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量生意
icon
搜索文档
爆火的“鸡排哥” 殊途同归的流量密码
北京商报· 2025-09-29 23:41
行业新流量模式 - 餐饮行业出现两个新晋顶流:景德镇的“鸡排哥”和高德扫街榜,两者均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 [1] - “鸡排哥”将6元的鸡排生意做出6亿元的架势,通过自带网感的发言成为短视频平台顶流 [1] - 高德扫街榜通过抢占线上线下入口,将导航数据转化为美食评价体系,火遍大江南北 [1] 核心竞争优势 - “鸡排哥”主打“不糊弄”和“人情味”,提供情绪价值,其“炸不到位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真诚态度成为网络热梗 [1] - 高德扫街榜主打技术赋能与数据说话,通过多维度客观评价赢得消费者信任,帮助专注美食但不擅运营的商家出圈 [1] - 两者共同点在于归于真诚和真实,充满活力感并拥抱烟火气 [2] 行业现存问题 - 行业中存在诱导性打分现象,如用餐写好评附赠礼品,导致捧出名不副实的“网红餐厅” [1] - 平台上由虚假流量堆出的榜单第一名难以服众,消费者对客观真实评价的需求日益迫切 [1] 流量持续性挑战 - 流量生意面临来去匆匆的考验,热潮退去后如何保持业务一如既往是核心挑战 [3] - 网红效应下的城市文旅常出现高开低走反差,昙花一现或被流量反噬的情况并不鲜见 [3] - 在闪电增长归于平静后,扎实承接流量红利并在本地生活电商中赢得先机,运营考验才刚刚开始 [3]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36氪· 2025-09-22 18:37
公司业务转型 - 罗永浩从AR领域转向AI领域 2024年团队转向AI开发[20] 2025年1月发布J1 Assistant聚合类AI助理软件[21] - AR业务遭遇重大挫折 10年内AR眼镜都不太可能商业化[25] 团队规模从预计的千人缩减至150多人[20] - 科技业务融资进展 细红线公司曾获得近4亿元天使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2亿美元[19] 流量变现模式 - 舆论话题直接带动直播间业绩 与西贝争议期间直播间观看人次达1000万[11] 销售额最高预估5000万元[11] 较平时增长400% - 公共议题设置能力形成商业闭环 通过播客对话制造话题[9] 再通过直播间变现流量[12] - 粉丝增长与形象重塑 微博粉丝一周增长近70万至138万[34] 公众支持率超90%[10] 直播业务表现 - 争议事件显著提升直播间指标 俞敏洪董宇辉事件期间直播间观看人次达700万[31] 销售额从250-500万冲至1000-2500万元[31] - 流量获取成本上升影响利润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8%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3%[40] - 行业地位变化 交个朋友已跌出抖音带货榜单前十[40] 但罗永浩成为具备议题设置能力的议题型主播[38] 产品开发进展 - AI产品未能达到预期 J1 Assistant与宣传的"颠覆性创新"相差甚远[21] 原定2024年底推出的软硬件结合方案未能发布[25] - 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细红线仍在招聘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26] 涉及大语言模型和Agent技术[26] - 专利申请动态 2023年申请15个AR专利[20] 但2024年再无公开专利申请[20] 行业环境变化 - AR/VR行业整体退潮 2023年全球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23.5%[20] - 竞争对手技术突破 DeepSeek在罗永浩新品发布12天后推出具备颠覆性的大模型产品DeepSeek-R1[24] - 主播行业分化 董宇辉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流量同比下滑近一半[37] 李佳琦减少公开表达[37]
新华视评|“伪骑手”的“流量生意”当休
新华网· 2025-09-17 19:17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人穿着买来的"道具服装",说着剧本里的"台词",假扮成外卖员发布视频骗取网友 点赞转发,将"辛苦劳动"做成"流量生意"。当一个个"爆款"视频遭反转,一次次"点赞"鼓励被辜负,社 会的信任度也将被消解。 记者:胡林果 编导:徐宁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413亿,174个娃,谁信谁傻!
新浪财经· 2025-07-28 13:23
少林寺事件分析 事件核心 - 一份伪造的"警情通报"引发广泛传播,内容涉及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拥有413.26亿美元资产、174个私生子、51位情人等夸张细节 [7][8][9][12] - 尽管官方辟谣并通报释永信接受调查的真实情况,但假通报的传播效果远超真实信息 [12][20] 假通报传播机制 - 假通报采用逼真的警徽、公章和官方格式,增强可信度 [17] - 内容包含金钱、性、背叛等吸引眼球的元素,符合大众猎奇心理 [25] - 通过微信群等封闭社交网络传播,利用"信任背书"效应扩散 [42][43][44] 公众心理分析 - 公众存在"确认偏误",对释永信已有的负面印象(如"CEO和尚"标签)使其更容易相信假通报 [36][37][39] - "虚幻真相效应"导致重复传播的谣言在认知中扎根,而枯燥的官方辟谣难以扭转印象 [48][49][54] 少林寺品牌影响 - 事件严重损害少林寺作为宗教圣地的道德权威和商业品牌价值 [60][65][66] - 反映出宗教机构商业化运营的争议性,以及公众对机构信任的普遍缺失 [61][63][65] 信息传播生态 - 造假者利用"公信力鸿沟",通过伪造"内部文件"形式迎合公众对官方信息的不信任 [31] - 社交媒体时代,故事性内容(如假通报)比事实更容易获得传播优势 [27][56][69] 行业深层问题 - 宗教机构过度商业化引发监管风险,释永信事件可能涉及"宗教中国化"背景下的合规整顿 [66] - 信息产业链通过操纵认知弱点(如情绪煽动、社交认同)获取流量利益 [30][31][33]
小红书,在商业与情怀间寻找“黄金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5-20 15:58
电商行业战略合作 - 阿里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小红书首次开放站外导流至淘宝天猫,在618大促前上线"广告挂链"功能模块[2] - 京东迅速跟进与小红书达成类似合作,模式复制"红猫计划",小红书转型为电商巨头的"流量枢纽"[2] - 小红书放弃自营电商执念,定位转型为"消费决策中枢",类比淘金热中的"卖水者"角色[3] 小红书电商发展历程 - 2014年以跨境电商起家,"福利社"业务曾创下单日销售额破千万记录[4] - 2015年遭遇假货风波导致用户信任危机,2020年直播电商尝试未达预期[4] - 2021年全面封杀外链并押注自营业务,但GMV仅千亿,远低于抖音电商3.5万亿规模[5] - 2025年最终选择与淘宝京东等平台战略合作,承认流量变现更适合轻资产模式[5] 合作商业模式分析 - 电商平台获得小红书3亿高净值用户流量,构建转化率高的内容营销引擎[6] - 小红书被锁定在价值链上游,承担流量生产角色而无法直接参与交易分成[6] - 合作条款限制类目以美妆个护为主,要求淘宝店铺评分不低于4.5以保护用户体验[7] 小红书战略调整 - 推出"评论区直链"功能压缩消费路径,启动运营服务商招募培育原生商业生态[9] - 采取"标品开放,非标闭环"策略,重点扶持服装手作等自营非标品类[9][10] - 设置高准入门槛控制商业化节奏,平衡内容质量与商业变现需求[11]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标志中国互联网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竞争对手转向合作寻求价值最大化[8] - 面临内容纯净度下降风险,用户对商业笔记信任度持续走低[10][12] - 需解决"延时满足"生态下的转化归属问题,维持"种草"内容的核心竞争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