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点评: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长江证券· 2025-05-20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证监会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是对“并购六条”的配套落实和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深化,有望提升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及活跃度,预计头部券商更为受益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7] 事件评论 - 本次修订旨在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主渠道作用,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申请一次注册、分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企业可灵活调整支付,提升重组成功率;二是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适应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增强对多种复杂情形的监管适应性;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提升交易效率和便捷度;四是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等设置不同锁定期保障经营稳定性,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提高股份流动性;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缩短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私募基金锁定期,提升其参与积极性 [13] - 并购重组办法优化后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性,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凸显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预计头部券商更为受益,推荐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泰海通 [13]
非银行业周报:公募费率改革深化,险资配置优化提速
民生证券· 2025-05-18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浮动管理费产品上报,费率改革深化有望提升资金入市意愿,头部基金与证券公司或更受益,财富管理转型有助于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3] - 第三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落地,险资有望倾向高股息高分红、新质生产力等标的,持续入市助力资本市场稳定,提升权益投资占比并受益长期发展 [4] - 证监会发布《重组办法》新规,并购重组交易活跃有望推动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修复,股份对价分期支付和私募基金锁定期“反向挂钩”提升市场参与度 [5] - 年初至今政策积极,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和估值修复,保险资金入市使头部险企受益,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公募新规利于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增长 [6][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本周(2025.05.12 - 2025.05.16)主要指数均上涨,上证综指+0.76%,深证成指+0.52%,沪深 300 指数+1.12%,创业板指数+1.38%;非银主要指数上涨,保险指数涨幅较高,非银金融(申万)+2.49%,证券Ⅱ(申万)+2.18%,保险Ⅱ(申万)+3.58%,多元金融(申万)+0.88% [10] - 主要个股方面,券商中国银河+4.11%,华泰证券+3.48%,中信证券+2.58%,国泰海通+2.48%;保险中国太保+5.03%,新华保险+3.68%,中国平安+3.17%,中国人寿+3.13% [10] 证券板块 证券业务概况 - 经纪业务:本周沪深两市累计成交 0.61 万亿股,成交额 7.35 万亿元,A股 日均成交额 1.23 万亿元,环比上周-7.36%,同比+42.92% [17] - 投行业务:截至 2025 年 5 月 16 日,年内累计 IPO 承销规模为 258.10 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为 2365.91 亿元 [17] - 信用业务:融资融券余额 18084.97 亿元,较上周+0.25%,同比+17.88%,占 A 股流通市值 2.20%;场内外股票质押总市值为 26716.54 亿元,较上周+0.58%,同比+2.47% [17] 保险板块 - 展示了 2024 年 1 - 12 月累计寿险保费增速、累计财险保费增速、12 月单月寿险保费增速、12 月单月财险保费增速相关图表 [22][24] 流动性追踪 流动性概况 - 货币资金面:本周央行开展 4860 亿元逆回购操作,有 8361 亿元逆回购和 1250 亿元 MLF 到期,净回笼 4751 亿元;资金利率多数上行,R001 上行 8bp 至 1.65%,R007 下行 2bp 至 1.63%,DR007 上行 3bp 至 1.64%,SHIBOR 隔夜利率上行 12bp 至 1.65%,6 个月 AAA 同业存单收益率基本持平于 1.65% [30] - 债券利率方面:本周债券收益率整体上升,1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3bp 至 1.4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5bp 至 1.68%,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4bp 至 1.88% [30] 行业新闻与公司公告 行业新闻 - 5 月 16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包括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等内容,“并购六条”措施全面落地,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38] - 5 月 16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 2025 年一季度保险业数据,保险业金融机构总资产 37.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5.4%,原保险保费收入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0.8% [38] - 5 月 16 日,26 家基金管理人申报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38] - 5 月 16 日,鸿鹄基金二期计划投资入市,规模 200 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设立 [38] - 5 月 15 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强调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国内大循环 [38] - 5 月 15 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8] - 5 月 14 日,央行发布 4 月金融数据,4 月末 M2 余额 325.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 16.3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3.61 万亿元 [38] - 5 月 14 日,多部门联合制定《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38] - 5 月 14 日,中国结算称账户核查是常规业务,并非“严查场外配资” [38] - 5 月 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将采取措施修改关税 [38] 重点公司公告 - 5 月 16 日,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子公司发行中期票据,南京证券申请发行 A 股股票,多家公司有人事变动、诉讼受理、股份回购注销等公告 [38][39][40] - 5 月 15 日,中国银河、国投资本、电投产融等公司有债券发行、转股价格决策、资产置换等公告 [39][40] - 5 月 14 日,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公布保费收入,多家公司有债券发行、担保、换届选举等公告 [40] - 5 月 13 日,中国平安注销回购股份,多家公司有债券发行、股份回购方案、章程修改等公告 [40] - 5 月 12 日,招商证券、浙江东方、瑞达期货等公司有人员辞职、担保、资产处置等公告 [40] 投资建议 - 保险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 [6][42] - 证券方面,建议关注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 [6][42]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更包容!更鼓励!更简便!
梧桐树下V· 2025-05-16 23:34
核心观点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锁定期自首期股份发行结束起算[1][77] - 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监管包容度,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重大不利变化"等更灵活标准[2][78]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适用该程序的交易无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2][78] - 完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锁定期规则,被吸并方控股股东锁定期6个月,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2][78] -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锁定期缩短50%(第三方交易12个月→6个月,重组上市24个月→12个月)[2][79] - 根据新《公司法》删除监事表述,"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3][79] 具体修改内容 重组股份分期支付机制 - 分期发行股份的注册决定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至48个月,后续发行无需重复审核[1][77] - 锁定期统一从首期股份发行结束起算,计算重组上市指标时合并各期股份[1][77] - 强制业绩承诺下可选择"业绩补偿"或"分期支付+业绩补偿"组合方式[1][77] 监管标准优化 - 取消"改善财务状况"等硬性要求,调整为"不导致重大不利变化"的负面清单模式[2][78] - 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从"减少/避免"改为"不新增重大不利影响"[2][78] 审核程序简化 - 简易程序交易豁免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审核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2][78] 锁定期调整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被吸并方控股股东锁定期6个月(构成收购的适用18个月),其他股东无锁定期[2][78] - 私募基金投资满48个月可享锁定期减半优惠,重组上市中非控股股东锁定期从24个月降至12个月[2][79] 法律适应性修改 - 删除所有"监事"表述,统一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3][79] - 明确分期支付股份的锁定期统一从首期发行结束起算[13][80] 其他重要调整 - 将"实施完毕"明确为"完成资产交付或过户",作为持续督导期起算点[16][80]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需说明业务协同效应,无显著协同的需披露转型风险应对措施[11][60] - 换股吸收合并的股份定价需执行《重组办法》规定,被吸并方控股股东股份锁定6个月[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