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产业的责任之道:安全与创新同频共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31 20:44
行业政策与安全标准 - 工信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誉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新规旨在唤醒和赋能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回归安全与创新并重的本真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1.9GWh,累计同比增长51.4% [2] - 累计销量达1067.2GWh,累计同比增长55.8%;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2] - 1~9月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99.9GWh,同比增长45.5%,占前9月累计销量的18.7% [10] - 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29.1GWh,占总出口量64.6%,同比增长32.7% [10] 技术路线与创新 - 全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与能量密度的平衡受到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集体追捧 [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规划全固态电池于2030年小规模应用,2035年大规模推广 [2] - 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20Ah电芯在超低压力下循环寿命达1200周并通过200℃热箱测试 [3] - 欣旺达实验室研发出520Wh/kg的锂金属超级电池样品,软包循环突破500周 [3] - 行业预判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左右实现小批量装车,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提升技术成熟度和控制成本,2030年前主流技术路线仍是磷酸铁锂 [4] - 固态电池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生产工艺成熟度和成本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5][6]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 山东省枣庄市获“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称号,已聚集吉利、理想、欣旺达等278家产业链企业 [7] - 枣庄锂电产业已形成正极材料21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22万吨、隔膜21.5亿平方米、电芯和PACK 50GWh、拆解5.5万吨的产能 [7] - 枣庄搭建新能源电池创新平台184个,授权有效专利2800多件,培育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8] - 枣庄目前具备支撑独立储能电站四处,储能项目三处,装机规模达562兆瓦,1124兆瓦时 [8]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产业链上下游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材料企业与电芯企业协同降本增效,电池企业与整车、储能企业协同优化性能,回收与生产企业协同构建闭环体系 [8] - 行业应重视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9] 全球化与合规出海 - 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度、碳足迹、材料回收等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电池产业需满足海外法规 [11]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已完成锂离子电池铜箔碳足迹报告的量化标准,为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支持 [11] - 欣旺达动力于2023年加入全球电池联盟,协同推进电池护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1] - 专业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从产品认证到合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动力电池技术标准的国际对接 [12]
宁德时代:上半年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9:14
产品创新与发布 - 上半年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 竞争力突出且广受客户青睐 [1] - 乘用车领域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骁遥双核电池及钠新电池 [1] - 商用车领域发布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坤势底盘 [1] - 储能领域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1] - 储能领域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 [1]
电池产业:创新“链”动可持续未来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侧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0:27
电池材料创新 - 金川集团展示"镍钴产品-电池材料-储能应用"闭环模式,展出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等9种正极材料,依托自有矿山资源实现原材料优势 [2]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零下40℃环境下保持90%电量,极端状态下能量密度达175Wh/kg,改写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短板 [2] - 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采用主副能量区设计,主区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增程区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负极技术满足长途需求 [2] 电池安全技术突破 - 湖州永兴钛酸锂电池模组采用钛酸锂负极材料,具备"自我熔断"保护机制,尖晶石结构可在半导体与绝缘体间切换防止短路起火 [3] - 钛酸锂电池当前能量密度仅为磷酸铁锂一半,成本较高制约普及,但技术突破后市场潜力巨大 [3] - 多氟多"氟芯"大圆柱电池采用双向泄压防爆结构,单侧汇流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已应用于奇瑞、五菱、广汽等车企 [4] 电池回收与循环经济 - 宁德时代一站式回收方案实现99%电芯成分回收,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3.8%,年处理退役电池27万吨,相当于77万辆610km电车电池循环 [5] - 金川集团推进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欣旺达构建从原料到回收的绿色全生命周期,利用AI算法优化设备运维 [6] - 行业预计2042年全球电池材料将50%来自回收锂,50%来自锂矿,实现资源闭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