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救市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今明两年不买房,5年后会不会后悔?曹德旺、任正非看法一致
搜狐财经· 2025-11-09 13:41
楼市现状数据 - 2023年6月新房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至38个,较5月份增加14个[1] - 2023年6月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高达63个,较5月份增加8个[1] - 2023年上半年新房成交量和成交面积均呈现显著下滑[1] - 2023年6月初全国13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达199万套,较年初159万套激增25%[1] - 重庆、成都和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位居前列,分别为22万套、20万套和18万套[1] 政策应对措施 - 二三线城市普遍放松限购和限售政策[2] -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将房贷利率降至4%以内[2] - 各地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部分城市允许使用公积金余额支付首付款[2] 行业领袖观点 - 企业家曹德旺认为房子是水泥砖头,未来价值将持续贬低,建议出售多余房产[4] - 商界领袖任正非认为高房价严重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局面难以维持[4] 需求端变化因素 - 刚性需求逐渐萎缩,许多城市家庭已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4] - 老龄化社会使年轻人可通过继承满足居住需求,降低新房需求[4] - 晚婚、不婚及生育意愿降低削弱婚房和改善型住房需求[4] - 投资炒房需求退出市场,炒房者"买涨不买跌"[4] - 开征房产税呼声高涨增加持房成本,促使抛售房产[4] 宏观环境影响 - 持续三年疫情导致多数家庭收入减少,购房计划被迫搁置[5] - 疫情使购房心态更理性,对未来收入预期更谨慎,抑制改善型购房需求[5]
第三波救楼市来了,房价走势将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1-03 11:37
救市政策效果分析 - 尽管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点并伴有购房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救市政策,但70个大中城市中仍有五十多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 [1] - 政策效果不达预期的关键在于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发生转变,普遍持观望态度,预期房价将进一步下跌 [3] - 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供不应求的状态已改变,许多城市房屋供应充足 [3] 市场需求结构性转变 - 主力购房群体70后和80后大多已完成购房,甚至拥有多套房产,而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90后和00后购房观念改变,不再视买房为人生必选项 [3] - 居民收入和储蓄受近年经济环境影响,收入不稳定且存款消耗,导致即便贷款利率低也不敢轻易承担长期房贷 [3] - 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被迫以价换量,新盘降价带动周边二手房价格下跌,形成价格下行循环 [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房地产行业闭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投资机会将是结构性的,需要更专业的眼光来识别有价值资产 [6] - 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新阶段,不同城市及同一城市内不同地段的房价走势将出现分化,全国房价齐涨共跌的景象难以再现 [8] - 此次调整促使房屋属性回归居住本质,购房决策更侧重于实际居住需求,标志着市场走向成熟 [9] 当前市场机会分析 - 对于有真实自住需求的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可以从容挑选、比较并进行价格谈判 [5] - 市场已很难再现过去的暴涨行情,购房者不应被“再不买就要涨价”的话术迷惑 [5]
DeepSeek预测:5年后,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真的是超出了预期
搜狐财经· 2025-10-26 20:14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6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3691元,环比下滑0.75%,同比下跌7.26% [1] - 各地政府采取救市措施,包括将房贷利率下调至3%附近,首付比例降至15%,一线城市如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及限价措施 [1]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前景分化 - 市场普遍预期一线城市房价可能触底反弹,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对购房者的强大吸引力 [1] - 对二三线城市房产的普遍预测是继续承压下行,原因在于其对购房者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1] - 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所有大中城市房价已进入下跌通道,救市政策难以撼动整体下降趋势,部分二三线城市因前期跌幅较大,未来下跌速度可能放缓 [2] - 一线城市因房价收入比高达40,未来几年可能面临补跌行情 [2] 房价下行核心原因分析 - 各地房价存在显著泡沫,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40,二三线城市达20-25,已脱离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且多数人收入增长缓慢或负增长,无力支撑高房价 [4] - 房屋价值正在贬值,一线城市价值300万元的房产多为“老破小”类型,抗跌性差,例如上海市中心老旧小区单价已从2021年近9万元/平方米回落至6万多元/平方米 [4] - 二三线城市300万元房产通常对应大户型,其市值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未来出售可能困难 [4] - “一线城市房价不会跌”神话破灭,居民收入增长显著放缓削弱购房能力 [4]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人口已普遍出现负增长,因高昂居住成本削弱吸引力,人口流失将促使房价逐步回归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合理区间 [5]
现在卖掉房子,是愚蠢还是明智?王健林一语道破,明白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08
行业宏观趋势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11.1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5%,创2012年以来新低[1]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为11.66万亿元,同比下降6.5%,为2016年以来最低[1] - 全国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10个月下滑,呈现普跌态势[1] 政策环境变化 - 各地政府出台救市政策,银行将房贷利率下调至4%以下,并全面放开限购政策[1] - 国家高层在2023年底推出包括城中村改造在内的"三大工程"项目,预计将短期内对稳定房价起到积极作用[1] 行业周期与市场饱和度 -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房改以来已经历2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房屋供应和购买力均达到顶峰,开发空间越来越小[4][6] - 住建部数据显示中国拥有6亿栋房屋,假设每栋居住5人可解决30亿人口居住问题,表明市场已严重过剩[6] - 楼市逐渐丧失投资功能,回归"房住不炒"的居住属性,房屋过剩问题暴露[6] 居民购买力与杠杆水平 - 居民收入减少甚至失业,购房能力被严重削弱,购房行为更加理性[7] - 中国居民负债率从本世纪初的5%飙升至如今的71.5%,未来居民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十分有限[7] 公司战略案例 - 王健林在2018年将万达旗下77家酒店出售给富力地产,并将13个文旅项目转让给融创,此举帮助万达集团摆脱债务危机[1] - 富力地产和融创集团目前均深陷债务泥潭,印证了王健林对楼市预判的前瞻性[1]
曹德旺李嘉诚神预言:2025年不买房,五年后会庆幸还是后悔?
搜狐财经· 2025-10-09 14:52
行业现状与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79万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 [3]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71万亿元,同比下降25% [3] - 2024年7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65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4%,已连续下跌27个月 [3] - 2024年7月出现连续四个月百城二手房价格集体下跌的局面 [3] 历史价格走势回顾 - 1998年房改后全国平均房价从2000元/平方米升至2021年峰值1.1万元/平方米,涨幅达5.5倍 [4] - 一线城市房价从3000元/平方米跃升至6-7万元/平方米,涨幅超过20倍 [4] 行业领袖观点 - 企业家曹德旺认为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已过去,未来房价可能越来越便宜,五年后买房更划算 [6] - 香港首富李嘉诚预测未来五年房价将面临大洗牌,投机者需谨慎,刚需购房者可抓住机会 [6] - 李嘉诚预见过度负债扩张的开发商将面临洗牌命运 [6] 未来市场驱动因素 - 年轻一代婚育意愿降低将导致未来购房需求减少 [8] - 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整趋势确立,未来房价仍有挤泡沫空间 [8] 政策环境 - 各地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包括放开限购限贷、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9] - 政策目标为刺激购房需求并挽救市场颓势 [9]
4个信号暴露真相:别再幻想房价反弹,房价走势或彻底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14
