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标准化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在挑战中创新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7 11:23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趋势 - 动力电池标准化可提升经济效应、分摊总成本,并促进退役电池应用,需从设计、制造、应用和回收等环节推动[4] - 超充和高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主要进化方向,叠片是目前最佳解决方案[6] - 半固态、固态是电池发展趋势,但中短期大批量应用仍以液态电池为主,隔膜技术需不断提升安全性[6] 欧盟《电池法》影响 - 欧盟《电池法》旨在降低环境影响并推动制造业回流欧洲,但实际执行较宽松,企业需关注碳足迹和数字产品护照等新变化[4] - 欧盟法规可成为提升行业水平的阶梯,中国企业有能力通过达标过程巩固优势并引领竞争力提升[5] 低空经济动力电池需求 - 低空经济被视为新增长引擎,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8万亿元,eVTOL电池需求达7.8GWh,2035年或增至112.5GWh[5] - eVTOL电池需满足无碎片、热失控遏制、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等特殊要求,半固态电池因高比能、高功率、高安全特性更适用[5] 技术研发方向 - 锂电池隔膜需重点解决热失控问题,新国标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电池企业要求供应商提升隔膜安全性能[6] - 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加速,以满足eVTOL等新兴领域需求[5][6]
宁德时代,企图用换电解决一个“重量级”难题
远川研究所· 2025-05-21 20:25
换电模式的价值维度 - 显性价值包括5分钟快速换电、车电分离降低购车门槛30%-50%、消除电池寿命焦虑 [1] - 隐性价值体现在土地占用减少(换电站占地仅为充电站1/7)、电力容量利用率提升、电网冲击减小、电池梯次利用等社会正外部性 [1][22] - 模式兼具商业与社会效益,2021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范畴 [1] 宁德时代的战略布局 - 推出全球首款正向开发的75纯电重卡标准电池块,配套第三代巧克力换电站 [1][13] - 商用车领域技术积累深厚,2023年推出骐骥换电解决方案,兼容95%主流车型 [17][27] - 计划2025年前建成300座换电站,2030年形成覆盖80%干线运力的15万公里换电网络 [26] 重卡换电的商业逻辑 - 车电分离使初始购置成本下降30%-50%,全生命周期成本比燃油车低30%(节省130万元) [4][5] - 补能效率优势显著:换电5分钟 vs 充电1-2小时,与LNG补能速度相当 [4][22] - 底盘换电方案提升载货空间5%-7%,电池寿命延长1.5倍至12年/6000次循环 [20] 标准化突破与网络效应 - 封闭场景试点成功:2023年换电重卡销量2.8万辆(占新能源重卡35%),但开放场景渗透率仅15% [8][11] - 75标准化电池解决跨品牌兼容难题,类比"货币领域书同文",可触发产业链协同 [12][19] - 超级枢纽站单日换电量超70万度,支持10车同时换电/日换2000次 [29] 产业链协同与社会效益 - 金融保险机构通过电池资产证券化获得稳定现金流,降低用户资金压力 [23] - 换电站作为分布式储能节点,利用谷电充电+V2G反哺电网,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13][22] - 行业渗透率有望3年内从10%提升至50%,实现"电比气省"(年省9万vs燃油车) [25][31]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良率突破97%
起点锂电· 2025-04-04 11:20
大圆柱电池行业现状 - 大圆柱电池是2020年以来行业热门话题,特斯拉和亿纬锂能处于产业化第一梯队,其商业化进程影响整个产业链[2] - 目前方形电池和刀片电池占据国内95%以上装机量,挤压圆柱和软包市场,2024年大圆柱乘用车装机主要由亿纬锂能贡献46系列[4] - 亿纬锂能近期披露技术优势、与宝马合作细节及量产进展,表明其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大圆柱的决心[2]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标准化程度高,制造效率达方形电池10倍且生产时间减半,适配纯电/插混/增程多类型及高/低压多场景[5] - "零膨胀"特性解决方形电池应力管理难题,钢壳强度是方形电池5.6倍,通过定向泄压技术抑制热失控[6] - 三元大圆柱在中高端车型具备性能价格优势,磷酸铁锂大圆柱将主导15万以下经济车型及增程式/A0级车型[6] - 100Ah以上大电量场景下磷酸铁锂方形电池仍有储能市场机会,三元大圆柱因高回收价值吸引产业链入局[7] 亿纬锂能量产突破 - 大圆柱良率从2023年初80%提升至97%,达国内顶尖水平,累计配套超5万台车且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9][10] - 与宝马合作开发DTE(长续航)和DTP(超快充)两款三元大圆柱,续航提升20%,支持10分钟300公里快充[11] - 2025年将搭载宝马"新世代"车型全球推出,并亮相上海车展[12] 商业合作与产能布局 - 2025年接连获一汽奔腾、长安汽车等定点,验证产品性能和市场认可度[13] - 湖北荆门三元大圆柱产线、云南曲靖磷酸铁锂大圆柱产线已量产,欧洲匈牙利工厂规划3条产线目标2025年底投产[13] - 拟发行50亿元可转债新增21GWh 46系列大圆柱产能,应用于乘用车及户用储能[13] 行业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差异化竞争成关键,大圆柱技术为第二阵营企业提供系统性突围路径[13] - 2025年大圆柱标杆企业难题攻克将产生示范效应,推动行业洗牌期变局[13]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进展:良率突破97%
高工锂电· 2025-04-01 18:49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大圆柱电池在标准化方面与汽车工业效率要求高度契合,制造效率可达方形电池的十倍,生产时间减半[2] - 固定物理尺寸允许通过更换内部化学体系实现"原位升级",灵活满足不同车型需求,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2] - "零膨胀"特性避免了方形电池常见的膨胀问题及其带来的复杂应力管理,提升了电池包的长期可靠性[2] - 高强度钢壳和优化的结构设计提供"本征安全"优势,能更好地应对底部碰撞风险,并通过定向泄压等技术有效抑制热失控蔓延[2] 与宝马合作进展 - 公司已累计配套超5万台车,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2] - 宝马即将推出的新世代车型将搭载其产品[2] - 将向宝马供应两款定制化大圆柱电池:注重长续航的DTE型号和侧重超快充的DTP型号,均采用三元正极材料[3] - 确定了4695(适用于轿车)和46120(适用于SUV)两种规格,反映了行业在探索最优大圆柱尺寸上的多元化趋势[3] 市场策略 - 以大圆柱三元电池瞄准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认为其相较方形三元是"最优解"[4] - 同时发展磷酸铁锂大圆柱,看好其在成本敏感的增程式和A0级车型市场的潜力[4] 制造进展 - 大圆柱电池良率已从2023年初投产时的80%多提升至目前约97%的水平[5] - 湖北荆门(三元)和云南曲靖(LFP)的大圆柱产线均已量产[5] - 正在欧洲匈牙利建设新工厂,规划了三条大圆柱产线,目标2025年底实现量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