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回本
icon
搜索文档
套了三年的基金终于回本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8-28 15:31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A股市场近期回暖 上证指数不断刷新近十年新高[1] - 股票型基金规模7月增长1925.94亿元但份额减少114.65亿份至3.44万亿份[3] - 混合型基金规模7月增长1385.56亿元但份额减少370.59亿份至3.00万亿份[3] 投资者心理特征 - 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 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资产而过久持有亏损资产[2] - 投资者通常以买入价为"锚"作为衡量盈亏的唯一基准[2] - 部分投资者在基金回本后出于落袋为安心理选择赎回[2][4] 基金评估维度 - 需评估基金长期业绩是否持续跑赢业绩基准及同类产品[9] - 需考察持仓结构与当前主流热点(如AI、先进制造、高股息)的契合度[10] - 需分析投资风格(成长/价值、大盘/小盘)在当前市场的适应性[10] - 需评估基金经理历史业绩及经验背景[10] - 需考虑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可能失去灵活性 低于2亿存在清盘风险)[10] 投资策略建议 - 若基金投资风格符合市场且风险偏好较高 可继续持有或加仓[12] - 若风险偏好较低 可选择逐步减仓或全部赎回[13] - 投资决策应从对过去成本的执念转向对未来价值的预判[13]
回本了!市场逼近3700点,半数“高位基”已解套
证券时报· 2025-08-18 06:21
市场表现与基金净值回升 - 上证指数于2024年8月15日收于3696.77点 接近2021年阶段高点3731.69点 [1][2] - 2021年成立的1785只基金中52.44%(936只)复权单位净值回升至1元以上 [3] - 约30只基金净值仍低于0.5元 处于腰斩状态 [3] 基金业绩分化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差异显著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收益率达143.51%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为107.60% [4] - 同期成立基金业绩两极分化 大成产业趋势收益率88.72% 而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收益率为-59.77% [4] - 业绩首尾相差超200个百分点 反映结构性行情下投资策略的重要性 [5] 资金流动与市场循环 - 基金面临"回本赎回"压力 净赎回压力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赛道 [6] - 7月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回升至100亿元 浮动费率产品贡献显著 [6] - 6月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降至121亿元 市场资金面出现积极变化 [6][7] 行业配置与投资策略 - 业绩领先基金重仓有色、化工等顺周期板块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4] - 业绩落后基金主要受光伏、电池等新能源板块拖累 [4] - 居民储蓄高增长与资产荒环境推升高回报资产配置需求 [7]
策略专题:基金批量回本的三个注意事项
天风证券· 2025-08-15 14:42
核心观点 - 基金回本当季和回本下季面临超额赎回压力,形成"回本微笑曲线" [1] - 基金回本后若出现5%以上回撤且一个月内收回并创新高,后续两个季度投资者会超额净申购,形成"每调买机"观念 [1][2] - 回本赎回压力影响有限,若偏股基金历史新高比例从26%提升至50%,预计当季度产生300亿元级别抛压,日均约5亿元 [3][22] 基金批量回本的三个注意事项 1.1 越来越多偏股基金正在创新高 - 2022年后发行的偏股基金已整体回本并盈利,2019年前及2020-2022年发行的基金仍在回本进程中 [7] - 截至8/12,26%的主动偏股基金处于历史新高状态,若比例超过50%可能引发增量资金入场 [7] 1.2 基金回本过程中的"解套赎回"现象 - 定义"回本基金"为过去一年净值小于1后月度平均净值大于1的基金,回本当季(T)及下季(T+1)出现超额赎回 [9][12] - 接近回本时(T-1期)赎回减少,体现投资者观望心态 [12] - 2020-2021年存量基金多数月份净赎回,仅2020年9月、2021年2月例外,显示投资者偏好新发基金 [12][13] 1.3 回调→新高行情形成"每调买机"共识 - 基金回本后若经历5%回撤且一个月内创新高,后续两季度净申购显著增加 [16] - 此类行情有助于投资者建立"每次调整都是买入机会"的认知,推动增量资金入场 [15][16] 1.4 回本赎回的实际影响 - 回本抛压集中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板块,但日均抛压仅1亿元(电子板块),对日均2000亿成交额影响微弱 [22][23] - 300亿元级别的季度抛压中,电子板块占比最高,但整体对市场冲击有限 [22][23] 数据与图表支持 - 图2显示"回本微笑曲线"揭示T和T+1季度超额赎回 [10][12] - 图3显示2020-2021年存量基金净赎回常态 [13] - 图4展示"调整→新高"后净申购增长 [17] - 图5测算回本抛压分布及规模 [21][22]
