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

搜索文档
中缅双方联手打击,缅北白家犯罪集团被提起公诉
环球时报· 2025-07-12 06:49
缅北果敢白家犯罪集团案件 - 白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白所成、白应苍等21人已被提起公诉 [1] - 该集团利用家族影响力开发41个大型赌诈园区包括苍胜科技园、百胜大厦等 [1] - 涉嫌诈骗案件3.1万余起涉诈资金超106亿元涉赌资金超180亿元 [1] - 制造并贩卖毒品约11吨致中国公民6人死亡 [1] 白家集团历史背景 - 白所成2010年成为果敢自治区主席长期经营电信诈骗产业 [2] - 2017年后果敢老街地区毒品生产和销售活动增多 [2] - 疫情后赌博集团转为在线形式运营 [2] 多国联合打击行动 - 中缅泰三方在妙瓦底地区讨论电信欺诈预防系统 [2] - 2025年1月30日至7月10日期间抓获9224名非法移民 [2] - 其中9009人已通过泰国被驱逐回国215人正办理遣返 [2]
去年全省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96件
新华日报· 2025-06-26 05:46
毒品犯罪现状 - 2024年全省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640件,审结596件,判处被告人973人 [1] - 当前毒品犯罪形成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格局 [1] - 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案件数量及占比呈双下降趋势 [1] - 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新型毒品案件占比已超50% [1] - 新型毒品常被伪装成"止咳水""邮票贴纸"等形式,通过网络渠道蔓延 [1] 涉毒人员特征 - 涉毒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成为新型毒品侵袭的主要群体 [1] - 部分在校学生通过社交平台接触新型毒品,甚至参与贩卖 [1] - 相关案件中未成年人涉案比例较往年有所上升 [1] 毒品犯罪危害 - 滥用毒品导致吸毒者出现躁狂、幻觉等精神病症 [1] - 诱发故意伤害、肇事肇祸等严重暴力犯罪 [1] - 犯罪分子将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用于实施性侵、抢劫等犯罪活动 [1] 司法打击措施 - 2024年对涉毒被告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刑率远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 [2] - 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适用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2] - 对案涉甲基苯丙胺25千克的周某忠等被告人依法判处死刑 [2] - 全面推进全链条打击,加大惩处上游和下游犯罪力度 [2] - 全力追缴违法所得 [2]
青岛毒品犯罪案件十年来年均降32%
齐鲁晚报· 2025-06-26 05:09
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变化趋势 - 青岛每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从2015年的2148件降为2024年的51件,年均降幅32% [1] - 毒品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比例从2015年的25.36%降为2024年的0.73% [1] - 2020年以来传统毒品犯罪链条被有效切断,案件数量大幅下降 [1] 毒品犯罪案件特点 - 近十年青岛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903件8263人 [1] - 农村地区出现毒品蔓延状况,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1][2] - 青岛法院审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类案件28件,数量仅次于非法持有毒品案件 [2] 毒品犯罪主要罪名分布 -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56.83%,其中绝大多数为贩卖毒品罪 [2] - 容留他人吸毒罪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38.93% [2] - 非法持有毒品罪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3.62%,以上三个罪名占全部毒品案件总数的99.38% [2] 毒品犯罪群体特征 - 涉新型毒品犯罪人员三十五岁以下青年人占80%以上 [2] - 新型毒品以电子烟油、糖果、爆米花、奶茶饮料等形态出现,对青少年极具诱惑性 [2] 毒品犯罪手段变化 - 利用网络通联工具商谈交易,通过线上支付平台支付毒资,通过快递邮寄交付毒品的网络贩毒模式已成常态 [2] - 因吸毒诱发的杀人、伤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次生犯罪频发 [2]
传统毒品犯罪数量下降 精准打击新型毒品犯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4:50
毒品犯罪趋势 - 全国检察机关批捕毒品犯罪5.3万余人,同比下降14% [1] - 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同比基本持平 [1] - 传统毒品犯罪呈现下降趋势,新型毒品犯罪逆势上涨 [3] - 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制作成本低,隐蔽性更强 [4] 毒品犯罪特点 - 境外毒品渗透加剧、新型毒品案件多发、毒品犯罪网络化更趋明显 [1] - 犯罪分子普遍采取"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进行交易 [4] - 个别医疗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医用麻精药品管理失控 [3][4] 检察机关工作重点 - 福建检察机关办理海上跨境毒品犯罪案件15件130人,涉案毒品达10.5吨 [2] - 全国检察机关批捕涉毒洗钱犯罪700余人,起诉1300余人,同比上升2.1% [2] - 对毒品犯罪案件开展自行补充侦查2300余件 [2] - 重庆检察机关办理"零口供"毒贩案件,涉案冰毒490余克 [3] - 四川检察机关追缴涉毒资产600余万元 [2] 新型毒品治理 - 医用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替代滥用问题突出 [3] - 检察机关协同多部门加强医用麻精药品监管 [4] - 督促物流寄递企业严格遵守"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制度 [4] - 将推动制发司法解释治理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 [4]
