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掌上大学:路演升级与私域经济双轮驱动,重构校园商业生态新格局
搜狐网· 2025-06-27 15:55
路演模式迭代升级 - 从10平米简易摊位发展为200平米校园集市,实现四次迭代升级,构建"线上商城+校园代理+线下路演"全场景模式[1] - 路演1.0阶段(2022年)单场仅1个品牌参与,触达不足50人;2.0阶段(2023年初)触达提升至100-200人[3] - 路演3.0阶段(2023年9月)实现15个品牌联合参展,专职团队替代兼职,单场获客220名精准用户[3] - 路演4.0阶段(2024年4月)单场触达突破万人,品牌获客成本较线上降低60%,2024年服务超800个品牌[5] 私域经济生态构建 - 建立"精准触达-场景渗透-长效沉淀"闭环,8万学生代理使传统地推转化率提升3倍[6] - 校企合作共建数智实训基地,60%参与学生获企业实习机会,年提供超100个实习岗位[6] - 形成覆盖3C数码、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的全品类服务矩阵,2025年上半年服务品牌突破500家[5][6] 商业价值重构 - 路演与私域协同使营销ROI达传统方式3.2倍,Costa路演发现曲奇饼干占校园销量43%[8][10] - vivo通过校园歌手赛单场创造50万次品牌曝光,私域沉淀助力新品发售[8] - 2024年落地200+场路演,2025年上半年已突破150场,形成"信任场-消费链-生态圈"完整闭环[10] 行业范式创新 - 开创"场景革命"与"私域深耕"相辅相成的新模式,重新定义校园经济为品牌与青年的价值共建[12] - 覆盖4000万大学生的市场,成为9600亿青年消费入口及用户终身价值培育土壤[12] - "千品千校行"计划持续推进,双轮驱动校园商业生态进化[13]
暑期档开战,四大平台剧集对垒:谁在内容上押对了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18:47
暑期档剧集竞争格局 - 2025年暑期档剧战提前打响,各大平台密集排播,策略从数量竞争转向内容差异化、商业精细化和排播系统化 [2] - 古装、涉案、现实题材全面发力,IP与原创并行,平台注重风格差异化和用户心智占位 [2][3] - 竞争焦点从单一爆款转向构建内容商业生态系统,系统力成为长期胜负关键 [9] 古装剧赛道新趋势 - 古装剧仍是暑期档主力,但竞争重点转向题材创新和风格表达,而非单纯视效堆量 [3] - 腾讯视频布局三部古偶剧《桃花映江山》《许我耀眼》《子夜归》,覆盖权谋爱情、轻悬疑、奇幻国际化等细分方向,策略性占位Z世代市场 [3] - 爱奇艺以高概念创新突围,《书卷一梦》融合"穿书+无限流"设定及非遗剪纸元素,预约量突破250万 [3] - 优酷聚焦经典IP与玄幻题材,《凡人修仙传》《凤凰台上》瞄准男频和仙侠受众 [4] - 芒果TV绑定IP续作《锦绣芳华》,延续《国色芳华》故事线并融合经商题材,利用明星粉丝效应拉动流量 [4] 涉案剧竞争策略 - 涉案剧通过现实议题和剧场化运营硬核突围,优酷《以法之名》紧扣反腐题材,央视同步播出首播收视率破1.2% [5] - 爱奇艺"迷雾剧场"推出《正当防卫》,聚焦司法边界与社会议题,强调情绪沉浸而非猎奇 [6] - 剧场化布局成为平台隐形资产,优酷"白夜剧场"覆盖男性用户,爱奇艺"迷雾剧场"巩固中产品质口碑 [6] 内容商业化创新 - 腾讯视频《桃花映江山》联合百果园推出"荔枝追剧通"场景营销,《长安的荔枝》实现15个品牌联动及文旅电商打通 [7] - 爱奇艺将非遗元素植入《书卷一梦》剧情,演员参与《临江仙》定制广告,强化内容与商业融合 [7] - 优酷借央视背书使《以法之名》招商破60家,芒果TV《锦绣芳华》利用粉丝经济吸引美妆、国风品牌 [8] - 行业趋势从"先爆再卖"转向"边播边卖",立体商业模型决定变现效率 [8] 平台战略差异 - 腾讯视频:多题材梯队+明星流量+营销并举 [9] - 爱奇艺:设定创新+剧场经营+品质导向 [9] - 优酷:深耕涉案题材+央视资源绑定 [9] - 芒果TV:IP续作+粉丝经济+话题战 [9]
“金融航母”穿越周期:生态共赢、AI领航
