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博弈

搜索文档
美俄割土刀落乌克兰!印度关税殉葬,杀猴儆百警世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32
特朗普的商业策略与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采用时间压力策略 7月14日设定50天停火期限 不到两周后缩短至8月8日 利用乌克兰东部战场局势施压俄罗斯 [1] - 8月6日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 总关税提升至50% 重创印度对美出口 作为"二级制裁"战略的开端 [3] - 特朗普派遣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闭门会谈释放缓和信号 同时国务卿蓬佩奥等鹰派人物发表强硬言论 形成"红脸白脸"策略 [3] - 8月1日两艘美国核潜艇逼近俄罗斯海域 形成军事威慑 为谈判增加博弈空间 [3] 普京的反击策略 - 俄军表面接受"空中停火" 但地面攻势未停 尤其在顿涅茨克地区推进 将战场进展作为谈判筹码 [4] - 普京拒绝美国提出的乌东四州归属问题"搁置49年"提议 强调这些地区已写入俄罗斯宪法 必须获得国际承认 [6] - 普京最初坚持在阿联酋举行峰会 以凸显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 最终妥协在阿拉斯加举行 但包含与特朗普双边密谈排除泽连斯基的策略 [6] 受影响的国家与地区 - 乌克兰被排除在美俄密约之外 被迫接受领土割让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表达担忧但无果 [6] - 欧洲在峰会进程中被蒙在鼓里 需承担停火监督和乌克兰重建费用 美国公司瞄准乌克兰矿产资源 [6]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受美国制裁 对美出口遭遇重创 俄罗斯建议印度转向人民币结算 使其陷入孤立 [6] 阿拉斯加峰会协议内容 - 8月8日协议核心条款: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 俄罗斯停火但保留占领区 美俄直接商定领土归属 泽连斯基被动接受 [7] - 美国解除对俄罗斯部分制裁并重启能源合作 但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和赫尔松前线归属含糊其辞 实质是乌克兰领土丧失 [7]
见招拆招 破解孩子拖延症
北京青年报· 2025-06-30 09:09
青少年拖延症的表现形式 - 准备型拖延表现为反复削铅笔、整理书桌却不动笔 书包整理2小时仍未开始写作业 熬夜不睡觉 [1] - 置换型拖延表现为突然热衷打扫房间逃避作业 用抄写单词代替数学难题 [2] - 分心型拖延表现为写数学题时频繁刷短视频、发消息 或抠手指、搓橡皮 [3] 拖延症的神经科学机制 - 青少年大脑前额叶发育晚于边缘系统 导致抵抗即时满足诱惑能力弱于成人 [4] - 青春期拖延是大脑执行功能发育必经阶段 而非品格缺陷 [5] 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 - 权力博弈型拖延源于过度控制环境 表现为通过拖延争夺自主权 例如拖延到深夜才完成作业 [6] - 情感补偿型拖延源于被忽视的依恋需求 通过拖延延长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时间 [7] - 完美主义型拖延源于对犯错恐惧 表现为在没有十足把握前难以行动 [8] 应对拖延的干预策略 - 针对权力博弈型拖延建议采用"有限选择"策略 例如让孩子自主决定学习顺序 [6] - 针对情感补偿型拖延建议设置专属亲子时间 进行"非指导性陪伴" [7] - 针对完美主义型拖延建议家长降低期待 允许犯错并肯定进步过程 [8]
欧洲央行行长: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快讯· 2025-05-27 02:27
国际秩序与欧洲经济 - 当前国际秩序受到根本性动摇 多边合作被零和思维与权力博弈取代 [1] - 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欧洲经济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1] - 欧洲出口占经济增加值的近五分之一 支撑3000万个就业岗位 [1] - 世界贸易下降或经济集团分裂将对欧洲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1] 欧元国际地位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持续下降 达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欧元为全球第二大货币 占外汇储备20% [1] - 增强欧元国际地位可促使更多贸易以欧元计价 减少不稳定资本流动影响 [1] - 提升欧元地位需坚持开放贸易 巩固经济基础 捍卫法治与政治团结 [1] 政策应对与机遇 - 正确政策应对可使形势变化为欧元提供更大国际舞台作用 [1]
美国代表团,强登格陵兰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9 14:33
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意图 - 美国副总统万斯率代表团视察格陵兰岛美军基地,强调美国需要确保在北极的领导作用,并鼓吹格陵兰岛选择美国的"安全保护伞" [1][5] - 万斯批评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安全、防务等方面"投资不足",称格陵兰岛"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下比在丹麦安全保护伞下会好得多" [5] -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强烈意愿,表示"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需要格陵兰岛来维护国际安全" [6][7] 格陵兰岛和丹麦的回应 - 格陵兰岛新一届自治政府总理尼尔森批评万斯此行对格陵兰岛"缺乏尊重",强调格陵兰岛不出售,无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9][10] - 格陵兰岛自治议会团结党主席杰里米亚森表示"我们绝不想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称美国代表团此行是对格陵兰人民的"挑衅" [9][10] -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重申格陵兰岛属于丹麦的事实"不会改变",丹麦外交大臣批评美国政客散布关于格陵兰岛的虚假叙事 [10] 俄罗斯的立场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谋求吞并格陵兰岛不是一个"胡话",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计划 [14][16] - 普京回顾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执念",指出美国政府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研究过吞并格陵兰岛的可能性 [17] - 普京强调俄罗斯主张在北极地区开展平等合作,包括在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强国际协作 [18] 事件背景 - 美国代表团临时改变行程,取消探访美军基地以外的行程,并改由万斯本人率团 [5] - 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格陵兰岛居民都反对该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11] -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自治领地,有高度自治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