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债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日债风暴暂歇但警报未除,日本政策“工具箱”还能撑多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20
日本国债市场动态 - 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17日波动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0个基点至1.56%,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17个基点和63个基点至2.568%和3.095% [1] - 7月15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升至1.59%,创2008年10月以来最高,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1999年发行以来新高 [1] - 日本国债市场动荡源于市场担忧参议院选举后日本将推行财政扩张路线,导致债务规模扩大 [1] 日本债务状况 - 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例高达263%,远超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的142% [2] - 日本债务增长与过去三十年扩张性财政政策密切相关,导致国债依存度和负债率持续上扬 [2] - 日本是公共债务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债务扩大将带来极大危险 [1] 市场抛售原因 - 日本央行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购债规模,削弱了长期国债市场流动性 [3] - 日本四大寿险公司上一财年日债账面出现600亿美元浮亏,同比激增三倍 [5] - 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进一步加息,推高了债券收益率 [5] - 美国关税政策给日本经济带来压力,可能导致财政开支扩大 [5] 政策应对 - 日本央行决定从2026财年放缓缩减购债速度 [3] - 日本政府可能编制5至10万亿日元(约合350亿至700亿美元)的补充预算 [4] - 日本央行可能采取注入短期流动性等公开市场操作干预收益率飙升 [6] - 日本政府可能优先盯住经济衰退风险,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央行购债 [8] 经济影响 - 日本5月景气动向指数显示经济可能处于衰退局面 [7] - 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将导致社会利率中枢上移,抑制投资和消费 [7] - 日本经济可能陷入滞胀,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和财政负担加重 [7] 全球市场联动 - 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 [5] - 美国、英国和法国债市也面临类似的抛售压力 [5] - 发达市场财政扩张正在透支国家信用,引发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补偿 [6]
日债风险会带崩美债吗?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黄金、银行、公用事业、AI算力 公司: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日债利率上升对美债危机的影响**:主要通过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和日元流动性危机两种途径,但目前短期投机型套息交易大多已在2024年7月完成平仓,长期配置型套息交易无快速平仓紧迫性;日本央行可通过扩大购债或重启YCC降低日债利率,美国政府也有干预记录阻止日本央行抛售大量美债,所以通过这两种途径加剧美债危机的可能性不大[2]。 - **美财政困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财政困局的解法(超发美债、加征关税、债务重组)会导致美债利率上升,引发金融风险,但股市、债市、汇市同时下跌会使美联储和政府态度软化缓解危机;美欧贸易冲突升级会驱动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缓解美元和美债压力[3][4]。 - **行业配置建议**:优先配置反脆弱安全资产,如中特估黄金、银行、公用事业资源、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等,这些资产有较高确定性的未来现金流溢价,能在全球金融风险爆发时提供保护;还应关注积极净资产和未来现金流具备确定性的中特估及国产AI算力企业[5][17][19]。 - **中长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投资策略**:源于三年加息周期后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元主权货币信用东升西落推动中国优势资产重估,投资应优先购买反脆弱确定性资产,确保投资组合稳健应对潜在系统性金融风暴[6]。 - **美债和日债危机的核心原因**:需求不足导致国债标售遇冷,日债需求回落因2024年3月日本推出YCC及退出YCC后超长债利率上行;美债需求回落因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美国财政困局等因素[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套息交易相关**:套息交易是借入低利率货币(日元)兑换成高利率货币(美元)购买高收益资产(美债)套利,产生于2013年安倍经济学实施YCC;短期投机型套息交易在2024年7月日本央行加息并缩减购债规模时已快速平仓,今年1月日本再次加息未引发类似现象;长期配置型套息交易规模达3.57万亿美元,当前对美债冲击相对有限[9][10][12][13]。 - **日债危机对美债市场的影响路径**:一是日元贬值导致日本央行抛售美债稳定汇率,二是美国政府干预阻止抛售行为,当前日债利率上行即便变成危机也能被阻断传导至美债市场[14]。 - **美国财政困局应对措施实例**:今年4月8号和4月21号美国国债市场动荡后,特朗普分别降低了除中国外其他地区的关税,并讨论降息可能性,表明政府及美联储态度软化能短期内缓解美债危机[15]。 - **历史加息周期与金融风险关系**:复盘过去40年数据,每次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时,美股和美国经济通常会发生重大调整,引发全球金融风险,自2022年3月首次加息至今已超3年,美债危机可能滑向中大级别金融风险[17]。
