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类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震荡行情红利类资产吸引力渐强!头部ETF品种布局踊跃、交投活跃
新浪基金· 2025-08-01 13:48
红利类ETF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回调背景下,具备"高股息+低波动+逆周期属性"的红利类资产吸引力增强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和红利ETF(510880)7月31日成交额分别达6.25亿元和6.39亿元,环比增长20.5%和44.6%,累计吸金超4.5亿元 [1] - 红利ETF(510880)连续四个交易日净申购6.26亿元,规模达180亿元,为市场少数超百亿红利主题ETF [1] 红利低波ETF(512890)资金流入与规模 - 7月以来获27.96亿元资金加仓,规模于7月9日突破200亿元,截至7月31日达213.66亿元 [2] - 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近五年回报位居银河同类第一(1/22) [2] - 联接基金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8亿元的"指数Y" [2] 港股红利类资产与华泰柏瑞基金布局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11个交易日净流入,规模逼近30亿元 [3]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指数领域拥有18年经验,旗下红利类ETF包括央企红利ETF(561580)等5只产品,总规模达428亿元 [3]
同泰基金内部推演万点行情引发热议 模型演算是怎么回事?机构目前有多乐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13:54
市场估值与模型运用 - 网络流传的同泰基金内部PPT提及"牛市10000点"引发关注,但公司回应称仅为内部分享内容,未公开具体论证 [1][2] - PPT中展示的DDM模型(股息贴现模型)仅包含两类常用分支(零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缺少多阶段增长模型部分 [2] - DDM模型适用于分红稳定的成熟企业,但专业人士强调量化工具需交叉验证,不可单独作为行情判断依据 [3][4] 当前A股市场特征 - 二季度基金报告显示机构看好权益市场前景,但主线不清晰问题突出,板块轮动加速(如水电基建调整与AI概念活跃) [1][4] - 资产配置难度大,红利类资产和指数化配置被多次提及作为稳健策略,顺周期投资受商品期货价格上涨推动但需增量资金支持 [4] 机构下半年策略观点 - 永赢基金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及新质生产力方向,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5] - 民生加银基金预计总需求平稳,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荒"趋势延续 [5] - 博时基金认为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但基本面压制区间震荡,建议平衡进攻权重与低位轮动机会 [5] 量化工具普及与局限性 - 除DDM外,DCF、PE、PB等估值模型普遍用于趋势推演,但均需结合交叉验证 [4] - 公募机构强调量化模型仅为预测工具,非行情确认指标,投资人需理性看待模型结论 [2][3]
低利率时代,“红利月月享”如何破解资产荒?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46
活期存款利率下行与资产荒环境 - 当前活期存款利率已进入"1时代" 投资者面临资产配置焦虑 [1] - 央行多次降息降准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传统储蓄吸引力下降 [2] - 中国居民储蓄传统深厚 即便证券市场发展 储蓄仍是重要投资选项 [2] 红利类资产的配置价值 - 红利类指数股息率普遍超过4% 具有类债券属性 [2] - 经济结构转型与居民存贷比高企背景下 高股息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2] - 恒生红利低波ETF上半年收益达19.8% 展现港股高弹性特征 [5] "红利月月享"组合产品特性 - 组合包含三只ETF: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动ETF(159545)+红利低波动ETF(563020) [1] - 特殊基金分红条款设计可实现预期月月分红 [1] - 红利价值指数侧重"高分红+价值性" 红利低波指数纳入低波因子选取稳定标的 [5] - 恒生红利低波指数聚焦港股通内高股息低波动标的 [5] 组合配置优势与历史表现 - 等权持有三指数组合年化收益率14.6% 优于单一指数(12.5%-18.1%) [5] - 组合年化波动率16.5% 最大回撤-12.5% 均优于单一指数持有 [5] - 通过风险分散与收益来源多元化 破解低利率时代资产荒难题 [5]
创100ETF融通: 融通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9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融通创业板ETF,场内简称为创100ETF融通,基金主代码为159808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31,484,790份 [1]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追求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1] - 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策略包含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及股指期货投资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指数收益率,属于高风险收益特征的股票型基金 [2] 财务表现与运作 - 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4%,超额收益1.23% [3]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9.51%,超越基准1.62%;自基金合同生效至今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7.78%,跑赢基准6.22% [8]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0.8221元,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比99.25%,债券投资占比0.01% [12][13] 投资组合分析 - 行业配置以制造业为主,占比70.93%,其次为金融业(10.88%)和信息传输/软件业(8.50%) [13] - 前五大行业还包括农林牧渔业(2.8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31%) [13] - 股票投资组合中未出现单一证券占比超10%的情况,前十大持仓未披露具体明细 [13] 市场展望与策略 - 管理人预计下半年A股在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支持下将震荡上行,科技与红利资产或成主线 [11] - 创业板指当前PE(TTM)为32.4倍,处于历史13.7%分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11] - 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通过数量化技术降低跟踪误差,未进行主动择时操作 [11] 基金运作情况 - 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1000万份,总赎回1200万份,期末份额较期初减少200万份 [16] - 基金管理人为融通基金,托管人为建设银行,基金经理蔡志伟(14年从业经验)和吕寒(7年从业经验)负责运作 [5][6] - 基金成立于2020年8月5日,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ETF) [4]
如果牛市来到,红利类资产是否会有收益大幅跑输的风险?
