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

搜索文档
专项债发行快报|7月发行1020亿地产类债券,七成投向土地储备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02 10:45
城市发展政策与专项债发行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五次城市工作会议 强调城镇化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重点转向存量提质增效[10] - 7月专项债发行规模突破6000亿元创年内新高 其中房地产类专项债1020亿元 连续两月超1000亿元[2][8][9] - 2025年累计房地产专项债达5120亿元 占投资总额25% 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财政来源[9] 土地储备专项债动态 - 7月土储类专项债发行714亿元 占房地产类70%创年内新高 浙江199亿元山东128亿元领跑[11][12] - 2025年土储类专项债累计2639亿元 占房地产类51% 涉及1112个项目[15] - 四川土储债80.8亿元中68.4亿元明确用于土地回购 占比85% 重点优化三四线城市库存[24][25] 区域专项债分配特征 - 浙江省266亿元房地产专项债居首 其中156亿元(59%)投向杭州 143亿元用于土储[17][18] - 省会首位度分化显著:安徽100%投向非省会城市 山东济南占比46% 四川成都仅占26%[19][20] - TOP20城市获577亿元专项债 占比57% 杭州156亿元绝对领先 济南66亿元次之[20] 专项债资金用途分析 - 土地回收资金三分之二投向三四线城市 成都21亿元额度中75%用于远郊县市[2] - 宁波江北洪塘地块通过调规降低限高和容积率 打造符合新规的"四代宅"产品[3] - 浙江保障安居类专项债42.3亿元 涉及36个项目 包括收购存量房转保障房等[12]
大股东驰援近150亿元,万科适度扩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9:46
万科近期拿地动态 - 公司近期以联合体方式在武汉和郑州获取两宗住宅地块 武汉地块总成交金额4.69亿元 楼面价6966元/平方米 郑州地块以底价5.28亿元成交 楼面价3934元/平方米 [1] - 武汉地块土地面积2.69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6.73万平方米 容积率2.5 郑州地块土地面积2.68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容积率5.0 [2][3] - 两宗地块均为联合开发模式 武汉项目与湖北长投各占50%股权 郑州项目公司由郑州万科持股50% 其余两家公司合计持股50% [2][3] 土地储备战略 - 公司采取"小快灵"路线 前4个月未参与土拍 近期获取地块规模较小且非全资参与 [2] - 武汉地块位于沌口中心板块 周边配套完善 楼面价6966元/平方米被认为合理 周边二手房均价1.1万元/平方米 [2] - 郑州地块为城中村改造项目 需配建不超过2746.97平方米安置房 工程建设投资总额要求不低于4.5亿元 [3] 股东支持与债务管理 - 大股东深铁集团累计提供148.52亿元股东借款 最近一笔30亿元借款利率2.34% 期限不超过36个月且可展期 [1][5] - 公司已完成多笔债券偿付 一季度兑付98.9亿元公开债 5月完成4.23亿美元债和15亿元公司债兑付 [5] - 公司首次出售2200万股库存股 占总股本0.18% 获得资金1.4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剩余库存股7296万股将分批出售 [6] 现金流管理措施 - 公司通过大宗资产交易和盘活存量资产 一季度完成38亿元大宗交易 盘活回款超40亿元 [6] - 库存股出售采取分批方式进行 预计对市场行情和股价影响有限 [6]
绿城中国(03900.HK):单月销售金额实现增长 拿地强度保持高位
格隆汇· 2025-06-11 01:55
销售表现 - 2025年5月公司自投项目销售面积42万方同比下降14.3%但销售金额186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1-5月自投项目累计销售面积180万方同比下降15.1%销售金额654亿元同比下降3.8%权益销售金额444亿元权益比68% [2] - 1-5月累计销售均价36333元/平米同比增长13.3%代建签约销售金额311亿元同比增长1.0%签约面积233万方同比下降2.1% [2] - 公司1-5月总合同销售面积413万方销售金额965亿元行业排名第5 [2] 土地储备 - 2025年5月新增杭州/西安/佛山/舟山4宗地计容建面45万方权益拿地金额39亿元 [2] - 1-5月累计新增30宗地计容建面300万方权益拿地金额373亿元权益拿地强度84% [2] 融资情况 - 1-5月发行三期共30亿元中票票面利率4.2%-4.37%融资成本保持低位 [2] - 2月发行三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为2022年以来亚洲最大房地产美元债认购倍数达4.3倍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3.3/45.4/54.3亿元对应EPS 1.31/1.79/2.14元当前PE 6.6/4.8/4.0倍 [1]
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面环比升30.85% 质量优越地块多为联合拿地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4
行业趋势 - 2025年1-4月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0.85% [2] - 核心地块竞争激烈,企业倾向于联合拿地,国企在招拍挂市场占比达58.7% [8][13] - 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缩量但质量提升,北京上海降低容积率(上海从1.87降至1.78,北京从1.53降至1.45) [9] 头部企业表现 - 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新增全口径土储领先,分别为145.57万、128.22万、126.75万平方米 [5] - 绿城中国权益拿地金额最高(291.44亿元),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居首(559.61亿元) [5][7] - 越秀地产在广深区域活跃,4月竞得8宗地块(权益建面30.07万平方米,对价42.83亿元) [6][12] 重点城市土拍动态 - 北京朝阳区组团地块以126亿元底价成交,楼面价5.45万元/平方米创近两年纪录 [9] - 上海四批次土拍4宗地收金97.09亿元,2宗溢价超20% [12] - 杭州3宗宅地总成交42.5亿元,广州3宗地由越秀地产以溢价15%以上竞得 [12] 企业战略与合作 - 中海与海南控股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土地及产业项目 [8] - 房企加速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县级市场及城市更新领域 [8] - 本土开发商在区域市场形成护城河,主导低扩张但稳定的土拍 [8]
