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麦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卡脖子难题,国产啤麦产业链不断延伸
华夏时报· 2025-05-13 19:16
烟花三月下扬州。身为文旅界的千年"顶流",扬州不仅有烟雨江南、文脉流传,还有麦浪翻滚、希望涌 动。在这里,一场关乎国产啤麦产业未来的盛会盛大启幕。 近日,"2025国产啤麦产业融合发展论坛暨社会责任主题活动"在扬州召开,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代表围绕 啤酒大麦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 这场由华润啤酒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行业盛会,不仅解锁了啤麦产业 从原料进口到全链自主的"破局密码",更勾勒出一条从育种研发到终端消费的国产啤麦产业链融合发展 路径。 央企铸链,破局国麦"卡脖子"难题 长久以来,我国啤酒行业的生产一直依赖进口大麦,对外依存度高达90%,这也使得我国啤酒企业在原 料采购方面受制于人,一方面制约行业成本控制与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对产业链安全构成挑战。 许如根表示,大麦品种要想转化得好,就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品种的选用,即品种要好。二是 生产技术要配套,这也是服务标准化种植的基本要求,每一个品种都有每个品种的特点,我们一定要针 对每一个品种去配套不同的技术。再就是看服务意识强不强,也就是要构建好产供销体系。" 三年前,华润啤酒扛起"国麦振兴"大旗,在成都首次举办国麦振兴成 ...
华润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国麦振兴“大旗”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10:41
行业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之一,近90%的啤麦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大麦1424万吨,同比增长25.77% [3][5] - 进口大麦金额达37.92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澳大利亚大麦因均一性高备受青睐 [5] - 澳大利亚大麦"双反"放开后价格回落,国产大麦失去价格竞争力 [5] 公司战略 - 华润啤酒3年前启动"国麦振兴"战略,涵盖育种、种植、质量分级、订单农业全链条 [3] - 战略目标是解决"麦子不自主"导致的"风味无底气、成本无掌控、品牌无底蕴"问题 [3] - 2023年联合多方发起"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 [3] - 2025年将在苏北、西北、内蒙古建立多个基地,累计试种面积超2万亩 [4] 产业布局 - 2023年在呼伦贝尔建成首个3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2024年扩展至12000亩 [3] - 探索"企业+科研+基地+农户"协同模式,强化产业链融合 [4] - 打造"垦"系列产品IP,如"垦十四"品牌,结合文旅进行产业推广 [4] - 2024年计划采购10万吨国产大麦用于酿造,不受进口降价影响 [5] 技术突破 - 江苏"扬农啤14"品种亩产达767.5公斤,创省级高产纪录 [6] - 从源头育种着手,通过认证提升大麦品质 [6] - 科研团队在北部、南部、中部采用不同提质增效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6] 战略意义 - 突破产业"卡脖子"困境,支撑啤酒企业全球化发展 [6] - 通过科技赋能和生态协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创新样本 [6] - 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的啤酒新范式,强化品牌底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