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风险

搜索文档
通胀反弹,但市场更关注就业风险
招银国际· 2025-09-12 19:56
通胀数据 - 美国8月CPI环比增速从7月的0.2%升至0.38%,同比增速从2.7%升至2.9%[5] - 核心CPI环比增速从0.32%升至0.35%,同比增速保持在3.1%[5] - 食品价格环比增速从0%升至0.5%,能源价格环比增速从-1.1%升至0.7%[5] - 房租价格环比增速从0.27%升至0.36%,创近半年新高[5] 就业市场风险 - 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大幅上升2.7万人至26.3万人,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5]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新增就业人数下调91.1万人,平均每月新增就业从13.6万降至6万人[6]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对全年降息3次概率预期已升至81%[1] - 预计美联储可能在9月和12月两次降息合计50个基点,年末联邦基金利率目标降至3.75%-4%[1][6] - 2025年可能进一步降息两次,年末联邦基金利率目标降至3.25%-3.5%[1][6] 行业影响 -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传导至最终价格,二手车价格环比从0.5%升至1%,新车从0%升至0.3%[5] - 出行服务需求回暖,外宿和机票价格环比分别大幅增长2.3%和5.9%[5]
国泰海通:通胀温和,等待降息
格隆汇· 2025-09-12 17:11
美国8月CPI通胀数据表现 - 8月CPI同比2.9%(前值2.7%,预期2.9%),环比0.4%(前值0.2%,预期0.3%)[1] - 核心CPI同比3.1%,环比0.3%,均与7月持平且符合市场预期[1] - 食品和能源分项推升整体CPI增速回升,核心商品环比增速从0.2%升至0.3%,核心服务维持稳定[1] 核心商品分项结构 - 核心商品环比回升主要受二手车分项带动(环比从0.5%升至1.0%)[1] - 受进口影响的服装、新车、家电、手机等环比有所回升,但窗帘地毯、药品等环比增速回落[1] - 剔除二手车后的核心商品环比增速维持在0.17%,与7月持平,关税传导尚未提速[1] 核心服务分项表现 - 租金通胀回升是服务通胀主要贡献,但可持续性或不强[2] - 旅游需求推动机票与酒店住宿环比持续回升[2] - 医疗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教育和通信服务环比均较上月回落[2]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偏慢的关税传导和稳定的服务通胀使通胀短期内不会成为降息掣肘[2] - 美联储年内或有2-3次降息,市场关注点集中在就业风险[2] - 首次申请失业金数据明显上升,就业市场疲软尚未打破软着陆共识[2] 市场交易逻辑 - 降息交易持续表现为美股强、美债利率下行、美元走弱[2] - 需求端走弱使关税对通胀传导偏慢热,需警惕降息后通胀压力持续显现[2]
2025 年 8 月美国通胀数据点评:通胀温和:等待降息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2 15:44
通胀数据 - 8月美国CPI同比2.9%,环比0.4%,核心CPI同比3.1%,环比0.3%,均符合预期[6][9] - 食品和能源分项推升整体CPI,能源通胀环比升1.8个百分点至0.7%,食品通胀环比升0.4个百分点至0.5%[11] - 核心商品环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3%,核心服务环比维持在0.4%[11] 核心商品与关税影响 - 核心商品环比增速0.28%,主要受二手车分项支撑(环比升0.6个百分点至1.0%)[13] - 剔除二手车后的核心商品环比增速与7月持平(维持在0.17%),关税传导尚未提速[6][13] 核心服务 - 核心服务通胀总体稳定,环比维持在0.4%[11] - 租金通胀回升是主要贡献,主要居住租金环比维持在0.3%,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0.4%[16] 就业与市场预期 - 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上升,9月6日当周由23.7万人升至26.3万人(预期23.5万人)[20][24]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有2-3次降息,9月降息概率为90%[22] - 降息交易逻辑持续(美股强、美债利率下、美元弱)[4][22] 风险提示 - 需警惕美国通胀压力在降息后持续显现[4][22]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及就业市场超预期放缓风险[4][23]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将至,美元资产会怎么走?