土储专项债拟使用金额超35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1:51
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与节奏 - 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接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 [1] - 4月公示地块超1500宗,超1月至3月累计公示总量,总金额超1700亿元 [1] - 2024年1至4月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同比增加53.8%,新增专项债发行同比增加64.8% [1] - 截至5月21日土储专项债发行总额达964亿元,占新增项目专项债比重7.5% [2]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通知 [1] - 2024年3月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支持土地储备工作通知 [1]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地方债快发早用,实现稳经济、稳就业和稳预期 [1] 土地收储定价与主体分布 - 约50%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比值在0.8至1.0之间,30%在0.9至1.0之间,18%在0.7至0.8之间 [3] - 超80%拟收储地块属于地方国企,保利、华侨城等央企有多宗地块拟被收储 [3] - 民企方面新城、俊发等企业有多宗地块拟被收储 [3] 行业影响与建议 - 发行专项债收回闲置土地可补充房企流动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 - 国企在土地市场中起到托底作用,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可释放资金支持其履行社会责任 [3] - 有业内人士建议在政策性银行旗下设立收储专项贷款中心,规定一定比例定向支持民营企业 [3] - 未来央企、民企可通过换地、"收调供"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加快存量闲置土地盘活 [3]
宝龙地产(01238) - 2022 H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3 17:44
业绩总结 - 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13.8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为人民币264.8亿元,商场运营收入为人民币38.5亿元[9] - 2022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24.5亿元,毛利率为31.5%[9] - 2022年合同销售额达到人民币409.5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272万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人民币15,032元/平方米[10] - 2022年住宅销售占总销售的68.9%[13]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为26,48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4.4%[40] - 2022年总收入为31,378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1.4%[40] - 2022年净利润为1,613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8.0%[40] - 2022年核心盈利为3,676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8.6%[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余额为11,808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2.9%[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233,75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6%[49] 用户数据 - 2022年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4.0%[10] - 2022年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储备占总土地储备的67.1%[15] - 2022年土地储备的平均土地成本为人民币3,523元/平方米,占2022年平均销售价格的23.4%[15] 未来展望 - 2023年计划推出的可售资源价值为人民币820亿元,其中67.4%位于长三角地区[10] - 预计2023年将有不少于13个项目开业,其中不少于8个为购物中心[3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2年商业运营项目新开8个,新增合同项目11个,建筑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平均入住率为92.6%[10] - 2022年新签独立第三方合同建筑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占新合同建筑面积的51.9%[34] - 2022年累计商业合同建筑面积为1,519万平方米[3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达到2740万平方米,预计可售价值为人民币2828亿元[10] 