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
搜索文档
“天才”与“疯子”的双生样本:蒋凡向左,无招向右
36氪· 2025-10-17 17:09
公司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指出公司面临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以及融合购物与生活服务的大消费平台 [1] - 公司于2025年进行人事回调,核心目的是在增长焦虑与AI浪潮双重挤压下采取结构性应对策略 [1] - 公司CEO于2025年5月通过内网发帖,呼吁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在此背景下召回蒋凡与无招是对“能打胜仗的人才”的精准召回 [1] 关键人物任命与战略角色 - 蒋凡被定位为“秩序的构建者”,代表确定性,其使命是在电商存量市场中通过整合与优化应对竞争,为集团输送稳定的现金流与数据血液 [2] - 无招被定位为“规则的破坏者”,其回归是“战时召回”,任务是在AI原生时代为企业服务重新立规,为公司在To B战场夺取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 [2] - 蒋凡于2023年7月重新成为阿里合伙人,并于2024年11月担任整合后的国内和海外电商事业群CEO,正式回归电商业务核心舞台 [7] - 无招回归后火速推出钉钉8.0及十余款AI新品,并搭建行业模型团队,试图将钉钉从协作平台升级为AI驱动的企业智能中枢 [8] 业务整合与市场竞争 - 公司的战略蓝图是将电商发展为打通远场电商、近场零售和场景服务的“大消费生态” [6] - 蒋凡负责的电商事业群形成了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对供应链、物流、数据等核心要素进行深度融合 [7] - 公司需要应对来自拼多多、抖音电商等对手的持续挤压 [7] - 钉钉拥有7亿用户与超2600万企业组织,是通义大模型触达企业级市场的关键“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阿里云3800亿基础设施投资的商业回报 [8] 组织管理与文化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总数为194,320人,庞大的体量伴随组织冗余、反应迟滞与创新内耗等“大公司病” [10] - 蒋凡在管理上知人善用,给予团队充分信任和授权,自己专注于战略方向和关键节点 [8] - 无招采用高压手段重塑队伍纪律与执行力,以应对AI时代的产品战争,这可能加剧内部管理成本和文化代价 [10] - 公司的价值排序体现为务实且动态,业务价值优先于完美道德,创新价值优先于管理舒适度 [5]
阿里系再减持圆通速递,或套现11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7 16:37
股东减持与套现 - 公司股东杭州灏月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6845.1万股,拟转让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1] - 以16日公司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将套现约11.7亿元,与四个月前减持套现的8.47亿元累计近20亿元 [1][2] - 此次减持前,杭州灏月持有公司3.10亿股,持股比例为9.06%,为第三大股东 [2] 阿里系持股与合作背景 - 杭州灏月与一致行动人阿里创投、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18.75%的股份 [2] - 阿里系自2015年入股公司,2024年1月阿里网络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杭州灏月承继,彼时杭州灏月持股比例为11% [2] - 公司一直是阿里电商生态的重要物流伙伴 [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8.83亿元,同比增长10.19%,但归母净利润为18.31亿元,同比下降7.9% [2] -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17.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亿元下降7%,为近四年来首次半年度净利同比下滑 [2] - 第二季度公司完成件量80.84亿件,同比增长21.84%,市场份额同比提升约0.6%达到16.0% [2]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公司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状况,主要因行业内卷情况 [2] - 减持公司股份或是阿里调整物流板块战略的重要一步,阿里正将物流业务核心资源向国际物流、即时零售配送等高端领域集中 [3] - 阿里系在2025年内还减持了丽人丽妆、新华都、居然智家、韵达股份等多家公司,与公司围绕AI+云及大消费两大战略重心布局相关 [3]
云计算的“第一”之争:榜单之外的云端真相
搜狐财经· 2025-10-15 00:31
报告中的“第一”现象 - 云计算市场存在多个版本的“第一”,各厂商通过不同限定条件宣称自身领先地位,例如火山引擎在大模型调用量上第一,阿里云在AI云市场份额第一,华为云在增速上第一[2][6] - 市场研究机构(如IDC、Gartner、Canalys)的报告因统计口径不同(如按营收、用户数、调用量、细分市场)而产生不同的排名结果[6][7] - “第一”的宣称是一种市场叙事竞争和品牌认知占位策略,厂商会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维度进行放大宣传[7][8] “第一”称号的重要性 - “第一”称号在云计算行业象征着信任、确定性和增长潜力,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反应和客户的采购决策[9] - 对于政企客户而言,选择“第一”的厂商被视为一种风险最小化的策略,因为云计算合作涉及系统迁移、数据安全等长期且高代价的承诺[9] - 中国云计算市场已形成阿里、华为、火山引擎、百度四强格局,“第一”的归属关系到内部资源分配和战略优先级[9] 主要云厂商的竞争定位 - 