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专访丨中国汽车品牌在芬兰影响力持续上升——访芬兰汽车贸易与维修中央组织首席执行官劳萨拉
新华网· 2025-11-19 14:32
新华社赫尔辛基11月18日电 专访丨中国汽车品牌在芬兰影响力持续上升——访芬兰汽车贸易与维 修中央组织首席执行官劳萨拉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新华社记者朱昊晨 徐谦 劳萨拉认为,中芬在汽车产业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芬兰拥有约100家企业组成的汽车软件产业 集群,其中许多企业希望与中国伙伴在充电技术、软件开发及相关设备方面开展合作。 劳萨拉预计,随着更多符合欧洲标准的车型上市,以及与芬兰经销商合作的深化,中国品牌将在芬 兰汽车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与中国保持联系对我们协会十分重要。"他说,芬兰汽车贸易与维修中央组织定期组织会员代表团 赴华交流,推动中芬汽车产业的沟通与合作。 据介绍,芬兰汽车贸易与维修中央组织成立于1933年,现有167家成员公司,523个营业地点,成员 包括汽车经销商、租赁公司、机械贸易企业及检测机构等。 芬兰汽车贸易与维修中央组织首席执行官泰罗·劳萨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芬 兰汽车市场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和价格竞争力,在当地影响力持 续提升,对芬兰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劳萨拉说,芬兰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技术创新和 ...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开幕
每日商报· 2025-10-23 06:21
公司战略与成果 - 公司于2025年10月18日举办全球创新大会 主题为“创新 智领全球” 系统性展示在电动化 网联化 智能化 共享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1] - 公司实现销量规模 新能源 出口 品牌 资本市场的“五大历史突破” [1] - 截至9月底 公司全球累计用户超过1772万 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 [1] - 公司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技术创新与发布 - 大会发布飞鱼底盘EMB等10余项全球领先技术 [1] - 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8% 未来或推动混动汽车进入油耗“1时代” [1] - 公司启动协同创新中心签约及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 旨在打通产学研壁垒 [1] 全球研发与产业布局 - 公司目前拥有16个海外KD工厂 8大研发中心及超过3万名研发人员 [1] - 公司计划未来建设26个海外研发中心 [1] - 公司联动多方资源 开展超过4000项星火课题 构建全球技术创新体系 [1] - 上述举措旨在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引领 开启汽车产业中国技术时代 [1]
至 前所未至!纵横G700成功横渡长江,开启中国豪华越野新时代
金投网· 2025-10-16 15:06
事件概述 - 纵横首款车型G700于2025年10月16日成功横渡长江,成为百年汽车工业史上首款实现此壮举的越野车 [1] - 此次横渡全程耗时22分钟,总航程1480米,江面宽度约1.2千米,水流时速达5-10千米/小时,车辆入水后保持约7千米/小时速度平稳航渡 [5] - 该事件被定位为“中国汽车工业渡江战役”的史诗级胜利,旨在彰显中国自主汽车技术的顶尖水准 [3] 产品与技术亮点 - 纵横G700被定义为兼顾海陆空的全领域豪华越野SUV新物种,核心元件均达到IP68级防水标准 [11] - 车辆采用纵横方舟技术,具备行业顶级密封性能、整车一体式无孔油漆车身、主动空气循环系统与800V高压碳化硅高转速推进器系统 [5] - 搭载6轴陀螺仪实时调整车身平衡,确保水上行驶轨迹精准可控 [5] - 最大970mm涉水深度达到世界顶尖豪华越野车水准,配合内高压一体式大梁与智能三把锁实现强悍越野通过性 [11] - 配备百万级空气悬架+CDC、华为乾崑智驾ADS 4、云感智能座椅、劳斯莱斯同款莱斯康音响系统,主打“移动豪华舱”体验 [11] 市场表现与定位 - 纵横G700以“40万元级价格、百万级体验”的价值颠覆进行市场定位 [12] - 预售开启100小时,订单已经突破10000台 [12] - 公司旨在通过该产品重新定义世界豪华越野SUV标准,打破西方品牌数十年垄断 [3][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渡江壮举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告别“市场换技术”阶段,成为豪华越野标准的定义者 [12] - 事件为2025年10月18日召开的奇瑞全球创新大会进行预热,展示公司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3] - 纵横G700将于10月19日全球上市,承载“Design by纵横,Produce by世界”的战略使命,旨在赋能行业并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出口 [14] - 公司称此举实现了“从10亿件衬衫换飞机,到东方越野定义新物种”的产业升级 [14]
隐藏式门把手能降低油耗?汽车不需要那么多奇葩设计
广州日报· 2025-09-29 18:11
政策动态 - 中国正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 - 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门外把手,即不能仅依赖电子开启方式 [1] 行业趋势与争议 - 隐藏式门把手是当前备受争议的汽车技术创新之一,被指可能增加用户使用不便和安全隐患 [1] - 车企推广隐藏式门把手的理由是减少风阻、降低油耗,实现经济环保 [1] - 除隐藏式门把手外,全景天幕、全触屏操作、半幅方向盘、电子外后视镜等设计也因实用性和安全性问题引发讨论 [1] 产品设计理念 - 全触屏操作取代实体按键的设计被批评为存在安全隐患,驾驶时分神操作触屏可能增加风险 [1] -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安全应被视为第一位,创新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2] - 行业观点认为,创新应脚踏实地、聚焦解决消费者日常痛点,而非“为创新而创新”的噱头 [2] - 专注于营销噱头而忽视产品质量的车企面临发展风险 [2]
2.0T 3电机4驱、5激光雷达、6C超充、48V主动防倾杆!极氪9X真能叫板库里南?
