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

搜索文档
百度云的困境:从掉队者到逆袭者,沈抖翻盘之路有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8-10 19:25
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百度云(现更名为"百度智能云")一度是个尴尬的存在。阿里云稳坐第一,腾讯云紧随其后,华为云异军突起,而百度云却长期徘徊在 第二梯队。 2016年,李彦宏曾豪言:"百度将All in AI。"但云计算作为AI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百度却并未像阿里、腾讯那样早早布局。直到2018年,百度云的市场份 额仍不足5%,远低于阿里云的40%以上。 转折发生在2020年。那一年,百度云突然提速,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8.1%增长至2023年的12.5%(数据来源:Canalys、IDC、Synergy Research)。2023年 Q3,百度智能云首次实现盈利,成为国内首个盈利的云服务商(百度财报)。 这一变化让外界惊讶——百度云是如何从"掉队者"变成"逆袭者"的?它的翻盘策略是什么?未来能否真正挑战阿里云、腾讯云的霸主地位? 01:百度云为何掉队?起步晚,战略摇摆 阿里云2009年就已成立,腾讯云2013年全面开放,而百度云直到2015年才正式推出。更关键的是,百度早期并未把云计算视为核心业务。 2016年,李彦宏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云计算是旧时代的玩法,AI才是未来。"这句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百度 ...
阿里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履新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01
香港交易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任命 - 香港交易所宣布任命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及阿里巴巴前董事会主席张勇为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委员会成员增至9名 [1] - 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史美伦、胡祖六、黄益平、马蔚华、孙强、唐家成及陈翊庭等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专家 [1] 阿里巴巴合伙人变动 - 阿里巴巴合伙人数量从26人精简至17人,9名成员退出包括方永新、孙利军、武卫、彭蕾、戴珊、张勇、俞永福、宋洁和朱顺炎 [3] - 退出的合伙人已不再担任核心业务一号位或已退居二线,其中彭蕾、戴珊为阿里创始人 [3] - 现任合伙人主要由核心业务一号位和技术负责人构成,包括樊路远、蒋凡、蒋芳、蔡崇信、吴泳铭等17人 [5] - 阿里合伙人数量从最多时期的38人减少至17人,累计减少21人 [5]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公司2023年以来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主业,退出非核心资产,业绩和士气明显好转 [6] - 吴泳铭在510阿里日发布全员邮件,呼吁员工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6]
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阿里巴巴新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7-03 20:12
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2032年到期 [1] - 债券为无担保及非次级债务,不产生定期利息,到期日为2032年7月9日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电商业务发展 [3] 可交换债券结构 - 债券参考阿里健康普通股,可选择以股份、现金或组合方式履行交换义务 [5] - 即便全部以阿里健康股票结算,公司仍将保持对阿里健康的控股权 [6] - 公司目前持有阿里健康约64%股份,阿里健康为并表子公司 [7] 阿里健康业务影响 - 债券发行不会影响阿里健康业务经营及与阿里巴巴生态的合作 [9] - 阿里健康股价2025年初至今上涨40%,为公司提供低成本融资机会 [10] - 可交换债券不涉及新股发行,阿里健康总股本不会稀释 [11] 行业融资动态 - 可交换债券是常见融资方式,可结合市场利率优化资金投入 [12] - 2025年3月百度发行20亿美元可交换债券,5月中国石化发行77.5亿港元可交换债券 [13] 战略投入方向 - 云计算和国际电商被定位为公司未来新增长引擎 [14] - 公司计划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金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15] - 2025财年阿里云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产品收入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 [16] AI战略定位 - 公司认为未来十年最大增量来自AI驱动的变革 [17] - AI被视为业务核心驱动力和发展机遇,将全力投入基础设施和技术建设 [18] - 公司计划将"AI+云"业务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20]
逍遥子张勇退出阿里合伙人,“十八罗汉”都去哪儿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07:3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达9963 47亿元 同比增长5 86% [2]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2 4%至1259 76亿元 创近年新高 [2] - 销售毛利率提升至39 95% 较上年增加2 25个百分点 [10] - 归母净利润达1301亿元 同比增长62 62% 净利率回升至12 64% [10] - 2019-2023年营收增速从35 26%降至1 83% 显示增长压力 [9] 合伙人结构剧变 - 9位合伙人同时退出 包括张勇 戴珊等元老 剩余17人创历史最少 [4] - "十八罗汉"创始团队仅剩马云 蔡崇信 吴泳铭 蒋芳4人在职 [18] - 彭蕾退出标志"阿里味"文化终结 转向KPI导向管理模式 [23] - 核心决策层形成马云 蔡崇信(永久合伙人)+吴泳铭 蒋凡 邵晓锋的"双核"架构 [21] 管理层变革与战略转向 - 张勇时代正式终结 其主导的双十一 天猫分拆等业务创新成历史 [6][8] - 蒋凡以39岁成为最年轻合伙人 整合电商与本地生活业务日订单达6000万 [21] - 公司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 资源向AI+云倾斜 云AI收入连续7季三位数增长 [23] - 马云回归迹象明显 通过民营经济座谈会 园区视察等动作重掌决策权 [19][20] 业务发展里程碑 - 2009年张勇首创双十一 首年成交5200万元 奠定电商节庆模式 [8] - 天猫从淘宝分拆后严控商家质量 形成与京东抗衡的高端平台 [8] - 2014年美股上市首日市值达2314亿美元 成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16] - 本地生活业务整合后订单量达美团日均2/3 显示战略协同成效 [21] 企业文化演变 - 初创期月薪仅500元 创始人步行吃泡面节省开支的草根文化 [16] - 彭蕾时代强调"很傻很天真"的兄弟情谊 现转为"打胜仗能力"导向 [23] - 复刻湖畔小屋 要求全员摆脱大公司病 回归创业心态应对AI时代 [23] - 组织架构从"诸侯分治"改为决策权收归蔡崇信 吴泳铭双核心 [20]
