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牛
icon
搜索文档
收评:指数调整沪指跌逾1% 消费股逆市走强
新华财经· 2025-09-04 15:40
新华财经北京9月4日电(王媛媛)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科创50指数跌超6%。截至收 盘,沪指报3765.88点,跌1.25%,成交11079亿元;深证成指报12118.70点,跌2.83%,成交14364亿 元;创业板指报2776.25点,跌4.25%,成交7163亿元。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 放量1802亿元。 板块方面,零售、食品、造纸、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CPO、半导体、元件、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大消费股逆势走强,国光连锁等多股涨停。银行股探底回升,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光伏、 储能概念股一度冲高,安彩高科涨停。下跌方面,算力硬件、芯片股集体大跌,新易盛等多股跌超 10%。 个股涨多跌少,个股跌多跌少,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上涨股票数量接近2300只,逾40只股票涨 停。 机构观点 消息面上 两部门: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 性测试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指 出,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 ...
如果牛市来到,红利类资产是否会有收益大幅跑输的风险?
雪球· 2025-07-15 16:30
核心观点 - 红利类资产在2014年至今的市场中呈现低波动、稳步上涨特征,走势平滑,而成长类资产如创业板则涨跌剧烈,依赖市场情绪与主题炒作 [6] - 牛市行情中红利类资产存在跑输风险,尤其在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但在结构性牛市和熊市中表现稳健 [26] - 历史数据表明单押任何风格都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历史行情阶段分析 2014-2015年牛市初期 - 红利指数上涨177%,创业板指上涨194%,偏股基金上涨153%,沪深300上涨149% [8] - 红利类资产未错过牛市行情,略跑输成长性更好的创业板 [9] 2015年股灾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44%,沪深300下跌44%,创业板指下跌46%,偏股基金下跌45% [11] - 红利成分多为低波动大盘股,但在极端踩踏中抗跌优势有限 [12] 2016-2017年结构性牛市 - 红利指数上涨44%,沪深300上涨44%,创业板指下跌6%,偏股基金上涨31% [14] - 红利风格在盈利和估值双修下实现超额回报 [15] 2018年熊市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25%,沪深300下跌30%,创业板指下跌31%,偏股基金下跌26% [17] - 红利指数因成分稳健、分红可见,跌幅最小 [18] 2019-2021年牛市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170%,偏股基金上涨145%,沪深300上涨94%,红利指数仅上涨24% [19] - 红利类资产因缺乏景气主线支撑显著落后 [19] 2021-2022年调整期 - 红利指数小幅下跌4%,表现远优于沪深300(下跌39%)、创业板指(下跌31%)和偏股基金(下跌30%) [21] - 红利指数展现出极强的抗跌属性 [21] 2022-2024年震荡阶段 - 红利指数小幅上涨4%,沪深300下跌12%,创业板指下跌35%,偏股基金下跌25% [23] - 红利类资产表现稳健,成长与主动基金普遍跑输 [23] 2024年四季度起爆发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32%,偏股基金上涨22%,沪深300上涨18%,红利指数上涨10% [25] - 红利指数因缺乏估值弹性明显落后成长风格 [25] 市场风格对比 - 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如2014-2015年杠杆牛、2019-2021年科创牛、2024-2025年AI主题行情),红利指数节奏慢半拍 [26] - 估值与盈利共同修复的结构性牛市(如2016-2017年蓝筹牛),红利指数能与沪深300并驾齐驱甚至大幅甩开成长板块 [26] - 牛市后期资金常切换至高分红、低估值的红利板块,导致红利指数在牛市尾声突然领涨 [26] 配置建议 - 单押任何风格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28]
大摩闭门会议:市场波动性加大,中国股市科创牛或将更高更广?
