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小米造芯获人民网深夜点赞 从“为发烧而生”到“为生存而战”
齐鲁晚报· 2025-05-16 11:50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发布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首款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5月下旬发布,标志着公司十年研发成果 [1] - 该芯片被人民网评价为"中国科技企业突破'硅幕'封锁的诺曼底登陆",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 [1] - 玄戒O1采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CPU采用"1+3+4"三丛架构,GPU搭载英国Imagination技术,综合性能接近高通骁龙8Gen2 [7] - 芯片首次集成UWB技术,可与小米汽车实现智能联动,初期备货200万片用于小米15s Pro机型 [7]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造芯始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SoC澎湃S1(28nm制程),使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终端及芯片研发能力的手机厂商 [3] - 澎湃S1因能效比不足、基带兼容性差等问题未能大规模商用 [3] - 后续通过P系列(快充芯片)、G系列(电源管理芯片)等小芯片积累经验,组建超千人研发团队由前高通高管秦牧云领衔 [3] - 2023年成立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扩充至30亿元,研发进入加速期 [7] 玄戒O1核心技术突破 - 采用双脑协同架构:NPU与GPU深度融合,AI算力利用率提升至78%,功耗降低40% [8] - 采用RISC-V开源指令集:自研"赤兔"微架构单核跑分逼近苹果A16 [8] - 采用硅光互连技术:内存带宽提升至256GB/s,时延降至0.8ns [8] - 研发团队日均工作16小时,累计完成超5000个验证方案及7000次信号测试 [8] 生态战略布局 - 玄戒O1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关键落子,公司成为唯一同时具备自研手机芯片、自有汽车品牌及全生态链的企业 [8] - 芯片UWB功能可实现与小米汽车无感交互(自动解锁、座舱调节),未来将拓展至智能家居和IoT设备 [8] - 该"芯片-终端-生态"闭环模式与华为"麒麟芯片+鸿蒙系统"路径相似 [8] 行业影响与挑战 - 玄戒O1发布正值美国禁运14nm以下制程设备,中芯国际N+2工艺量产遇阻的行业背景下 [9] - 小米已与芯动科技达成协议,计划2026年实现中芯国际14nm工艺转产,该"双供应链"策略虽导致性能损失12%,但能降低60%地缘政治风险 [9] - 中国芯片产业500家设计企业总收入仅相当于高通的60%-70%,制造端研发投入不及英特尔1/6 [9] - 玄戒O1需达到千万级出货量才能摊薄研发成本,市场对国产芯片信任度仍需培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