负面信息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4.4%[40] - 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8.0%[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余额同比下降52.9%[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同比下降4.6%[49]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在山东省的酒店项目总客房数为1,016间[63] - 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酒店项目总客房数为2,570间[63] - 公司的酒店项目覆盖多个城市,包括青岛、上海、杭州等[63]
年报点评|中交地产:回款率158%稳居前20强,二线土储优势凸显,财务获母公司支持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28 17:16
销售表现与回款 - 2024年实现销售金额156.43亿元,销售面积85.3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58.13%和52.51%,销售权益比例降至67.2% [1][3] - 全年销售回款247.07亿元,回款率高达158%,显著高于销售金额 [1][3] - 中交房地产集团(剔除绿城中国)全口径销售额435.1亿元,行业排名维持第20位 [1][3] - 公司拟将地产业务转让至控股股东,未来可能转型为物管上市平台 [3] 土地储备 - 总土储2263.2万平方米,权益比例59%,其中在建及待建面积771.37万平方米(占比34.08%) [1][6] - 在建及待建土储69%位于二线城市,中西部占比59%,长三角/珠三角三四线占比27%,整体质量较高 [1][11] - 已竣工物业价值366.13亿元,同比增加17.7%,占存货比例提升11.3个百分点至44.7% [6]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183.02亿元(同比-44.59%),地产销售占比171.81亿元(同比-46.69%) [1][13] - 毛利率7.59%(同比-3.17个百分点),净利润亏损63.96亿元,归母净亏损51.79亿元 [1][13] - 亏损主因:交付项目毛利率下滑、计提资产减值35.87亿元及信用减值5.41亿元 [1][13] - 2021-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22.91%→7.59%),净利率恶化至-34.95% [20] 资金与负债 - 现金储备86.45亿元(同比-29.73%),总有息负债364.09亿元(同比-7.52%),短债206.05亿元 [1][16] - 现金短债比0.42,净负债率升至251.51%,平均融资成本降至2.41% [16][20] - 获控股股东161.01亿元低成本融资(利率0-4.5%),完成8.41亿元短债置换 [16] 行业对比 - 头部房企表现分化:华润置地销售升至行业第三,保利置业销售逆势增长,万科计提减值335.5亿元 [21] - 部分房企战略调整:龙湖集团聚焦现金流,建发国际目标2025年销售1500亿,绿城中国代建业务占比创新高 [21]
【申万固收】土储专项债重启:存量土地“破局”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双向奔赴——区域化债系列报告之十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23 11:12
土地储备专项债历史沿革 - 2001年我国土储制度正式确立,2001-2015年土储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5] - 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规范化,土储贷款被叫停 [9] - 2017年土储专项债启动,2017-2019年密集发行,规模达2406.98亿元/5837.87亿元/6744.50亿元 [10] - 2019年9月-2024年10月土储专项债被叫停 [14] - 2024年10月土储专项债重启,允许用于土地储备 [1][23] 本轮土储专项债核心特征 - 收储对象主要为2024年11月7日前供应的闲置土地,包括企业无力开发的地块 [25] - 截至2025年4月17日仅发行9只债券,规模850.97亿元,涉及土储金额516.74亿元 [27] - 发行缓慢因细则落地不久和置换隐债专项债挤压 [27] - 广东省率先发行,两期合计307.2亿元,覆盖19个城市 [30][31] - 四川、湖南等地跟进发行,湖南单期规模94.15亿元 [32][33] 收储土地分析 - 13个区域公告拟收储1387.2亿元,952宗土地 [36] - 土地用途以综合用地(42%)、住宅(33%)、商办(18%)为主 [36] - 城投/国企占比91.35%,民企不足10% [41] - 拿地时间集中在2021年后,2022年为高峰 [41][42] - 平均拿地折扣率11.99%,民企折扣率较高达15.48% [46] 土储专项债展望 - 2025年发行规模预计5200亿-1.08万亿元 [49][51] - 二三季度可能放量发行 [52] - 2025-2028年预计可累计为城投节约利息支出912亿元 [55][56] - 主要缓解城投还本付息压力,助力平台转型 [55]
越秀地产(00123) - 公 告 - 收购土地
2024-12-03 21:0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通过广州樾海以19.0079亿元竞得广州市海珠区东晓路地块[3][4] - 广州樾海为公司实际拥有95.475%权益的附属公司[3] 地块情况 - 地块总面积约20,851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8,790平方米,计容面积约59,035平方米[4] - 地块须配建行政办公场地等,计容面积约2,628平方米[4] - 地块须在相邻地块配建派出所,建成后无偿移交[4] - 地块须负责建设市政道路等用地,面积约9,054平方米,建成后无偿移交[5] 地块位置与配套 - 地块位于海珠区中西部,距珠江新城约7公里,距地铁8号线晓港站约800米[5] - 地块20分钟内可达珠江新城,周边配套丰富成熟[5] - 地块1公里内有多所公立学校[5] - 地块2公里内有三甲医院和多个商业综合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