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改善型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改善型消费持续升温
新华财经· 2025-10-27 18:06
新能源汽车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83.80亿元,同比增长33.2%,占限额以上 单位汽车类零售额的37.5%。 今年前三季度,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0.34亿元,同比增长4.6%。部分改善型消费持续升温,特 别是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48.2%,为消费市场注入 活力。 生活类商品稳步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6.0%、14.2%、11.7%、7.7%。 新华财经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记者郝玉)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 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新疆改善型消费持续升温,有效推动了消 费市场扩容提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文旅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文旅消费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3:27
政策支持与行动计划 -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1] - 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资金和资源投向文旅消费 [1]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多项举措涉及文旅消费 [1] - 政策举措包括支持精品创作、利用现有场馆打造文化设施、培育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挖掘传统文化IP价值、鼓励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创新 [1] - 鼓励引进国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1] 文旅消费现状与趋势 - 随着改善型消费快速发展,文旅消费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长为主导型消费 [2] - 行业呈现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局面 [2] 扩大文旅消费的具体措施 - 通过产品更新增加新供给,包括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旅游演艺项目、优秀动漫作品,举办重要展会 [2]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高景区、度假区、街区发展水平,改善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 [2] - 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开展“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培育新消费热点,打造国潮时尚产品 [2] - 依靠活动创新赋能新场景,持续开展全国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贯穿全年举办消费周、月、季 [3] - 下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举办2.5万余场活动 [3] - 通过业态焕新满足新需求,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时尚经济,创新发展文商旅等融合业态 [3] - 发展夜间经济,鼓励文博场馆和景区延长开放,优化预约,推出特展,支持数字艺术和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3] -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跨界联动套餐 [3] - 2024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 [3] 入境游发展 - 2024年我国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7.2% [4] - 将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持续开展推广活动,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增设特色线路 [4] - 推动在境外游客集聚区增设退税商店,推广“即买即退”,增加非遗、文创和消费电子产品供给 [4] - 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4] - 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已超1万家,是2024年年底的3倍 [4] - 1—8月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8%,退税销售额增长98% [4] -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4% [4] - 入境消费仍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但也意味着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5]
从“实用主义”到“改善型消费”:医美消费者的理性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8-05 20:34
趋势表现 - 医美消费动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品质提升 非手术类项目占比超60% 成都等城市84%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3] - 审美标准回归自然美学 推崇"妈生感"和"高级脸"效果 与社交媒体真实案例传播密切相关[4] - 消费者决策周期延长20% 更注重专业资质和正品验证 2023年美团平台"扫码验真"服务超4.9万次[5] 驱动因素 - 消费主权意识崛起 消费者要求定制化方案 参与美学设计过程 与"第五消费时代"特征高度契合[7] - 政策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 2024年医保局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正规机构高端用户占比13%贡献51%消费额[8] - 技术创新支撑消费升级 聚乳酸材料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1.2% 光电设备智能化增强消费信心[9] 行业影响 - 头部机构转向"技术+服务"模式 新氧推出"高定业务" 美丽田园打造医疗级皮肤管理体系 成都4家机构入选美团北极星榜[11] - 上游企业布局细分市场 胶原蛋白类项目规模预计从2021年37亿元增至2027年137亿元 修复型医美需求快速增长[12] - 服务流程实现全周期管理 机构引入医美保险机制 平台建立"药械同追"追溯系统 形成治疗+维养+修复闭环[13] 未来展望 - 消费预算两极化加剧 高端市场客单价达普通项目2-3倍 大众市场以千元级轻医美为主形成规模效应[14] - 技术驱动体验升级 AR试妆和虚拟面诊工具开始试点 远程术后监测系统降低并发症风险[15] - 行业需平衡伦理与审美 警惕过度医疗风险 强化医疗本质教育 推动从制造焦虑转向赋能自我认同[16]
金融支持消费应重点突出 防止政策碎片化
搜狐财经· 2025-05-13 01:43
货币政策核心思路 -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是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满足多样化资金需求 [1] - 将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1] 具体金融支持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为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并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2] - 该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5家系统重要性城市商业银行,旨在激励其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2] 消费支持的重点领域 - 金融支持消费首先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目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正稳步提升 [1][3] - 支持方向包括改善型消费(如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居住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3] - 传统商品消费增长因市场饱和而承压,政策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并增加适应消费新业态的金融产品供给 [3] 政策体系的构建 - 中国人民银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并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以防止政策碎片化 [4] - 实现金融支持消费政策的系统化需要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的消费发展政策和系统性指标体系,这需要央行、财税部门及地方的共同努力 [5]
一财社论:金融支持消费应着眼成本降低和重点突出
第一财经· 2025-05-12 20:24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是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1] - 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同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1] - 央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实现政策系统化,防止碎片化 [6] 当前消费金融困境 - 新增居民储蓄增加而贷款减少,今年3月新增居民存款超过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今年一季度新增居民贷款10435亿元,同比少增1071亿元,下降了9.3% [2] - 困境原因包括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下降导致储蓄意愿增强,以及金融支持存在成本较高、项目缺少针对性等因素 [2] 降低消费贷款成本措施 - 人民银行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给予21家金融机构的年利率为1.5%,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平均利率在3%左右,存在明显利差 [3] - 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规范不合理市场行为,推动银行补充资本金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3] - 根本路径在于进一步降低消费贷款成本 [6] 消费信贷支持重点领域 - 金融支持消费要突出重点,加强对改善型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支持 [4] - 传统商品消费增长承压,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其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 [4] - 改善型消费包括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新型消费包括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等 [4] - 国务院意见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消费新业态的信贷支持 [4] 结构性政策工具与协同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1]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设立可能促使商业银行、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 [3] - 促消费需要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的政策和系统性指标体系,这需要央行、财税部门及地方上的共同努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