电动车公社· 2025-08-23 23:39
行业趋势 - 2023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密集推出全尺寸三排SUV新车型 包括乐道L90 蔚来ES8 吉利银河M9 极氪9X 智己LS9 奇瑞风云T11 捷途纵横G700等 [1] - 新车型普遍采用约5米2的车身尺寸 主打大空间设计理念 [1] 技术配置 - 极氪9X采用与劳斯莱斯库里南同款的48V主动稳定杆技术 [2][5] - 极氪9X全球首发5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 [2] - 极氪9X搭载混动兆瓦电驱系统 [2] - 极氪9X配备6C超充电池技术 [2] - 极氪9X被定位为品牌旗舰车型 [4] 市场竞争 - 三排SUV细分市场呈现多品牌竞争格局 各厂商均推出旗舰产品 [1][4] - 极氪9X面临来自多个品牌的同类产品竞争 需在技术配置方面建立差异化优势 [2][4]
征服纽北,登陆GT:小米汽车扛起反内卷大旗
新浪财经· 2025-06-14 10:42
核心观点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成为"纽北全球最速量产电动车",展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实力[1][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而非价格战实现差异化竞争,两次纽北刷圈(原型车6分46秒874、量产车7分04秒957)验证技术硬实力[3][7] - 全球顶级赛车游戏《GT7》首次收录中国车型小米SU7 Ultra,标志中国汽车文化软实力破圈[9][11][12] 技术突破 - 纽北赛道被称为"汽车性能试金石",此前被保时捷、奔驰等欧美车企垄断,小米实现弯道超车[7] - 性能车领域需攻克动力、底盘调教、空气动力学等核心技术,公司通过原型车与量产车双重验证打磨产品性能[7] - 公司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拥有多项自研技术,新车型YU7在智能座舱和三电系统再突破[14] 行业影响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但需补足技术品牌短板[13] - 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公司坚持"不拼价格拼技术"策略,价格保持稳定[8][14] - 公司被视作中国汽车强国引领者,通过技术硬实力(纽北纪录)和文化软实力(游戏IP合作)双路径走向全球[14] 文化破圈 - 《GT7》开发商主动邀请小米SU7 Ultra入驻,系该系列28年来首次纳入中国车型[11][12] - 游戏制作人山内一典专程试驾并考察工厂,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十年快速发展"的技术成果[12] - 车型入选标准包括历史代表性、设计和高性能,反映国际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认可[12]
5月销量盘点:零跑三连冠,华为历史最佳,小米汽车马上要盈利了
36氪· 2025-06-04 20:46
行业整体表现 - 5月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传统头部车企稳中有进 比亚迪5月新能源车销量38.25万辆 同比增长15.3% 前五月累计销量176.34万辆 同比增长38.70% [1] - 吉利5月新能源车型销量138021辆 同比增长135.2% 前五月累计销量突破60万辆 同比增长137% [1] - 奇瑞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3169辆 同比增长47.7% 前五月累计销量287798辆 同比增长111.5% [2] - 长城新能源车5月销售32638辆 前五月累计销售124009辆 新能源车型占比显著提升 [2] 新势力车企表现 - 新势力车企竞争激烈 5月零跑交付4.51万辆 同比激增148% 连续三个月登顶新势力榜首 [3] - 理想5月交付4.09万辆 同比增长16.7% 首次月交付超4万辆 MEGA车型产能爬坡后预计月交付2500-3000辆 同比增长150%-200% [5] - 小鹏5月交付33525辆 同比增长230.4% 前五月累计交付162578辆 同比增长293% [6] - 蔚来5月交付23231辆 同比增长13.1% 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3270辆 乐道品牌交付6281辆 萤火虫品牌交付3680辆 [6] - 鸿蒙智行5月全系交付4.45万辆 环比增长35% 创历史最好成绩 问界M9交付15481辆 问界M8交付12116辆 [6] - 岚图 阿维塔 极狐等车企5月销量均超1万辆 同比激增 [8] 新车发布与技术升级 - 5月新势力车企密集上新 技术创新升级成为焦点 如理想VLA司机大模型 蔚来NWM世界模型 华为ADS 4等 [9] - 零跑2026款C10上市 配备800V高压平台 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等高端配置 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策略 [9] -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发布 升级ADMax至NVIDIA Thor-U芯片 ADPro升级地平线征程6M芯片 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 [11] - 小鹏MONA M03上市 搭载图灵AI智驾系统 27个高精度传感器 508TOPS双Orin-X智驾芯片 不依赖高清地图 [13] - 蔚来新车搭载第三代智能系统NT.Cedar S雪松 标配全球首颗车规5nm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X9031 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 [15] - 小米第二款车YU7亮相 搭载NVIDIA DRIVE AGX Thor计算平台 700 TOPS算力 计划7月量产 [17] 行业盈利与价格战 - 新势力车企盈利状况改善 理想和赛力斯已实现盈利 零跑 小鹏 蔚来接近盈利 预计今年Q4有望整体蜕变 [19] - 零跑2025年Q1营收超百亿 同比增长187.1% 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 C系列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77.5% 电池采购成本下降15% [19] - 小鹏计划2025年Q4实现盈利 目标销量翻番 蔚来目标今年Q4盈利 通过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降本 神玑NX9031单车可降本1万元 [22] - 小米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 预计今年Q3-Q4实现盈利 [25] - 5月出现新一轮价格战 比亚迪海鸥智驾版和吉利星愿价格下探至5万元区间 行业利润承压 前4月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1325.5亿元 同比下降5.1% [25] - 工信部 中汽协发声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将加大整治内卷式竞争力度 [25]