“3年终于回本了!”基民“解套”众生相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08:59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日 今年以来已有6只公募基金实现翻倍收益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代表作反弹幅度超过50% [1] - 医药基金等品类经历3年持有期后实现解套 反映市场整体回暖趋势 [1] - 部分基金从最大浮亏40%回升至面值附近 投资者账户由绿转红现象显著增加 [1][2] 投资者行为模式 - 回本后选择一次性赎回的投资者占比显著 某大型基金公司渠道反馈面值附近基金出现集中赎回 [2] - 采用分批赎回策略的投资者设定净值每上涨5%即赎回10% 以平衡踏空风险与收益锁定 [2] - 坚持定投并在低位加仓的投资者实现约30%盈利后仍继续追加投资 重点布局悦己消费及文化产业升级赛道 [3] - 资深投资者进行持仓结构调整 将高波动的算力、创新药基金转换为钢铁、光伏等低波动品种 [3] 行业趋势 - 文化产业基金受现象级IP(如《哪吒》、泡泡玛特)国际化推动 成为资金新关注方向 [3] - 光伏、钢铁等传统行业基金因反内卷政策受益 被视作低波动配置选项 [3] - 基金公司渠道历史数据显示 市场回暖初期通常伴随赎回潮 投资者信心修复与踏空情绪存在时间差 [2]
3年,终于回本了!基民“解套”众生相
证券时报· 2025-08-04 06:48
市场回暖与基金表现 - 今年以来已有6只公募基金实现翻倍收益 [1] -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代表作反弹幅度超过50% 包括葛兰 高楠 闫思倩 赵蓓等 [1] - 医药基金持有3年后解套 引发社交平台广泛讨论 [1] - 基金账户从深度套牢状态转为盈利 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1] 投资者行为分析 - 部分投资者在基金回本后选择立即赎回 如浮亏40%后绿转红案例 [2] - 采用分批赎回策略 净值每上涨5%赎回10% 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2] - 市场回暖初期往往伴随基金赎回 反映投资者信心修复过程 [2] - 有投资者在低位加大定投金额 实现30%盈利后继续追加投资 [3] - 资深投资者进行调仓 将高波动基金转换为低位波动较小品种 [4] 行业投资机会 - 悦己消费和文化产业升级领域受关注 与文化软实力崛起相关 [3] - 算力和创新药基金近期反弹较多 成为调仓对象 [4] - 钢铁 光伏等低位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吸引资金流入 [4] 投资者心理与策略 - 投资者呈现分化状态 包括赎回离场 分批撤退 坚定加仓和新入局者 [1] - 过往被深套经历影响当前决策 部分投资者心有余悸 [2] - 回本被视为新一轮投资起点而非终点的理念正在形成 [4] - 风险偏好 投资目标和后市判断差异导致行为分化 [4]
“3年,终于回本了!”基民“解套”众生相
券商中国· 2025-08-03 22:52
市场回暖与基金表现 - 近期市场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已有6只公募基金年内收益翻倍 [2] -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代表作反弹幅度超过50%,包括葛兰、高楠、闫思倩、赵蓓等 [2] - 部分曾被深度套牢的基金账户近期悄然翻红,基民在社交平台讨论"基金回本"现象增多 [1][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市场高点入场的基民在回本后呈现分化:有人立即赎回,有人分批撤退,有人加仓,也有新投资者入场 [2] - 某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反弹幅度较大且刚回面值的基金出现赎回潮,反映投资者落袋为安心态 [2] - 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回暖初期常伴随基金赎回,投资者信心修复需要时间,容易错过低位布局机会 [3] 差异化投资策略案例 - 案例1:高乐在2021年高点买入基金浮亏40%后回本即赎回,体现风险规避倾向 [2] - 案例2:王倩采用分批赎回策略,净值每涨5%赎回10%,平衡踏空风险与收益锁定 [2] - 案例3:林洋通过低位加仓定投实现30%盈利后继续追加,看好悦己消费和文化产业升级赛道 [3] - 案例4:资深基民赵梦将高波动的算力、创新药基金调仓至钢铁、光伏等低位板块,优化组合风险收益比 [4]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文化产业升级被部分投资者视为长期机会,现象级IP(如《哪吒》、泡泡玛特)出海反映文化软实力崛起 [3] - 反内卷政策推动钢铁、光伏等传统行业成为调仓方向,显示政策导向对资金配置的影响 [4] - 投资者行为差异本质源于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及对后市判断的分化,理性认知风险边界是长期投资关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