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借科研诚信之名强化政治控制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08
美国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颁布《恢复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表面提升科研透明度,实则将科学评价权转交政治官员操控 [1][2] - 行政令要求联邦机构30天内发布新科研诚信政策指南,60天内制定反馈政策,并允许政治任命官员负责调查 [3] - 该政策废除拜登时期保护政府科学家的措施,可能以"未清晰披露研究不确定性"等模糊理由惩罚科学家 [3] 科学界反应与影响 - 科学界强烈反对,联名公开信谴责行政令推行"愚人的科学黄金标准",认为其强化政治控制 [2][4] - 76%公众仍信任科学家,但行政令可能通过质疑既定科学(如疫苗研发)阻碍科研进展 [4] - 环保署曾提出"秘密科学"规定,新行政令类似要求公开所有数据,可能排除关键研究 [4] 中美科研治理对比 - 中国建立长效机制,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2023年科研失信线索同比下降31.2% [5][7] - 中国建议将科研诚信纳入《科学技术进步法》,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美国式波动 [5] - 中国在重点领域试点"数据—代码双公开",平衡透明度与权益保护 [6] 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推广《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行为准则》,提升全球科技治理话语权 [6] - 建议设立"科研活动独立条款"和诚信督察岗位,防范政治干扰 [6] - 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结合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为全球提供新范式 [7]
首届STM亚太会议召开,专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 发展开放科学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5:36
开放科学平台发展现状 - 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由中国科学院于2023年发布,整合了科技成果资源、科技出版资源和学术交流资源,涵盖开放获取论文和开放科学数据 [2] - 截至当前,平台访问量达10亿次,下载量120万次,注册用户超37万人,服务覆盖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3年中国学者发表开放获取论文29万余篇,占总发文量的43.2% [1] 开放科学国际合作计划 - Open for Science项目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牵头提出,旨在通过共建开放科学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全球知识共享 [2] - 项目三大目标:构建开放技术架构、建立中国开放科学示范平台、监测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态势 [2] - 实施分三阶段:建立中国平台→推动全球共享网络建设→形成优秀实践案例 [3] 开放科学面临的挑战 - 需平衡开放获取与学术质量、传统模式与创新生态的关系 [3] - 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激增带来质量挑战,需聚焦高水平科研成果、高质量论文和高品质期刊 [3] 技术创新与行业建议 -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为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提供支持,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 - 需推动出版方式创新,探索新型学术出版范式,适应开放科学时代需求 [3] - 建议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资源互联互通 [4] 国际合作进展 - STM协会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数量持续增加,双方愿加强合作学习 [5] - 中国科学院向全球发出邀约,共同建设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和制定相关规范 [5]
中国科学院院长:全球性挑战和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4:46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 - 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 [1] - 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价值理念 [8] - 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8]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 - 持续加强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布局,为推动新兴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 [3] - 将深化重点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加强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合作开展可持续发展咨询评议 [3] - 推动可持续发展数据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赋能 [3] 国际研讨会 - 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的责任",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及国际科学组织负责人参会 [3][5] - 与会代表认为科学共同体应团结凝聚全球科学家,通过科技进步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承担更大责任 [8] - 聚焦大数据、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科学、生命健康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 [5]
开放科学实现可持续需要做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3-29 02:13
文章核心观点 - 开放科学是通过开放可用、获取和重复使用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的全新科研范式,其发展日益迫切且需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1] 开放科学的背景和意义 - 如今科技是由算法、数据、算力、实验验证、产业落地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需形成全球知识共创推动科技造福人类 [1] - 开放科学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手段,人类社会比以往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1] - 开放科学发展必要性迫切,因面临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促进其紧迫性 [1] - 开放科学主张科研成果、数据开放获取,是对传统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和新时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 - 开放科学是合作理念和创新模式,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2] - 当下处于高度互联、问题高度复杂时代,诸多挑战非一国或一实验室可独自应对,开放共享可提升科研效率等 [2] 推动开放科学合作和发展的建议 - 完善政策环境,加强开放科学政策交流和经验分享,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框架,营造有利政策环境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3] - 携手应对挑战,积极参与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力量,提高人类应对风险能力 [3] - 加强设施共享,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用好多边机制,建立国际开放共享平台,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数据和资源高效利用 [3]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实现公平、可持续,还需越过多少障碍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22
文章核心观点 开放科学是提高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的科研范式 ,其发展日益迫切但面临多重挑战 ,需通过多层次合作破题 [1][3] 开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 开放科学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手段 ,能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 [3] - 传统科研范式面临成本上升、协作沟通要求高、信息发布渠道商业化等压力 ,开放科学应运而生 [3] - 我国政策为开放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4][5] - 当今时代问题复杂 ,开放共享可提升科研效率、加快技术扩散、促进跨国协作 [5] 开放科学面临的挑战 - 部分数据不适合开放 ,存在保密需求 ,教授们面临公开数据的难题 [6] - 开放科学发展的关键挑战是信任问题 ,开展工作需彼此互信 [7] 促进开放科学发展的策略 - 认识到开放科学潜能无限 ,如全球合作拍摄黑洞照片 [8] - 利用国际组织 ,建设第三方科技组织推进开放科学 [8] - 从现有协会或相关机制吸取经验 ,多机构携手推进工作 [8] - 完善政策环境 ,加强政策交流和经验分享 ,营造有利政策环境 [9] - 携手应对挑战 ,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贡献智慧力量 [10] - 加强设施共享 ,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 ,建立国际开放共享平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