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搜索文档
9月末,河南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破千亿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22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提振消费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单列信贷资金并实施合理优惠利率 [1] - 9月末全省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7241亿元,同比增长9.83% [1] 结构性工具与资金支持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服务消费领域央行低成本资金支持力度,抢抓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机遇 [2] - 建立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贷款项目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旅游等领域贷款投放 [2] - 全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市场主体2.3万家 [2] 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 - 指导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不同服务消费场景,下沉服务并开发适配性强的信贷产品 [2] - 9月末全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为1058.8亿元,同比增长4.04% [2] 部门协同与政策落实 -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配合财政部门加快落实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 - 首笔可享受财政贴息政策的个人消费贷款已成功落地 [2] 未来工作方向 - 将持续深入落实各项金融支持政策,会同财政、发改、商务等政府部门凝聚合力 [3] - 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扩大消费领域贷款规模并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3]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金融时报· 2025-10-16 08:50
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初步建成以“1+5”制度体系为引领的政策框架体系 [2] - 截至2025年8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105.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38.7%,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6个百分点 [3]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2.1%、23.8%、10.8%、52%、12.5%,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3] 融资可得性与成本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接近50% [3] - 2025年8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同比下降40个基点 [3] - 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72.3% [5] 科技金融政策与体系 - 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第一篇是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概括为“1+5”制度体系 [2][4] - 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并支持济南、上海等7地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4] - 主要大中型银行均构建了突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超半数银行设立了科技金融专营部门 [7] 科技领域融资支持 - 截至2025年8月末,科技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新增额比重为28.8%,成为信贷增长重要驱动力 [5]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22%,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 [5] - 2025年8月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金融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4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后升级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利率由1.75%降至1.5% [5] - 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合同金额达2.4万亿元,发放贷款余额9437亿元 [5][6] - 累计支持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5330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6] 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科创类债券产品(科创票据),并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6] - 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244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6000亿元(6112.8亿元) [3][6] - 绿色债券余额2.2万亿元,累计发行4.6万亿元 [3]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体系 - 牵头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并联合出台支持养老、体育、文旅等消费重点领域政策文件 [8] - 取消个人自用汽车贷款首付比最低要求,优化调整汽车消费信贷政策 [8]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8] 消费领域融资成效 - 截至2025年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8] - 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 [9] - 2025年1至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 [9] 消费支付服务 - 推动构建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并行发展的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 [9] - 结合外籍来华人员重点消费场景,推动外卡受理改造,改善移动支付体验,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9]
中国银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聚势强基,深耕致远
德勤· 2025-10-14 14: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2][3][4][5][6][7][8][9][10][11][12][13][14][1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较强韧性,总资产同比增长8.9%至402.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改善至1.49%,拨备覆盖率升至211.97% [11] - 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 [12] - 银行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2.9%、14.4%和12.3% [11][48] - 展望未来,银行业将聚焦服务"五篇大文章",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深化发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4] 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优于市场预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9][21] - 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 [21][25]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6月末M2同比增长8.3%,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 [28][29] - 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 [26]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 境内银行归母净利润合计9,163亿元,同比微增0.25%,境外银行归母净利润合计5,693亿元,同比下降3.14% [56] - 境内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1%,同比下降13个基点,其中国有大行平均净息差为1.37% [81] - 境内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708亿元,同比增长3.25%,中收业务转降为增 [93] - 境内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8.95%,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成本控制有所改善 [102] 资产情况分析 - 境内银行资产规模平稳增长,六家国有银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平均增幅为7.18% [106] - 信贷投放结构优化,境内银行对公贷款平均占比升至57.22%,零售贷款中的个人经营贷款占比上升至20.75% [116][119] - 境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9,5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1%,但不良率整体保持稳定 [129]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务观察 - 零售业务进入"精细化管理红利"阶段,数字化转型守护大众财富新需求 [3] - 银行理财业务面临挑战与机遇,正处于深化转型之路 [3] 热点话题探讨 - 报告探讨了全球稳定币发展、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合同风险管理、个人信息保护新规、农信体系改革、《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等热点议题 [7]
