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深度调整期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效应”难抵行业寒潮:酒鬼酒三季报续亏,现金流骤降六成|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10-31 16:17
核心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7.6亿元,同比下降36.19%,归母净利润为-980.55万元,由盈转亏 [2] - 第三季度营收1.98亿元,同比增长0.78%,归母净利润亏损1876.05万元,但同比亏损收窄70.93% [3] -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已连续三年同比下滑,2023年至2025年同期营收增速分别为-50.68%、-87.89%、-36.19% [2] 产品线与区域销售 - 三大核心产品内参系列、酒鬼系列、湘泉系列营收分别下滑35.81%、51.01%、35.87% [4] - 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9.62%、45.69%、41.22%以及42.53% [4] - 与胖东来联名产品"酒鬼·自由爱"在第三季度上市,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3] 费用与现金流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压缩47%至2.52亿元,但费用率仍高达3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为5.4亿元,较期初的12.51亿元减少7.1亿元,降幅高达56.98% [6] - 合同负债从期初2.45亿元下降52.24%至1.17亿元,显示经销商预付货款意愿减弱 [6] 库存与产能 - 上半年实际产量2984吨,产能利用率不足40%,成品酒库存5370吨,基酒库存高达49827吨,相当于现有产能近3.3年的产量 [5] - 内参系列库存量达1325千升,是同期136千升销量的近10倍 [5] - 三季度末存货增至18.42亿元,较期初增长5.17% [5] - 公司在建工程金额达8.62亿元,三区二期工程投产后将新增7800吨产能,总产能将从1.5万吨跃升至2.28万吨 [5] 应收账款与行业对比 - 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34万元暴涨至4757.7万元,增幅高达35万倍,偏离行业"先款后货"的常规模式 [2][7] - 白酒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已达900天 [6]
最新版胡润百富榜披露,11名酒企人士上榜,但排名普遍下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20:12
胡润百富榜酒业人士上榜概况 - 2025年胡润百富榜中有11名酒企人士上榜,总财富达2030亿元,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1] - 11名上榜酒企人士中,仅两名企业家对比去年排名有所提升 [1] 上榜酒业人士财富与排名详情 - 郎酒汪俊林以595亿元财富排名总榜第95位,在酒业企业家中排名最高 [2][3] - 华致酒行、珍酒李渡实控人吴向东以370亿元财富排名第163位,排名比去年下降6名 [2][3] - 劲牌实控人吴少勋以175亿元财富位列第370名,排名比去年下降64名 [2][3] - 百润股份刘晓东以130亿元财富排名第528位,排名比去年提升128名 [2][3] - 稻花香蔡开云以85亿元财富排名第847位,排名比去年提升28名 [2][3] - 口子窖徐进以60亿元财富排名第1168位,排名比去年下降293名 [2][3] 行业环境与企业表现 - 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酒业消费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导致酒水行业企业家排名以下降居多 [2] - 受白酒深度调整期影响,华致酒行与珍酒李渡上半年收入均出现“腰斩”,但两家公司截至9月1日的市值并未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3] - 劲牌旗下劲酒小酒因社交媒体“带火”受到广泛关注,但产品单价较低,且毛铺等产品动销不畅 [3] - 百润股份威士忌业务尚未放量,预调鸡尾酒业绩收缩,刘晓东财富增加可能来自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变动 [3] - 口子窖徐进资产缩水主要与公司二级市场表现不佳有关,口子窖三季报营收31.74亿元,归母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分别下跌27.24%和43.39% [3][4]
营收1709亿创新高,增速却“踩刹车”:茅台为何主动下调增长目标?
36氪· 2025-04-09 09:4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708.99亿元,同比增长15.71%,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完成2023年设定的15%增长目标 [1] - 茅台酒收入1459.28亿元(+15.28%),系列酒收入246.84亿元(+19.65%),系列酒增速较2023年的29.43%放缓 [2][3] - 2025年营收增长目标下调至9%,显示增长压力 [1] 产品价格动态 - 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从2024年初3000元/瓶跌至年末2315元/瓶(散瓶2220元/瓶),2025年4月进一步跌至2160元/瓶(散瓶2135元/瓶),全年整箱跌价约600元,散瓶跌价约400元 [2][6] - 茅台1935批发价从上市时1680元/瓶跌至750元/瓶(跌幅超55%),已低于配额计划内进价798元/瓶 [3][4] - 公司通过暂停12瓶装投放、取消开箱政策、调节发货节奏控价,但效果有限 [2] 渠道策略调整 - 直销收入增速大幅放缓:2022年+105.49%,2024年+11.32%,i茅台销售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0.51% [6] -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增速回升:2024年+19.73%(957.69亿元),超过直销增速,经销商数量新增61家至2143家(国内) [4][6] - 新任董事长张德芹强调经销商为"家人",提出平衡盈利与品牌美誉度,合同负债同比减少32.09%反映经销商预付货款减少 [6][7] 业务战略转型 - 冰淇淋业务主动收缩,多地旗舰店关闭,跨界扩张放缓 [7] - 客群转向"新商务":瞄准独角兽企业、新兴产业从业者,开发商务消费及亲友聚会场景,推动营销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 [8] - 系列酒推进渠道改革:暂停1935合同计划,建立经销商考核机制,强调精准投放和品质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