住房供应与库存状况 - 全国住房总量达6亿栋 按每栋容纳10人计算可满足60亿人居住需求 远超当前14亿人口规模 [1] - 空置房数量超过1.2亿套 足以容纳3-4亿人口 部分城市出现"空城"现象 [1] - 新房库存积压严重 待售商品房面积达7.45亿平方米 折合930万套住房 [3] - 二手房市场挂牌量创历史新高 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均出现供应拥堵 [3] 住房需求与市场结构 - 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率达96% 其中41.5%家庭持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1] - 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农村人口进城购房需求显著减弱 [5] - 一线城市房价过高 本地年轻群体难以承受 农村人口更无法成为购房主力 [5] - 炒房客大规模撤离市场 出现"割肉"抛售现象 投资性需求基本消失 [3] 居民财务状况与购房意愿 - 2024年一季度全国个税收入下降15.9% 显示居民收入水平出现下滑 [5] - 2024年上半年居民新增存款达9.27万亿元 反映消费信心不足和风险规避倾向 [5] - 年轻群体消费观念转变 租房/副业/理财等替代方案成为新选择 [5] - 购房意愿直线下滑 房源积压与需求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3]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全国百城二手房价格连续26个月下行 6月均价降至14762元/平方米 [1] - 100个城市房价全面下跌 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 [1][7] - 政策放松与利率下调未能扭转跌势 供需失衡成为核心矛盾 [1][3] - 房价上涨支撑力严重不足 短期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1][7]
商界大佬预言验证?2025年,楼市可能会出现这5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37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与2025年趋势 当前市场状况 - 全国平均房价较历史高点下跌30% 高位购房者资产大幅缩水 [1] - 恒大 碧桂园 融创等头部房企出现资金链断裂 烂尾楼与债务违约事件频发 [1] - 行业进入长期调整期 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1] 2025年五大核心趋势 政策层面 - 限购政策或全面取消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可能放松限制 [3] - 房贷利率有望降至3%以下 刺激刚需购房 [3] 价格走势 - 一线城市房价从10万元/平方米高位跌至6.5万元/平方米 跌幅超30% [4] - 当前房价收入比达40倍 全球排名前十 泡沫仍存 预计2025年加速下跌 [4] 交易制度变革 - 预售制逐步退出 现房销售占比提升 购房者可获更多现房选择 [5] 住房供应结构 - 未来五年计划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2025年加快入市 [7] - 保障房价格低于商品房 将分流市场需求 加剧房价下行压力 [7] 城市更新计划 - 城中村改造扩展至300个城市 2025年全面启动 [8][10] - 以货币化安置为主 重点拆除危房 可能引发新一轮拆迁潮 [10]
买菜大妈一句话“说透”楼市本质?人们坦言:比很多专家看得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51
楼市现状 - 2023年放开疫情管控后楼市进入调整周期 新房成交量和面积双双下滑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成都重庆突破20万套 上海超18万套 [1] - 7月百城二手房价指数显示96座城市同比下跌 [1] - 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包括放松限购限售 下调房贷利率至4%以下 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 推出"认房不认贷"政策 [1] 市场低迷原因 - 三年疫情冲击导致居民收入锐减 购房能力下降 [3] -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价持续下跌 房地产"财富效应"消散 炒房客退出市场 [3] 专家建议与争议 - 专家建议动用百姓15万亿存款中的三分之一刺激房地产消费 [4] - 该建议引发争议 网友认为存款是"救命钱" 高位接盘难以接受 [4] 市场预期 - 政府政策旨在避免短期剧烈波动 实现"软着陆" 稳中有降是大概率 [6] - 当前处于长期调整阶段 政策只能短期延缓波动 难以扭转长期趋势 [6] - 专家"动用存款支撑高房价"建议忽视民生福祉和市场风险 [6]
2025年,该“尽快买房”还是“继续观望”?马云、李嘉诚观点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41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3%,销售额同比下降15.7% [1] - 2024年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1%,连续第三年下行 [1] 救市政策 - 地方政府放开非一线城市核心区域限购政策 [3] - 各地上调公积金贷款上限 [3] - 银行下调房贷利率至3%以下,首付比例下调至1.5% [3] - 税务部门减免购房者契税和增值税 [3] 行业观点 - 马云认为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当下是较好入市时机,长期看房地产市场仍有发展空间但投资炒作空间收窄 [3] - 李嘉诚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回归理性,自住需求可在价格合理时决策 [5] 购房建议 - 刚需和改善型购房群体2025年是买房好时机,因房价平均跌幅达30%且政策利好 [6] - 投机炒房者应继续观望,因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超40,泡沫较大 [7] - 未来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价可能补跌,三四线城市泡沫已不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