师观点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拟收购视拓云33.35%股权,收购后持股增至51%,视拓云运营全国最大C端AI算力云平台AutoDL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8.70/35.35/43.69亿元,同比增长2.8%/23.2%/23.6%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0/1.44/2.90亿元 [6]
东方国信涨2.06%,成交额1.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67.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上涨2.06%,报10.39元/股,成交1.38亿元,换手率1.50%,总市值118.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67.6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584.07万元(买入714.20万元占比5.17%,卖出130.13万元占比0.94%),大单净买入583.55万元(买入3270.04万元占比23.65%,卖出2686.49万元占比19.4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53%,近5个交易日上涨0.58%,近20日下跌6.48%,近60日上涨2.47%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1.54亿元,买入总额4.08亿元占总成交额13.50%,卖出总额2.55亿元占总成交额8.4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于2011年1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系统集成业务16.14%,云计算业务5.60%,软件产品1.6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智慧医疗、华为欧拉、华为昇思、AIAgent(智能体)、华为鲲鹏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同比减少3.73%,归母净利润为-9848.74万元,同比减少568.46%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8.00万户,较上期减少6.66%,人均流通股11328股,较上期增加7.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023.74万股(较上期减少338.82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五大股东持股832.83万股(较上期减少8.92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为第八大股东持股495.08万股(较上期减少9400股) [3]
东方国信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717.20万元,融资余额8.6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45
股价与交易数据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上涨0.29% 成交额为2.4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717.20万元 融资偿还2181.59万元 融资净偿还464.39万元 [1] - 截至10月23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70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8.67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7.37% [1] 融资融券状况 - 当前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 [1] - 10月23日融券偿还1.06万股 融券卖出2200股 卖出金额2.27万元 [1] - 融券余量27.67万股 融券余额285.83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 于2011年1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 系统集成业务16.14% 云计算业务5.60% 软件产品1.68%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8.57万 较上期减少4.37% [2] - 人均流通股10573股 较上期增加4.5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362.56万股 较上期增加394.87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 同比减少8.3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7917.44万元 同比减少625.60%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841.75万股 较上期增加160.12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96.02万股 较上期增加118.06万股 [3] -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广东: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行动方案 提出通过人工智能赋能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 [1] 工业软件发展 - 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 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1] - 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1] - 发展模型即服务 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 [1] 智能装备发展 - 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 加快工业大模型与数控机床 机器人 网络终端设备 工业控制设备 传感与检测设备等深度融合 [1]
张颖熙:着眼优质高效构建服务业新体系
经济日报· 2025-10-17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在于通过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和结构协同,实现服务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的转变 [1][2] 服务业新体系的构建要义 - 服务业新体系的“新”体现在发展理念、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深刻革新,其驱动力来自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目标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2] - 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服务供给方式,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 [3] - 制度变革通过简化审批、完善标准、优化要素配置,为创新型服务业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保障技术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 质量提升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将追求品质、体验、价值和满意度作为核心,构建以优质供给引领需求的新局面 [4] -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质量治理体系,覆盖服务标准制定、过程监管到质量评价的全链条,并通过激励机制让“优质优价”成为市场常态 [4] - 服务业需强化结构协同,以系统思维重构服务生态,打破产业、区域、环节间的边界,形成跨界融合、资源共享的新生态 [5] 服务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与重点领域 - 生产性服务业需聚焦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生活性服务业需推动养老、育幼、文旅等业态提质扩容,公共服务业需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 [7] - 重点突破需瞄准服务业“卡脖子”环节与新增长点,如攻克工业软件、智慧医疗算法等高端技术,培育数字服务业、绿色服务业等新业态 [7] - 服务业效率提升与公平保障需辩证统一,例如通过在线教育让偏远地区孩子获得优质资源,通过职业培训为普通劳动者提供发展通道 [8]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跨界融合 - 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在生产领域发展智能原生技术体系,在生活领域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等新场景 [11] - 推动服务业内部及跨行业融合创新,例如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产品体系,服务业与农业融合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 [11][12] - 标准化建设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需加快填补养老、育幼、家政及金融、数字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空白,推动标准落地与实施监督 [12]
东方国信跌2.04%,成交额1.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08.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下跌2.04%,报11.02元/股,成交1.15亿元,换手率1.15%,总市值125.4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08.1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84.62万元,大单净卖出623.4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7.23%,近5个交易日下跌0.45%,近20日上涨4.45%,近60日上涨9.43% [1]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1.54亿元,买入总额4.08亿元(占总成交额13.50%),卖出总额2.55亿元(占总成交额8.4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于2011年1月25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提供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系统集成业务16.14%,云计算业务5.60%,软件产品1.6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数字水印、华为欧拉、华为鲲鹏、地理信息、区块链等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减少8.37%,归母净利润为-7917.44万元,同比减少625.60%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7万,较上期减少4.37%,人均流通股10573股,较上期增加4.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62.56万股(较上期增加394.87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41.75万股(较上期增加160.12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96.02万股(较上期增加118.06万股),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新时达:海尔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业务范围主要覆盖智慧住居、大健康和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0:48
公司定位与股权结构 - 新时达属于海尔集团数字经济板块,控股股东为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1] - 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与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兄弟公司关系 [1] - 卡奥斯工业智能旗下直接控股的公司仅有新时达一家 [1] 业务协同与发展战略 - 新时达业务偏向于底层的产品与控制,在OT层面有扎实的硬件与机器人产品竞争力 [1] - 卡奥斯在IT层面有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 [1] - 未来公司将共同构建"软件+硬件+平台"的闭环,推动从单点智能走向系统智能、生态智能 [1] - 通过双方的协同合作,将为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1]
河北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钢铁、化工等是重点
中国化工报· 2025-10-15 14:56
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河北省印发《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在化工等行业开展创新性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1] - 计划实施百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强化应用示范 [1] - 深化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打造系列应用场景 [1] 重点行业与应用领域 - 立足优势行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在示范效应强、数据基础好、应用价值高的钢铁、化工、汽车制造、医药健康等行业开展创新性应用 [1] - 在化工等行业开展创新场景应用,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深度融合 [1][2] - 在钢铁、石化、医药等传统产业,加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协同、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改造 [2] 区域发展布局 - 重点推动雄安新区、廊坊等地强化人工智能研发能力,打通算力、数据、模型及应用全链条环节,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 [1] - 石家庄、保定、唐山、张家口等地发挥应用场景丰富、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中心聚集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1] 智能化转型具体措施 -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力培育智能工厂,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节能降碳水平 [2] - 加快打造"共享智造"的智慧集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园区、产业集群的普遍应用 [2] - 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打造一批数字园区和智慧集群 [2]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 深化公共数据登记和治理,聚焦人工智能+钢铁、化工、汽车等产业领域,全面启动企业数据调查编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