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

搜索文档
防汛“硬核”科技筑牢智慧水利安全防线 | 水利科普↓
央视网· 2025-08-03 15:58
智慧水利体系 - 水利部门在防汛关键期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强调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要求 [1] - "四预"功能包括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智慧水利的核心功能 [4] 预报功能 - 预报通过数学模型对降水、水位、流量、径流量、地下水位等水安全要素进行预测,为防汛工作争取时间 [3] - 预报是"四预"体系的基础和起点 [4] 预警功能 - 预警作为前哨环节,将信息直达水利工作一线,指导工程巡查、调度及人员转移等应急响应 [6] - 预警为提前采取防灾避险措施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6] 预演功能 - 预演在数字孪生流域中对历史事件或未来场景进行模拟仿真,制定防风险措施 [8] - 预演环节涉及水利工程调度的模拟与方案优化 [8] 预案功能 - 预案根据预演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非工程措施并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可操作性 [10] - "四预"四个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形成智慧水利的完整防线 [10]
“四预”究竟是什么?知识点来了
央视新闻· 2025-08-03 12:38
预案是依据预演确定的方案,考虑实际工程和社会情况,制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落实各方责任,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这四个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智慧水利的安全防线。 预演是在数字孪生流域中对典型历史事件、设计、规划或未来预报场景下的水利工程调度进行模拟仿真,制定防风险措施。 预警是前哨,会及时将预警信息直达水利工作一线,为采取工程巡查、工程调度、人员转移等应急响应措施提供指引,为提前采取防灾避险措施提供信息服 务。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要求,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那 么,"四预"究竟是什么?在水旱灾害防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预报是基础和起点,通过一系列数学模型方法,对降水、水位、流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墒情、泥沙、冰情、水质、淹没影响等水安全要素进行预测预 报,为后续防汛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四预"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智慧水利的核心功能。 ...
东深线上护水人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东深供水工程历史与成就 - 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正式向香港供水,终结香港缺水历史,累计供水超300亿立方米,满足香港约80%用水需求[25][17] - 工程经4次扩建改造,供水能力提升至初期30多倍,实现从天然河道到封闭管道的升级,水质水量双重飞跃[17][21] - 2024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形成"双水源、双保障"体系[18] 水源保护与生态治理 - 寻乌县复绿1.4万多亩废弃矿山,植被覆盖率从10.2%提升至95%,植物种类从6种增至100多种[7] - 安远县三百山和寻乌县东江源实施严格保护,柑橘种植面积从60万亩缩减至28万亩,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8][7] - 水源区关停养猪场、搬迁红线内村庄592户2297人,村民转型发展油茶种植和民宿产业[9][11][10] 科技赋能与智慧管理 - 工程部署5套巡检机器人、7套水质监测站、10架无人机及近2000个视频监测点,实现7.8万数据点毫秒级扫描[23] - 生物硝化站日处理水量400万立方米,氨氮转化率75%,溶解氧增加35%[21] - 采用无人船采样、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天空地水工"多维度感知体系[22][23] 抗旱调度与供水保障 - 2020-2022年大旱期间,通过精准调度节约水资源1.1亿立方米,对港年供水量超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12][13] - 实施"日监控、日会商、日调度"机制,构建当地、近地、远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线[13] - 新丰江水库连续25天低于死水位运行,通过优化出库流量保障东深工程取水安全[12] 社会影响与情感联结 - 香港举办"舞动水滴展"庆祝供水60周年,展出28.8米高象征祖国关怀的巨型水滴[4] - 护林员龚隆寿巡山46年行走12万公里,赴港品尝东江水后感叹"和家乡一样甜"[5] - 香港学生参与东深工程探索之旅,纪录片《寻源之路》热播引发感恩祖国共鸣[26][27]
大禹节水(300021) - 300021大禹节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9:24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4] -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4] - 发改委3月提出水利领域“软建设”通知,将带来行业变革 [4] - 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每年超1万亿元,2024年达1.35万亿元 [5] - 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超3000亿元 [5]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首次站上40亿元台阶,2025 - 2027年有望保持营收快速增长并迎来业绩释放期 [5] - 利润较小原因:毛利率下滑,费用水平较高;预计未来行业毛利率回升,公司利润逐步释放 [6][7] - 未来规划农水工程业务、水利信息化和设计业务、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各1/3 [7]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97亿元 [7] - 应收账款总额涨至36亿元,一年期以内应收占比80%,结构健康 [7] 可转债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5日,66.95万张“大禹转债”完成转股,剩余571.05张 [9] - 公司具备可转债兑付能力,将促进转股进程 [9] 国际业务布局 - 公司几乎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10]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加速布局,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建立超15家经销商渠道 [10][11] 研发实力与创新 - 拥有1个国家级、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项 [11] - 围绕软硬件产品进行研发改进,与清华团队联合研发声波增雨器 [12] 募集资金使用 - 2024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变更,投入4598.90万元,累计使用24644.83万元 [13] - 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报告期内投入3597.29万元,累计使用16260.25万元 [13] 设计与信息化板块 - 设计板块现金流为正,订单营收逐年增长,获灌溉排涝和河道治理两个专业甲级资质,团队600余人,业务遍布全国 [13] - 2016年布局“数字 + 水利”业务,2020年与慧图科技集团整合,慧图发展迅速,利润和现金流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