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消费双轮驱动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阿里的双重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1:14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股价单日上涨18.5% 创3月以来新高 核心驱动因素为"AI+云"技术突破与"淘宝闪购+本地生活"消费生态协同的战略双轨布局 [1][6] 财务表现 - 当季总营收2476.52亿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阿里云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3年新高 其中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 [3]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销售和市场费用增至532亿元 [4] 战略方向 - 实施"硬核科技+民生消费"双轨战略:AI+云代表"星辰大海"技术突围 淘宝闪购与本地生活服务代表"人间烟火"消费生态 [1][2][6] - 马云明确战略定位:高科技需兼顾技术创新与民生服务 AI应服务于人类需求 [2] 技术投入与成果 - 过去4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于AI基础设施与研发 未来3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设施 [3] - 阿里云AI收入占比突破20% 技术投入初步形成商业化成果 [3] 消费生态布局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整合至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构建"电商+本地生活"融合平台 [4] - 饿了么市占率从13%升至28% 淘宝闪购月活用户突破3亿 较4个月前增长200% [4] - 推出大规模补贴计划:"饿补超百亿"及未来12个月500亿元直接补贴 [4] 协同效应 - 高频本地生活服务带动低频电商消费 技术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反哺核心电商业务 [5] - AI+云技术优化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体验 消费场景为技术提供落地应用与商业闭环 [6]
港股股权融资规模创三年新高!这三大特征或贯穿全年
证券时报· 2025-07-10 22:40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都极为火热。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已逼近3000亿港元,达到2879.82亿港元,同比大增350.56%。 融资规模持续创新高 在2023年和2024年,港股市场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都极为疲软,IPO方面这两年分别融资463.34亿港元和881.47亿港元,均不超过千亿港元;再融资方 面,主要是以配售为主(港股再融资还包括供股、公开发售、代价发行等,但规模较小),这两年分别配售661.61亿港元和545.99亿港元,同样是不超过千 亿港元。 但在2024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多项重磅政策带动下再次活跃,在2025年上半年整个市场更是不断复苏。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已达到2879.82亿港元,远高于2023和2024全年的1424.39亿港元和1756.60亿港元,甚至也已经高于 2022年全年的2809.46亿港元。 | | 合计 | | IPO | | 酣售 | | | --- | --- | --- | --- | --- | --- | --- | | | 金额(亿元) | 数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