新浪财经· 2025-08-26 18:01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明确表示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政策立场转向基于经济下行风险超过通胀风险及就业数据恶化 [1] - 鲍威尔讲话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道指飙升2%刷新历史新高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7个基点至4.25% 2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3.68% 美元指数走低 黄金价格上涨 [1] - 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急剧升温 利率期货市场对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飙升至90%以上 [1]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 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3.5万人 远低于2024年的16.8万人/月 失业率升至4.2%但仍处于低位 [1] - PCE通胀同比2.6% 核心PCE同比2.9% 高于去年水平 关税推升商品价格但效应被判断为短暂性冲击 [1] - 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放缓形成奇特平衡 就业下行风险增加 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可能性因市场不紧张而较低 [1] 机构对降息预期与影响的判断 - 多数机构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属预防式降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年内最多降息2次总幅度50个基点 连续大幅降息可能性低 [4] - 国信证券认为若9月第一周非农和通胀数据无意外 9月降息概率较高 [2] - 降息对美股带来直接利好 流动性改善和融资成本下降推动估值修复 短期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2] 美股驱动因素分析 - 科技板块独立于传统经济周期 增速未放缓且投资指引超预期 推动AI悲观预期纠正及美股创新高 [5] - 财政方面未出现悲观情况 因"大美丽法案"支出幅度不大且通过关税收支平衡 财政赤字率未大幅扩张或收缩 [5] - 降息解决传统需求疲弱问题 ISM制造业PMI从2025年1月50.9%连续下行至7月48% 接近2024年降息前47%低点 地产需求疲弱成屋销售接近2024年9月390万套低点 新屋销售同比放缓 [5] 历史降息周期经验与资产表现 - 预防式降息周期中 美股在降息预期阶段(概率从50%升至近100%)和落地后6个月均能拔估值上涨 利率敏感型行业弹性大但未必出现大小盘切换 [6] - 长端美债利率在降息预期和落地阶段大概率下行 但期限利差变化不大 美元在预期阶段震荡偏弱 落地后或因经济基本面相对改善而走强 [6] - 1995年、2019年及2024年经验显示 降息时点成为美债利率和美元回升起点 小幅降息预期提前计入及经济快速好转促使市场逻辑转向 导致利率和美元见底回升 [7] 中金公司对市场的具体预测 - 中金公司上调美股点位 标普500指数达6400点 乐观情况下可至6700点 驱动因素包括科技板块超预期、财政压力缓解及降息作用 [4] - 美联储降息可解决传统需求疲弱 2024年9-11月降息后制造业PMI和成屋销售应声修复 道指对降息敏感度高于纳斯达克 [6] - 降息不等于美债利率持续下行和美元走弱 需结合宏观环境判断 预防式降息会使利率变化过程提前缩短 [7]
市场炸锅!鲍威尔讲话后,9月降息预期骤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14
美联储政策立场变化 - 美联储双重使命的风险平衡发生变化 就业下行风险加大而通胀担忧减弱 [1] - 劳动力市场表面平衡但实际供需双双放缓 隐藏潜在压力 [1] - 当前利率区间仍偏紧 压制经济 风险转向需重新思考政策立场 [3] 通胀与关税影响评估 - 关税导致物价一次性上涨 影响逐步渗透而非立即体现 [3] - 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有限 不会形成长期高通胀趋势 [3][5] - 关税价格效应已显现 未来数月持续 但需观察是否转化为持续性通胀 [5] 政策框架与沟通调整 - 新政策框架取消通胀平均2%的表述 取消以偏离充分就业为直接决策依据 [3] - 沟通更简化 避免被固定说法束缚 操作灵活性提升 [3][8] 降息信号与数据依赖 - 明确暗示对基准假设信心提升 即关税影响短期而非长期 [5] - 9月降息可能性存在 取决于就业数据走弱程度 [5][7][8] - 劳动力市场紧张度不足 工资-价格连锁反应推高通胀的风险较低 [5]
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鲍威尔讲话解读:强调就业降温、释放鸽派信号,为9月降息打开空间
东方金诚· 2025-08-25 11:52
就业市场风险 - 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同步放缓的奇特平衡,下行风险显著积聚[4] - 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1.5万人,前值下修25.8万人[4] - 失业率表面稳定但存在快速恶化的风险,可能演变为裁员潮和失业率跳升[4] 通胀与政策框架调整 -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被定性为一次性冲击,不会引发持续通胀动态[5] - 新版政策框架删除通胀补偿机制和就业最大化量化标准,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6] - 短期通胀风险偏向上行,但美联储优先考虑就业下行风险[2][5] 降息预期与市场反应 - 9月降息25基点概率从75%飙升至91.3%[6] - 联邦基金利率处于4.25%-4.5%限制性区间,25基点降息为预期操作[7] - 美元指数下跌0.78%至97.88,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8基点至3.69%[8] - 标普500指数当日上涨1.6%,市场对鸽派信号反应积极[8]
FPG财盛国际:鲍威尔引发黄金大涨后,接下来如何走?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05
