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锋行链盟】港交所IPO基础发行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09
港交所IPO市场特点 - 市场以市场化、国际化及灵活的上市制度著称 [2] - 成为中资企业及国际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 [4] 参与主体 - 发行人需为拟上市企业且符合港交所上市条件 [2] - 保荐人作为核心协调者,需为港交所认可的持牌券商,承担上市合规性首要责任 [2] - 承销团负责股份销售,由国际大投行或中资券商组成 [2] - 中介机构包括法律顾问、会计师及其他专业机构 [2] - 监管机构包括港交所上市科、上市委员会及香港证监会 [2] 发行结构类型 - H股上市适用于注册地在内地的企业,需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审批 [2] - 红筹股上市适用于注册地在境外的企业,架构灵活且无需中国证监会直接审批 [2] - 同股不同权结构允许创新产业公司设置特别表决权股份,市值需至少400亿港元 [5]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可根据第18A章上市,无盈利要求但需披露研发风险 [5] - 双重主要上市需完全遵守两地监管,第二上市可豁免部分港股上市规则 [5] 核心流程 - IPO流程通常需6-12个月,包括前期准备、递表与聆讯、路演与定价及发行与上市 [3] - 前期准备阶段需进行重组与架构设计并选择中介团队 [5] - 递表后港交所上市科会进行多轮查询,通过后由上市委员会召开聆讯审批 [5] - 路演与定价阶段包括预路演和全球路演,承销团根据订单需求确定最终发行价 [5] - 发行阶段股份分配分为国际配售(约90%)和公开发售(约10%),可启动回拨机制 [5] 发行后监管 - 上市后需遵守持续信息披露要求,及时披露财务报告及重大交易 [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有6个月禁售期,董事高管每年转让不超过25% [5] - 基石投资者通常有6个月禁售期,承销商可在上市后30天内进行稳定价格操作 [5]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应时应势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港交所科企专线推出 - 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服务,帮助解答关键问题并满足上市规定 [1] - 科企专线允许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避免过早披露营运策略或专有技术带来的风险 [1] - 该政策使科创企业上市流程更便利、不确定性减少,降低上市进程对业务的影响 [1] 港交所制度改革成效 - 2018年以来港交所推行多项改革,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推出SPAC机制及特专科技公司主板上市 [2] - 改革后港股市场生态从传统产业转向新经济主导,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2] - 2024年香港新股集资额达880亿港元(全球第四),科技企业贡献超八成融资额 [2] 香港资本市场战略定位 - 港交所通过精准解决科创企业上市痛点,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巩固其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 [2] - 政策协同效应有望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资本博弈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内地及全球科创企业赴港上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