因地制宜发展好养老金融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0
您心中的"老有所养"是什么模样?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但其中都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2024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提出,要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针对农村养老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 度,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等。近日,记者走访山东临沂、日照的企业和养 老机构发现,金融支持带来的变化正悄然发生。 再贷款撬动普惠型养老 今年5月9日,人民银行宣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服务消费和养老 产业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记者在临沂采访时了解到,山东爱舒乐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 简称"爱舒乐")已受益于再贷款工具的支持。 爱舒乐是国内成人失禁护理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网络智联成人纸尿裤"通过云端实时监测 体压、体温等健康数据,产品覆盖全国90%的三甲医院老年科及3000余家养老机构。近日,农业银行临 沂分行为该企业发放贷款3500万元,加权平均利率3.2%,低于该行同期平均利率。目前该笔贷款已申 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再贷款利率1.5%。 "今年以来, ...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0925
湘财证券· 2025-09-25 07:31
银行业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额度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专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及养老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扩大至8000亿元,明确将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纳入支持范围[4] - 金融机构已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在上半年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等领域项目贷款合同约119亿元[4]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4] - 财政部出台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贴息政策,人民银行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以盘活信贷存量[5] - 政策协同效应初步显现,服务业融资环境优化,信贷规模有望保持增长[5] 银行业投资建议 - 随着财政贴息政策推进,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息差降幅继续收窄,业绩保持相对稳健[6] - 银行股经历市场调整后配置价值回升,看好绝对收益投资价值[6]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6] - 推荐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维持行业"增持"评级[6] 新材料行业市场行情 - 稀土磁材行业本周大跌8.06%,跑输基准(沪深300)7.62个百分点,行业估值(市盈率TTM)下行7.49倍至88.3倍,处于94.2%历史分位[8] - 轻稀土精矿价格多数回升: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及山东氟碳铈矿价格分别回升5.56%、6.45%和7.69%,美国矿价格回升6.45%[8] - 中重稀土精矿价格弱势:国内中钇富铕矿价格下跌1.81%,进口缅甸离子型矿价格略升0.52%[8] - 镨钕价格震荡偏弱:氧化镨钕均价下行0.7%,镨钕金属均价下行0.43%[8] - 镝、铽价格弱稳:氧化镝均价与镝铁均价均走平,氧化铽均价略升0.14%,金属铽均价走平[9] - 钕铁硼毛坯价格小幅上行:毛坯烧结钕铁硼N35均价回升0.7%,H35均价回升0.47%[10] 新材料行业基本面与投资建议 - 稀土环节供给端镨钕供应少量增加,分离企业开工稳定,废料回收企业逐步满产;需求端进入十月终端消费预期增加,磁材大厂订单稳定,出口预期好转[10] - 磁材环节需求端新能源车产销增长边际回落,风电装机存释放预期,空调排产增速低迷,电梯产量降幅收窄,工业领域趋势向好;供给端产能总体过剩,开工率不高[10] - 行业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市场风偏受抑有调整压力,需业绩持续提升消化估值[11]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及下游客户结构良好、产能利用充分的金力永磁[11] 创新药行业市场表现与产业趋势 - 上周全球生物科技板块分化:纳指生科上涨0.86%,恒生生科及A股生科分别下跌2.25%、1.14%,港股恒生医疗保健下跌1.85%[12] - 85家样本创新药公司周涨跌幅中位数为-3.98%,16家公司上涨,涨幅居前的为三叶草生物-B、博安生物和友芝友生物-B[12] - 国内创新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业绩兑现的产业拐点阶段,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价值兑现和商业化价值兑现因子[12] - Roche宣布以24亿美元并购89bio公司,核心资产为FGF21类药物pegozafermin,用于治疗MASH病症[13] - 全球MASH患者约3亿,纤维化晚期患者百分比在35%至40%区间,目前仅有两款MASH治疗药物获批上市[13] - Rezdiffra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3.5亿美元,第二季度销售额2.13亿美元,环比增长55%,全年销售额有望超8亿美元[13] 创新药行业投资建议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趋势有望延续[14] - 基本面边际变化支撑二级市场回暖:创新产品陆续商业化,头部企业开启盈利周期;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读出带动海外授权市场活跃[14] - 支付政策落地:首个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创新药支持政策有望落地[14] - 推荐两条投资主线:Pharma转型创新兑现(三生制药、奥赛康、长春高新、华东医药、健康元)和Biotech持续成长与产品海外注册催化[14][15] - 维持行业"买入"评级,长期看好研发升级、创新求真、国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5] 金融工程市场研判 - Alpha动量组合上周累计上涨2.23%,HS300上涨1.38%,动量组合超额收益0.85%;Alpha反转组合累计上涨0.55%,超额收益-0.83%[18] - 最近三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动量跑赢反转;最近一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18] - 周度动量指标表现强势,跑赢基准和反转,反转跑输基准;月度和三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19] - 市场存在一定上涨动力,周度与盘整期或结构性牛市情况一致,月度和三个月与牛市情况接近[19]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扩面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6
近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 施》),提出发挥金融、财政等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 展。 政策合力效应显现 服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提振 服务消费的必要性不断凸显。 政策引领加快服务消费提质发展。"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 内需求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支持更好 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 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紧抓政策红利,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活力,从而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高质量信贷供给,既体现在量价上,即更合理优惠的贷款利率水平、足够的资金支持力度,更体现在 提供更加适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上。"梁婧表示,不同服务消费领域行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差异较大,金 融机构围绕不同服务消费场景开发适配的信贷产品,有利于推动服务供给侧升级、消费需求潜力更好 ...