中国汽研(601965):业绩稳健增长,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招商证券· 2025-04-28 2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以新战略布局为抓手聚焦融合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汽车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业务营收稳步提升,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2.2/14.2亿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14.7%,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8.6%,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15.3%;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9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6.3%,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8.6% [1] - 24年公司毛/净利率分别为44.5/20.6%,分别较23年提升、下降1.6/-1.0pct;25年一季度毛/净利率分别为45.6%和21.1%,同比+6.0/+0.8pct [1][2] - 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9/8.5/5.9/-0.1%,整体期间费用率较23年下降了1.4pct;25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7.1/6.5/0.0%,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7pct [1][2] 公司布局 - 公司持续推进国内外布局,形成以重庆本部为中心的属地化技术服务能力,完成华东总部基地建设主体结构封顶,建成汽车信息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拓展试验场资源,完成口岸业务专业化整合,建立海外服务网络 [6] - 公司是国家级汽车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拥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建立“指数 + 数据”业务发展模式,完成指数升级,发布车型测评结果,开展多场宣讲和试验活动,深化指数应用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007|4697|5448|6347|7426| |同比增长|22%|17%|16%|17%|17%| |营业利润(百万元)|972|1142|1326|1535|1780| |同比增长|17%|17%|16%|16%|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5|908|1055|1223|1418| |同比增长|20%|10%|16%|16%|16%| |每股收益(元)|0.82|0.90|1.05|1.22|1.41| |PE|23.8|21.6|18.6|16.0|13.8| |PB|3.0|2.8|2.5|2.2|2.0|[8]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4593|4905|5911|7206|8575| |非流动资产|4366|5129|5290|5434|5563| |资产总计|8959|10035|11201|12640|14137| |流动负债|1841|2078|2360|2813|3165| |长期负债|295|507|507|507|507| |负债合计|2137|2585|2867|3319|367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535|7061|7875|8781|9833|[20]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862|495|1266|1459|1515| |投资活动现金流|(28)|(624)|(511)|(511)|(511)| |筹资活动现金流|(313)|(438)|(285)|(312)|(363)| |现金净增加额|521|(566)|470|635|642|[20]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4007|4697|5448|6347|7426| |营业成本|2286|2605|3274|4189|4901| |营业利润|972|1142|1326|1535|1780| |利润总额|972|1140|1325|1534|177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825|908|1055|1223|1418|[2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营业总收入|22%|17%|16%|17%|17%| |年成长率 - 营业利润|17%|17%|16%|16%|16%| |年成长率 - 归母净利润|20%|10%|16%|16%|1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3.0%|44.5%|39.9%|34.0%|34.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0.6%|19.3%|19.4%|19.3%|19.1%| |获利能力 - ROE|13.2%|13.4%|14.1%|14.7%|15.2%| |获利能力 - ROIC|12.9%|13.5%|14.2%|14.8%|15.3%|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3.8%|25.8%|25.6%|26.3%|26.0%|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0.3%|0.5%|0.0%|0.0%|0.