雪球· 2025-07-15 16:30
核心观点 - 红利类资产在2014年至今的市场中呈现低波动、稳步上涨特征,走势平滑,而成长类资产如创业板则涨跌剧烈,依赖市场情绪与主题炒作 [6] - 牛市行情中红利类资产存在跑输风险,尤其在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但在结构性牛市和熊市中表现稳健 [26] - 历史数据表明单押任何风格都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历史行情阶段分析 2014-2015年牛市初期 - 红利指数上涨177%,创业板指上涨194%,偏股基金上涨153%,沪深300上涨149% [8] - 红利类资产未错过牛市行情,略跑输成长性更好的创业板 [9] 2015年股灾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44%,沪深300下跌44%,创业板指下跌46%,偏股基金下跌45% [11] - 红利成分多为低波动大盘股,但在极端踩踏中抗跌优势有限 [12] 2016-2017年结构性牛市 - 红利指数上涨44%,沪深300上涨44%,创业板指下跌6%,偏股基金上涨31% [14] - 红利风格在盈利和估值双修下实现超额回报 [15] 2018年熊市阶段 - 红利指数下跌25%,沪深300下跌30%,创业板指下跌31%,偏股基金下跌26% [17] - 红利指数因成分稳健、分红可见,跌幅最小 [18] 2019-2021年牛市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170%,偏股基金上涨145%,沪深300上涨94%,红利指数仅上涨24% [19] - 红利类资产因缺乏景气主线支撑显著落后 [19] 2021-2022年调整期 - 红利指数小幅下跌4%,表现远优于沪深300(下跌39%)、创业板指(下跌31%)和偏股基金(下跌30%) [21] - 红利指数展现出极强的抗跌属性 [21] 2022-2024年震荡阶段 - 红利指数小幅上涨4%,沪深300下跌12%,创业板指下跌35%,偏股基金下跌25% [23] - 红利类资产表现稳健,成长与主动基金普遍跑输 [23] 2024年四季度起爆发阶段 - 创业板指大涨32%,偏股基金上涨22%,沪深300上涨18%,红利指数上涨10% [25] - 红利指数因缺乏估值弹性明显落后成长风格 [25] 市场风格对比 - 风险偏好驱动的快速拉升阶段(如2014-2015年杠杆牛、2019-2021年科创牛、2024-2025年AI主题行情),红利指数节奏慢半拍 [26] - 估值与盈利共同修复的结构性牛市(如2016-2017年蓝筹牛),红利指数能与沪深300并驾齐驱甚至大幅甩开成长板块 [26] - 牛市后期资金常切换至高分红、低估值的红利板块,导致红利指数在牛市尾声突然领涨 [26] 配置建议 - 单押任何风格难以穿越完整市场周期,均衡配置是获得稳健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27]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28]
红利类资产成吸金主力担当,红利低波ETF(512890)最新规模逼近200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7-09 14:20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达历史新高,主要受新"国九条"政策、现金回报传统、强劲现金流和充足现金储备推动 [1] - 预计2025年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全年派息总额或达3万亿元人民币,续创新高 [1] - 红利低波指数成份股2025年内累计现金分红达5205亿元,占全部A股现金分红近40% [1] 红利低波ETF(512890)表现 - 该ETF在2025年6月1日至7月8日的26个交易日中,20日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吸引超20亿资金 [1] - 截至2025年7月8日,基金规模连续6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达199.74亿元 [1] - 该ETF是A股市场唯一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2019-2024年)均实现正收益的股票类ETF [1] - 近五年回报位居银河同类第一(1/22) [1] 红利低波ETF(512890)市场地位 - 是目前A股市场少有的百亿级红利低波主题ETF [2] - 其联接基金合计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是同期市场仅有的持有人户数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是A股市场仅有的累计分红次数超20次的ETF联接基金,已连续22个月每月分红 [2] - Y份额(022951)是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范围的指数基金,2025年3月31日成为首个规模超过1亿元的"指数Y"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产品线 - 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为418.3亿元(截至2025年7月8日) [2] - 产品线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510880)、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的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红利全家桶" [2]
资金加速涌入红利类资产,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三个交易日净流入,最新规模突破193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7-03 13:0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市场震荡调整背景下,红利低波ETF(512890)本周前三个交易日(6/30-7/2)累计净申购5.1亿元,为全市场唯一吸金超5亿的红利类主题ETF [1] - 该ETF自6月16日起连续两周实现规模与份额净流入,7月1日-2日规模连续创历史新高,最新规模达193.57亿元 [1] - 红利低波指数7月2日收盘点位刷新基日(2005/12/30)以来新高,近五年年化涨幅9.11%,跑赢同期红利低波100(7.21%)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6.85%) [1] 产品特性与投资者偏好 - 红利低波ETF(512890)是当前市场唯一自2018年成立以来年年实现正收益的权益类ETF [2] - 其联接基金(A/C/I/Y类)截至2024年底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为同期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累计分红超20次,已连续21个月每月分红,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破1亿元的"指数Y"产品 [2] 公司产品布局与规模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红利类产品线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2006/11/17成立)和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高股息ETF(513530,2022/4/8成立)等5只"红利全家桶" [3] - 截至7月2日,公司红利类主题ETF管理总规模达416.9亿元 [3] 行业环境与资产配置逻辑 - 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高分红水平、稳定ROE的红利类资产展现较强防御属性,成为中长期资金底仓选项 [1]
