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思维
搜索文档
降息呼声再起,市场暗流涌动!
搜狐财经· 2025-11-25 21:08
引子 最近美联储内部的分歧让我想起了菜市场的讨价还价。鲍威尔像个精明的摊主,既要防着通胀这个"秤砣"压不住,又得提防就业市场这个"秤杆"突然折断。 而我们这些散户,就像站在摊位外围观的顾客,只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揣测今天的大白菜到底贵不贵。 一、美联储的"左右互搏"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最近的一番话特别有意思。她说就业市场可能面临"非线性"恶化风险,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现在看着风平浪静,保不齐明天就突然 翻船。这让我想起2025年那波行情,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戴利认为当前是"低招聘、低解雇"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就像走钢丝。她说:"即使通胀尚未完全受控,我们也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这话听着耳熟不? 像不像我们炒股时常说的"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二、量化视角下的市场博弈 说到预防性措施,我不禁要提提我的"秘密武器"。就像戴利需要数据来判断经济走向一样,我们散户也需要工具来看清市场本质。记得2025年10月那几只妖 股吗?四方股份、养元饮品、法狮龙,表面看毫无关联,实则暗藏玄机。 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就是资金在暗中较劲的证据。前四次看似徒劳无功,第五次就直接起飞了。这不就像美联储现在的处境吗? ...
美联储大消息,12名票委已有5人倾向“不降息”,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华尔街见闻· 2025-11-23 20:55
美联储内部分歧在12月政策会议前加剧,主席鲍威尔保持沉默之际,投票委员会成员立场出现明显分 化。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周五发出支持降息信号,而此前已有多位政策制定者倾向不降息。这一表态提升 了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联邦基金期货显示的降息概率从低于30%反弹至60%以上。 自10月29日政策会议以来,鲍威尔本人尚未公开发言。目前12名有投票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 中,已有5人表态倾向维持利率不变,几乎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意味着无论12月10日做出何种决 定,都可能出现反对票。 这一局面凸显出美联储在支持疲弱劳动力市场与遏制通胀之间的两难处境。政府关闭导致关键经济数据 发布延迟,进一步增加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 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投资者正从关注美联储整体共识转向计算个别政策制定者的投票倾向。进入10月政策会议前,市场曾认 为12月降息板上钉钉。但随着鹰派声音爆发,降息概率一度跌破30%,威廉姆斯周五的表态令局势再度 逆转。 这一反复波动打乱了市场对下一步利率走向的判断。长期以来,美联储以共识决策为荣,这也是鲍威尔 自2018年执掌美联储以来的标志性特征。但眼下这种模式正面临考验。 New Century ...
美联储大消息!12名票委已有5人倾向“不降息”,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搜狐财经· 2025-11-23 19:54
美联储内部分歧在12月政策会议前加剧,主席鲍威尔保持沉默之际,投票委员会成员立场出现明显分 化。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周五发出支持降息信号,而此前已有多位政策制定者倾向不降息。这一表态提升 了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联邦基金期货显示的降息概率从低于30%反弹至60%以上。 自10月29日政策会议以来,鲍威尔本人尚未公开发言。目前12名有投票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 中,已有5人表态倾向维持利率不变,几乎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意味着无论12月10日做出何种决 定,都可能出现反对票。 这一局面凸显出美联储在支持疲弱劳动力市场与遏制通胀之间的两难处境。政府关闭导致关键经济数据 发布延迟,进一步增加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 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投资者正从关注美联储整体共识转向计算个别政策制定者的投票倾向。进入10月政策会议前,市场曾认 为12月降息板上钉钉。但随着鹰派声音爆发,降息概率一度跌破30%,威廉姆斯周五的表态令局势再度 逆转。 研究显示,低异议票数能传递决策信心,确保清晰有效的沟通,但批评者认为这也会导致压制重要观点 的"群体思维"。 "在群体思维这件事上,指责我们的人请准备好。你们可能会看到联邦公开市场委 ...
