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牛

搜索文档
A股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帮主郑重:但这波行情不是杠杆牛
搜狐财经· 2025-09-02 18:41
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今天市场上有个挺扎眼的消息,说A股融资余额突破2.28万亿,创下历史新高了。说实话,干了20年财经记者,见过几轮牛熊, 看到这个数据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来说,不用对这个新高太敏感,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杠杆这东西,本身没好坏,就看用的人怎么把握。现在市场情绪确实起来了, 但从数据看,还没到脱缰的地步。关键是别借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钱,更别跟着市场情绪瞎加杠杆。 我是帮主郑重,习惯从长线看问题。说到底,融资余额创新高更像是市场活跃度的一个侧影,真要判断市场健康度,还得看资金是不是在往有价值的地方 去。你们觉得当前市场的杠杆水平,算不算健康?评论区聊聊。 再看平均担保比例,现在还维持在高位,这意味着借钱炒股的 folks 整体家底还比较厚实,风险缓冲垫是够的。最近A股成交额连续十几天破万亿,市场本 来就活跃,这种时候融资余额跟着往上走点,其实也正常,就像人多的地方生意好做,借钱炒股的人自然也会多一些。 可能有人一看到"历史新高"就想起2015年,那会儿融资余额摸到2.27万亿,后来的事儿大家也都记得。但这次真不一样,单看这个数字有点眼熟,可拆开了 看细节,味道就变了。 ...
这轮牛市,跟历史上哪一轮比较像?|第40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8-27 12:0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1日,中证全指最大涨幅56.98% [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82.16%;价值风格相对低迷,300价值指数涨幅45.13% [4] - 证券行业在政策刺激下表现突出,2024年6月至年底证券全收益指数最大涨幅80.43% [24] 历史牛市周期特征(2013-2017) - 2012-2014年熊市期间中证全指最大回撤39.24%,主要因基本面低迷及盈利下滑 [6] - 2014年下半年金融股率先上涨,证券行业全收益指数半年涨幅达206.91% [8][9] - 2015年上半年成长风格主导杠杆牛,中证全指从2000点升至8000点;下半年市场腰斩回落至4星级 [10][13] - 2016-2017年价值风格领涨,消费、红利等板块超越2015年高点;成长风格持续下跌,创业板指数2015-2018年最大回撤69.23% [14][15][18] 当前市场阶段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实施多项刺激政策:降准、降房贷利率、新"国九条"及央行支持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 [23] - 与2014-2015年相似但存在差异:杠杆管控严格限制疯狂上涨,地产周期处于熊市无复苏迹象 [28][29] - 当前处于基本面复苏初期,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等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31] - 若盈利持续复苏(观察后续财报),市场有望上行至3星级,类似2009年、2016-2017年经济复苏行情 [32] 资产配置策略 - 4-4.9星级阶段建议配置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例如40岁投资者配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36] - 核心策略为跌买涨卖,熊市积累的优质份额需耐心等待止盈机会 [34]
这轮牛市跟哪一轮比较像?|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24 21:53
历史市场周期回顾 - 2014-2015年杠杆牛行情中 A股中证全指从2000多点最高冲至8000多点 涨幅超300% [2] - 2015年中小盘及成长风格大幅上涨 价值风格相对低迷跑输市场 [2] - 2015年下半年A股整体腰斩下跌 估值从泡沫水平快速回落至4点几星 [2] 风格轮动表现 - 2016-2017年基本面复苏推动价值股慢牛行情 红利/价值/低波动及消费行业上涨并超越2015年高点 [4] - 2016年价值股与消费股结束低迷状态 发力上涨 [3] - 2015-2017年中小盘及成长股整体下跌 因2015年涨幅过大 [4] 当前市场类比分析 - 2024年与2013-2014年相似 基本面低迷且上市公司盈利整体下降 [6] - 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及国内降息降准政策推动市场上涨 证券保险成为首波上涨主力 [7][8] - 2025年中小盘/科技/医药等成长风格接力上涨 价值风格及消费相对低迷 [8] 政策与基本面联动 - 刺激政策落地推动上市公司基本面复苏 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9] - 历史经济复苏行情普遍达3点几星水平 如2009年/2016-2017年/2021年 [9] - 当前地产产业链处于熊市周期 与2016-2017年地产牛市带动的产业链上涨形成对比 [8] 市场差异特征 - 本轮行情杠杆管控严格 难现2015年杠杆牛疯狂走势 [8] - 2013-2017年风格轮动显著 但追涨杀跌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 [5]