阿里巴巴年收入近万亿净利增77% 业务多点开花“Al+云”成新引擎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9963 47亿元逼近万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 76亿元 [1][2] - 净利大增主要源于经营效率提升 资本配置优化及把握AI机遇 通过退出高鑫零售 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回收资金 [1] - 淘天集团收入达4498 27亿元同比增长3% 中国零售商业客户管理收入增长6% [2] - 菜鸟集团收入1012 72亿元同比增长2%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 76亿元同比增长12% 虎鲸文娱集团收入222 67亿元同比增长5% [5] 核心业务发展 - 电商与"AI+云"构成双增长引擎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突破5000万 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提升 [2]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增长33% 速卖通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1180 28亿元同比增长11% 公共云收入加速增长 AI相关产品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4] - 通义千问Qwen3大模型开源一个月下载量突破1250万 通义系列开源模型累计下载超3亿次 衍生模型超10万个 [4] 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5] - 构建涵盖技术底座 模型生态与行业赋能的完整AI体系 推动AI技术规模化应用 [4] - 阿里云服务63%中国A股上市公司 模型平台"百炼"用户显著增长 与宝马 中国联通等达成AI战略合作 [5] - 战略级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夸克月活用户突破2亿 钉钉付费周活用户达4200万 [5] 运营效率 - 退出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 高德 虎鲸文娱等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4] - 本地生活集团亏损显著收窄 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与规模扩大 [5] - 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推动菜鸟增长 重点市场本地化策略提升速卖通经营效率 [3][5]
阿里年报的9个细节
海豚投研· 2025-06-29 14:36
阿里巴巴2025财年核心战略与业务表现 - 公司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业务加速增长成为长期发展引擎 [3][4] - 2025财年集团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创四年新高 [4] - 电商业务中淘天收入增长3%,CMR增长6%,国际电商收入增长29%;云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4] 核心业务数据与行业地位 - 电商GMV达8万亿人民币,超越亚马逊(约5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电商平台 [13] - 云服务收入位列全球第四(亚太第一),仅次于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 [13] - 文娱业务亮点突出:大麦娱乐港股涨幅100%,演唱会票务GMV同比高速增长,IP商业化潜力被低估 [15][16][17] 财务与资本配置 - 蚂蚁集团净利润恢复增长61%至383亿元,阿里权益法投资收益126.48亿元 [18][19] - 资本开支同比激增168%至860亿元,已签约未计提资本支出453亿元(同比+146%),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建 [20] - 现金储备3743亿元,净现金1436亿元;2025财年股东回报达1170亿元(股息46亿美元+股票回购119亿美元) [27] 组织架构与运营效率 - 合伙人团队精简至17人,聚焦业务一线,体现创业公司姿态 [22][23] - 员工总数优化至12.43万人(较2023年减少47%),回归2020年初水平 [25]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盒马EBITA首次转正,多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4] 战略方向与使命升级 - 使命新增AI相关表述,强调通过数字技术、AI与云基础设施帮助客户优化运营 [5][6] - 未来十年以AI为核心驱动力,定位为"中国云计算市场重要身位+亚太第一云服务商",加速AI产品国际化 [9] - 管理层提出需以"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心态应对AI时代挑战 [10][23] 历史战略延续性 - 2015年马云提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与当前AI战略高度一致,显示长期技术投入的连贯性 [29] - 公司经历业务调整后重新聚焦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强调对未来的把控力 [29][30]
灵猫有数CEO许英豪:2025财年是阿里战略聚焦与业务创新的关键一年