美联储大消息!12名票委已有5人倾向“不降息”,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华尔街见闻· 2025-11-23 19:00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美联储内部分歧在12月政策会议前加剧,12名有投票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中已有5人表态倾向维持利率不变,几乎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1]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出支持降息信号,而此前已有多位政策制定者倾向不降息,这一表态令联邦基金期货显示的12月降息概率从低于30%反弹至60%以上 [1] - 自10月29日政策会议以来,主席鲍威尔本人尚未公开发言,无论12月10日做出何种决定都可能出现反对票 [1] 市场预期与反应 - 投资者正从关注美联储整体共识转向计算个别政策制定者的投票倾向,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出现反复波动 [4] - 进入10月政策会议前,市场曾认为12月降息板上钉钉,但随着鹰派声音爆发,降息概率一度跌破30% [4] - 美联储长期以来以共识决策为荣,但眼下这种模式正面临考验 [4] 异议票增加现象 - 曾经在鲍威尔时代属于罕见现象的异议票今年明显增加,自6月以来美联储的政策决定再未获得过全票通过 [6] - 7月会议上,理事沃勒和鲍曼投票反对维持利率不变,这是32年来首次有两名美联储理事投票反对主席 [9] - 9月和10月会议上,理事米兰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分别从不同方向投了反对票 [10][11] 政策制定者立场变化 - 越来越多政策制定者表达了对货币政策的谨慎立场,12名今年拥有投票权的官员中已有5人表示倾向下月维持利率不变 [14] - 过去倾向支持劳动力市场的美联储理事巴尔表示现在需要对货币政策保持小心谨慎 [14]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如果有必要会投异议票,并认为异议是健康的 [14] 历史背景与当前不确定性 - 从更长历史看,异议票并非没有先例,在上世纪80年代美联储大幅加息抗击高通胀时期以及90年代都曾很常见 [15]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指出不确定性是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制定的普遍特征,政策制定者仍必须做出政策决定 [15] - 12月的决定正在成为多年来最接近的表决,一些分析认为威廉姆斯的表态锁定了降息,但其他人认为这仍是五五开 [15][16]
12名票委已有5人倾向“不降息”,市场为美联储票委“计票”,“鲍威尔现在不露面,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声音被听到”
华尔街见闻· 2025-11-23 09:33
美联储内部分歧在12月政策会议前加剧,主席鲍威尔保持沉默之际,投票委员会成员立场出现明显分 化。 这一局面凸显出美联储在支持疲弱劳动力市场与遏制通胀之间的两难处境。政府关闭导致关键经济数据 发布延迟,进一步增加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 市场转向"数票"模式 投资者正从关注美联储整体共识转向计算个别政策制定者的投票倾向。进入10月政策会议前,市场曾认 为12月降息板上钉钉。但随着鹰派声音爆发,降息概率一度跌破30%,威廉姆斯周五的表态令局势再度 逆转。 这一反复波动打乱了市场对下一步利率走向的判断。长期以来,美联储以共识决策为荣,这也是鲍威尔 自2018年执掌美联储以来的标志性特征。但眼下这种模式正面临考验。 New Century Advisors首席经济学家、前美联储经济学家Claudia Sahm表示: 鲍威尔现在不露面,就是为了让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每个成员都有发声和被倾听的机会。他给 他们空间进行这种分歧,这实际上是好事,因为这很艰难,你应该进行这些辩论。 异议票打破鲍威尔时代纪录 曾经在鲍威尔时代属于罕见现象的异议票,今年明显增加。自6月以来,美联储的政策决定再未获得过 全票通过。研究显示,低异议票数能传递 ...