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支持加强
湘财证券· 2025-09-21 18:0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8][32] 核心观点 - 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支持政策加强 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工具协同刺激信贷供给与需求[5][6][7][27][29][30] - 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 息差降幅收窄 业绩保持稳健 银行股配置价值回升[8][32] - 推荐关注国有大行高股息及股份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 具体包括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8][32] 市场回顾 - 银行(申万)指数下跌4.21%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3.77个百分点[10] - 子板块表现:大型银行(-4.43%)、股份行(-4.48%)、城商行(-3.61%)、农商行(-3.54%) 农商行相对领先[10] - 涨幅前五银行:齐鲁银行(+0.18%)、郑州银行(-0.49%)、兰州银行(-0.82%)、苏州银行(-0.97%)、无锡银行(-1.50%)[10] 资金市场 - 资金面收紧:央行净投放11923亿元 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4%/1.52%/1.54% 较前值上升4BP/5BP/4BP[17] - 存单利率上行:SHIBOR 3M(1.56% +1BP)、SHIBOR 6M(1.63% +1BP) 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67%/1.67%/1.76%/1.78%[20] - 存单净融资回升:9月以来净融资-2848.10亿元 较前值改善[20] 行业动态 - 信贷政策工具: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至8000亿元[6][27] - 信贷投放进展: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再贷款近600亿元 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等领域119亿元[6][29] - 贷款余额增长:截至7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6][29] - 融资成本优化:财政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资产证券化盘活零售类贷款存量[7][29] - 政策协同效应:货币工具扩大供给 财政工具刺激需求 政银企对接解决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7][30] 公司动态 - 成都银行:产业资本集团增持1142.445万股(占比0.2695%) 金额20772.91万元[31] - 青岛银行:国信产融控股增持H股58.25万股(占比0.01%) 总持股比例达11.26%[31]
重塑A股价值逻辑 监管三巨头齐聚,释放深改强信号
经济观察网· 2025-09-21 13:2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预告,国新办将于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 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值得注意 的是,这将是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继今年5月7日在国新办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定市场稳预 期"后,再次集体亮相,而资本市场发展预计将成为核心议题之一。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在政策引导下经历了深刻变革。2024年9月24日,同样规格的发布会上,监管 层系统阐述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强化投资者回报"的新监管理念。这一年来,A股市场从估值 修复到业绩驱动,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 从稳定市场到建设长效机制 363天内的三次高级别发布会,将清晰展现资本市场政策重心的迁移轨迹。 央行层面,创设两大全新货币政策工具: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额度5000亿元,允许 非银机构以低流动性资产抵押换取高流动性国债或央票,盘活存量资产,激励其参与市场稳定;二 是"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通过"先贷再借 ...
金融业解决服务消费堵点应积极主动作为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10:15
政策框架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涵盖培育消费平台 丰富服务供给 激发消费增量 财政金融支持 统计监测制度五方面共十九条措施 [1] - 政策明确部门分工 旨在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政策合力 系统性解决服务消费堵点问题 [1] 金融支持方向 - 金融部门需融合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融资政策 多管齐下支持服务消费 [1] - 重点运用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领域供给 [2] - 未来可能扩大服务领域再贷款规模 通过货币信贷工具支持中央和地方专项债券 [2] 重点服务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养老托育 家政服务 文化旅游 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 [2]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并降低融资门槛 [4] 消费刺激手段 - 通过离境退税 消费券等方式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25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达1万家(较2024年底增长3倍) 退税销售额增长98% [3] - 加强消费信贷支持 降低信贷成本 覆盖养老 教育等场景 配合"两新"政策及贴息政策落实 [3] 产品与机制创新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重点领域 [3] -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 续贷 信用贷 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 - 完善内部业务流程 从供需两端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 [3] 风险与合规管理 - 金融机构需平衡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 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投向优质服务消费项目 [4] - 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提升 [4] - 通过资金流向管控封堵套利漏洞 形成需求升级 供给优化 消费扩容的良性循环 [4]
央行:金融支持政策加力,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1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业务 流程,创新支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域,截至7月末,全国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 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拓宽资金来源,提升 消费信贷供给能力。推动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盘活信贷存量,推动 融资成本下降。今年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 (央视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 给,支持更好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 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 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目前,金融机构申报服务 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