男子利用口令红包收取漂洗毒资被判刑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4:34
毒品犯罪与洗钱犯罪案例 - 被告人叶某宾通过境外社交平台向鲍某某出售10粒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三唑仑,并要求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口令红包形式支付毒资 [3] - 叶某宾将口令红包码发送给境外施某,由施某领取后重新生成新口令红包,实现毒资收取 [3] - 叶某宾通过上家将三唑仑从境外邮寄给鲍某某,鲍某某取件时被公安机关查获 [3]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对叶某宾提起公诉 [3]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叶某宾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3] 犯罪手法与侦查过程 - 本案系利用移动支付工具实现毒品犯罪自洗钱的案件 [4] - 叶某宾交替使用境内外社交平台传递信息,利用他人支付账户代收和转递毒资 [4] - 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机关提取境内外平台联络记录、口令红包收付记录等电子数据 [4] - 检察机关完善叶某宾对毒赃进行"化学漂白"的证据链条 [4] 案件特点与司法应对 - 境外寄递类贩毒案件中,买卖双方利用境内外社交平台沟通犯罪意图 [4] - 犯罪分子利用口令红包等新型支付方式收取和漂洗毒资 [4] - 检察机关落实"一案双查"机制,同时办理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案件 [4] - 司法机关深度拆解利用网络空间虚拟性和匿名性实行毒资"漂白"的犯罪模式 [4]
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近三成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毒品犯罪案件趋势 - 2024年1至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343件 同比下降29 31% [1] - 近10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毒情形势持续向好 [1]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5859件 判决生效被告人49177人 [1] - 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8332人 重刑率达16 94% [1] 新型毒品犯罪特征 - 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较快 呈超越传统毒品犯罪案件之势 [1] - 滥用群体低龄化 犯罪主体年轻化特征明显 [1] - 利用麻精药品实施强奸 猥亵 抢劫等犯罪现象突出 [1] 典型案例与惩处措施 - 最高法发布10件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彰显严惩立场 [2] - 陈某颖利用未成年人贩卖运输毒品被判处死刑 [2] - 苗某坡向10余名未成年人售卖右美沙芬被从重处罚 [2] - 刘某明等人拉拢未成年人贩卖依托咪酯电子烟被严惩 [2] 法院工作方向 - 人民法院坚持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总方针 [1] - 加强审判指导 提高禁毒综合治理效能 [2] - 重点打击以未成年人为目标的毒品犯罪 [1]
38万片杜冷丁从公立医院流向毒品市场,院长被判死缓
新京报· 2025-06-23 14:12
毒品犯罪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指出近年来麻精药品替代滥用问题突出 存在从医院流向毒品市场的情况 [1] - 案例显示某公立医院院长苏某和利用职务便利 在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以医院名义申购盐酸哌替啶片剂536180片 私自加价出售 其中约38万片贩卖给无业人员 累计获利100余万元 [1] - 盐酸哌替啶片剂被多次转手贩卖 最终流入毒品犯罪前科人员手中 [1] 案件判决结果 - 法院认定苏某和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因其利用院长身份大量购买并非法销售 犯罪持续时间长 次数多 数量大 社会危害极大 [2] - 苏某和在事发后补开红处方对抗审计侦查 罪行特别严重 [2] - 法院依法判处苏某和死刑 缓期二年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 药品滥用现状 - 随着国家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加大 传统毒品价高难求 吸贩毒人员转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医疗用麻精药品作为替代物 [2] - 盐酸哌替啶作为临床用合成镇痛药 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 可能导致严重呼吸抑制 属于我国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 [2] - 盐酸哌替啶具有药品与毒品双重属性 一旦流入非法市场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3]
最高法: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严惩新型毒品犯罪
快讯· 2025-06-23 10:49
禁毒工作成效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5859件 [1] - 2025年1—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343件 同比下降29 31% [1] - 近十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毒情形势持续向好 [1] 新型毒品犯罪趋势 - 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较快 呈超越传统毒品犯罪案件之势 [1] - 新型毒品滥用群体低龄化 犯罪主体年轻化特征愈加明显 [1] 典型案例发布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惩治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