美联储理事沃勒力挺12月再降息,警告就业市场濒临“失速”
美股研究社· 2025-11-19 18:0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重申支持在12月FOMC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其核心理据是劳动力市场疲软以及高利率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 同时认为通胀风险可控 [5][7] - 沃勒的言论强化了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 一方关注持续通胀风险 另一方则警示就业下行风险 导致12月降息概率从近100%降至约40% [6] - 沃勒反驳关于美联储存在"群体思维"的指责 预计FOMC将呈现显著的观点分歧 但同时也担忧接近的投票结果可能导致政策路径预期不稳定 [8] 美联储官员政策立场 - 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12月再次降息 认为这是良好的"风险管理" 可应对劳动力市场加速疲软并使政策向更中性设置靠拢 [5][7] - 沃勒指出其关注点在于劳动力市场 即将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不太可能改变其支持降息的看法 [5] -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劳动力市场风险仍偏下行 通胀上行风险近期可能减弱 但未明确支持12月降息 [8] 市场预期与背景信息 - 美联储于上月连续第二次将其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但主席鲍威尔称12月再次降息"并非定局" [6] - 根据联邦基金期货合约定价 近期其他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评论已将12月降息概率从10月会议前的接近100%推低至约40% [6] - 沃勒由特朗普于2020年任命 是白宫考虑接任美联储主席的五位候选人之一 [6]
Vatee:斯蒂芬·米兰,美联储的“异见者”与白宫的经济智囊
搜狐财经· 2025-10-02 12:11
货币政策主张 - 主张激进的降息政策,在2023年9月美联储会议上建议降息50个基点,而其他成员普遍支持降息25个基点 [3] - 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已抑制经济复苏,主张适当的联邦基金利率应接近2%,而非当前水平 [3] - 其立场基于对经济现状的理解,认为过高利率水平压制了经济增长,特别是信贷市场活跃度 [3] 产业与贸易政策 - 提出通过逐步加征关税、压低美元汇率等手段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以减少贸易逆差 [4] - 认为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有独特优势,关税政策是调整贸易结构和优化经济布局的有力工具 [4] - 其产业回流与关税策略挑战了传统自由贸易观念,为平衡全球化与本土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4][5] 美联储治理改革 - 批评现有美联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导致“群体思维”现象,使决策脱离民主监督 [4] - 改革提案包括允许总统随时解雇美联储主席和理事成员、缩短理事任期、增加对美联储预算的立法监督 [4] - 旨在通过更灵活迅速的决策机制应对复杂经济挑战,但被部分学者批评可能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4] 个人背景与政策影响 - 职业背景独特,从生物化学转向经济学,并深入金融与政策领域,曾担任财政部高级顾问并参与《CARES法案》制定 [3] - 作为特朗普政府核心智囊,其观点在政府支持下逐渐成为主流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3][4] - 其政策框架虽遭部分经济学家如保罗·克鲁格曼激烈反驳,但为美国经济政策提供了新视角 [5]
鲍威尔执掌的美联储确实犯错了,但问题不在于不降息
金十数据· 2025-08-20 16:48
美联储政策与治理问题 - 美联储当前面临更重大的问题在于政策流程改善和整体表现提升 而非短期利率调整 [1] - 特朗普要求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迫使美联储实施过度通胀政策 推高10年期美国国债期限溢价 [1] - 期限溢价上升将推高联邦政府 家庭及企业的借贷成本 并可能削弱金融市场信心和美元汇率 [1] 鲍威尔领导下的政策失误 - 美联储在通胀控制方面存在失误 导致40年来最高通胀率 [2] - 沟通机制存在笨拙且不协调的问题 货币政策策略缺乏清晰度 [2] - 2021年和2022年表现出通胀偏向 对通胀与就业的权重分配受到质疑 [2] 关键政策改革方向 - 需要重新评估"灵活平均通胀目标"策略 该方法被证明不成功 [2] - 需确定资产负债表规模 目前采用"充足准备金模型"但规模问题待解 [2] - 需优化资产构成 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比重需要明确 [2] - 必须区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操作 保持政策独立性 [2] 金融监管挑战 - 需要监管改革避免美国国债市场出现代价高昂的压力 [2] - 银行监管体系需要改进 监管活动需与货币政策制定相分离 [2] - 监管作为政治议题 需保持货币政策制定的独立性 [2] 组织治理与决策机制 - 美联储存在"群体思维"问题 缺乏多元经济观点 [3] - 地区联储主席的观点未能有效转化为多元经济视角 [3] - 需要增加知识与经验的多样性 而非基于利率投票倾向遴选官员 [3] - 应更积极寻求学术界和商界领袖的不同意见 [3] 下任主席遴选标准 - 需具备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专业知识 [3] - 需要成熟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多元领导经验 [3] - 应对提升机构表现和问责制的新思想持开放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