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交四航局绘就八闽大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环球网· 2025-10-18 13:20
公司项目与业务 - 公司参建的福州滨海快线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是福州第一条机场快线,全线长约62.4公里 [1][5] - 公司负责滨海快线东端的文岭站及文岭车辆段建设,在建设中应用了智能预警螺母、智能高杆灯、智慧管控平台及AI视频智慧分析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 [5] - 公司通过创新改进传统施工工艺、建设标准化钢筋加工场、采用全自动钢筋加工设备等措施推进品质工程建设 [5] - 公司深度参与福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承建了福州地铁2号线关键标段、地铁4号线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滨海快线多个重要站点 [5] - 在福州地铁2号线建设中,公司克服了地质复杂、地下管线密集等难题,高标准完成车站及区间施工任务 [6] - 面对地铁4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要求,公司应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管理,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并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 公司参与厦门环东海域新城丙洲岛南侧护岸整治工程,项目以大规模生态清淤为突破口,清除17.55万立方米淤泥,并建设斜坡式护岸和修复人工沙滩 [8] - 公司持续拓展交通建设、港口航道、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多元业务,致力于打造“基建+生态+智慧”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1] 项目影响与成效 - 福州滨海快线设计时速高达140公里,使福州城市轨道交通进入“6线时代”,成为市民关注焦点 [3][5] - 公司参与建设的福州地铁2号线已成为福州市公共交通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大便利了市民出行 [6] - 公司参建的福州地铁4号线是“换乘之王”,串联起城市主要发展轴带,有效缓解了中心区交通压力 [6] - 厦门丙洲岛护岸整治工程使海岸重现生机,水质透明度提升2倍,生物种类增加了30%,长毛对虾等生物重新回归 [11] - 公司的建设活动助力福州构建“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凸显福州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 [5] - 公司的项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在服务福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展现作为 [1][11]
金螳螂2025中报业绩稳健增长,城市更新与海外业务成新引擎
全景网· 2025-08-25 17:37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28亿元,同比增长2.4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58亿元,同比增长3.95% [2] - 扣非净利润为3.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19%,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2] 区域战略成效 - 广东地区订单同比增长79%,四川地区增长65% [2] - 深圳、上海等区域总部设立巩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地位 [2] - 通过整合属地营销、设计、施工资源形成区域合力 [2] 城市更新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场馆翻新、历史街区保护及高端酒店升级 [2] - 依托BIM数字化平台与供应链整合能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成功完成苏州开明大戏院、杭州亚运公园、武汉民众乐园、喀什高台民居等项目 [2]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29%,利润率与现金流表现优于境内业务 [3] - 以东南亚为战略重心,辐射中亚、中东及非洲市场 [3] - 2013年收购HBA后持续推动国际化战略 [3] 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转型 - 构建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 [3] - 自主知识产权BIM系统应用于上海中心、北京大兴机场、普陀山观音圣坛等项目 [3] - 获评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动绿色建筑与装配式装修技术 [3] 财务与风险管理 - 建立全流程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坏账处置 [3] - 通过优化融资结构与现金流管理保持财务结构稳健性 [3]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建筑与智能化建造技术应用 [4] - 推进城市更新与海外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培育新增长点 [4] - 从传统装饰企业向绿色、智能、全球化建筑装饰综合服务商转型 [4]
【西安】织密地铁网 串起大西安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0
西安地铁网络发展 - 截至2024年5月底西安已开通11条地铁线路 运营里程达422公里 形成较完善的地铁网络 [1] - 2024年12月31日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 达553 9万人次 首次突破500万大关 [1] - 8号线作为首条闭合环形线路 串联主城多个重要区域 显著提升便利性并缓解交通压力 [1] 智能化建设与技术创新 - 8号线采用全自动驾驶标准GoA4等级 配备A型车 运力较B型车提升25% 满员载客2460人 [2] - 全自动驾驶列车具备自动唤醒 运行 洗车 休眠功能 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2] - 16号线应用卡斯柯信号系统 实现列车全自动化运行 轨行区障碍物监控效率显著提升 [3] 乘客体验与服务优化 - 车站配备智能购票 人脸识别 无线充电等设施 无障碍电梯 盲道等设计覆盖特殊人群需求 [1][2] - 3号线等线路使通勤时间缩短50% 车厢配备空调 暖气及舒适座椅 [3] - 外国游客及留学生评价西安地铁设施优于伦敦地铁 智能化程度高 [1] 多模式交通协同体系 - 地铁承担主城区中长距离运输 公交提供点对点接驳 共享单车解决短途需求 三者形成立体化绿色出行网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