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领域投资

搜索文档
“艰难起步”! 城投公司、融资租赁企业试水发行科创债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19:56
科创债发行背景与现状 - 科创债发行规模自5月科技板实施以来至7月底已超7600亿元,平均利率1.7%-2%,显著低于传统公司债[2] - 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需满足"335"要求(城建类资产≤30%、城建类收入≤30%、财政补贴≤净利润50%)[3] - 2023年10月-2025年4月末期间14家城投主体发行40只科创债,募资主要用于科创股权投资/PE基金出资及债务置换[4] 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的挑战 - 交易所普遍不支持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因主营业务与科创关联度低且缺乏科研项目[7] - "35号文"限制名单内城投平台新增发债,科创债作为新渠道需政策明确[7] - 城投类科创债发行数量占比仅2.22%(40/1805只),募资规模占比2.61%(469.6亿/1.8万亿)[9] 发行资质与资金监管要求 - 需确保70%以上募资用于科创领域投资或孵化产业园运营,资金流向受严格核查[1][4] - 外部评级AAA级、地市级以上行政级别、低政府依赖度的城投平台更易获批[3][4] - 科创孵化类/投资类企业可纳入发债主体,需证明资金专用于科创企业孵化或股权投资[9] 市场参与主体动态 - 融资租赁公司尝试以科创升级类企业身份申请资质,需证明资金用于科研设备租赁或产业升级[11] - 部分机构通过设立独立市场化运作公司专营科创投资,以规避主体资质限制[17] - 双重担保增信模式(国家级+地方担保机构)可突破净资产40%的发债额度限制[16] 发行动机与行业趋势 - 城投公司寻求通过科创债实现融资成本降低(目标约2%)和募资额提升[2][7] - 科创债认购倍数提升反映二级市场配置热情,推动发行人票面利率下行[6] - 存续期限延长促使市场主体积极发行,以获取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17]
指数基金获青睐,首批科创债基金更新进展:指数基金获青睐,首批科创债基金更新进展
上海证券· 2025-06-23 20:28
核心观点 - 指数基金、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为基金公司未来布局重点方向 5 月审查决定排名前三的基金类型分别是指数基金 65 只、混合基金 54 只和债券基金 17 只 [1] - 首批上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更新进度 有望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参与科创领域投资的机会 [1] 证监会受理基金产品概况 - 按申请材料接受情况 简易程序 134 只 变更注册(简易)20 只 总数量 154 只较上月减少 股票基金增加 1 只 混合基金增加 23 只 指数基金减少 36 只 债券基金增加 7 只 FOF 减少 5 只 QDII 基金和其他基金数量不变 货币基金减少 2 只 [4] - 按审查决定情况 简易程序 153 只 变更注册(简易)2 只 总数量 155 只较上月增加 股票基金数量不变 混合基金增加 31 只 指数基金减少 2 只 债券基金减少 26 只 FOF 增加 6 只 QDII 基金减少 6 只 其他基金增加 4 只 [6] 热点基金关注 - 5 月首批上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更新进度 8 只获第一次意见反馈 3 只获是否受理反馈 [9] - 11 只该指数基金中 10 只为发起式基金 反映基金公司对该品种的信心与支持实力 [9] 基金公司其它重大事项变更 - 2025 年 1 - 5 月 工银瑞信、博道、华夏 3 家基金公司获变更持股 5%以上股东批复 [14] - 工银瑞信基金 2 月 7 日获批 瑞银承接原瑞信 20%股权 公司英文简称和全称变更 [14][15] - 博道基金 3 月 13 日获批 杨梦受让 3%股权 合计持股 7.5% 利于稳定投研团队 [14][16] - 华夏基金 5 月 15 日获批 卡塔尔控股受让 10%股权成第三大股东 利于拓展国际化视野 [14][18]
项目投资由基建地产转向科创:地方国企债券融资都去哪了?
东吴证券· 2025-05-12 13:42
地方国企投资背景 - 2024年我国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1][6] 地方国企公募信用债发行特征 - 2025年1 - 4月,地方国企累计发行公募信用债21203.51亿元,同比下降17.47%[1][7] - 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债券规模18661.92亿元,占比88.01%,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1][7] - 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债券规模619.10亿元,占比2.92%,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1][7] - 用于支持项目建设的债券规模508.95亿元,占比2.40%,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1][7] 项目建设领域投向变化 - 2025年1 - 4月,地方国企新增债券用于股权或基金投资规模约298.46亿元,同比增长31.41%;用于基建或地产项目投资规模约131.56亿元,同比下降25.88%[1][15] - 2025年1 - 4月,用于“科创领域投资”的地方国企新增债券发行规模250.74亿元,占比近五成,同比增速16%[1][20] 债券融资变化影响 - 科创领域投资成最大投向或使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与建材、工程机械等高频数据指标趋势不一致[1][24] - 用于“股权投资或基金投资”的新增债券发行规模提高可能使“利息本金化”更隐蔽[1][26] 风险提示 - 地方国企公募信用债募集资金用途可能整理有误[1][27] - 部分债券未披露募集资金用途可能导致统计结果失真[1][27] - 未统计地方国企私募债信息可能使结论不够准确[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