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市政府召开第168次常务会议
长江日报· 2025-10-20 08:34
经济总体态势 - 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良好态势,发展根基有力夯实、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2] - 全力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红,锚定全年目标不动摇 [2] 政策与工作重点 - 加力提效抓好运行调度,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按照一区一表和一业一表细化运行调度颗粒度 [2] - 加力提效释放需求潜力,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释放消费潜力,持续巩固外贸回升势头 [2] - 加力提效夯实产业支撑,强化改革赋能,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推动双创双带,更大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2] - 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科学谋划明年工作 [2] 社会发展与妇女事业 - 搭建广阔平台,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双创双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火热实践 [1] - 全面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持续提升妇女健康水平,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1]
五大公募首席两会前瞻!聚焦振民营、促消费、强科技三大方向
券商中国· 2025-03-03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受访的五大公募首席认为今年两会可重点关注“振民营”“促消费”“强科技”三大方向,政策主线或聚焦“服务型消费”等民生领域和“AI+”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引导资本向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方向倾斜,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1] 汇添富基金韩贤旺观点 - 针对性促进民营经济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或成今年两会核心议题,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性 [2]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或成两会重要主题,地方两会信号和高层座谈会预示民营经济政策将成2025年亮点 [2]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务实政策重点包括加强政策制度保障、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创新与转型支持 [3] - 科技创新领域支持是两会看点,算力基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以及“AI+制造”等产业融合或成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4] - 两会资本市场政策可能关注平衡投资与融资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三个方向 [5] 招商基金李湛观点 - 今年两会关注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财政政策力度、货币政策基调等议题,政策主线或聚焦“促消费”和“AI+”领域 [6] - 两会受关注且影响资本市场的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与通胀预期、财政政策加码方向、政策基调与工具、新质生产力与国企改革、消费政策 [7] - 政策端值得关注的举措有中长期资金引入与投资端改革、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量化交易与融券监管、支持创投与科技企业融资、投融资协调与基础制度优化、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 [8][9] - 科技创新领域建议设立未来产业母基金、提高对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再融资包容性、扩大社保等资金对硬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比例等 [9] - 股市处于重估修复前中期,中长期有望随盈利增长上涨,2025年投资主线为科技和稳定红利方向 [10]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观点 - 今年服务型消费或成投资新增亮点,踏空科技股的投资者未来仍有上车机会 [11] - 货币政策预计延续“适度宽松”基调,短期内总量宽货币操作可能不出现,但政策空间仍存 [11] - 2025年GDP增速目标约5%,CPI增速目标约2%,财政政策更积极,赤字率或提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将扩大 [12] - 2025年服务消费升级和硬科技及其应用领域值得关注,两会后投资者可把握政策导向挖掘投资机会 [13][14] - 科技股成长需去粗取精,经业绩考验的公司将成价值投资蓝海,未来仓位配置机会充分 [15] 鹏扬基金朱国庆观点 - 期待两会在惠民生和促消费方面有财政支持和中长期政策落地,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内需消费 [16][17] - 2025年经济增速稳住对股票投资是友好环境,行业和企业走出恶性竞争可改善盈利能力和提升ROE水平 [16][17] - 对中国资产表现充满期待,投资布局沿人工智能、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能力修复两大主线 [16][17] - 人工智能应用影响广泛,投资机会从中长期看不容忽视,其应用能提升各行业效率并创造新消费场景 [17][18][19] 方正富邦乔培涛观点 - 民营经济是创新源泉,但发展中遇问题,期待两会地方政府出台“便民”措施,为民营经济打造更好环境 [20] - 今年两会“日历效应”或弱化,投资机会来自“新科技”,AI+将扩散到各行业 [21] - 资本市场是经济晴雨表,“中国资产重估”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期待两会出台扶持新质生产力举措 [22] - 经济发展应从“泛房地产”向“泛高科技”转变,希望更多地方像杭州一样转变快、早出成果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