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余展昌:银行、证券与保险或迎布局良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11:12
银行板块 - 金融板块带动A股指数冲高 银行板块内部轮动较快 3月中下旬以来开始明显跑出超额收益 [1] - 公募重磅改革阶段性推升公募对银行板块的定价权 证监会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驱动主动公募增配权重股 [1] - 宽货币环境延续 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趋于下行 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 公募改革推动银行配置偏离风格回归 [1] - 保险预定利率或于25Q3再度下调 险资股息率容忍度有望抬升 银行业基本面25Q2环比25Q1边际改善 主要来自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压力缓解 [1] - 投资主线包括可转债转股后具备补涨机会的优质城商行 以及左侧布局高股息品种如国有行H股和高股息股份行 [1] - 银行LOF基金(160631)和中证银行ETF(512730)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31.80%和33.14% [2] 证券板块 - 证券ETF龙头(159993)和证券LOF(160633)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6.99%和48.35% [2] - 板块催化核心变量在于流动性和政策 流动性看交易量或换手率 政策分为收缩和创新两类 [2] - 龙头券商处于历史估值低位 泛财富管理优势券商仍具投资价值 业务杠杆提升有望带动ROE中枢向上 [2] - 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机构欠配回归 带来非银资金增量 [2] 保险板块 - 长端利率趋势企稳利好资产端 负债端NBV维持上行景气度 高储蓄意愿下保险产品相对优势明显 [2] - 政策端持续呵护行业 包括银保渠道报行合一 降低存量负债成本 取消银保网点合作限制 [3] - 传统险预定利率持续下调 从2019年3.5%降至2024年2.5% 预计2025年降至2% [3] - 监管要求万能险结算利率不超过3.3%(中小公司)和3.1%(大公司) 分红险实际分红水平降至与万能险同等水平 [3] - 板块估值处于5年30%-40%分位数 负债端有望继续向上 资产端受益政策转向 业绩增速持续扩大 [3] - 保险证券ETF(515630)和证保LOF(160625)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1.85%和46.62% [3]
第二批来了,A股又迎“生力军”!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13:06
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 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 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 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量发放!先到 先得! 在首批大卖近260亿元后, 3600点的 A股,又有"生力军"来了! 继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注册后,7月24日,第二批12只新模式产品拿到批文, 该类产品将主要投向"A股+港股",投资者布局创新产品又有新工具。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记者获悉,7月24日,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已获批,后续将陆续开售。 本次获批的12只产品的基金管理人中,华泰柏瑞、国泰、摩根、建信、中银基金等5家为首次 申报;易方达、南方、汇添富、中欧、景顺长城、东方红资产管理、平安基金等7家曾参与了 首批新模式产品,此次为第二次申报。 记者了解到,与首批产品一致,各家基金管理人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 0.6%(降档)的三档基金管理费率水平: 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 此外,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 ...