搜狐财经· 2025-06-28 14:35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核心数据 - 2025财年总收入达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 [1][9] -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9] - 全年股息派发46亿美元,股份回购119亿美元 [10] 电商主业表现 - 淘天集团收入4498.27亿元,同比增长3% [9] - 客户管理收入增速达6%,88VIP会员规模突破5000万 [9] - 平台生态通过用户增长投入与商家环境优化实现共赢 [9] 云智能与AI业务进展 - 阿里云收入1180.28亿元,同比增长11% [10]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10] - 服务超半数中国A股上市公司,通义大模型赋能业务升级 [10] 资本运作与战略聚焦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回收超百亿资金 [10] - 资源向核心业务与AI领域倾斜 [10] 多元化业务协同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增长29%,速卖通等跨境平台深化本地化布局 [10] - 本地生活与大文娱业务逐步盈利,高德、优酷形成场景互补 [10]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投入AI技术与产业落地 [10] - 巩固全球科技竞争地位,推动高质量增长与生态共赢 [10]
资金动向 | 北水抛售小米超32亿港元,持续买入建设银行、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6-27 20:11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建设银行13.38亿港元、中芯国际6.29亿港元、百济神州2.09亿港元、冠城钟表珠宝1.72亿港元、中国信达1.61亿港元、信达生物1.42亿港元、小鹏汽车-W 1.02亿港元 [1] - 净卖出小米集团-W 32.52亿港元、阿里巴巴-W 7.97亿港元、腾讯控股7.7亿港元、美团-W 1.78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1.4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21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215.6904亿港元 连续13日净买入建设银行累计93.5939亿港元 连续7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49.1076亿港元 [4]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3.6% 但遭净卖出18.50亿港元 成交额达121.64亿港元 [4] - 冠城钟表珠宝股价大涨30.1% 获净买入1.60亿港元 成交额43.90亿港元 [4] - 中国信达股价上涨7.0% 获净买入1.62亿港元 成交额19.68亿港元 [4] - 香港中旅股价暴跌25.6% 仅获净买入0.02亿港元 成交额17.91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 建设银行获花旗看好 认为多重催化剂将推动资金流向大盘ETF及高股息金融股 [5] - 中国信达附属公司与建设银行订立资产管理计划合同 开展投资业务 [5] - 信达生物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5] - 小鹏汽车G7预售46分钟订单破10000台 预售价23.58万元 即将正式上市 [5] - 小米S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售价25.35-32.99万元 [5]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5]
阿里合伙人“瘦身”幕后:核心变阵 聚焦赛道完成切换
中国经营报· 2025-06-27 15:12
合伙人制度调整 - 合伙人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戴珊、彭蕾等9位创始团队成员退出[1] - 最新合伙人名单中业务一线负责人占比提升,包括蒋凡、刘振飞、吴泽明等核心业务高管[5] - 调整体现公司从文化传承向业务实战导向转变,强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5] 战略聚焦与业务表现 - 明确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2025财年完成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出售[1][8] -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加码AI领域,此前已通过隐形投资布局初创企业和AI应用[1][6] - 阿里云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财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6]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6%,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且留存率高[6][7] - AI驱动的营销工具"全站推"推动商家渗透率提升,支撑CMR增长[7] 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或升级为超级APP对抗美团、京东[8] - 调整体现公司强化本地生活服务能力,整合即时配送基础设施资源[8] - 管理层在股东信中强调"以创业者姿态开启AI时代新征程"[8]
阿里巴巴大消息!合伙人精简至17人,张勇等9人退出
新华网财经· 2025-06-27 10:22
合伙人变动与架构调整 - 阿里巴巴2025财年合伙人总数从26人缩减至17人,戴珊、方永新等9人退出合伙人之列[1][3] - 退出成员主要因退休或离开业务一线,部分已彻底离开公司[3] - 现任合伙人团队呈现年轻化特征,39岁的蒋凡成为最年轻成员并担任电商事业群CEO[3] - 合伙人委员会由马云、蔡崇信、吴泳铭、邵晓锋、蒋凡组成,长期合伙人年龄上限设定为70岁[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总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7%至1259.76亿元[5] -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突破5000万,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5] - 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公共云收入加速提升[5] - 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公司有序退出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资产[5] 战略方向与AI布局 - 管理层明确将"AI+云"作为核心战略,视为未来十年最大增长变量[5][6] - 计划构建全球云计算网络与领先AI模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6] - 阿里云加速国际化布局,支持中国企业出海并抢占亚太云服务市场[6] - 强调以创业公司心态推进AI转型,重新定位为科技驱动型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