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转现
icon
搜索文档
原木期货首个合约完成交割 累计成交额达3213.28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8-13 11:01
原木期货LG2507合约交割情况 - 原木期货首个合约LG2507顺利完成实物交收,标志着其从挂牌到交割的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合约规则设计和监管体系得到全面检验[1] - LG2507合约累计成交434.11万手,成交额3213.28亿元,日均成交2.57万手,日均持仓2.44万手[1] - 交割环节共完成1281手配对,折合原木现货11.529万立方米,交割结算价801-828.5元/立方米,总金额9533万元,涉及15家卖方和20家买方会员[1] 企业参与期货交割实践 - 山东腾诺木业通过60手交割接货提前锁定库存成本和加工利润,交割品标准化提升出材率和利润率[2] - 江苏汇鸿集团通过85手卖出套保平滑收益曲线,国标尺和"机器+人工"检尺模式提升交割效率和公平性[2] - 太仓鑫海港口作为最大车板交割场所完成425手交割,实现20分钟/手的高效运作[3] 期货交割机制创新 - 原木期货采用国标统一化质检标准,打破传统现货贸易主观判断惯例[3] - 引入机器检尺技术,质检结果可追溯,推动贸易标准化和规模化[3] - 车板交割与标准仓单交割并行,769手通过车板方式完成,512手通过仓单方式完成[1] 交易所未来规划 - 大商所计划增设交割库扩大交割资源,通过协议交收等市场化手段联通期现货市场[4] - 强化市场监管保障交割安全,支持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业务[4] - 推广成功经验提升产业参与度,助力木材产业期现结合高质量发展[4]
工业硅期货采用仓库+厂库交割模式吗
金投网· 2025-08-07 17:33
工业硅期货交割模式 - 采用仓库+厂库双轨交割模式,结合第三方仓库与生产企业直接交割优势 [1] - 仓库交割流程包含入库、验收、注册仓单等标准化环节,确保商品质量可控 [1] - 厂库交割由资质达标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具信用仓单,减少运输损耗并适配下游直发需求 [1] 交割方式多样性 - 提供期转现、滚动交割(交割月内分批配对)及一次性集中交割三种并行方式 [1] - 设计兼顾灵活性,贴合下游企业实际采购节奏与供应链管理需求 [1] 区域定价机制 - 华东地区(江苏、上海)设为基准交割地,非基准地包括广东、天津等5个区域 [1] - 非基准地实施差异化升贴水,如云南贴水500元/吨、新疆贴水700元/吨,反映物流成本与区域价差 [1] 效率与成本优化 - 双轨模式提升交割效率,厂库交割缩短供应链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1] - 信用仓单机制依托生产企业产能与信用担保,简化流程并减少包装破损风险 [1]
原木产业开启避险新生态
期货日报网· 2025-07-15 11:55
行业概况 - 针叶原木市场需求与建筑行业紧密相连,与铁矿石等黑色系大宗商品需求场景高度重合 [1] - 我国针叶原木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贸易型和加工型企业长期面临价格波动风险 [1] - 原木期货上市可直接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成本和利润 [1] 市场现状 - 房地产需求弱势导致建筑用原木需求显著下降,针叶原木进口量从2021年4988万立方米降至2024年2612万立方米,降幅48% [2] - 环保意识增强促使家具制造等行业转向可持续、环保型木材,原木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2] - 原木价格大幅波动导致进口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难度增加,加工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 [2] 现货检尺规则差异 - 现货市场各地检尺标准不统一,北方市场以3.9米确定材长,南方市场以4米确定材长 [3] - 山东和南方市场存在"虚尺"现象,部分原木口径测量结果较国标提升1至2个径级 [3] - 华南部分地区采用"小头短径"而非"小头均径"作为原木径级,检尺标准较国标更严格 [3] 期货套保案例 - 江苏木材加工企业A公司通过期转现业务提前获得原木现货,保障生产连续性 [4][5] - 期转现业务严格参考原木交割规则和检尺国标,帮助企业厘清期货尺和现货尺差异 [5] - 智能检尺应用于期转现业务,推动全国形成统一、标准的原木大市场 [5] 首单原木交割案例 - 江苏原木贸易企业C公司利用期货市场锁定销售价格,规避价格下跌风险 [6] - C公司在原木2507合约以790元/立方米建立空头头寸,匹配计划交货数量 [6] - 期货公司为C公司提供定制化交割培训和模拟交割演练,提升实操能力 [7] 交割结果与影响 - C公司最终交割结算价为865.5元/立方米,较现货市场价格800元/立方米避免利润损失 [8] - 期货交割采用标准化结算流程,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助力后续经营活动 [8] - 原木期货上市半年完成首批交割,产业对期货理解加深,期现联动增强 [8]
新业主七折购房,取消!老业主差价补偿,取消!李嘉诚的北京项目清盘时刻在“折腾”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2:18
项目背景与市场表现 - 御翠园由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开发,地块2001年以7亿元拿下,楼面价1750元/平方米,23年后升值超50倍[2][13] - 项目一期逸翠园2005年开盘成交均价9230元/平方米,是楼面价5.27倍[13] - 二期御翠园2023年开盘,拟售均价9.07万~9.97万元/平方米,批准销售473套[4] - 目前网签量仅90套,成交均价7.8万元/平方米[4] 价格策略与销售争议 - "五一"期间推出七折特价房最低7万元/平方米,较最高备案价降30%,但活动后取消[3][4] - 开发商承诺老业主84万~110万"装修礼包"但未兑现,后改为补偿3年物业费(140平3.2万/185平4.2万)[6][16] - 部分新业主以7万元/平方米价格未完成网签,开发商对退房者赔偿双倍定金(20万)[9][10] - 项目将重启销售,价格调整为8万~8.5万元/平方米[9] 产品与市场定位 - 项目为准现房,周边配套成熟,与二手房形成价格倒挂(周边二手房价7万~10万元/平方米)[13][14] - 户型设计过时(进深长、面宽窄),毛坯交付增加装修成本[13] - 土地使用期限因开发周期长已大幅缩水[13] - 渠道中介已停止带客,市场信心受挫[15] 业主反应与开发商应对 - 业主质疑销售策略随意性,认为品牌信任受损[11] - 数十户业主提交拒收房函,主要诉求为兑现"装修礼包"[16] - 开发商解释降价是为6月底交付前清盘,但实际销售不及预期[7]
五矿期货:“双保险”策略,助力碳酸锂企业化险为盈
期货日报· 2025-05-20 09:33
碳酸锂价格波动与行业格局变化 - 2021年碳酸锂价格飙升至60万元/吨历史高位,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锂电行业 [1] - 随后价格急转直下,2024年跌至6.5万元/吨下方,行业利润收缩,企业被迫缩减规模 [1] - 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年初9.7万元/吨降至年末7.5万元/吨,全年均价9.1万元/吨,较2023年下跌65% [2] Z公司逆周期扩张策略 - 作为锂矿开发小微企业,Z公司在非洲布局多个锂矿项目,原以原矿贸易为主 [1] - 碳酸锂价格高位时增设碳酸锂生产业务,但价格下跌导致每吨原矿进口亏损 [2] - 通过碳酸锂期货工具对冲风险,2024年3月建立空头头寸12万元/吨,7月价格跌至7.1万元/吨时期货盈利覆盖现货亏损 [3] - 采用"期转现"操作与正极材料厂合作,优化销售节奏并节省仓单费用,现货亏损72万元时期货盈利278万元,总体盈利206万元 [4] 期货工具对产业链的影响 - 期货市场吸引正极材料生产商等多样化主体,上游企业可直接通过期货交割对接下游终端客户 [5] - Z公司借助期货工具实现逆周期扩张,2024年经营规模较2023年翻倍,并在非洲收购更多小矿山 [5] - 期货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是成功关键,未来将深化新能源领域服务探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