红利类资产再度发力,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两周获得资金周度净流入
新浪基金· 2025-07-01 13:49
红利低波ETF表现 - 7月1日早盘红利风格展现较强韧性,红利低波指数早盘表现普遍强势 [1] - 截至6月30日收盘,红利低波指数点位处于2005年基日以来历史高位区间,近五年年化涨幅9.47%,跑赢红利低波100指数(7.43%)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6.49%)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6月16日起连续两周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10.20亿元,截至6月30日基金规模达187.41亿元,成为A股市场少有的百亿级红利类主题ETF [1] 红利类资产配置价值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高分红、稳定ROE的红利类资产具备较强吸引力,可作为避险资金增厚收益的配置方向 [2] - 红利低波ETF(512890)联接基金截至2024年底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是同期市场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累计分红超20次,截至2025年6月30日连续21个月每月分红,其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亿元的"指数Y" [2] 华泰柏瑞红利产品布局 - 公司打造了5只策略丰富的"红利全家桶",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和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11.08亿元 [3]
红利类资产行情持续演绎,红利低波指数点位突破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6-27 11:19
红利低波ETF表现强劲 - 截至2025年6月26日收盘,红利低波ETF(512890)标的指数点位刷新基日以来新高,过去一年累计上涨10.43%,近五年年化涨幅达9.71%,显著高于红利低波100指数(7.50%)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6.35%)[1] - 该ETF自2018年底成立以来,在2019-2024年连续6年实现正收益,是同期A股市场唯一年年正收益的股票类ETF[1] - 2025年6月1日至26日期间,18个交易日中有14日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13.82亿元,基金规模增长21.43亿元,最新规模达190.94亿元[1] 上市公司分红与场外投资渠道 - 本周将有350家A股公司实施年报分红派息,总额达2050亿元,红利类资产关注度持续提升[2]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A类007466/C类007467/I类022678/Y类022951)截至2024年底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是市场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2] - 该联接基金累计分红超20次,连续21个月每月分红,其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亿元的"指数Y"产品,并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2] 华泰柏瑞红利产品线布局 - 公司旗下红利产品线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策略丰富的"红利全家桶"[3] - 截至2025年6月26日,华泰柏瑞红利类主题ETF管理总规模突破416亿元[3]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33.74万亿元新高 货基债基为主力增量
证券日报· 2025-06-27 01:17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74万亿元 较4月末增加0.62万亿元 增幅1.87% [1] - 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29.98万亿元 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3.76万亿元 [1] - 开放式基金规模较4月底增加6292.47亿元 份额增加4781.03亿份 数量增加70只 [1] 公募基金市场结构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 含基金管理公司149家 取得公募资格的资管机构15家 [1] - 股票基金规模4.58万亿元 混合基金3.57万亿元 债券基金6.78万亿元 货币基金14.40万亿元 QDII基金0.65万亿元 [2] -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分别增加4071.30亿元和2218.76亿元 成为规模增长主要驱动力 [2] 基金产品动态 - 股票基金数量较4月底增加60只 显示公募机构持续加码权益类产品布局 [2] - 混合基金规模下降 股票基金/QDII基金规模分别小幅增长34.31亿元和102.54亿元 [2] -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份额分别增加4079.42亿份和1594.91亿份 [2]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部门推动公募基金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强化行业功能发挥 [2] - 债券市场科创债预计成为新供给方向 企业借道科创债政策发行公司债 [2] - 权益资产配置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 兼顾科技成长类资产与高股息红利资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