黄金市场动态 - 尽管通胀持续面临上行风险,但鲍威尔鸽派讲话突显就业风险后金价大幅上涨,交易员预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0% [1] - 金价上周五大涨但未突破3400美元/盎司,若突破则下一阻力位为3452美元/盎司,随后是历史高点3500美元/盎司 [1] - 若金价回撤可能在50日移动平均线3350美元/盎司处止跌,进一步走弱将下探20日移动均线3345美元/盎司及100日移动均线3309美元/盎司 [2] 技术指标分析 - 黄金日图K线呈现偏多态势,当前阻力位3367/3378/3304,支撑位3357/3346/3336,动能显示动力强且量化周期参考价值≥67.1% [3] - 欧元兑美元日图K线偏多,阻力位1.1678/1.1700/1.1721,支撑位1.1678/1.1652/1.1636,动能适中且量化周期参考价值≥67.1% [4] 宏观经济数据监测 - 本周美国将公布耐用品订单、GDP及核心PCE物价指数等关键数据 [1] - 当日关键事件包括德国8月IFO商业景气指数、美国7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及8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 [4]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放鸽!强调就业风险,暗示可能因此需要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8-22 23:30
货币政策立场调整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风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 可能需要降息[1] - 当前政策利率维持在5.25%至5.5%水平超过一年 处于限制性区间 比一年前更接近中性100个基点[4][8] - 失业率稳定在4.2%的历史低位 劳动力市场指标稳定为政策调整提供基础 为9月降息敞开大门[1][5] 劳动力市场状况 - 劳动力市场呈现奇特平衡状态 源于供需双双大幅放缓 就业增长放缓至三个月平均每月3.5万个 远低于2024年每月16.8万个水平[2][5] - 劳动力增长因移民政策收紧急剧放缓 参与率下降 保持失业率恒定所需的盈亏平衡就业创造率大幅降低[5] - 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可能以裁员增加和失业率上升形式迅速显现[6] 通胀形势分析 - 截至7月的12个月内总PCE价格上涨2.6% 核心PCE价格上涨2.9% 高于一年前水平[6] - 关税推高商品价格 过去12个月上涨1.1% 与2024年温和下降形成显著转变[6] - 住房服务通胀处于下降趋势 非住房服务通胀仍高于历史2%水平[6] 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导致物价水平一次性上涨 影响需时间完全体现 未来几个月将继续累积[2][7] - 关税可能刺激更持久通胀动态 包括工资-价格螺旋上升或通胀预期上升 但鉴于劳动力市场不紧张且下行风险增加 这种结果不太可能[7] - 美联储不会允许价格水平一次性增加成为持续通胀问题[7] 经济增长表现 - 上半年GDP增长显著放缓至1.2%速度 约为2024年2.5%速度的一半 主要反映消费支出放缓[6] - 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可能反映供给或潜在产出增长放缓[6] 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修订《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声明》 移除对有效下限(ELB)的过度关注 强调策略旨在广泛经济条件下促进充分就业和稳定价格[13] - 回到灵活通胀目标框架 取消补偿策略 强调有力行动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锚定[14] - 从声明中移除就业"不足"表述 更精确说明就业可能超过充分就业实时评估而不一定对价格稳定造成风险[15] - 继续将2%长期通胀率视为与双重使命目标最一致 保留约每五年进行一次公开审查的承诺[16][17]
暴涨!刚刚,鲍威尔宣布!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22:52
鲍威尔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为9月会议降息留有余地 基线展望及风险平衡变化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3] - 美联储已采用新政策框架 删除"通胀在一段时间内平均达到2%"和"基于就业未达最大化水平决策"的表述 [4] - 鲍威尔站向鸽派阵营 可能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 不断变化的经济风险提供更充分降息理由 [7] 经济数据表现 - 近三个月非农新增岗位月均仅3.5万 远低于2024年的16.8万 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 [12] - 7月失业率略升至4.2% 仍处历史低位 过去一年整体保持稳定 [12] - 今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速放缓至1.2% 仅为2024年2.5%的一半 主因消费支出减速 [13] - 7月PCE同比上涨2.6% 核心PCE上涨2.9% 核心商品价格同比上涨1.1% [13] 市场反应 - 交易员预计9月降息概率升至90% 讲话前为75% 完全定价年底前降息两次 [8] - 美元指数跳水跌约0.5% 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跌9个基点至3.70% [5]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暴涨 道指涨超700点 纳指涨近2% 标普500指数涨约1.5% [8] - 中概股指数涨超2% [9] 风险平衡评估 - 劳动力市场呈现奇特平衡 源于供需双双显著放缓 就业下行风险正在上升 [3][12] - 短期内通胀风险偏向上行 就业风险偏向下行 形成具有挑战性的政策局面 [4][14] - 关税导致一次性物价水平上升 但不太可能演变为持续通胀问题 [3][13] 政策调整依据 - 当前政策利率比一年前更接近中性水平100个基点 [14] - 失业率和其他劳动力市场指标的稳定性允许谨慎推进政策调整 [3][14] - 货币政策没有预设路径 每次决策都将基于数据和对经济前景的评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