宏观周周谈:如何理解日债危机?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日本资本市场、美国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日本加息与全球系统性风险**:日本经济弹性小且经济周期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不同步,自 1989 年以来四次加息往往伴随全球系统性风险爆发,因其加息时其他国家本应降息,这种反差导致系统性风险[1][2] - **日债危机**:日债危机是资产运行逻辑大转变,5 月 20 日 20 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仅 2.5 倍为 12 年最低,30 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 3%,疫情后国债收益率中枢上移,表明超低利率模式结束、通胀压力显现[4] - **日本央行政策对全球市场影响**:2024 年 3 月起日本央行加息而美联储降息,政策反差使日元套息交易逆转引发市场波动,疫情后供应链冲击和美国逆全球化推动通胀上升,改变日本资本市场运转逻辑[5] - **日本资本市场运转逻辑变化**:过去几十年日本维持极低利率和日元贬值,疫情后日元贬值引发输入型通胀,美国逆全球化加剧供应链冲击使通胀中枢上移,日本面临维持汇率承受通胀或升值削弱出口竞争力的两难,结束超低利率时代[6][7] - **日本资本市场 2012 年以来运转逻辑**:2012 年以来在超低利率下日元大幅贬值,GPIF 配置比例变化,加大美债等国外债券配置,日元贬值放大海外营收利润推动日经 225 指数上涨[8] - **日元贬值对日本名义 GDP 和通胀影响**:日元贬值变相提振日本名义 GDP,使通胀中枢保持无明显通缩状态,放大海外营收利润推动名义 GDP 增长并维持通胀稳定[9][10] - **日元升值对日本资本市场影响**:日元结束贬值甚至升值将逆转 2012 年以来运转逻辑,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但各国央行有能力稳定市场,短期内全球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小,可能演变为灰犀牛事件[11] - **美国资产型通胀及泡沫化隐患**: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资产型通胀化解债务带来泡沫化隐患,目前资产估值处于高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刺破债券泡沫并传导至股票市场[12] - **全球进入共同富裕阶段**:意味着降低效率追求公平分配,包括提高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约束大型企业和富人财富扩张等,逐步过渡到无风险利率中枢上升阶段[3][13][14] - **债券泡沫破灭影响**:债券泡沫破灭可能连锁反应传导至美国股票市场及其他资产,当前全球努力防资产泡沫,但关税引发实体型通胀若演绎至债券泡沫破灭,影响其他资产市场概率不低[12][15] - **康波周期萧条期对全球经济影响**:2016 年全球进入第五轮康波周期萧条期,通常伴随系统性风险、大国出清和资产价格崩溃,当前可能通过地缘冲突或资产泡沫崩溃实现系统性出清,未来美债、美股等全球资产可能面临泡沫化并崩溃风险[16] - **美国新版减税法案进展**:进展顺利,两院达成统一意见通过预算协调指引,推动减税及医疗支出条款修改,预计参议院在众议院版本基础上修改并投票,目标 7 月 4 日前完成法案[18] - **参众两院在减税法案上分歧**:参议院版本基本赤字 5.8 万亿美元,削减赤字 40 亿美元,提高债务上限 5 万亿美元;众议院版本基本赤字 4.8 万亿美元,削减赤字 2 万亿美元,提高债务上限 4 万亿美元,反映参议院更激进财政宽松态度[19] - **众议院版本协调法案草案内容**:要求未来十年净支出增加约 2.8 万亿美元,不同机构估计有差异,筹款委员会减税部分预计增持 4.35 万亿美元,部分委员会增持,部分减持[21] - **减税部分内容**:包括延长 2017 年减税法案中的个人和遗产税及企业税,扩大个税和企业税幅度,增加多种税抵免,取消部分税种,提高州和地方税收抵扣上限[22] - **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削减内容**:削减 Medicaid 项目,各机构对削减幅度估计不同,差异源于估算方法[23] - **后续财政演化方向及对市场影响**:需关注参议院对关键条款修改,增持关注国防军事开支,削减方面新能源税收抵免易实现,食品券计划与学生贷款可能打折扣,Medicaid 难大幅削减,当前预算数字可能被低估,美债收益率可能维持高位,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是变盘点[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经济和市场状况**:国内经济不温不火,出口恢复但未达抢出口水平,上中游内需指标提前进入弱季节性,资本市场平淡,红利和新消费领域表现较好,需防范双向风险,发展新质生产力迎接第六轮康波周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