对冲研投· 2025-03-03 21:00
中国科技股市场与科创牛 - 中国过去一个多月涌现的结构性科创牛有进一步提升并蔓延更广的可能,但面临诸多挑战,国内科创领域有发展基础和积极氛围,海外美国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1] 海外情况与美国政策影响 - 投资者对美国关税政策困惑达历史最高水平,其移民、关税及政府开支改革措施对经济影响不确定,影响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信心 [2] - 美国关税政策对投资者、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受影响,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心存顾虑,消费者信心下降 [7] - 中美关税问题棘手,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企业盈利或受冲击,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对出口导向型产业造成压力 [8] - 市场从担忧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转向预期产业链转移困难影响企业信心和经济,预计未来一年多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有粘性,债券配置优先于股票 [9]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其经济增长构成多方面挑战,增加企业成本,抑制消费支出,影响经济活力和增长动力 [10] -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使全球投资者资产配置调整,风险偏好降低,债券偏好增加,中国市场稳定性和潜力凸显,可能成为更具吸引力选择 [11] - 市场对特朗普团队上台的移民、关税和减少政府开支改革三大正纲缺乏共识和信心,因其影响复杂、效果不明、实施难预测 [12] 两会相关情况 - 两会很多政策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定,短期内不因海外关税等因素重大改变,财政安排相对不温不火,广义财政赤字提升幅度小,消费刺激力度约6000亿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 [3][4][5] - 市场应以平常心看待两会,基于现有政策延续性判断,理性看待,避免过度预期或恐慌 [3] 市场情绪与投资机构态度 - 上海交流显示市场情绪符合预期,私企负责人感受到政策对私营部门支持改善,科创板块热情高,房地产板块改善信号不强烈 [13] - 许多机构投资人及企业家感受到政策信号加强,对私营部门和私营经济支持改善,科创板热情高,房地产行业改善不明显 [15] 全球股市与投资建议 - 今年开年建议高配美国和日本市场板块,美国策略师Michael Wilson认为美国股市中位数盈利增长健康,今年主题是人工智能落地,青睐服务行业和高质量盈利企业,全球投资人对美国市场卓越性叙事产生怀疑,部分投向欧洲和中国股市 [16] 美国相关政策对二级市场影响 - 特朗普签署的“美国优先”投资备忘录目前无法律效力,不会立刻导致极端仓位解绑,需关注其他地缘政治动态,不能认定所有建议和预案都会执行 [17] - 过去类似二级市场投资限制法案出台后,股价最终基于公司基本面,关注基本面、聚焦高质量公司是有效投资策略 [18] 中国股市估值与潜在隐忧 - 中国股市明晟中国指数交易在12倍前瞻性市盈率之下,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相比处于估值折扣范围,股价吸引力和进一步配置空间存在 [19] - 当前经济形势潜在隐忧包括楼市复苏韧性待察、服务业PMI未反弹、出口新订单数据下滑 [20] 香港财政与联系汇率制度 - 香港自2019年连续六年财政赤字,财政储备下降,市场担忧地产低迷影响外汇储备支持及港元与美元硬脱钩,短期内联系汇率制度风险相对可控 [21] - 财政储备规模下滑对年会制影响相对有限,港股整体杠杆率低且大部分为本币融资,有空间适当提高杠杆率 [22] - 维持香港财政及年会制稳健关键在于寻求传统支柱领域之外新增长引擎 [23] 地缘政治对航空和海运业影响 - 俄乌战争对中国航空业影响混合,欧洲市场受益,中国到欧洲航线相对优势下降但价格有竞争力 [24] - 地缘政治变化对全球航空和海运业造成扰动,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增长有负面效应,长期对航运业有正面影响 [25] - 俄乌和平协议可能使VLCC市场回到上行周期,对小型原油轮和成品油轮需求有负面影响,301调查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资本开支 [26] - 中美直航需求恢复到约60%,需求提升会增加中国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航班,提振中国航空业 [27] - 俄乌战争停止有望使中美直航增加,对中国航空业是正面影响因素 [28] 人形机器人行业情况 - 人形机器人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效率低,成本有下降空间,股价涨幅可能透支未来潜力,长期看好,预计销量未来有大幅增长,建议等待回撤后参与 [29] - 投资应关注基本面扎实、具备量产能力和技术壁垒的企业,偏好机器人本体中价值量高、技术壁垒高的环节,关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转移难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