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系统

搜索文档
天津“中关村”构筑产业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04:50
园区发展概况 - 天开华苑科创园被称为天津"中关村",一年多来引进454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其中125家为京冀来津科技企业,占比近30% [4] - 园区占地11.58平方公里,始建于1994年,周边集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3所高校,是国内最早建设的一批产业园之一 [4] - 园区已入驻西门子、丰田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曙光、中电科蓝天、360、TCL中环等多家龙头企业 [4] 创新平台与研发机构 - 园区拥有128家研发创新平台和机构,包括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 [5] - 园区内建有22家国家级孵化器以及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的16个研发中心 [5] -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已形成集电极、芯片、算法、装备于一体的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并孵化瑙玑科技、超瑙医疗等5家科技型企业 [6] 孵化体系与生活配套 - 园区实施三级孵化模式,孵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6] - 园区内设有众创空间、孵化器、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设施,以及人才公寓、学校、医院、公园等构成的"15分钟生活圈" [6]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园区推出"先用后付"模式,已促成14项科技成果转化,包括"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开放许可+保险兜底"和"专利许可(转让)+联合研发"三种模式 [7] - "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模式中,怪兽超人(天津)宠物服务有限公司免费试用天津农学院"数据大模型标注"技术,天地伟业与银河水滴科技合作开发"步态识别技术"项目 [7] - 天津滨海高新区计划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探索"先投后股""先研后股"等创新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7]
拟自建工厂摆脱“大客户依赖” 四维智联冲刺港股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23:10
日前,四维图新旗下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公司南京四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维智联")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背靠滴滴、腾讯、联发科的智能 座舱企业,正试图在汽车智能网联行业洗牌中完成"背水一战"。 对大客户兼股东依赖度高 目前,四维智联在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但市占率仅有0.1%。与此同时,四维智联对既是大客户也是股东的供应链企业的依赖度 高,使其盈利能力和市场拓展空间受限。 四维智联成立于2018年,由四维图新原智能网联业务分拆独立运营,专注于智能座舱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AI助手、Welink3智能交互系 统、地图导航等软件方案,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提供汽车影音系统等标准域控制器,以及座舱、舱行一体、舱泊一体和驾舱一体的高级域控制器。 招股书显示,四维智联2022年—2024年累计亏损8.47亿元,平均年度亏损2.8亿元,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仅8988万元。作为四维智联的母公司,四维图虽然近 两年归母净利润减亏明显,仍处于亏损状态,将四维智联分拆上市成为四维图新寻求突破的路径之一。 四维图新持有四维智联27.1%的股权,并通过四维智联香港、四维智联宁波、宁波智合拥有四维智联 ...
新增454家科技企业!天津“中关村”构筑产业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9 17:18
园区概况 - 天津滨海高新区天开华苑科创园占地11.58平方公里,始建于1994年,周边集聚13所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2] - 园区为天津市首个"无燃煤区"及"国家ISO14000环保示范区",入驻西门子、丰田等世界500强企业及曙光、中电科蓝天、360、TCL中环等龙头企业 [2] - 2024年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布局,拥有128家研发创新平台、22家国家级孵化器及16个高校共建研发中心 [2][6] 企业引进与成长 - 2024年引进454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其中19家入选天开科创专板培育层(占全市55%),125家为京冀来津科技企业(占比近30%) [3] - 实施三级孵化模式,孵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已孵化瑙玑科技、超瑙医疗等5家脑机交互领域企业 [6][7] 技术创新成果 -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研发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全链条国产化成果 [6] - 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 [6]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推出"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开放许可+保险兜底""专利许可(转让)+联合研发"三种先使用后付费模式,促成14项科技成果落地 [7][8] - 典型案例包括怪兽超人免费试用天津农学院数据大模型标注技术、天地伟业与银河水滴科技合作的步态识别技术项目 [8]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探索"先投后股""先研后股"等创新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8]
国家高新区竞速新兴产业赛道 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
长江日报· 2025-06-09 08:44
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 [1][2] -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20% [1][2] - 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 [1][2] - 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2] 国家高新区经济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国家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国家高新区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50%左右 [1] 国家高新区企业竞争力 - 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33%高新技术企业、4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独角兽企业 [2] - 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原创技术不断涌现 [1] 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国家高新区围绕特色优势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2] - 深入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新赛道策源地和集聚区 [2] - 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从智能到智慧,破译AI时代政务热线的“技术+人文”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8:31