市值风云· 2025-06-25 23:20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平安A股6月25日上涨1.92%至57.88元,实现四连升并创年内新高,H股上涨3%至51.45港元,总市值重回万亿关口 [2] - 股价上涨反映市场对公司"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模式的认可,验证其战略布局的有效性 [2]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公司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模式,整合金融、科技与医疗资源,形成全球独特的业务生态 [4] - 该模式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保障需求提升、技术革新拓展服务边界、社会健康关注度升温三大趋势 [4] - 2024年63%的客户同时使用医疗养老生态服务,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5.99万元,分别为非生态用户的1.6倍和3.8倍 [12] 分红能力与财务表现 - 分红金额从2011年31.7亿元增至2024年46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每股分红从0.4元提升至2.55元 [6] - 2011-2024年累计分红3589亿元,为中国人寿(1662亿元)的2.2倍、中国太保(1090亿元)的3.3倍 [9] - 2024年归母营运利润1219亿元中37.9%用于分红,显著高于中国人寿17%和中国太保23%的比例 [11] - 2024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43.3% [27] 科技创新实力 - 累计专利申请量达55080项,其中金融科技领域8582项(全球第一,占比2.2%),医疗健康领域4176项(全球第一,占比1.2%) [16][17][18] - AI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年化成本节约100亿元,93%寿险核保秒级完成,93%车险理赔1小时内赔付,反欺诈系统累计减损超100亿元 [22] - 构建金融六大库和医疗五大数据库,形成全球最大金融医疗数据库之一,支持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2000种疾病(准确率99%) [22][25] 竞争壁垒与生态优势 - 业务金字塔结构:底层全牌照金融、中层科技中枢、顶层医疗场景,形成"数据积累→服务优化→客户留存"正向循环 [27][29] - 2024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5.73万亿元(同比+21.4%),综合投资收益率5.8%超行业平均60个基点 [29] - 生态建设历时17年,近五年科技投入超1000亿元,全牌照稀缺性+数据时间壁垒使模式难以复制 [31]
从规模博弈到价值跃升 大咖谈高质量商业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6-20 15:52
中国商报(记者 李沫楠)6月19日,2025中国商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行。本届大会以"统一大市场下的商业新格局"为主题,汇聚商业领域优秀专家学 者、国内知名商业企业,共探商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新时代中国商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傅跃红。 据介绍,在思维层面,商业企业需打破传统经验思维与惯性思维的桎梏,构建以系统思维、生态思维、数字思维为核心的新型认知体系。从资源配置维度分 析,我国商业领域仍存在资源分配结构性失衡、细分市场需求匹配度不足等问题,价值挖掘空间亟待释放。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加 速迭代并深度渗透应用场景,传统商业体系如何突破技术应用壁垒、构建数智化商业生态,已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命题。 圆桌对话现场。 在圆桌对话环节,对话嘉宾给出发展高质量商业新解题思路。多位嘉宾认为,当下商业环境复杂多变,促消费扩内需任务紧迫,探寻高质量商业的破局点意 义重大。 "商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兼具持续性与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傅跃红表示,当前,我国商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正面临思维模式、资源 配置、能力建设三大发展瓶颈。现阶段,我国商业发展已进入动能转 ...
2025美国消费趋势预警:关税阴影下,非必需品类支出或降12%?
