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间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获任韩国驻华大使,韩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赴华履新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43
任命背景与意义 - 韩国外交部正式任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为新任驻华大使 结束了该职位长达9个月的空缺 [1] - 此项任命被视为李在明政府修复韩中关系 重新调整对华战略的重要信号 [1] - 在韩中建交33周年之际 任命建交核心人物之子 凸显政府在大国竞争格局下寻求务实外交与稳定关系的意图 [3] 新任大使的表态与挑战 - 卢载宪抵达北京后表示 在国际秩序剧烈变化的当下 韩中关系处于新转折点 他将以愚公移山的心态推动睦邻友好合作 [3] - 新任大使面临多重外交考验 需在恢复对华关系与维持美韩同盟之间保持平衡 积极修复与中国的沟通渠道 [4] - 卢载宪将重点协调中国领导人访韩事宜 并就半导体 稀土供应链等敏感议题与中方展开沟通 [4] 核心任务与行业议题 - 确保韩国企业在稀土等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安全是核心任务之一 大使馆将与政府及企业携手努力 [4] - 应对国内反华舆论是棘手课题 卢载宪明确批评炒作中国干预选举论是不可取且令人担忧的现象 强调将坚决应对损害两国友好情绪的行为 [5] - 新政府将强化公共外交与民间交流 显示出在回应中方关切 修复互信方面的积极姿态 [5] 中方回应与期待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欢迎韩国新任驻华大使来华履新 期待他为促进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 - 中方愿为卢载宪来华履职提供便利 [5]
日本学者石田隆至:民间交流让日本人反思错误“中国观”
环球时报· 2025-09-18 06:43
历史认知与当前隔阂 - 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参加甚至阻挠中国和俄罗斯的纪念活动,因其属于加害方[1] - 日本对侵华历史真相避而不谈,并有意渲染中国所谓的“反日氛围”[1] - 日中两国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隔阂已呈现出扩大趋势,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现象[2] 日本社会对华认知偏差 - 日本社会对中国现实以及中国民众的想法缺乏认知,将中国的和平诉求宣传为“反日”[1] - 日本社会的对华认知已偏离实际,陷入自以为是的状态,甚至在日中友好活动现场对中国抱有警惕的人在增多[2] - 日本社会的大多数人看不到中国民众的“真实面貌”,包括他们的喜怒哀乐[3] 学者的作用与民间交流 - 学者致力于缩小日中之间的认知差距,传递具体事实并结合中国社会语境解释以消解日本人的偏见[3] - 弥合两国隔阂的唯一可能性或许在于直接的民间交流,接触过中国或在日中国人的日本人会重新审视其中国观[2] - 学者将其关于战争责任的研究成果回馈社会视为一种教育实践[3] 解决路径与未来展望 - 日本只有彻底清算过去的战争罪行和加害责任,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1] - 中国人民期待日本能以真诚的态度直面历史、反省战争,而非回避或美化历史[3] - 只有建立在真实与正义基础上的和平才能为中日关系带来稳定、友好的发展[3]
风雨50年,中欧关系如何“穿越迷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2:16
中欧经贸合作规模与结构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1975年2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7858亿美元,服务贸易达1448亿美元,双边贸易总额超9300亿美元[2]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进出口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分钟超1000万元人民币贸易往来[2] - 截至2024年底欧盟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500多亿美元,中国对欧直接投资近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2600亿美元[2] 产业合作领域演变 - 经贸合作从传统服装、鞋帽、玩具拓展至机械设备、汽车、光伏产品等高端制造业[2] - 中国在光伏、电动车等绿色制造领域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3] - 中欧签署《绿色科技合作备忘录》,未来三年共同投资150亿欧元聚焦氢能、储能、碳捕集等六大领域[6] 合作机制韧性表现 - 双边经贸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新冠疫情等多重挑战[3] - 合作范围从法国、德国扩大至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更多欧盟成员国[4] - 2024年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确认绿色伙伴关系为合作重要组成部分[5] 技术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6] - 中欧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存在合作增长点[1] - 双方可通过技术和资金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特别针对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7] 结构性互补关系 - 中欧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量超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总和占世界近四分之一[1] - 欧委会《欧洲竞争力的未来》报告承认欧洲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落后于中美[3] - 结构性利益互补性持续存在,合作韧性和信任未被短期变量撼动[10]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民间交流构成了美中合作的韧性与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9:51
郑艺在出席上述活动时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艰难的岁月中,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的带领下, 飞越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他们在中国的蓝天上,与中国空军共同抗击侵略者,为中国 抗战的坚持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飞虎队机头上的鲨鱼嘴图案,成为美中友谊的象征,被一代代人铭 记。 在郑艺看来,工商界的合作正是飞虎队精神在和平时期的延续。上海美国商会已有110年的历史, 见证了美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如今,上海美国商会近一千家会员企业扎根在中国,很多企业在此深耕数 十年,促进了两国在贸易、投资、教育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新社上海6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 郑莹莹)"我们的会员企业经常表示,尽管美中关系在一些领域存 在挑战,但在日常合作中,来自美中两国的员工团队紧密协作、相互学习,形成了牢固的伙伴关系与个 人友谊。正是这种基层层面的民间交流,构成了美中合作的韧性与活力。"美国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顾 问、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23日在上海说。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美国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夫 人陈香梅女士诞辰100周年。当天,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等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