人工智能与政务热线融合 - 政务热线正从传统电话平台升级为智能受理、精准处理、科学决策于一体的城市治理中枢,AI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引发范式变革[1][2] - 国内政务大模型应用场景已覆盖政府办公、公文写作、政务服务、智慧司法等七大领域,其中智能问答场景处于试点前列[1] - 中国电信构建的智能交互系统实现诉求精准匹配,智能填单和工单分拣产品实现自动化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将热线数据转化为治理洞察[2] 技术应用与安全保障 - 自主可信计算3.0技术以密码为基因进行并行免疫检测,确保计算结果全程可测可控,为AI+热线提供安全保障[2] - 当前AI处理政务热线存在服务质量不稳定、缺乏情感交流等问题,需通过数据治理形成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模型能力[3][4] - 需建立覆盖不同业务领域和区域的统筹协同机制,推动热线大模型创新应用[3] 服务模式转型挑战 - 政务热线需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趋势,非传统服务比重持续增加,传统市政服务占比下降[4] - 后台处理需要跨部门响应配合、数据共享支撑,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变革而不仅是技术驱动[4] - 数字技术形成感知-办理-回馈-评估闭环,实现从办一件事到办一类事的效率提升[5] 人文与服务体系建设 - 建议将服务温度指数纳入考核机制,利用AI情绪识别技术辅助客服人员,构建人文客服体系[5] - 人员能力建设和梯队重塑是高质量发展关键,需加强工作人员AI应用能力[5] - AI技术需融入情感交流和人性化元素,保持政务热线"连心桥"的本质属性[1][4][5]
工信部:一季度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估算达1.7万亿元
人民网· 2025-05-20 10:25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引导国家高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跨园区产业协作,指导 成立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推动建设京津冀、长三角、东北、中部地区等高新区联盟。中关村 新一代信息技术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占全 国的20%、50%。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第四,优质企业竞争力实现新跃升。推动国家高新区加强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支持,健全企业梯度培育 体系,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 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 人民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申佳平)记者今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获悉,根据最新初步估算,今 年一季度,国家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8家国家高新区,覆盖31个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介绍,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可以用"四新"来概括。 第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19.3万亿元,同 ...
哈曼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创新科技
环球网· 2025-04-27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上海车展哈曼公司展示汽车科技解决方案 凸显其在中国市场布局及技术创新成果 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3][6] 行业情况 - 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将达35%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等领域技术突破 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较三年前提升60%以上 [6] 公司情况 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 哈曼携多款汽车科技解决方案亮相 覆盖智能交互、车载互联及影音系统等领域 [1] 市场布局 - 中国已成为汽车技术创新重要市场 哈曼将CES 2025展出创新成果引入上海 系统性呈现Ready系列解决方案及汽车音响系统 [3] - 哈曼在中国完成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完整布局 苏州车载显示智造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 总投资1亿元 配备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及AI视觉检测技术 [3] 技术展示 - 智能交互系统:Ready Engage集成Cerence AI语音助手 支持个性化AI交互;Ready Upgrade可实现3个月周期软件更新及6个月车型升级方案 [4] - 车载互联技术:Ready Connect强化偏远地区通信稳定性;Ready Link Marketplace开发者平台支持第三方车载应用开发 [4] - 安全监测系统:Ready Care运用AI与神经科学原理 实时监测驾驶员生理数据并提供干预方案 [4] - 影音显示技术:与三星联合开发的车规级HDR10+显示技术及Neo QLED屏幕已进入应用阶段;Seat Sonic音响系统通过座椅集成实现声音分区控制 [4] 研发成果 - 哈曼中国研发团队承担全球40%以上车载显示技术开发工作 苏州工厂投产使车载显示模组年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6] - 车展中哈曼展示AR情景智能系统、无镉量子点膜技术等创新方案 [6]
机器人有多火?这家深圳VC一日投三家
投中网· 2025-03-20 14:21
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规则重构已拉开序幕。 来源丨投中网 当DeepSeek 仅用7天即突破1亿用户,成最快应用里程碑;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跳出精准的秧歌舞步,鲜有人预测到中国的人工智能和机 器人产业正在多方合力下将以惊人的节奏书写另一场技术革命。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战略行动,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更成为政企 学界热议的焦点,昭示着智能体创新正从技术探索迈入规模化落地新周期。 2025年3月19日,国内领先的投资机构同创伟业同日完成对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三家机器人企业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不仅凸显了其对人 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趋势的前瞻洞察,更是对中国以"核心技术创新+场景化应用"双轮驱动战略的生动注脚:政策红利、市场爆发、技术奇点与资 本赋能形成"四轮共振",推动中国从"机器人应用大国"向"智能体创新强国"跃迁。 聚焦前沿技术 三家企业彰显行业标杆价值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同创伟业此次投资的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分别覆盖了商用机器人、仿人表情交互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三大赛道,代表了机器人产业 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力量。 其中霞智科技作为中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