搜狐财经· 2025-06-16 16:26
从2024年底开始,拜登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面向中国制造商品的新关税措施,试图在全球供应链上重新找回主动权。虽然政策目标是推动本地制造业复兴, 但在短期内,这种转变直接导致大量进口商品的成本抬升,最终压力转嫁给了消费者。尤其是在本就受到通胀挤压的普通家庭中,削减非必需品支出成了自 然选择。 很多卖家开始意识到:一个高效、稳定、规避风险的跨境环境,是维持运营连续性的前提。比如,有经验的团队已经在使用一些专门工具提升团队协作效 率,跨境卫士就是其中较受欢迎的一款。它主打的多账号防关联、访问加速、IP和环境隔离等功能,帮助卖家在多个平台切换之间实现安全无缝管理,同时 支持账密自动带入、员工访问风控、权限划分等,这在当前敏感时期显得尤为关键。面对平台的各种合规政策、IP限制、账号审核等,不少商家表示"有了 这类工具,起码底层架构稳住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选品和营销上"。 当然,挑战也带来了机会。一方面,部分非必需品类确实在缩水,但另一方面,性价比商品、替代类产品、环保可持续品类却在悄然上升。以智能手表为 例,高端品牌的销量趋于平稳,但售价在50~100美元之间的中端产品,销售同比上升近18%。消费者并不是完全放弃非必需品 ...
时报观察丨合理设置账期 改善商业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6-12 08:20
有序竞争环境,良好商业生态,属于市场经济顺畅运行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当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制度供 给。事实上,相关部门早已关注到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并且积极出台政策推动解决。今年3月底,国常会 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作出相应安排;4月底,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中央企业 强化资金统筹安排,确保及时付款,并可对中小企业小额款项、长账龄款项依法协商提前支付。近期央企集体 承诺欠债还钱,相信只是系列政策落地见效的开始。 涵养商业环境,也有经营主体的责任,而且这份责任还不轻。知名跨国企业基业长青,与"有钱大家一起赚"的 商业伦理密不可分,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合理设置账期。比如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供应链管理一直以 高效、透明著称,甚至部分核心供应商可享受预付款待遇。这种对中小企业的尊重,使其供应链体系始终保持 较高的创新活力,最终顺其自然地反哺到苹果产品的竞争力上。对有志于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来说, 这是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十余家车企振臂一呼,舆论纷纷点赞,这不仅仅是对有为政府的善意期待,也有对商业文明的良好预期。账期 承诺只是起点,商业文明的构建、进化仍需更多实践。国际经验表明,顶尖企 ...
【电商必知】传统零售突围的“社交裂变”玩法,XX商城凭啥实现月活用户 5000 万?
搜狐财经· 2025-06-09 21:17
近期,不少有转型想法的实体行业老板以及创业伙伴纷纷前来咨询:当下推行消费补贴模式,是否存在既符合规定又能迅速提升业务量的成功范例?今 天,就为大家深入剖析一个年流水超 360 亿的实战案例——我店科技所采用的绿色消费积分模式,一同探究他们是如何凭借"利他思维",成功激活 20 万 家商家与 1500 万用户的。 一、先看一组震撼数据(真实可查) ·公司于2021年8月正式创立,历经三年半的稳健发展 ·已成功整合超20万家线下门店,业务广泛覆盖餐饮、零售及服务全行业 ·累计吸引超过1500万会员注册,用户复购率高达65%以上 ·展望2025年,预计销售额将达210亿元,总交易流水有望突破360亿元 ·与我们的合作商家平均营业额提升幅度在30%至80%之间,部分门店单月交易流水增量更是超过百万元 这并非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模型,而是一场正在真实上演的实体转型奇迹。其背后的核心逻辑,简而言之,可归结为三个关键步骤。 消费就有积分拿:只要在咱们平台或者联盟商家消费,就能按照商家让利的金额,拿到等额的积分。就好比,您消费了 1000 元,商家让利 20%,那您立 马就能拿到 200 积分,这规则简单又直接! 积分秒变"真 ...
兴农评丨“苏超”爆火,广东如何接招?