财经观察丨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开售在即!首批26只募集规模超2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26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及发售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最快下周可上架开售 [1] - 费率设置三档水平: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根据持有一年后的业绩表现适用不同费率 [1] - 一年内赎回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1] 产品设计差异化 - 首批产品设置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升档 跑输3个百分点降档 [3] - 第二批中华泰柏瑞和东方红资管2只产品将降档阈值上调为跑输2个百分点 [3] - 第二批产品包含8只全市场选股基金和4只行业主题基金 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3] - 全市场产品对标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 行业主题产品对标中证高端制造、中证全指医药卫生等行业指数 [3] 首批产品募集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全部成立 总募集规模258.65亿元 [4] - 有效认购户数26.15万户 单只基金最大募集规模20.82亿元(华商致远回报) [4] - 单只基金最多认购户数4.73万户(易方达成长进取) [4] 行业发展趋势 - 浮动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推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4] - 未来一年内头部机构需发行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数量60%的浮动费率产品 [5] - 新型产品首次实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的差异化收费 [5] - 行业将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扭转"旱涝保收"商业模式 [5] 基金管理人态度 - 多家管理人看好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 计划推出更多产品 [4] - 部分公司以长期视角运作产品 不依靠帮忙资金 注重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 [6]
又有利好!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集中申报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21:46
基金产品申报 - 第二批11只创新浮动费率产品于7月4日上报,包括2只股票型基金和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1] - 申报机构包括易方达、东方红资产管理、华泰柏瑞、中欧、平安、建信、国泰、中银、南方、景顺长城、汇添富基金等多家管理人 [1] 费率机制设计 - 设置三档费率水平: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 [1] - 持有一年后赎回的费率安排:符合基准适用1.2%,显著跑输基准适用0.6%,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 [1] - 一年内赎回统一按基准档1.2%收取管理费 [1] 政策背景与产品导向 - 证监会5月7日《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推动主动权益类基金采用新模式 [1] - 国泰基金指出新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通过费率差异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2] - 产品设计细化《行动方案》要求,突出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获得感提升 [2]
★公募基金迎重要改革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方案涉及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改革,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优化,需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 [1] - 提出25条改革措施,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2]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作用,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等机制,强化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7]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4]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准备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 [5] 薪酬考核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6] - 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权重 [6] - 提高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延长跟投锁定期 [7]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发展 - 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费用 [8] - 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 [8] 实施安排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已制定落实时间表 [1][8] - 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 [8] - 适时评估落实情况并进行优化完善 [8]
来了!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上报,持有满一年或分三档浮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9:17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推出背景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要求头部机构在未来一年内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此前公募行业已推出三类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与持有时间、规模、业绩情况挂钩 [2] - 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被视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在费率机制上的重要试点突破,标志着行业在产品供给侧的深度优化 [3][4]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设计机制 - 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后两者根据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及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综合判定 [1][2] - 持有期限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达到一年及以上则分三档差异化收费 [2] - 第一档:年化超额收益率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为正,按1.50%年费率 [3] - 第二档: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 [3] - 第三档:其他情况维持1.20%年费率 [3]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3] 行业参与情况 - 超过20家基金管理人上报新产品,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南方等头部机构 [3] - 产品将基金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实际盈亏挂钩,强化利益共担机制 [1][3] - 改革后的费率体系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避免投资风格漂移 [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激励基金公司聚焦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以中长期超额收益为目标优化投资策略 [4] - 完善公募基金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差异化的选择空间 [4] - 引导基金管理人摆脱对市场贝塔收益的依赖,提升挖掘阿尔法收益的专业化投研能力 [5] - 推动构建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基金行业生态,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的长期价值共生 [1][5]