[8月15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上涨,回到4.5星;这轮牛市跟哪一轮比较像;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8-15 22:04
市场表现 - 大盘低开高走,整体上涨至4.5星,接近4.4星 [1] - 大中小盘股普涨,中小盘股涨幅更显著 [2][3] - 市场风格快速轮动,价值与成长风格以日为单位切换 [4] - 港股表现低迷,当日下跌,但自去年9月以来已出现三波上涨 [8][9] 历史行情对比 - 当前行情与2013-2017年相似,各风格(大盘、中小盘、成长、价值)均有轮动上涨阶段 [5][6][24] - 2014年政策刺激推动金融行业上涨,2015年中小盘成长股接力,杠杆牛导致估值从5星飙升至1星,中证全指从2000点冲至8000点 [15][16][18] - 2016-2017年基本面复苏带动价值股慢牛,消费、红利等板块超越2015年高点 [22][23] 当前市场分析 - 2024年与2013-2014年相似:基本面低迷,盈利下滑 [28] - 美联储降息及国内政策推动市场上涨,证券保险为首波主力,科技医药等成长风格近期领涨 [29][31][32] - 与2015年差异:杠杆管控严格,地产产业链尚未复苏 [35][37] - 港股部分医药指数已高估,A股涨幅落后港股约10% [11][12] 基本面与估值 - 2024年一二季度港股、A股科技医药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39][40] - 若后续财报显示盈利持续复苏,市场有望上行至3点几星 [41][42] - 港股宽基指数估值:恒生指数市盈率13.79,股息率3.03%;H股指数市盈率14.10,股息率2.81% [48] - 行业指数中,恒生科技市盈率22.10,恒生医疗保健市盈率34.81 [48] 投资策略 - 坚持“跌买涨卖”,熊市积累优质份额,等待止盈机会 [45][46][47] - 关注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情况,尤其是科技、医药及中小盘 [40][41] - 历史显示经济复苏行情可推动估值至3点几星(如2009年、2016-2017年) [43]
5万家机构在融资,难道杠杆牛又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14
市场调整与杠杆交易 - 上证指数经历八连阳后出现大面积调整 部分股票出现大幅下跌且反弹缓慢 [1] - 两融交易活跃度创年内新高 参与投资者数量达52万名 [1] - 当前市场杠杆率相比2015年更为稳健 监管层将保证金比例提高至80% [1][5] 机构资金行为特征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参与程度 活跃的橙色柱状指标显示机构资金持续参与交易 [6][8] - 部分股票横盘期间虽表面平淡但存在机构资金暗流涌动 [8] - 缺乏机构参与的股票表现疲软 与有机构支撑的股票形成本质差异 [10] 量化分析与市场认知 - 博尔系统通过蓝色K线标记空头回补信号 曾在某科技股暴跌后准确预示60%涨幅 [12] - 投资决策应基于资金实际行为而非表面走势 需透过涨跌观察背后交易意图 [13] - 两融账户数量达755万户 但对数据的深度理解才是决定投资胜负的关键因素 [3][13]
“A股慢牛说”开始风靡
吴晓波频道· 2025-08-14 09:10
慢牛共识与市场特征 - 市场对慢牛已产生基本共识,分歧主要在于上涨节奏和主线[42] - A股突破3674.4点前期高点创四年新高,成交量时隔113天重回2万亿元[2] - 本轮牛市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区别于2007年股改牛和2014年杠杆牛的疯牛特征[4][5] 美股慢牛三大要素对比 - 经济基本面强劲:美股头部企业盈利与标普500指数走势高度一致,前十大公司市值占比达37%[7] - 高分红推动牛市:上市公司分红总额上升时美股走牛,分红减少时步入熊市[8] - 流动性宽松支撑:美联储量化宽松和降息周期往往催生牛市[8] A股慢牛迹象显现 - 盈利基本面修复: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预期,已披露半年报的181家公司净利润1895.77亿元同比增长16.87%[11] - 分红持续改善: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同比增长9%,133家公司近3年股息率超5%[13] - 流动性宽松环境:机构资金方面,2025年预计超5040亿元保险增量资金入市;个人投资者方面,7月新开户数196.36万户环比增19.27%[15][16] 资金迁移与政策支持 - 房地产资金转向股市:TOP100房企2025年1-7月销售额2.