南方农村报· 2025-06-08 09:32
兴农评丨"苏 超"爆火,广东 如何接招?_南 方+_南方plus 0:00 三农大小事,尽 在兴农评。 "比赛第一,友 谊第十四""天时 地利人不 和"……近日, 关于"苏超"的话 题刷屏了社交平 台。作为一项 以"全民参与+城 市荣誉"为核心 理念的群众性赛 事,"苏超"打破 了职业联赛的高 门槛,用7个月 时间、85场比 赛、13支来自各 地市的球队、 516名来自各行 各业的球员,打 造了一场真正属 于老百姓的足球 盛宴。 "苏超"的走红不 是偶然,而是群 众体育走向主流 的一次标志性事 件。赛场上,个 体工商户与大学 生同场竞技,看 台上"比赛第 一,友谊第十 四"的戏谑横幅 与专业解说形成 奇妙共振。去精 英化的赛事设 计,无疑摸准了 时代脉搏,让足 球成为全民共享 的文化嘉年华。 广东作为经济大 省、人口大省, 拥有深厚的群众 体育基础和丰富 的地域文化资 源,完全可以从 中获得启发,探 索一条独具特色 的群众体育发展 之路。 首先,广东可效 仿江苏,将"省 港杯"等传统赛 事重塑为全民参 与的舞台,建立 覆盖全省的地市 级联赛体系。让 潮汕工夫茶与广 府早茶在球场边 碰撞,让东莞鞋 厂老板与湛江 ...
公众号让微信和腾讯与众不同,微信没有理由让它衰亡
虎嗅· 2025-05-24 13:47
一朋友昨天写了《微信公众号已死》,引起了很多其他朋友的讨论,毕竟无论是公众号读者,还是作 者,最近两年对公众号的推送机制和运营模式的微词越来越多。 体纷纷把公众号开始当成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企业、官方机构也都把公众号作为最权威的信息发布 渠道,99%以上的最有质量的创作者,也都是以公众号为写作阵地。 这两年来说,公众号创作者的痛点在于: 1. 读者很难收到订阅号的推送,文章打开率越来越低,根据互联网研究部门的统计,2016年打开率可以 达8%左右,现在已经在1%左右了,百万级大号,发布的头条文章阅读量不过万很正常。过去的创造者 —读者的订阅分发生态已经被逐渐打破,平台算法推荐权重越来越大,积累的订阅用户越来越没有价 值。 2. 审核越来越严格,很多文章审好久才能发出了;上架后,文章动辄遭投诉被删除,笔者讨论经济政治 类话题居多,其实有些文章完全没有触碰红线,在其他平台都可以畅通无阻,甚至不乏官方刊物看了之 后要求转载或约稿,但是在公众号平台却被莫名其妙删除。所以,各个文字类平台上讲,公众号创作风 险是最大的。 所以,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导致有创作热情的思考者们,写作欲望越来越低,与其用心追求质量,而不 如投机 ...
AI智能体时代的商业逻辑变革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16:44
(原标题:AI智能体时代的商业逻辑变革) 自生成式AI革命以来,AI领域热点层出不穷,相关新名词也是接踵而至。若说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概念,恐怕非"AI智能体"(AI Agent)莫属。 翻阅近期媒体报道不难发现,无论是微软、谷歌、亚马逊、OpenAI等海外巨头,还是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国内企业,都把AI智能体视为重 点业务方向大力推进。诸多专业咨询机构和科技媒体也对AI智能体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将其列为2025年关键新兴技术之 一,而知名科技咨询公司Gartner更将其评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业内大佬同样寄予厚望。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一档播客中预测,不久的 将来,AI智能体将"人手一个",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则表示:"构建超大模型的时代已告一段落, AI智能体才是下一阶段真正的挑战。" 不少业界人士对AI智能体的快速普及及其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根据Gartner测算,2024年仅约1%的企业软件内置AI智能体功能,但到2028年,这 一比例有望飙升至33%,届时约15%的日常业务决策将可由AI自动完成。高盛预测,到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