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翘板效应

搜索文档
上半年经济数据提振市场信心 债券市场交投止跌回升
新华财经· 2025-07-15 22:25
经济数据与债市表现 - 7月15日债券市场止跌回升,30年国债期货盘中涨幅达0.53%,创5月30日以来最大涨幅 [1] - 上半年GDP增速5.3%显示经济韧性,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前值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4.8%,前值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8%(前值3.7%) [1] - 中信证券认为上半年经济增速超预期,下半年增量政策或转向工具创新而非总量扩张 [1] 市场资金流动与情绪 - 股市回调促使避险资金流入债市,工业增加值超预期但其他数据略低预期,形成股债跷跷板效应 [2]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聚焦城市更新,修复上周受损的债市交易情绪 [2] - 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06个基点至1.656%,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持平于1.8615% [2] 债券品种与机构交易行为 - 国债期货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7%至120.760元,10年期涨0.18%至108.890元,5年期涨0.13%至106.025元 [2] - 银行机构为利率债主要买盘,券商和基金为卖出主力 [4] - 地方债收益率分化,10年期地方债收益率1.7675%,超长债收益率2.040% [3] 后市展望 - 西南证券指出三季度债市“季节性弱势”影响有限,保险机构配置意愿增强或推动“易下难上”走势 [5] - 华西固收认为债市调整源于风险偏好消化,但基本面、央行态度等主线变量未变,二季度数据或成定价新参考 [5]
7月信用债策略月报:长久期信用债后续如何参与,何时止盈?-20250712
华创证券· 2025-07-12 15:40
核心观点 5 月下旬以来信用债挖票息行情向长端演绎,长久期信用债净买入规模放量,市场参与热情高 今年机构参与长端品种更谨慎,关注止盈时点 需关注机构净买入力量变化,把握长久期信用债参与和止盈时机,不同负债端稳定性机构应采取不同配置策略 [1][9] 长久期信用债后续如何参与 长久期信用债行情起始时间 去年和今年两轮行情均在中短端利差压缩极致时开始 2024 年行情 5 月底开始 8 月初结束,2025 年行情 5 月下旬开始 [9] 行情演绎期间机构参与情况 - 5 - 7y 中票:今年 5 月下旬以来净买入量明显增长,机构行为对行情驱动或增强 [2][14] - 7 - 10y 中票:基金净买入力量波动影响利差变化,两轮行情中基金大规模净买入时信用利差快速收窄 [2] - 10y 以上中票:今年基金参与力量有限,主要是保险与其他产品类,对利差收窄推动效果弱 [2][18] 当前利差压缩行情程度 3y 以内短端品种利差压缩极致,5y 以上长端品种仍有空间 长久期信用债利差压缩空间需关注机构净买入力量变化,若基金继续大规模配置有助于利差收窄 止盈可关注三类时点 [3][23][27] 6 月复盘与日历看债 6 月复盘 6 月资金面平稳,债市收益率震荡下行,机构挖掘高票息品种,5y 以上长久期信用债、4 - 5y 低等级品种利差压缩明显,中短端品种信用利差多数走阔 [29] 日历看债 7 月信用利差通常震荡收窄,但今年 6 月理财配置存单高于季节性,或使 7 月理财配债力量减弱 进入三季度债市扰动因素加大,需关注股债翘板效应、宽信用政策出台等因素 [36][41] 二级市场 6 月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走势分化,期限利差、等级利差普遍收窄 分板块来看,城投债关注 3y 以内低等级与 4 - 5y 中高等级;地产债关注 1 - 2y 央国企地产 AA 及以上品种;煤炭债短端下沉、中高等级拉久期至 3y;钢铁债规避尾部风险,关注 1 - 2yAA + 品种;银行二永债 2 - 3y 下沉筛选优质城农商主体,4 - 5y 国股行利差交易空间有限,5y 以上关注凸性高品种 [44] 一级市场 6 月信用债净融资同比、环比均上升,产业债净融资同比、环比上升,城投债净融资同比下降、环比上升 5 年期及以上信用债发行占比上升,取消发行规模环比增加 [82][83][94] 成交复盘 城投债成交跟踪 各区域成交收益率普遍下行,偏尾部区域表现占优,市场采取拉久期和下沉操作 各期限品种成交活跃度均提升,3 - 5y 提升最多 [97][98][102] 异常成交前十大活跃主体 6 月城投债前十大高估值成交活跃主体成交金额低于前十大低估值成交活跃主体成交金额 地产债、钢铁债、煤炭债也有各自的高估值和低估值成交主体 [106]
超长信用还有多少空间?
国金证券· 2025-07-02 2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超长信用债行情放缓,一级市场超长产业新债供给高但认购情绪降温,二级市场指数走势稳健、10年以上超长产业债成交放量,投资者对行情持续性存顾虑,负债端稳定账户需合理控制超长信用债仓位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超长信用债行情放缓,跨季资金收紧、股债天平倾斜、信用债ETF净值波动等扰动做多情绪,本周存量超长信用债收益分布与上周一致,2.2%以下收益率的存量超长信用债只数维持在650只 [2][13] 一级发行情况 - 超长产业新债供给量仍高,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295亿,供给量基本持平上周,超长产业债是新增主力 [3][22] - 本周超长产业新债认购情绪显著降温,一方面因平均发行利率下行至新低、配置性价比偏低,另一方面临近季末资金面波动加大限制机构认购力度 [3][22] 二级成交表现 - 超长信用债指数走势稳健,最新一周权益市场走强,股债翘板效应下主流债券品种指数走势转弱,但7年以上信用债指数表现偏稳定,10年以上AA+信用债指数周度涨幅为0.18% [4][29] - 10年以上超长产业债成交放量,本周7 - 10年产业债周度成交笔数回落至448笔,10年以上产业债成交笔数上升至176笔,创下24年来周度成交笔数高点,7年及以上产业债周度平均成交收益下行至新低位,7 - 10年品种与20 - 30年国债利差收窄至25BP [4][32] - 本周超长信用债成交形式仍以低估值为主,20年至30年产业债低估值成交幅度靠前,但7年以上信用债TKN成交占比下跌,投资者对该品种行情持续性存顾虑 [4][36] - 投资者结构方面,本周保险和基金买入超长信用债行为不变,不过基金追多长信用力度有所放缓,本周增持5 - 10年信用债规模降至32亿 [4][42] - 本周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继续收窄,20年左右活跃超长信用债利差读数降至24年来20%附近分位,活跃超长产业债净价走势有扛跌性,但考虑6月超长信用债浮盈过重,负债端稳定的账户需合理控制超长信用债仓位 [5][45]