阿里云战略转向“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2025财年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并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10][18] - 火山引擎凭借字节跳动生态,在AIGC等场景形成高频使用闭环,其大模型调用量在2025年上半年以49.2%的份额领跑中国市场,调用量同比暴涨398.2%[12] - 华为云在中东及中亚地区公有云收入相比2023年实现10倍增长,客户数量增长5倍,依托“云+数+智+安全”能力聚焦政企市场[14] - 百度智能云以文心大模型为核心,强调“AI模型即服务”,在城市、交通等场景推动AI产业落地[16] AI云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 AI云从传统的算力基础设施演进为“智能体基础设施”,具备理解任务、调度模型和参与决策的能力[17] - 阿里云的AI云战略分为三层:底座层智能化(通义大模型优化云调度)、开发层智能化(智能开发工具链)、行业层AI原生化(AI嵌入行业方案)[19][20][21] - 华为云推行“AI for Cloud, Cloud for AI”双轮驱动,火山引擎将AI能力场景化于内容生成链条,百度智能云则致力于打造“模型+应用”的闭环生态[22] - 行业竞争焦点从市占率转向提供更智能、更开放、持续进化的云服务能力,“第一”的定义正在被AI重塑[23]
AI驱动云端自动化工具套件上线:Salesforce发布Agentforce 360
环球网资讯· 2025-10-14 11:25
产品发布 - 人工智能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Salesforce宣布其全新人工智能平台Agentforce 360正式面向全球市场推出 [1] 产品功能与集成 - Agentforce 360的核心优势在于与Salesforce现有云端工具的无缝集成 包括销售云 服务云 营销云及分析云等核心产品 [3] - 平台通过AI驱动的智能代理可自动执行客户沟通 数据录入 报表生成 流程审批等高频重复任务 覆盖从客户获取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 - 平台采用低代码开发模式 支持非技术人员通过拖拽式界面自定义AI代理流程 [3] - 平台基于Salesforce的Einstein AI框架构建 具备持续学习与优化能力 可随企业业务增长动态调整自动化策略 [3] 市场战略与定位 - 此次全球上线是Salesforce在进一步深化其AI+云战略 [3] - Agentforce 360将支持多语言 多时区部署 并适配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 如GDPR CCPA等 [3] - 平台旨在满足金融 制造 零售 医疗等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3] 数据安全 - Salesforce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Agentforce 360所有数据处理均在客户指定的云端环境完成 [4] - 平台支持加密传输与细粒度权限管理 确保符合企业级安全标准 [4]
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战略签约 聚焦AI+云、电商、全球化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6:40
合作概述 - 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于10月11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AI合作 [1] - 合作旨在共建数字产业新生态,加速产业AI创新发展 [1] - 合作基于海尔的全生态布局与阿里的全栈AI能力优势 [1] AI+云领域合作 - 双方将开展场景+平台+模型+算力的全栈式AI合作 [1] - 将围绕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等场景共建行业级模型 [1] - 将基于阿里的通义千问打造行业垂域模型 [1] 先进制造领域合作 - 双方将共建从算力、模型、平台到应用的整体AI服务体系 [1] - 将整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与阿里在算力领域的布局 [1] -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 [1] 电商与全球化领域合作 - 双方将深化国内与海外消费领域合作 [1] - 将依托海尔产业优势和阿里海外电商体系,构建跨行业跨地域数字化生态系统 [1] - 在全球化领域,将共建弹性异构算力平台与高可用架构,为全球范围提供稳定云服务 [2] - 将在AI+大数据层面支持海尔在东南亚等海外重点市场的发展布局 [2] 公司战略契合 - 海尔集团认为阿里的数字技术与生态布局优势与其在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三大赛道的实践高度契合 [2] - 阿里巴巴希望发挥其在AI与云计算方面的优势,结合海尔深厚的产业实践 [2] - 此次合作被视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 [2]
海尔与阿里巴巴战略签约,聚焦AI+云、电商、全球化合作
新浪财经· 2025-10-13 16:06