当前白酒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主要消费ETF(159672)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5-15 13:31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5日13:15,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上涨0.03%,成分股中华熙生物上涨8.48%,贝泰妮上涨3.25%,珀莱雅上涨2.15%,乖宝宠物上涨1.98%,燕京啤酒上涨1.89% [3]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13%,最新价报0.79元,盘中换手4.32%,成交360.6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65.91万元 [3] 政策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 [3]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公募基金将更加重视比较基准的作用,此前相对被低配的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化 [3] 行业分析 - 白酒仍处于寻底阶段,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 [4] - 饮料、啤酒品类结构性增长红利持续,有望迎来换季消费催化 [4] - 零食基数压力缓解,依靠新品类及新渠道驱动成长 [4] - 部分食品添加剂龙头如百龙创园成长性凸显 [4] - 调味品龙头表现相对较优,乳制品有望见底,餐饮供应链底部震荡 [4] ETF表现 - 主要消费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3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4.0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36%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19%,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57%,相对基准回撤0.34% [4]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4]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估值水平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0.46倍,处于近1年17.46%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2.5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5] 指数构成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反映中证8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分为11个一级行业与35个二级行业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16%,包括伊利股份(9.86%)、贵州茅台(10.39%)、五粮液(9.12%)、牧原股份(6.95%)、山西汾酒(6.88%)等 [6][8]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涨0.02%,权重10.39% [8] - 伊利股份涨0.40%,权重9.86% [8] - 五粮液跌0.83%,权重9.12% [8] - 牧原股份跌0.13%,权重6.95% [8] - 山西汾酒涨0.06%,权重6.88% [8] - 泸州老窖跌0.64%,权重6.27% [8] - 温氏股份跌0.36%,权重5.83% [8] - 海天味业涨0.73%,权重4.45% [8] - 东鹏饮料涨1.04%,权重3.40% [8] - 洋河股份跌0.73%,权重3.02% [8]
公募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50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 [1] - 方案重点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 - 改革涉及六大方面:收入报酬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行业功能发挥、投资机构建设、风险底线、监管执法 [1] 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管理费率与产品业绩表现挂钩 [2] - 头部机构需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产品定位和投资约束作用 [2] 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改革 - 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权重 [2] - 投资收益指标包括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2] - 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 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 - 首次明确将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3] - 重点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 [3] - 通过费率设计和考核机制寻求破解之道 [3]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 投资者多在牛市中后期追涨买入导致亏损 [3] -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利用投资者情绪进行营销 [3] - 赛道型基金通过短期高收益排名诱导投资者 [3] 行业利益链条重构 - 传统模式下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4] - 新方案将各方利益更好捆绑 [4] - 有望遏制过度营销现象 [4]
金鹰基金: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推动公募行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9 13:45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行业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建设一流机构及风险防控等举措 [1] - 方案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要求基金公司以投资收益为核心考核指标,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中长期(三年以上)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3] 资本市场影响 - 提升市场稳定性与成熟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透明度和国际吸引力,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2] - 促进长期资金入市(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稳定基金规模 [2]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推动行业规范化与专业化,强化监管与信息披露,减少短期投机和利益输送 [2] - 重塑竞争格局,引导以长期业绩为导向,提升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2] - 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创新产品如中低波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2][4] 费率与考核机制调整 - 浮动费率改革打破"旱涝保收"模式,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平衡 [3] - 金鹰基金已申报浮动费率权益产品方案,业绩达标时管理人收入提高,未达标则收入降低 [3] 公司具体应对措施 - 金鹰基金优化成本并提升投研能力,主动权益产品业绩出色,布局战略新兴、科技成长领域,助力产业转型 [4] - 固收+产品形成低、中、高风险梯度矩阵,FOF低波系列规模持续增长 [4] - 已建立长期考核机制,覆盖管理层及基金经理,纳入合规风控、三年以上业绩等指标 [4] 投资者受益点 - 管理费与销售费用下调降低持有成本,长期复利效应提升收益空间 [5] - 加强适当性管理和信息披露,避免风险错配,帮助评估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5] - 多元化产品体系优化资产配置,引导理性投资习惯 [5]
公募重磅!管理费挂钩业绩,绩差基金经理薪酬将明显下降
北京商报· 2025-05-07 22:54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落地,涉及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长周期考核等六大重点举措 [1][3] - 改革突破以规模为标准的管理费模式,转向与投资者收益挂钩的绩效考核,被业内称为"革命性改变" [1][5][9] - 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明显下降,跑赢基准的可适度提高薪酬 [1][6][7] 浮动费率机制改革 - 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将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占比不低于60%的此类基金 [3] - 目前全市场已有131只浮动费率基金,2023年四季度首批20只产品面世 [4] - 浮动费率分档收取机制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头部机构将率先推进 [4][8]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要求其明确产品定位、投资策略和风格,并严格衡量业绩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50.56%的主动权益类基金(2834只)近三年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其中53只跑输超50个百分点 [1][6] - 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如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跑输71.14个百分点 [7] 长周期考核机制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杜绝短期行为诱导的业绩波动 [6][7] - 考核体系以长期收益为核心,引导资金流向优质公司,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8] - 长周期考核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市场稳定 [8][9] 行业影响与预期 -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将更聚焦投研能力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9] - 改革对绩差基金经理形成威慑,"旱涝保收"模式将改变,绩优者获正向激励 [7][9] - 预计改革将促成投资者收益、基金经理绩效和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