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告规范
icon
搜索文档
新规来了!“摇一摇”广告被要求设置醒目的“一键关闭”,记者实测多款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0:20
记者丨 肖潇 编辑丨王俊 被消费者吐槽多年的"摇一摇"跳转广告,迎来更明确的行业规范。 7月22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 触发行为安全要求》(下称《实践指南》),旨在确保用户自主选择 "摇一摇" 广告触发,避 免误导和强迫跳转。 本次《实践指南》明确了"透明性、自主性、个人信息保护"三项基本原则, 并细化了App运营 者与第三方广告SDK的分工 。 例如,第三方广告SDK不得设定过于敏感的触发参数,App则需提供醒目的"一键关闭"通 道。 虽然作为技术性文件,《实践指南》不具强制效力,但可以被作为监管、执法和评估的重要参 考 。 明确广告S DK与手机A p p各自责任 关于"摇一摇"广告的消费者投诉已持续多年。早在2024年1月,中消协发布消费维权舆情热 点,其中之一即为 "摇一摇" 广告的泛滥现象。 中消协指出,在2023年"双11"期间,"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之势引发诸多热议。许多用户反映 走路的时候打开App都能跳转到第三方软件,"甚至专门打开都没跳转的快""想关也关不了"。 根据《实践指南》的解释,"摇一摇广告"是一种手机广告的触发形式,通常出现在 ...
摇一摇广告乱跳转,规范指南发布!实测多款App可一键关闭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1:05
行业监管动态 -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明确要求App和SDK运营者设置广告关闭渠道及合理触发阈值 [1][5] - 四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整治App开屏场景频繁"意外"跳转广告问题 [1][10] - 工信部此前将"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跳转"纳入《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权益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拟明确摇一摇广告灵敏度参数标准 [6][8] 技术规范要求 - 摇一摇广告触发需调用加速度/重力/陀螺仪传感器,阈值设定需避免误触(如加速度≥15m/s²、转动角度≥35°、操作时长≥3s) [5][6] - 要求第三方广告SDK提供显著关闭标志及摇动操作引导,并向App运营者开放功能开关参数配置 [6][7] - App运营者需在设置页面提供一键关闭摇一摇广告功能,用户关闭后不得再展示此类广告 [7][13] 企业合规进展 - 腾讯视频、滴滴、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哔哩哔哩、虎扑等App已上线"展示摇一摇类开屏广告"开关功能 [1][10][13] - 部分厂商曾通过调高传感器灵敏度提升广告点击率,导致用户日常动作(行走/乘车)误触发跳转 [8][13] - 监管通报显示,开屏弹窗"乱跳转"问题多次被列入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 [8] 用户影响与案例 - 摇一摇广告覆盖移动应用、电商营销等领域,但因阈值过低导致非自愿跳转引发大量投诉 [2][8] - 大学生因摇一摇广告问题起诉平台并胜诉,推动行业整改 [8] - 实测发现仍有部分App未提供摇一摇广告关闭选项 [13]
儿童化妆品禁止宣传食品级、可食用
北京商报· 2025-06-27 20:37
北京市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全面梳理化妆品广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规边界 [1] - 指引涵盖适用范围、发布要求、负面清单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明确规范 [1] 儿童化妆品广告规范 - 0-3岁婴幼儿化妆品仅限宣传清洁、保湿等6项功效,3-12岁儿童化妆品可增加至10项功效 [2] - 儿童化妆品广告禁止宣传祛斑美白等与使用目的不符的功效 [2] - 禁止使用"食品级""可食用"等易导致误食的表述 [2] - 非儿童化妆品广告不得暗示适用于儿童或"全人群使用" [3] - 禁止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与审批认证相挂钩 [3] 广告主体责任规定 - 广告代言人需年满10周岁且必须使用过代言产品 [4] - 儿童或异性用品代言需由代言人近亲属充分使用 [4] - 广告主对真实性负责,经营者需建立审核制度 [4] - 平台需履行主体责任防范违法广告 [4] 广告负面清单 - 明确6项禁止发布广告的情形,包括未注册产品等 [5] - 设定11项内容限制条款,禁止虚假宣传等行为 [5] - 普通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功效 [5] - 禁止暗示医疗效果,如抗菌、祛疤等表述 [5] 牙膏及其他规范 - 未经验证的牙膏不得宣传防龋等功效 [6] - 广告需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杜绝低俗内容 [6] - 功效宣传需与注册资料相符,引证内容需标明出处 [6] - 指引覆盖广告全流程各主体,实现闭环管理 [6]
广告代言人应年满10周岁,北京出台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
新京报· 2025-06-27 14:44
化妆品广告监管新规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药监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全面梳理化妆品和广告领域法律法规,为行业参与主体厘清合规边界 [1] - 新规覆盖广告全流程管理,涉及广告主、经营者、发布者及代言人,要求广告主对真实性负责,经营者需建立审核制度,代言人需年满10周岁且仅能推荐使用过的产品 [2] - 化妆品分类明确:特殊化妆品包括染发、防晒等6类,普通化妆品不含特殊功效宣称,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管理 [2] 广告内容规范 - 广告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禁止低俗媚俗及制造"容貌焦虑"内容,功效宣称需与备案资料一致,"温和无刺激"等表述需提供试验证明 [3] - 制定17项负面清单,包括6项禁止发布情形(如未注册产品、禁用原料生产等)和11项内容限制条款(如禁止虚假宣传、暗示治疗功能等) [3] - 普通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功效,牙膏未经功效评价不得宣传防龋等功能 [3] 儿童化妆品专项保护 - 儿童化妆品定义为12周岁以下适用产品,0-3岁仅限宣传6项基础功效,3-12岁可增加4项功效 [4] - 禁止儿童化妆品宣传祛斑美白等无关功效,禁用"食品级"等误导性表述,非儿童产品不得暗示适用儿童 [4] - 监管部门将儿童化妆品纳入重点抽检范围,2022年已实施专项管理规定并强化企业检查及流通环节监管 [4][5] 监管执行与行业影响 - 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化妆品广告专项监测,重点查处疾病治疗功能宣称及虚假代言行为,并通过12345/12315平台处理投诉 [6] - 针对直播电商领域,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规范虚假宣传等行为,北京市将扩展广告指引覆盖范围 [7] - 新规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广告在"展百业、促消费"中的积极作用 [7]
车企要建立“车卖出去了就是他人私产”的信念感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23:58
公司行为分析 - 深蓝汽车未经车主同意在车机屏幕强制推送"感恩回馈购车券"广告,引发车主强烈抗议 [1] - 广告弹窗遮挡行车摄像头及导航界面,导致车主倒车时影像全被挡住,早高峰错过高速出口多绕行15公里 [1] - 客服回应称挂D挡可关闭广告,但车主质疑市区频繁换挡增加事故风险 [1] - 公司CEO邓承浩称推送本意是"提醒车主查收福利",承诺不再通过车机通道发送信息 [2] 法律合规问题 - 公司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自主选择权)和第十条(公平交易权) [1] - 广告法第四十三条禁止未经许可向交通工具发送广告,第四十四条要求弹窗广告"一键关闭",而公司广告需挂D挡退出不符合规定 [2] - 驾驶过程中弹出广告可能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安全驾驶"要求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车机广告投诉量同比激增210%,成为仅次于电池安全的第二大维权焦点 [3] - 业内认为车机广告应遵守非驾驶场景推送、提供永久关闭选项两条铁律 [3] - 部分车企尝试在充电或停车时推送广告,但深蓝汽车选择驾驶启动时推送涉嫌危害安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