合作概述 - 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于10月11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AI合作 [1] - 合作旨在共建数字产业新生态,加速产业AI创新发展 [1] - 合作将聚焦AI+云、电商、全球化等核心领域,为产业AI转型探索新路径 [1] AI+云领域合作 - 双方将开展场景+平台+模型+算力的全栈式AI合作 [3] - 将围绕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等场景共建行业级模型,深化AI应用 [3] - 将基于阿里的通义千问打造行业垂域模型 [3] 先进制造领域合作 - 双方将携手共建从算力、模型、平台到应用的整体AI服务体系 [3] - 将整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与阿里在算力领域的深度布局 [3] -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落地 [3] 电商与全球化领域合作 - 双方将深化国内与海外消费领域合作 [3] - 将依托海尔产业优势和阿里海外电商体系,构建跨行业跨地域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3] - 将在全球化领域共建弹性异构算力平台与公专一体的高可用架构,在全球范围打造稳定可靠的云服务 [3] - 在AI+大数据层面支持海尔在东南亚等海外重点市场的发展布局 [3] 公司高层表态 -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表示,阿里数字技术与生态布局优势与海尔三大赛道实践高度契合 [3] -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阿里希望发挥AI与云计算优势,结合海尔产业实践,共同推动AI技术深度应用与前沿创新 [4]
阿里云是AI 时代的“安卓” 谁是 AI 时代的“苹果”
搜狐财经· 2025-09-30 14:39
阿里云的“安卓平台”战略 -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明确将自身定位为AI+云领域的“安卓平台” [1] - “安卓”标签代表一种技术路线与商业策略,与褒贬无关 [2] - 阿里云若实现“安卓化”战略目标,将在AI赛道获得显著竞争优势 [3] AI+云行业的竞争格局 - 科技行业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锚点,中国的AI时刻已经开始 [4][5] - AI+云是增长逻辑的核心,其产业链想象空间最为广阔 [6][7] - 当前AI+云市场可能呈现两极化甚至单极化格局,英伟达是现阶段的核心 [7] - 未来可能由巨型商业联合体主导,例如英伟达、OpenAI、甲骨文成立的ONO联盟 [9] 阿里云的全栈服务商战略 - 阿里云旨在成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通过构建强大生态来获取行业话语权 [10] - 开源是核心策略,有助于获客并构建生态辨识度 [11] - 阿里云在底层算力、云布局、大模型家族三个层面均有布局,全球仅其与谷歌具备此能力 [12] - 阿里云的目标是成为未来AI操作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13] 火山引擎的“苹果式”策略 - 火山引擎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市场份额达49.2%,位居第一 [17] - 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和17% [17] - 2025年上半年模型调用市场规模相比2024年全年实现近400%的增长 [17] - 火山引擎采取底层不开源、应用层开放的策略,类似于苹果的软硬一体模式 [18][19] - 其通过低代码、高集成化模式降低使用门槛,吸引小型创业团队 [18][19] - 火山引擎采用低价走量的方式销售token,作为市场推广策略 [21][22] 行业前景与竞争态势 - AI+云市场尚处早期,华为、百度等厂商竞争激烈 [24] - AI应用尚未在普通用户中产生强烈需求 [24] - 行业讨论前沿领先者之际,可能预示着下一次变革临近 [24]
AI 时代,阿里云想当“安卓” ,那谁是“苹果”?
36氪· 2025-09-30 08:54
阿里云的“安卓平台”战略 -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自身打造为AI+云领域的“安卓平台” [1] - 这一自我标签化被视为理性的技术路线与商业策略选择 与褒贬无关 [2] - 若该战略目标实现 公司在AI赛道的领先地位将难以被超越 [3] AI+云行业的增长逻辑与格局 - 科技行业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锚点 2025年初A股的“deepseek时刻”吹响了牛市号角 [4] - AI+云构成了明确的核心增长逻辑 其确定性极高 [5] - AI+云产业链想象空间广阔 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加速进步 [6] - 该领域是巨头的竞争场 未来格局可能呈两极化甚至单极化 英伟达是目前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6] 巨头的竞争策略与联盟构建 - 没有永远的王者 大型商业联合体可能成为AI领域的真正主导者 [8] - 英伟达与OpenAI、甲骨文成立的ONO联盟是为未来布局 旨在转移风险并扩大利润 [8] - 在AI+云领域 扩大联盟范围和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是争取市场份额和防范风险的关键 [8] - 阿里致力于打造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构建强大生态以获取行业话语权和领先地位 [9] 阿里云实现“安卓化”的具体路径 - 开源是构建生态和获客的最佳方法 也是“安卓”平台的核心辨识度 [10] - 阿里云凭借既有市场优势 结合开源、快速迭代的千问大模型群 为企业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选择理由 [10] - 底层服务至关重要 类比谷歌移动服务(GMS)对于安卓的意义 阿里云是阿里AI的基础 [10] - 公司在底层算力、云布局、大模型家族三个层面均有布局 全球范围内仅有阿里和谷歌能做到 [11] - 公司目标是成为未来AI操作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其整体实力仅比ONO联盟差一张芯片 [12] 中国AI+云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云与火山引擎在市场份额上领先 双方广告投放竞争激烈 [14][15] - 根据IDC数据 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536.7万亿Tokens 2025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全年实现了近400%的增长 [17] - 火山引擎以49.2%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分别占比27%、17% 位列第二、第三 [17] 火山引擎的“苹果式”策略 - 火山引擎的豆包大模型放弃开源路线 底层不开放但应用层逐步开放 策略类似苹果 [18] - 其策略侧重于应用层开源和低代码 以降低AI使用门槛 吸引小型创业团队低成本试错 [19] - 平台提供现成的易用框架和明确的使用场景 高集成化模式类似苹果的软硬一体 [20] - 火山引擎通过市场推广具象化产品来加速获客 并采取低价走量的token销售策略 [21][22]
