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多只绩优基金开启限购,为什么“给钱都不要”?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54
市场表现 - 8月份沪指围绕3600点震荡,"固收+"基金因攻守兼备特性重回投资者视野 [1]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固收+"基金总规模回升至1.73万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超70只基金份额环比翻倍 [1][3] - 二季度"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达2.42%,较整体均值高1.28个百分点,易方达增强回报等产品实现规模与收益双增长 [6] 产品特性 - "固收+"基金以不低于70%债券资产打底,剩余配置股票等权益资产,平衡稳健性与收益机会 [6] - 典型产品如博时恒乐二季度规模增长23.94亿元至52.69亿元,股票仓位12.5%,转债仓位0.52% [6][10] - 绩优基金如恒生前海恒源天利二季度收益率达4.53%,股票仓位19.38% [7] 行业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对"固收+"产品实施限购,部分单日申购上限降至100元,以控制规模过快增长对收益的摊薄效应 [1][11] - 证监会《行动方案》推动行业转向"投资人利益为核心",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引导长期投资 [11][12] - 基金公司通过投教活动强调限购逻辑,促进投资者理解规模与收益的平衡关系 [12][13] 发展趋势 - 行业形成"业绩好→规模涨→业绩更好"的良性循环,博时恒乐等产品规模增长显著 [10] - 市场共识从规模导向转向专业管理,资金流动趋于有序,减少短期波动 [13][14] - 长期来看,行业将建立"理性投资-专业管理-稳健回报"的正向闭环,提升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能力 [14]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来了!易方达、景顺长城、中欧等11家基金公司再报新基 首批24只已募资226亿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29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阵容更新 - 11家基金公司集中上报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 包括易方达、景顺长城、汇添富等头部机构 [1] - 第二批11只产品中9只为偏股混合型 2只为股票型 行业主题基金占比显著提升 涉及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热门领域 [2]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表现 - 首批26只产品中24只已完成募集 合计募资226.8亿元 单只平均规模9.45亿元 显著高于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4.4亿元的平均水平 [4][5] - 7只产品募资超10亿元 东方红核心价值以19.91亿元居首 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和交银瑞安(15.47亿元)分列二三位 [4][5] - 认购户数达1.04万户/只 为去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的3倍 易方达成长进取获4.73万户认购创单只最高纪录 [5] 行业转型进展 - 浮动费率基金的成功发行体现监管层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首批产品为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提供实践样本 [6] - 产品设计转向更明确的行业主题和成长风格 反映机构试图通过差异化策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6]
博时基金江向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加快四个转变
新浪基金· 2025-05-24 10:30
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基金行业需加快四个转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包括经营理念 功能定位 商业模式和合规风控的变革 [1] - 行业需坚持政治性和人民性 将规模和利润增长建立在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1] - 需完善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 聚焦投资者长期价值创造 落实长周期考核 突出业绩基准 基金利润率和投资者盈利占比指标 [1] 功能定位变革 - 行业需做好"五篇大文章" 包括科技金融 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领域 [2] - 科技金融方面 需增强科创新技术和产业质量 持续扩大股债产品规模 [2] - 普惠金融方面 需以投资者为中心 探索新服务模式 服务长期资金入市并帮助个人投资者实现价值投资 [2] - 数字金融方面 重点在于大模型应用和数字化 实现提质增效和模式创新 [2] 商业模式创新 - 需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中心 构建新商业模式 加大投资研究 投资者服务和数字化投入 [3] - 以ETF发展为例 需围绕投资者被动投资 组合配置等痛点 打造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 [3] - 行业正在探索新服务模式 如代币化基础基金和以太币ETF等创新产品 [3] 合规风控强化 -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 需全面加强流动性风险和业务监管 建立合规 风控 审计等大监管体系 [3]
公募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50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 [1] - 方案重点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 - 改革涉及六大方面:收入报酬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行业功能发挥、投资机构建设、风险底线、监管执法 [1] 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管理费率与产品业绩表现挂钩 [2] - 头部机构需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产品定位和投资约束作用 [2] 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权重 [2] - 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2] - 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 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 - 首次明确将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3] - 重点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 [3] - 通过费率设计和考核机制寻求破解之道 [3]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 投资者多在牛市中后期追涨买入导致亏损 [3]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利用投资者情绪进行营销 [3] - 赛道型基金通过短期高收益排名诱导投资者 [3] 行业利益链条重构 - 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4] - 新方案将各方利益更好捆绑 [4] - 有望遏制过度营销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