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3%,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0.3%[20][21] - 无风险利率下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五年期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22][23] - 政策强力呵护:监管层提供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2024年IPO融资额仅640.65亿元创十年新低[28][30] 资金面与市场情绪 - 场外资金充裕:1-7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63.8%居民倾向储蓄仅12.9%倾向投资[37] - 杠杆水平健康:两融余额占比流通市值仅2.3%,远低于2015年峰值4.73%;交易额占比10%低于2015年22.23%[40][41] - 机构看好慢牛延续:科技突破和高端制造业反内卷被视为两大主线,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成为重要驱动[43][44]
A股融资余额破2万亿 创近10年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12:15
上一次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还是在2015年5月20日。彼时A股正在经历"快牛"行情,沪指正争夺 4500点整数关口。在那一轮行情中,A股融资余额在2014年12月19日破1万亿元,随后只用了100个交易 日,便突破了2万亿元。彼时沪指在2014年年末突破3000点,在短短数月内迅速冲高,A股融资余额也 激增了万亿元规模,在2015年6月18日的融资余额见顶,达到22666.35万亿元。彼时,除两融资金外, 场外配资也成了推动该轮牛市快速爆发的原因,因此该牛市也被称为"杠杆牛"。此后随着沪指见顶下 落,杠杆资金迅速撤退,在2015年7月2日沪指跌破4000点,融资余额跌落2万亿元整数关口,随后的10 年来再未突破这一整数关口。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中经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对比来看,当前此轮A股融资余额破2万亿元则经过较长时间的"蓄能",杠杆水平更加稳健。其中,从 2015年沪指冲高回落后,随着市场行情的反复,融资余额最低缩量到7000亿元左右水平,在2021年最高 达到1.7万亿元上方,此后再度回落。直到去年"9·27"行情启动,融资余额从1.3万亿元左右逐步上行, 最终在2025 ...
如果牛市来到,红利类资产是否会有收益大幅跑输的风险?
雪球· 2025-07-15 16:30
核心观点 - 红利类资产在2014年至今的市场中呈现低波动、稳步上涨特征,走势平滑,而成长类资产如创业板则涨跌剧烈,依赖市场情绪与主题炒作 [6] - 牛市行情中红利类资产存在跑输风险,尤其在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但在结构性牛市和熊市中表现稳健 [26] - 历史数据表明单押任何风格都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历史行情阶段分析 2014-2015年牛市初期 - 红利指数上涨177%,创业板指上涨194%,偏股基金上涨153%,沪深300上涨149% [8] - 红利类资产未错过牛市行情,略跑输成长性更好的创业板 [9] 2015年股灾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44%,沪深300下跌44%,创业板指下跌46%,偏股基金下跌45% [11] - 红利成分多为低波动大盘股,但在极端踩踏中抗跌优势有限 [12] 2016-2017年结构性牛市 - 红利指数上涨44%,沪深300上涨44%,创业板指下跌6%,偏股基金上涨31% [14] - 红利风格在盈利和估值双修下实现超额回报 [15] 2018年熊市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25%,沪深300下跌30%,创业板指下跌31%,偏股基金下跌26% [17] - 红利指数因成分稳健、分红可见,跌幅最小 [18] 2019-2021年牛市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170%,偏股基金上涨145%,沪深300上涨94%,红利指数仅上涨24% [19] - 红利类资产因缺乏景气主线支撑显著落后 [19] 2021-2022年调整期 - 红利指数小幅下跌4%,表现远优于沪深300(下跌39%)、创业板指(下跌31%)和偏股基金(下跌30%) [21] - 红利指数展现出极强的抗跌属性 [21] 2022-2024年震荡阶段 - 红利指数小幅上涨4%,沪深300下跌12%,创业板指下跌35%,偏股基金下跌25% [23] - 红利类资产表现稳健,成长与主动基金普遍跑输 [23] 2024年四季度起爆发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32%,偏股基金上涨22%,沪深300上涨18%,红利指数上涨10% [25] - 红利指数因缺乏估值弹性明显落后成长风格 [25] 市场风格对比 - 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如2014-2015年杠杆牛、2019-2021年科创牛、2024-2025年AI主题行情),红利指数节奏慢半拍 [26] - 估值与盈利共同修复的结构性牛市(如2016-2017年蓝筹牛),红利指数能与沪深300并驾齐驱甚至大幅甩开成长板块 [26] - 牛市后期资金常切换至高分红、低估值的红利板块,导致红利指数在牛市尾声突然领涨 [26] 配置建议 - 单押任何风格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