【港股一周见】医药板块承压回调,AI战略驱动科技股
新浪财经· 2025-09-28 21: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周跌1.57%至26,128.2点 恒生科技指数周跌1.58%至6,195.11点 国企指数周跌1.79%至9,303.10点 [1] - 港股通(沪)近5日净流入232.53亿港元 近20日净流入726.18亿港元 近60日净流入1,820.05亿港元 [4] - 港股通(深)近5日净流入207.06亿港元 近20日净流入1,020.73亿港元 近60日净流入2,318.19亿港元 [4] 阿里巴巴AI战略突破 - 阿里巴巴周涨4.65%至166.5港元 9月24日单日涨幅达9.16% [5] - 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5] - 宣布追加AI基础设施投入 计划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提升10倍 [5] - 发布新一代大模型Qwen3-Max 在多项全球评测中位列前茅 [5] - 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领域多项合作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云"建设 [5] 医药板块政策扰动 - 复星医药周跌11.19% 康龙化成 三生制药 百济神州等个股跟随下行 [6] - 特朗普拟对医药产品征收100%关税 美商务部启动对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6] - 国内企业采用IP授权模式出海 有效规避关税壁垒直接冲击 [6] - 中国医药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和研发投入保持国际竞争力 [6] 新能源行业政策利好 - 中创新航周涨15.36%至30.94港元 年内涨幅超140% 储能业务强劲增长 [7] - 相关部门将加强车用大算力芯片 操作系统 大模型等技术攻关 [7] - 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车船税优惠政策 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7] -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工作持续推进 [7] 在线旅游AI转型 - 超级黄金周跨省游订单同比增长45% 行业从流量价格战转向AI赋能价值战 [8] - 美团AI助手"小美"实现餐厅直订功能 飞猪"问问我"提供沉浸式伴游体验 [8] - 携程采用多语言AI客服提升入境游服务效率 美团"极巴"帮助酒店优化运营 [8] - 京东推出"AI+机器人+食宿"模式整合供应链优势 平台竞争壁垒转向技术服务能力 [8] 全球市场风险信号 - 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券风险溢价跌至27年低点 大规模杠杆收购交易活跃 [9] - 私人信贷市场快速扩张 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且部分机构破产 [9] - 特朗普对重型卡车 家具等多类产品实施关税 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 [9] - 美国推行半导体"1:1"产能匹配计划 要求提高本土生产比例 [9]
吴泳铭重磅发声,阿里应声大涨超7%!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涨超1%!机构:持续看好NV链景气引领与国产AI创新迭代!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08
阿里巴巴战略与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宣布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3] - 阿里巴巴盘中股价暴涨超7%[3] - 公司管理团队已稳定,明确以消费和“AI+云”为核心的战略目标,业务重划为四大板块[4] 云计算ETF及成分股表现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一度涨近2%,现涨超1.2%,盘中成交额5000万元,超昨日全天[1] - 该ETF近20日净流入资金达5.8亿元[1] - 成分股中金山办公、紫光股份、金蝶国际涨超4%,腾讯控股涨超1%[3] 全球与中国云计算市场 - 2024年全球云市场规模约8200亿美元,中国公有云占比约5.6%[5] - AI和大模型发展带动云需求强劲,算力供不应求[5] - 阿里云占据国内约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收入逐季度加速[6] 资本开支与算力需求预测 - 2025年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合计资本开支预测为3836亿美元,同比增长52%[7] - 预计2026年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达4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 预计2026年国内互联网公司AI相关资本开支超5000亿元,AI服务器市场达4200亿元,AI算力芯片市场达3500亿元[7] AI技术发展趋势 - 光交换技术(OCS)在带宽、延迟、成本方面优于传统技术,未来将在AI集群中渗透,取代脊/叶交换机[8] - OCS设备折旧周期长,兼容性强,能摊薄使用成本[8] - 下一代国产AI芯片在软件生态、卡间互联等方面快速提升,渗透率有望大幅提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