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5|2.4|2.5|2.6|2.7|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2.3|2.2|2.3|2.4|2.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0.5|0.5|0.5|0.6|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9.0|8.5|8.4|8.5|8.1|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7|2.4|2.2|2.2|2.2|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9|2.4|2.3|2.4|2.3| |每股资料(元) - EPS|0.82|0.90|1.05|1.22|1.41| |每股资料(元) - 每股经营净现金|0.86|0.49|1.26|1.45|1.51| |每股资料(元) - 每股净资产|6.51|7.04|7.85|8.75|9.80| |每股资料(元) - 每股股利|0.33|0.34|0.32|0.37|0.42| |估值比率 - PE|23.8|21.6|18.6|16.0|13.8| |估值比率 - PB|3.0|2.8|2.5|2.2|2.0| |估值比率 - EV/EBITDA|16.4|14.1|12.0|10.6|9.4|[22]
哈曼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创新科技
环球网· 2025-04-27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上海车展哈曼公司展示汽车科技解决方案 凸显其在中国市场布局及技术创新成果 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3][6] 行业情况 - 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将达35%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等领域技术突破 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较三年前提升60%以上 [6] 公司情况 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 哈曼携多款汽车科技解决方案亮相 覆盖智能交互、车载互联及影音系统等领域 [1] 市场布局 - 中国已成为汽车技术创新重要市场 哈曼将CES 2025展出创新成果引入上海 系统性呈现Ready系列解决方案及汽车音响系统 [3] - 哈曼在中国完成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完整布局 苏州车载显示智造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 总投资1亿元 配备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及AI视觉检测技术 [3] 技术展示 - 智能交互系统:Ready Engage集成Cerence AI语音助手 支持个性化AI交互;Ready Upgrade可实现3个月周期软件更新及6个月车型升级方案 [4] - 车载互联技术:Ready Connect强化偏远地区通信稳定性;Ready Link Marketplace开发者平台支持第三方车载应用开发 [4] - 安全监测系统:Ready Care运用AI与神经科学原理 实时监测驾驶员生理数据并提供干预方案 [4] - 影音显示技术:与三星联合开发的车规级HDR10+显示技术及Neo QLED屏幕已进入应用阶段;Seat Sonic音响系统通过座椅集成实现声音分区控制 [4] 研发成果 - 哈曼中国研发团队承担全球40%以上车载显示技术开发工作 苏州工厂投产使车载显示模组年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6] - 车展中哈曼展示AR情景智能系统、无镉量子点膜技术等创新方案 [6]
2025汽车创新大会助力中欧产业合作
商务部网站· 2025-04-27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汽车创新大会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举办,为国际汽车行业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外汽车产业合作 [1][2]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于4月24日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举办 [1] - 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CAR Institute(德国汽车研究所)、柏林勃兰登堡汽车产业集群共同组织 [1] - 汇聚国内外汽车产业链创新资源,吸引众多行业专家、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代表参与 [1] 领导致辞观点 -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中外企业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1] -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何冬宾指出德国是上海第五大外资来源地,欢迎德国企业把握上海优势加快合作 [1] 专题研讨情况 - 国内外行业嘉宾围绕企业战略布局与合作机会、电池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探讨 [2] - 近50位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企业和机构代表组团来华参会,与国内企业对接交流 [2] 大会意义 - 紧扣汽车行业发展热点,为国际汽车行业搭建深度交流平台 [2] - 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国际合作方面拓展资源渠道,为中外汽车产业合作注入新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